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平
插圖|來自網絡
父母離婚後再婚,作為子女你會同意嗎?
對於有些人來說,尤其是小孩子,即便知道父母感情不太好,還是希望他們不要離婚,因為一旦父母離婚,自己就是個沒家的孩子了。
老話也說,和誰結婚都一樣,婚姻大部分靠忍,既然有了孩子,有啥不能忍的呢,忍一忍日子也就過去了。
可事實上真是這樣嗎?人生漫長几十年,忍一時可以,忍一世怎麼忍?
這結婚不比買菜,還真不是跟誰結婚都一樣,和對的人結婚才能有幸福,和不對的人結婚,頂多就是湊合過日子。
日子怎麼過是由自己決定的,如果能把日子過好,為什麼要將就呢?這其實也是大多數人糾結的地方。
結了婚以後到底是為了孩子忍,還是為了自己走,道理說說很容易,做起來卻很難。
我有個發小,她爸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在外面找人了,她媽為了她一直忍了著,後來發小長大了,也知道父母感情不和的事,就鼓動著她媽離婚。
最後婚是離了,可背地裡很多人說她:做子女的怎麼能勸自己父母離婚呢。
為什麼不能呢?她一直沒想明白。
01.
有段時間,我在研究孩子的心理,發現很多心理不健康的孩子,從小都是在糟糕的原生家庭中長大的,也就是說,他們的父母感情多不好,經常性吵架,所以導致小孩的性格孤僻、脾氣差,容易極端。
而反觀性格開朗樂觀的孩子,父母基本上都很民主,對待孩子也有愛,哪怕父母感情不好,但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兩個人的觀點還是很一致的。
很多父母怕孩子不能接受,即使想要離婚也不敢跟孩子說,話說父母的感情怎樣,做孩子的真不知道嗎?
我曾收到過一位讀者的私信,在信中他跟我說,他父母感情一直不好,但是為了讓他開心,在他面前總是裝得很恩愛。
他說每次看到他們演戲,他的心裡都很彆扭,他很想告訴自己的父母:如果你們過不下去就離婚吧,不要顧及我的感受,我沒事。
但每次話到嘴邊他都放棄了,因為他姥姥曾經跟他說過:夫妻倆過日子,沒有不吵架的,過段時間就好了。
後來他18歲那一年,父母終於離婚了,第二年母親就有了男朋友,當母親告訴他自己想要再婚的時候,特別小心翼翼,就怕孩子不接受,她甚至打算好了,如果兒子不同意,她就不結了。
然而讀者雙手贊成,他還說其實她早就可以選擇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別看孩子小,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可精著呢,他們知道誰是真心對自己好,誰是假意,一個人只要能夠讓另一個感受到快樂和幸福,那麼這個人就一定是對的。
02.
不幸福的婚姻,換個人行嗎?
我覺得是行的。婚姻是否幸福,最根本原因是和自己在一起的這個人。
如果這個人做的事你都認同,那麼大概率你會在這場婚姻中感受到幸福,但是如果他做的事你都看不慣,那麼連帶著對這個人也會有偏見。
人怎麼可能和一個帶有偏見的人幸福生活呢?
不過這裡說的換個人就行,倒也不是說隨便換一個,而是這個人一定得換對。
打個簡單的比方,女人喜歡文藝,愛看電影,喜歡喝咖啡,那麼這種時候如果給她一個完全不懂浪漫,沒法理解文藝的男人,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但是如果換一個有點情趣,又能夠理解她,並且還能陪她一起做這些事的人,兩個人在一起能不開心能不幸福嗎?
歸根結底,還是要找一個和自己興趣相投,彼此能溝通的人,如果連溝通都做不到,那這日子過的就難了。
像有些女人,第一段婚姻中因為男人不重視不在意,委屈巴巴的像個保姆,關鍵吃力還不討好,你要說她不想離婚吧,當然也想,但就怕離婚了再嫁還是一樣,所以離婚也十分小心翼翼。
可日子都過成這樣了,只要自己有獨立能力,還怕更差嗎?
退一萬步講,就算以後都遇不到知冷知熱的男人,自己離了婚單過不也挺好,起碼自己一個人能過得舒坦。
要是真幸運遇上了懂自己又疼自己的人,不就等於多了一次幸福的機會嗎?
所以這人還是要勇敢一點走出去,才有可能遇見幸福,否則以為眼前的就是一切,眼界永遠短淺。
其實不管父母還是孩子,本意都是希望自己愛的人幸福。當父母的,希望孩子未來有好的工作,好的婚姻,而當孩子的同樣也是。
如果離了婚,父母都能找到彼此更適合的人,那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其實對於老年人來說,日子本就有限,如果再不按照自己的意願活,恐怕一生就真的成為遺憾了。
所以在還能夠選擇的時候,就盡情選擇為自己活,覺得不幸的時候,換個人試試,它也許不會更好,但也不會更糟。
--END--
作者簡介:張平,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知名情感自媒體。我有酒,你有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