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平時都是站在地球上欣賞他的美麗,試想你現在飄起來了,飄得越來越高,地球在你眼裡慢慢變小。現在,你看見的是此生從未見過的景色。這一想像和嚮往一直是助推航天科技發展的源動力,想像力不斷帶領人類社會走向未知,堅持不懈的探索不斷推動發展,人類終於可以乘坐宇宙飛船飛上太空,終於有了機會在外太空以「上帝的視角」來俯瞰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乘「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透過東方1號的舷窗,人類首次在太空中以肉眼俯瞰地球。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周後安全返回地面,加加林成為人類遨遊太空的第一人。
1968年聖誕前夜,阿波羅8號太空飛船成功完成了首次繞月三周的飛行,這是人類第一次衝出近地球軌道。地球慢慢進入視野,緩緩地出現在月球的地平線上,太空人比爾·安德斯急忙抓起一部哈蘇相機,對準窗外,按下了快門,拍下了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照片之一:地出。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飛船發射升空,一段歷時21小時23分的太空遨遊,讓全世界記住了一個中國人的名字:楊利偉。我們也終於有了機會,跟著中國的航天員從太空視角一起領略祖國的壯美山河。
在太空中,蔚藍色的海洋、海岸線、彎曲的河流、黃綠相間的陸地,連綿的山脈輪廓等,都看得非常清晰,還能看見大氣層中漂浮著的片片雪白的雲彩。從山脈的輪廓、海岸線的走向與河流的形狀,也可以判斷出當時飛船正經過哪個州,哪個國家。當飛船經過中國上空的時候,中國東部的海岸線、長白山脈、披著積雪的崑崙山脈和大片沙漠、西藏和青藏高原、蜿蜒奔流的長江、還有內蒙古一片廣闊的草原,都清晰可見。



想到這幅畫面,再想想廣闊無邊不宜居住的宇宙空間,大家是不是覺得我們的地球顯得越發的美麗。所以,我們既要仰望星空,不斷探索充滿未知和神奇的星辰大海,又要腳踏實地,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奇妙的太空引發了我們無窮無盡的想像,太空世界裡充滿了很多我們未知的秘密,在《奇妙的太空世界》第三課,我會繼續陪著大家探秘!
註: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