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 子 拳

2021-03-01 國術兇猛

       明代愛國將軍戚繼光著的《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說:"古今拳學,宋太祖有三十二勢長拳,又有。。。。,八閃翻。。。此亦善之善者也。"又說有的拳術"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取勝於人,此不過偏於一隅"。八閃翻和後繁衍出各翻子流派,就無"有上而無下,有下而無上"的弊病,而均採用"上而翻下,下而翻上,首尾相顧,前後兼施"的翻轉技法和"前、後、左、右、上、下、中、雙"的八種閃翻技法。翻子拳稱作"八閃翻"的拳名,就是它有"八個""閃""翻"的技法特點而定名的。

       鷹爪翻子拳是八閃翻繁衍出的一個流派,它以翻子拳的八個閃翻技法為基礎,吸收少林拳術"嶽氏散手"的擒拿技法和鷹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手法,融合發展成為一個有"鷹爪"手型特點的翻子新拳種。

        翻子拳以直拳擺拳為主,並以腰力貫穿其身法,使兩拳快似閃電,密如疾雨,使人防不勝防,非常實用,被視為中國武林中的精華,此套路是全國武術比賽冠軍套路。

       翻子拳過去主要流傳於河北高陽,清末傳到東北,近幾十年主要在河北、遼寧、 甘肅、陝西等省較為盛行。近代翻子拳出自河北省段氏。翻子拳在西北、東北傳播較廣,兩地同屬一脈,但在勁力和風貌上略有不同。西北所傳,經過通備勁的演化,較多注意以腰發力,渾厚一氣;東北所傳,多注意脆快一氣。

       翻子拳最基本的套路是站樁翻,其次有萃八翻、輕手翻、擄手翻、健中翻等套路。此外,在河北、京津一帶傳習的還有六手翻、燕青翻、鷹爪翻等。翻子拳的套路一般短小精悍,發力迅猛,雙拳密集如雨,架勢俯伏閃動,動作一氣呵成,所以拳諺稱"翻子一掛鞭"。翻子拳的勁道,強調脆、快、硬、彈。近幾年來,翻子拳與戳腳、劈掛相配為伍,因此也追求吞吐發力、轆轤反扯和攪靠劈重的勁道。翻子拳特有的器械有八步連環進手刀、綿戰刀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翻子拳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

        翻子拳是中國古老的漢族拳種之一。自宋代起漢族傳統武術分門立戶為四大名門:赤、伯、蠢、溫;十大拳種:洪、留、枝、名、磨、彈、查、炮、花、龍。經歷代拳師繼承和發展,去粗取精,發展成為現代中華武術多拳種多流派百花爭豔的新局面。

       翻子拳屬溫家流派,稱枝子門,是十大拳種之一,屬少林宗法。自宋朝已形成,盛行於清代,在中國北方盛行,故被譽為"北腿"的代表拳種。翻子拳是手腳並重突出手法身法,形成不同的風格特點。經歷代拳師上百年來繼承和發展,逐漸將戳腳和翻子拳融會在一起,使技術內容更加豐富,在攻防方法上更加全面。該拳種在中國北方的主要傳人為趙洛燦,字燦益。趙系清末農民起義領袖之一,起義失敗後,流落江湖隱居河北中部一帶傳授武藝。河北蠡縣趙鍛莊劉洛尚先生經饒陽縣好友段洛緒引薦,將趙洛燦等三人介紹到蠡縣趙鍛莊劉洛尚家中傳授武藝,劉洛尚三個兒子劉攀貴、劉觀瀾、劉貴馨三兄弟習武,同時習武者還有蠡縣齊家莊魏昌義、南留史鎮魏洛芳等人。

        據蠡縣舊縣誌記載,清光緒初年,因劉觀瀾先生武功高超授與五品武職千總之職。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劉觀瀾先生逝世,武術界人士為緬懷劉老先生為其立碑於門左,碑文記稱:觀瀾老先生裡中之窮苦者也,未習僻業慕少林宗派而精之,便捷輕利,為古之所稱便捷輕利者無疑異,盛京一帶多耳其名,以故京師(盛京指瀋陽)有力者之家,嘗延為武師,以教其吏役,而遠近拜門牆習技藝者更可可屈指計(授徒眾多之意),亦捧師中矯者矣。

在清末民初時期,中國北方尤其在河北中部一帶習練翻子拳者盛行,曾有"山東查"、"直隸戳"之稱,更有"南拳北腿"之說,故戳腳被譽為北腿的代表拳種。劉觀瀾曾在東北瀋陽、長春、哈爾濱等地傳授。魏昌義、王佔鰲、徐兆熊、魏贊奎、王洛倉、吳振堂等為鏢師,來往於東北三省。河南、陝西、山西等省都有傳授。從二十年代初開始著名武術家"花鞭"吳斌樓到北京傳授戳腳、翻子拳、地躺拳技藝。

風格特點

       翻子拳的出勢一律是"旗鼓勢",這是分辨是否屬於翻子拳的標記。過去,拳家放對或是下場表演時要先拿一個架勢。各個拳派一般都有特定的"出門架子",拳家通過這個架勢,先表明自己拳路派屬,然後再由此引出套路和招法。"旗鼓勢"便是翻子拳獨具的出門架子。

       翻子拳風格特點是,手腳並重突出腿活,動作舒展,架勢較大,攻防方法明顯,硬攻直進,快速勇猛,放長擊遠。要求腿功練得像胳膊那樣靈活多變,運用自如。在技擊攻防時要求手領腳出,手到腳到,手防上腳踢下,手腳並重,上下配合。翻子拳風格特點是架勢較小,動作嚴謹,靈活多變,乾淨利落,先柔後剛,剛柔相濟。攻防方法含蓄,手法多變,虛中藏實,實中有虛,虛實莫測。力從內發,發寸勁。拳遺講:"出手似箭,回手似線"、"眼似流星手似箭,腰似蛇形腳似鑽"。要求上身緊湊,下身靈活。勁法為綿、軟、硬、脆、滑五勁。要求蓄力如拉弓,發力如射箭、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都要相配合協調一致。上肢以腰帶肩,隊肩帶肘、以時帶手下肢以腰帶胯,以跨帶膝,以股帶腳。重身法架勢,武術易言講:'犯勢把勢全憑架勢",充分說明手眼身法步功架的重要。

相關焦點

  • 翻 子 拳
    翻子拳,武術拳種之一。原名「八閃翻」,又名「翻子」、「番拳」。一種短促靈變,近戰快打的拳術。
  • 《鄭子太極拳十三篇》評註
    顧名思義,是為無條件從師者提供方便,為推廣、普及而採取的措施。是從楊式太極拳老架中刪去了很多重複動作.而保留了三十七式。也稱《簡易太極拳》。可以看作相當於我們50年代推廣的《簡化太極拳》。後面2/5的篇幅,名為《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全是談的太極拳理論。除了作者自己幾十年耕耘的心得之外,還包括他得自楊家的秘傳口訣。所以,這一冊《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實際上是上述兩書的合訂本,共約200頁。
  • 鄭子太極拳源流考
    七十年代初,返臺歸居臺北近郊永和鎮,參選入臺灣「國大代表」,與國民黨高層人士來往頗多。藉此機會推廣他創編的「鄭子三十七式」太極拳,被視為臺灣市民普及的鄭子簡化太極拳,頗受歡迎。臺灣新聞界通過廣播、報刊大力宣傳練太極拳的好處,並讓鄭曼青在新聞媒體上撰稿或講演,一時臺灣上上下下習練「鄭子簡化三十七式」,太極蔚然成風,鄭曼青自然成了「鄭子太極拳」的權威人物了。
  • 第680期:鄭子太極拳的拳理與運動法則
    生平著有《鄭子太極拳十三篇》(1948)、《太極拳淺說》(1956連載於新生報)、《鄭子太極拳自修心法》(1967)、《唐詩箴度》《玉井草堂詩集》《曼青詞選》《曼青寫意》《曼髯三論》《女科新法》《談癌八要》《骨科精微》《老子易知解》《學庸新解》《人文淺說》《論語釋旨》和《易全》等。
  • 象形拳視頻欣賞:狗拳 螳螂拳 猴拳 醉拳 鷹爪拳 蛇拳
    視頻欣賞:象形拳狗拳 螳螂拳 猴拳  醉拳  鷹爪拳 蛇拳簡介:
  • 從董海川與楊露禪的比武探討內家拳高手的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這裡,筆者倒不是想來分析兩人比武事實的真假,而是想探討下內家拳的上乘技擊功夫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楊露禪所展示的「雀不飛」就是太極拳中的「聽勁」與「化勁」,董海川的騰空抓鳥當然也不是一般的身手,可謂將八卦掌的精髓發揮到極致。
  • 醉 拳
    又稱「醉酒拳」、「醉八仙拳」。是以醉形、醉態與攻防技法融合而成的拳術。經典醉拳表演醉拳成形於明清,張孔昭著《拳經拳法備要》即載有《醉八仙歌》。醉拳吸收「地趟拳」的底功並結合拳法、醉形醉態,從而形成獨特風格的拳術套路。
  • 五行拳詳解
    技擊要靈活應對,一般用於裡劈、外劈、橫劈、豎劈、截劈等,隨機應變,束身而擰、裹、貼近,展身鑽、翻、劈而發放,擰裹為橫勁,鑽劈為順勁,起如鋼銼,落如勾杆,是起橫落順之意,最得勁的用法為束身展勢抖絕,爆炸力。 譜有內應肺,外通鼻,體為皮毛,守竅羶中,氣發於肺臟,氣順血行,久練則氣血舒暢,體壯身強。古譜有生鑽克崩之能,其勁踩、撲、裹、束、擠、頂、絕七勁合一,很難掌握。
  • 《形意拳拳譜》嶽武穆王以槍為拳 六合形意李門世根
    步法手法五惡步法者,寸步、墊步、剪步、快步是也。一尺遠近,則用寸步;三五尺遠,則用墊步;六七尺遠,則用剪步;丈八尺遠,則用快步。步法中為快步最難,是起前足,則後足平飛而去,如馬之奔,如虎之踐。步法者,足法也。足之要義,是起翻落鑽,起者如手上翻之撩陰;落鑽如石之沉水。夫足之進忌踢,進則用踩,踩者如鷹之捉物也。手法者,單手雙手是也。
  • 洪洞通背拳定勢練法
    通背拳動作幹勁有力,行拳寓剛寓柔,進退隨心自如,技擊精巧實用,時而和風習習,時而狂風驟雨,境況不同,表現各異。實踐證明,通背拳的開發、應用和研究價值非一般拳種所能比擬。但由於通背拳的動作繁多,行拳靈活多變,要領深奧微妙,非經師承口授、刻苦演練、深悟細研,是不可能得到通背拳精髓和真諦的。通背拳一百零八勢,分九排子,也謂九段。演練方法有牌子演練、定勢演練、散手演練、纏手演練等。
  • 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心意六合拳內動無形,用必七體,頭、肩、肘、手、胯、膝、足,長短互用,相助為友。今釋其秘,供好者參考。 頭歌訣:共工怒觸不周山,大業欲成膽為先。 釋義:心意拳肘打法與其它拳種不同,鮮有單獨運用肘技者,多以肘手互用克敵制勝。虎抱頭為肘打之典範,俗稱盤辮子。昔心意門前輩姚連山慣用此藝,常笑臉迎敵,雙手似理鬢,瞬間變雙剪手而下,對手即面北矣!若此勢起手撩陰不中,則豎肘施磨擦之勁創擊敵人心胸,頗為實用。
  • 心意拳如何槍變
    心意門拳法每一出手都含螺旋力,與扎大槍的螺旋力相同,扎槍要求力從足發,蹬腿、轉胯、擰腰、順肩、展臂,從身至手至杆無處不螺旋,心意拳形容手法要領叫「手如錐」,即是說的出手螺旋,如用錐子穿物,也正是心意拳所要求的「 起手要鑽」。槍扎出後雙手手心朝天,隨即上後腳,右手後捋,左手前按,雙手翻轉向下,即是「落手要翻」。
  • 形意拳經解讀
    在練功中,虛極靜篤之時,海底(氣海)有—點生機微微發動,如邵子所云「—陽初發動,萬物未生時」。即靜中寓動,靜極而動也。靜為陰,動為陽,是動靜之機即為陰陽之母。虛極之時,出手橫拳圓滿無虧,生機發動,則變化以至於無窮。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力,純任自然,以積蓄其虛靈之補。呼吸亦似有似無,與手足動作起落進退相合,謂之息調。練到身無其身,心無其心,謂之神形俱查。
  • 推薦兩部近期上映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子》&《名偵探柯南:紺青之拳》
    今年,新海誠導演的又一力作《天氣之子》,已經在日本國內上映,據報導,開畫三天票房達到16.44億日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天氣之子》是新海誠著作的小說,作為原著+編劇+導演,這部動畫電影從開始製作,就備受關注。無論是畫面製作、還是人物設定,都相當精細和飽滿。高一的夏天,少年帆高離家出走,一個人來到東京。帆高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為一本古怪的「神秘學雜誌」寫稿,生活孤單貧苦。
  • 星太奇:星太奇出拳「軟弱無力」似婦人,小桂子出拳能打爆茅坑!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星太奇》的漫畫,本期講述的是關於打拳的故事,星太奇經過修煉之後,出拳還是沒有力氣,而小桂子一拳就能打爆廁所!星太奇:星太奇出拳「軟弱無力」似婦人,小桂子出拳能打爆茅坑!話說星太奇一直以來都在山上修行,希望能憑藉自己的努力修煉出一身的武藝,但是經過了修煉之後,打出去的拳還是沒有力氣,被小桂子給嘲諷了。小桂子是一個狠人,修煉之後,一拳就把古老師的茅坑給打碎了!
  • 42式太極拳動圖全解,學起來更方便~
    12.右單鞭右腳橫開體微轉, 兩掌側分一條鞭,沉肩墜肘虎口對, 側弓步子襠宜圓。20.獨立打虎撤步翻掌向前穿, 雙掌左擺握成拳,提膝架拳打虎式, 身正穩立似如山。33.轉身大捋後坐帶掌向上翻, 繞上右腳體左轉,右掌側託提左掌, 撤步平捋一周圈。
  • 形意拳經解讀——萬法歸宗
    在練功中,虛極靜篤之時,海底(氣海)有—點生機微微發動,如邵子所云「—陽初發動,萬物未生時」。即靜中寓動,靜極而動也。靜為陰,動為陽,是動靜之機即為陰陽之母。虛極之時,出手橫拳圓滿無虧,生機發動,則變化以至於無窮。手足動作所用之力,有而若無,實而若虛,腹內之氣所用亦不著力,純任自然,以積蓄其虛靈之補。呼吸亦似有似無,與手足動作起落進退相合,謂之息調。練到身無其身,心無其心,謂之神形俱查。
  • 八極貼身靠拳(全)
    現將秘而不傳的八極門貼身靠拳介紹如下:一、八極貼身靠拳歌訣(拳譜)八極秘傳貼身靠,挨崩擠靠摔技全;開門上步雙拳對,懷抱嬰兒肘外翻;欲打頂肘十字勁,脫鞠蓋面掌當先;猿猴獻桃翻拳砸,朝陽之掌妙無邊;懷抱嬰兒兩儀式,探馬撐掌似扁擔;擄臂上步撞雙掌,懷抱嬰兒肘穿山
  • 這位大將是「大正拳」高手,將許世友撂倒,後成為副主席
    這位大將是大正拳高手,把許世友撂倒,後成為國家副主席解放軍之中,有許多的武林高手,上將許世友便是其中一位。
  • 形意拳炮拳教學視頻和圖解
    形意拳炮拳者(屬火),是一氣之開合,如炸炮忽然炸裂,其彈突出,其性最烈,其形最猛。在腹內則屬心,在拳中而為炮。所謂炮拳似炮屬火者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