「嘴上說著不想回家、不想奮鬥的我,半夜一點正看著《佩奇是啥》默默流淚.」

2021-02-13 SOOZY塑最


Hi~bro!在許多長輩的眼裡,當代中國的年輕一代人都被掛上了「垮掉的一代」、「不思進取」、「又喪又頹廢」之類的標籤。

我們真的像他們口中所說的那樣差勁嗎?

我送這些「專家」們一個手勢。

就拿《佩奇是啥》的爆紅來作例子,我所看到的是,當代中國年輕人們嘴上說著恐懼過年、不想回家,但實際上紛紛在朋友圈轉發短片,有些羞澀的表達著對於家人和親情的珍惜。

有些媒體們在年終統計時總說,這幾年年輕群體當中「喪」文化盛行,年輕人們總是喜歡對生活展現出頹廢、戲謔的態度,但坐在屏幕後的他們所不知道的是,「喪」只是我們的保護色,是我們在這個壓力倍增的時代下,對於生活最為無言的一種熱愛罷了。

「按照我目前的工資,

我要工作到106歲

才能在北京四環買個二手房。」

房子對於中國人總是有著令人莫名其妙的重要意義,但對於年輕一代人來說,房子正在成為他們不得不冒著被父母質疑的風險而去考慮放棄的東西——編輯部的一個北漂的孩子就曽說,按照他目前的工資,他要工作到106歲才能在四環買個二手房,還是建立在房價八十多年裡不再增長的前提下。

我十分能理解當下年輕人們張口閉口的喪與頹廢——這個社會的物質程度不是他們嘴上喊口號、打雞血就能填補的,在前所未有的壓力之下,他們只能選擇用一種戲謔與自嘲的態度,來給自己的內心帶來片刻的慰藉。

 @BloodWork:985高校畢業,在上海工作五年多了,平時省吃儉用,沒有任何燒錢的愛好,到現在的積蓄還不夠在城區買個廁所。我喜歡這個城市,它總是能給我帶來新鮮感與滿足感,但我更想要在這裡的歸屬感,而不是生病了都不敢去醫院的顛沛流離、擔驚受怕。

@嘿吼嘿吼:在深圳上大四,今年六月就要畢業了,工作還沒著落。深圳的房價這兩年漲的也很兇,我自己倒是對買房沒什麼執念,但畢竟要考慮將來娶妻生子的問題,所以現在就偏向於選擇自己不太喜歡,但工資比較高的工作了,雖然不想這樣,但活的現實比較重要。

@會員果汁:我,一無所有的窮小子;我女朋友,父親是國內TOP3大學的教授,在北京、杭州、三亞加起來有十幾套房。第一次見她爸,叔叔評價我說,是個潛力股,我只能苦笑。我不想做潛力股,想做龍頭股啊!



如果我有給事物下定義的權利的話,給當代的中國年輕人定義時,我會這樣寫:

他們是剛一就業就趕上延遲退休,幹二三十年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

他們是吃著各種黑心食品長大,卻每天還在茁壯成長的一代人;

他們是頂著惡劣的就業環境和自然環境,頂著高高的房價住著北上廣出租屋裡,卻沒有怨天尤人,每天還在努力追求自己理想,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一代人;

如果有些人硬要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那也是被現實壓垮的……



「你看看你們這些年輕人,

成天垂頭喪氣的頹廢樣子,

讀那麼多書把腦子讀瓦特掉了。」

當代的中國的年輕一代人有一個統一的特點——他們反感成功哲學,討厭養生之道,對大多傳統意義上「積極上進」的東西嗤之以鼻,喜歡以戲謔和自嘲的態度調侃自己的生活。

 

他們會揪著幾個流行的梗津津有味的反覆咀嚼,今天NMSL,明天你真是個弟弟,前一分鐘還在「真香」,現在就文體兩開花了。每天哭喪著臉的負能量語錄製造者馬男波傑克成了他們的精神吉祥物。

於是高高在上的老年藝術家們又發表意見了:你們這些年輕人,粗鄙俗氣,不求上進,道德淪喪,不思進取,國家的未來遲早要毀在你們手裡。

 

我衷心地感謝你們嘴下留情,沒把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滅霸攢齊無限寶石和葫蘆娃的爺爺被蛇精抓走了怪在中國年輕人的頭上。

@帶藝術家:我真的就不懂了,我工作上該幹的活兒一點沒少幹,加班一分錢不多給也毫無怨言,我每周給父母打電話問候,過年回家給全家人帶禮物,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座,抽完煙拿著菸頭走二百米找垃圾桶扔,我無非是平時發兩條不那麼打雞血的微博,就要被說是「喪」了?

 

@嫌疑人X:什麼喪不喪的,你給我一個年薪一百萬的工作、一個物價合理的市場、一個不張口閉口就是彩禮和房子的丈母娘和一個好身體,我能樂觀積極到讓你懷疑人生。

 

@reminder:如今房價高房租高消費高,就工資不高。一個沒有背景、家世普通的年輕人,一手一腳都要靠自己拼,一月三五千的工資,房租費、通訊費、夥食費、社交費,哪個不要錢?忙工作,忙家庭,忙生活,忙社交,全要費心。換你你喪不喪?反正我是喪了。

 

@cookie jar:我們其實也不是喪吧,是一種類似於一眼看到故事結局的無聊與無力。電影有很多類別,但現在的生活,就只像一類電影,奮鬥類。愛情事業尊嚴都得靠奮鬥得來,得靠賺錢得來。於是故事就變得很單調,單調地令人打不起精神,昏昏欲睡。

喪也好,頹廢也罷,都是我們「垮掉的一代」所被動接受的。

只是在長期的失望與無力之後,這種態度由被動轉為主動,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習慣。

畢竟面對如此艱難的人生,我們也沒什麼好辦法,就喪著玩兒好了。


「紅口白牙地評判年輕人的你們,

見過凌晨四點的外灘和國貿嗎。」

 

「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並不是個新詞,比如它曾用來被形容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美國人、八十年代的英國人、九十年代的日本人和現在的我們。

 

其他國度與時間線的人我無權評價,關於我們這撥「垮掉的一代」,我有一個蠻喜歡的網綜藝人(被封殺過,我就不提名咯)曾經說過一段話,我深以為然:

 

「自顧自跳廣場舞擾民的不是他們;

不讓座就拳腳相加的也不是他們;
碰瓷耍賴的不是他們;

炒高房價的不是他們;
開黑心食品加工坊的不是他們;

建小工廠亂排汙的更不是他們;
是誰自己道德缺失卻反過來教育下一代人說這就是現實呢?
是誰自己跌倒了還要反訛把自己扶起來的年輕人,到底是誰扶不起來?」

 

說實話,我真的非常欣慰,在這樣的壓力下,這一代中國的年輕人們還能心懷熱情的去努力奮鬥,去追逐夢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不被人理解。


@南妹妹:我身邊的姑娘們,她們認真,努力,她們少女時期看著《蝸居》二十歲出頭看著《東京女子圖鑑》,她比她的父母長輩更知道有錢或者以後老公有錢有多重要。男孩子們大部分加著班,掉著頭髮,服務著607080後。真沒有任何一代人比90後更努力,更渴望成功。

 

@戰忽局東南局局長:在邊疆,有無數的年輕武警官兵在保家衛國;在海陸空,有無數年輕戰士守衛著祖國的領土主權完整;神舟十號發射現場,背後默默付出貢獻的是一群新一代的科研人員;在世界上的各個領域,中國的年輕一代都在為祖國添磚加瓦,並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己任。試問,說我們垮掉了,您配嗎?

 

@DaisyGatsby:93年女,大學畢業三年。在成都,一無所有。可是我很喜歡現在的自己。可以冷靜對待生活的小變故,不假思索地拒絕誘惑,不用依賴任何人。即使最後我依然一無所有,我也甘之如飴。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但是至少,我知道生命是美好的。

 

@僅剩熱愛:93年男。已婚,大專文化。有個四歲的兒子,有個美麗且勤勞的妻子,做小買賣,存款兩萬。我26了,可能有的人會覺得我的未來毫無希望。但我覺得我的未來一片光明。我知道自己是個沒文化沒能力的憤青,可我還是懷著希望,那希望,就是看著生活一步一步好起來,和那份虧欠自己愛的人的感激,它們推動著我必須進步。

 

@拉出個電鋸:作為一個80後,我發現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現在批判90後、00後的,跟當年批判我們的,基本都是同一撥人。而卻很少看到80後去批判90後,也沒看到90後怎麼詆毀00後。越是受過教育的人,越不會擅自給自己所不了解的人下定義吧。

 

我鐵皮人,沒權沒勢,也算不得什麼意見領袖,但我想說,當今的這一代中國年輕人才是中國的黃金一代。


這是一代自信的人,不會妄自菲薄。

這是一代高素質的人,不會目光狹窄。

這是一代勇敢的人,不會苟且鑽營。

待這一代人成為中流砥柱時,中國將無比輝煌。


「去熱愛所有最新鮮的事物與思想,

這才是屬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作為中國當代年輕人中一員的你,如果給你做一張海報,你會用什麼文字形容自己?

 

是熱愛祖國,以自己的力所能及去維護國家的威嚴與榮譽;

或是樂於創造,拒絕墨守成規的頑固思想和老掉牙的陳規陋習;

亦或是追求個性,不想成為人群裡最平庸碌碌無為的那一個;

 

然而,愛好新鮮,熱衷於高品質的生活,無論是思想、書籍,還是音樂、娛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全都要最新鮮的,是年輕一代,新鮮一代的共同畫像。


來看看這幾位在自己領域取得非凡成就的大咖用怎樣的海報定義自己對於新鮮的追求——

 

 

思想上去了,對食物的品質也不能含糊,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桃一筐,牛奶自然也要喝新鮮。

 

與中國的新鮮一代同樣堅持「鮮戰略」的新希望乳業,正發起新鮮星球徵集令定製你的新鮮一代專屬海報,不僅獲得「牛奶錢包」現金券,還有機會作為當代中國新鮮一代的代表,參加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儀式及上市答謝宴,親眼見證中國最新鮮乳業公司的成長。

 

本鐵皮人雖然不算年輕了,但還算新鮮,我好了,你們呢?

 

據說夠新鮮的老鐵們都已經做好了自己的專屬海報,落後就要挨打,掃面下面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就有機率走上人生巔峰。


 

有些人,只看到我們的頹廢與喪,卻對於我們背負壓力的奮鬥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算了,怎樣都好,我們積極奮鬥,熱愛生活,追求最為個性與新鮮的生活方式,又不是為了你們而活。

這個世界並不是以非黑即白的線性邏輯去運作著,請不要拿百分之一的腐朽猥瑣,去否定百分之九十九的優秀努力。

 

最後,用五月天的《倔強》的歌詞作結,這首歌當年高三的時候聽到吐,現在倒覺得,看過了許多事、許多人之後,顯得格外貼切——

 

「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

我不怕千萬人阻擋

只怕自己投降」

點擊「閱讀原文」,開啟新鮮旅程~

相關焦點

  • 《啥是佩奇》一夜刷屏, 這世上總有人默默的愛著你
    這隻粉色的豬,昨晚在朋友圈刷了屏。年輕的時候我們不懂,一畢業就拼命的往外衝,就是不想在家呆。每逢遇到放假,無論多長時間,回家從來不是第一選擇。旅行,逛街,上課,見朋友,總有很多事情。那時候,我們都喜歡旅行,哪怕過年都要去,覺得只有這樣才會顯得自己很酷,與眾不同,絲毫不懂父母在家盼了一整年的企盼。
  • 「我不想上班,也不想回家.我還有救嗎?」
    我不想上班!我不想去公司改PPT!大哥你別磨嘰,你趕緊騎!明天後天我還把共享單車讓給你!」一看微信,朋友群裡果然有人叫苦連天:你們單身的也就是上個班,想想我們這種有孩子的下了班回家還要輔導小孩寫作業,十一假期整個堵在路上作業沒寫完,早上剛戰戰兢兢送孩子去上學,立即就收到了班主任催作業的微信,今晚我肯定沒法睡了!
  • 《啥是佩奇》火了:「哪有人喜歡孤獨,不過是不喜歡失望罷了」
    「佩奇,什麼是佩奇呀?」這三句話,是山裡留守老人李玉寶,在不靈通的電話裡對兒孫說的話。他站在颳風的山坡上,拿著老舊的手機,就為了接收到信號,叫孩子們回家過年。雖然一直沒聽見佩奇是啥,但為了給城裡的孫子準備新年禮物,爺爺踏上尋找佩奇之路......以上短片《啥是佩奇》,是2019年第一個月刷屏朋友圈的爆火視頻。
  • 啥是佩奇是什麼梗?啥是佩奇遊戲介紹[多圖]
    回了家,他先翻字典,都查到了「佩戴」、「配種」,可字典裡卻沒有「佩奇」呀。 後來,在村子裡,他看到了大喇叭廣播,於是去了廣播站,用上大喇叭向著全村人發出了直擊靈魂的「什麼是佩奇」的「全村級難題」,別說,還真有「收穫」。 一位大爺,在手機上找到了一個叫「佩奇」的穿著暴露、妖嬈的直播女郎,爺爺說「你說你弄這個東西,我孫子才三歲!」
  • 對不起,我不想談戀愛了
    隨著情竇初開,大家開始急切的需要一個正好的形狀填上它,這個速度,或快或慢,可它的確曾經幫你填滿了那個洞口,幫你抵禦著這個冷冰冰城市寒風溫暖著你的世界和胸膛女孩你開始熟悉他臉上的每一絲線條,他也開始記住你味蕾上最喜歡的每一種味道,你半夜發燒他急衝衝的出現在你樓下陪你去看醫生,哪怕十二月深夜冰冷的雨水打在臉上你也是覺得如此溫暖。
  • 《啥是佩奇》可以更好的……
    今日一部電影宣傳廣告《啥是佩奇》火爆朋友圈、微博等各種媒體平臺!似乎每個人都被感動了。然而,這個短片其實可以更好的。當然,這部短片可以更好的:第一影片為了切合主題《啥是佩奇》很多時間都是在爺爺在村子裡尋找什麼是佩奇的過程,可是這個過程,在所有可以體現的畫面上來講,有涉嫌矮化農村的嫌疑。當然,導演也盡力去避免這一點。比如,放羊的老頭,用智慧型手機看直播。按這個對手機操作的熟練量,以及看直播的硬體條件,想不知道佩奇,應該很難吧。
  • 我不想回家.
    《不想回家》🍻編曲:Mike
  • 啥是佩奇,為啥刷屏?
    一位大爺,在手機上找到了一個叫「佩奇」的穿著暴露、妖嬈的直播女郎,爺爺說「你說你弄這個東西,我孫子才三歲!」這三個基礎,共同成為此次《啥是佩奇》能火的大大前提。田芳老師評價說,「小豬佩奇是個很獨特的存在,它總能在中國找到獨特的打開方式,而這次我認為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 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回家~這貪玩的柴犬,簡直是一行走的表情包
    它反正就是不想回家!夜深了也不想回家!於是,「不想回家臉」成了Hana的經典表情,refhttps://twitter.com/87shiba87/media---我要改密碼密碼:他家狗繩子好多種啊Seven__DD:我家這個反而是想回家
  • 《啥是佩奇》:2019 年第一支刷屏的廣告
    如何評價《小豬佩奇過大年》與移動合作的宣傳短片《啥是佩奇》?作為廣告從業人員,看著刷爆朋友圈的《啥是佩奇》,很欣喜,也很失落。起初驚詫於策劃,憑藉經驗,覺得這個執行團隊接到的 brief 是最刁鑽的那種:多品牌、全年齡、固定時節。
  • 原來懂事的孩子最可憐:媽媽我走了,我不想讓你為難
    可是沒想到小柔的婆婆重男輕女,當小柔和丈夫抱著兩個女兒出院回家時,婆婆不但沒給她一個好臉色,甚至連一頓飯都不願意做。 而滿心委屈難過的小柔,除了自己默默掉眼淚,為了家庭和睦的她亦是半句不敢多言。 半年後,婆婆逼迫小柔生一個男孩,否則就要將她和女兒趕出家門。小柔為了保住婚姻,於是只得再次懷孕。 可是沒想到她在懷孕第三個月的時候,突然有了流產的徵兆。醫生給她檢查了一番,說她是太過勞累,再加上原本就身體孱弱。
  • 啥是佩奇——為了世界上,那些我們最重要的人
    《啥是佩奇》在上周刷屏,想必大家都看過了。
  • 啥是佩奇到底是個啥啊
    城市工作人們的歸家之心已蠢蠢欲動,一面賣命工作,一面上網站搶票。 焦慮而複雜的情緒圍繞著每一個在城市工作的人,《啥是佩奇》一片騰空而出,成了成年人宣洩情緒的出口,瞬間刷屏了朋友圈。 原本以「吹風機」、「社會人」形象聞名於世的小豬佩奇,這一次搖身一變與農村老爺爺搭檔成了硬核佩奇,貼切的故事情節把人們對於家鄉的思念推到了高潮,並將城市與農村生活之間的矛盾直白地提煉了出來。
  • 《啥是佩奇》刷屏背後:時代不斷變遷,唯有愛是永恆
    作者:一座城池 (富書專欄作者)昨晚,是一個被《啥是佩奇》刷屏的夜晚。昨晚,我們聽到了2019 年第一句最暖的話:啥是佩奇?《啥是佩奇》,講述了生活在大山裡的留守老人李玉寶,為了給城裡的孫子準備新年禮物,問遍全村啥是佩奇的故事。短短6分鐘的視頻,讓人看得既幽默又緊張,既心酸又感動。
  • 別再說你不想談戀愛,我不信.
    要是哪天沒穿齊全,生怕遭遇什麼「意外」,基本屬於患上了「本命年被迫害妄想症」了。其二,還記得去年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感情問題,大家都在說著:「談戀愛有什麼好啊,一個人的生活已經足夠有趣,何必還浪費時間去應付兩個人的爭吵。」 恨不得遠遠看見愛情兩個字,就會立刻閃身走開。
  • 《我不想回家》觀後感
    《我不想回家》觀後感(二):下基層(・●・)  富家子弟,有錢任性,內心自帶優越感與安全感,混跡底層,如同演員,結交各色人等,體驗各路生活; 不想回家是假的,尋求點兒刺激是真的; 影片結尾 : 一邊是兒子出獄歸家,頹廢如父;另一邊是酒鬼老爸,出走成功。
  • 那些嘴上說不想戀愛的人,其實心裡都裝著一個無法擁有的人
    如果我能回到從前,我會選擇不認識你,不是我後悔,而是我不能面對沒有你的結局。我遇見你,是最美麗的意外。曾經我看過這麼一段話:那些嘴上說著不想再戀愛的單身男女,內心深處大都藏了一個無法擁有的人。以前,無比深愛的人,現在,只能默默想念。有些人做成了情侶,今生卻無緣做夫妻。即使最後我們做成了朋友,想要放下心中的愛意卻也好難好難。對於感情這件事本身就可遇不可求,我不想逞強說單身多麼自由多麼好,但至少不放任孤獨,一個人也過得有條不紊。有個人愛生活自然更精彩,若沒有我也能過得積極樂觀正能量滿滿。
  • 我的秘密,我不想讓你知道
    天氣微涼,陸小圖抬頭看見面前的男生淋溼了大半個身子,頭髮上的雨水滴答滴答地落下。她的心,突然被層層的溫暖包圍,這好像是第一次,有一個男生為她做這樣的事情。男生接了個電話,突然有急事。臨走前,陸小圖輕輕地張開了嘴,她說:「謝謝你,宋庭白。」「原來你知道我的名字啊,我還以為,選修課上的人,你大概一個名字也叫不上來吧。」
  • 「小三上位是我,我是情人,我不想輸給正室」
    過了年我又回去上班,之後他每天下班都不回家,就跟我說話,說喜歡跟我聊天,不願意回家。我就想你不願意回家關我啥事啊?我下班了,想休息了,你不走我也沒法走啊。所以,那會兒我挺不喜歡跟他聊天的。他反手就摟著我的肩膀,就說喜歡我,年底回家我給他打電話說到家了,他那會想哭,覺得心裡空落落的,怕我回去就不來了。我當時有點迷糊,不知道他啥意思。正在愣神,他居然開始親我。我第一次被人親,感覺咋這麼難受啊,鬍子太扎人了,扎得嘴生疼。我當時腦子裡還想呢,電視上接吻可享受了,這咋這樣難受。
  • 唐一菲不想演《回家的誘惑》而退賽,不想讓老公難堪有啥不妥?
    唐一菲不想演《回家的誘惑》而退賽,不想讓老公難堪有啥不妥?稍晚,她發微博回應此事,表示自己真的不想演《回家的誘惑》,不想因為自己的身份讓這個戲的噱頭大過於內容,這違背了我來這個節目的初衷,但是我還是被回家的誘惑選擇了。無奈之下我退賽了,我覺得一個人還是應該有拒絕的權利吧,這就像在職場我的領導派給了我一個非常鬧心的活兒,我覺得我確實幹不了也不想這麼幹,那麼我想我應該還有辭職的權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