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點評:
天順風能:國內市場拓展順利,海上風塔項目預計年內投產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鄧浩龍 日期:2013-08-27
報告要點
事件描述
天順風能發布2013年中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增9.74%;毛利率為22.60%,同比降3.4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01億元,同比增9.65%;實現EPS為0.24元。2季度實現收入4.30億元,同比增12.00%;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59億元,同比增9.31%;2季度EPS為0.14元。
事件評論
國內市場帶動收入同比增長9.74%,毛利率略有下降。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增長9.74%;毛利率為22.60%,同比下降3.44%;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01億元,同比增長9.65%。公司產品銷售以出口為主,2012年出口收入佔比接近80%;今年以來國內市場提升明顯,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268.45%,收入佔比從去年的18.26%提升至36.41%。
2012年上半年,公司與Vestas、GE執行大額訂單,特別是GE為公司貢獻3.71億元收入;今年以來由於美國對我國風塔出口徵收高額雙反稅率,公司對美出口大幅下滑,導致上半年出口收入同比下降30.70%。同時,公司積極拓展Siemens、EWT等大客戶,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在歐洲、南美洲、非洲、亞洲地區的出口取得顯著增長。
2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2.00%,毛利率上升淨利潤環比改善。2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12.00%,環比增長54.87%;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59億元,同比增長9.31%,環比增長42.32%,改善趨勢明確,主要來自於2季度國內外風機裝機需求進入旺季。
產業鏈延伸順利推進,跨國布局鞏固出口優勢。(1)公司計劃收購平山重工,增強風塔重要零配件——法蘭的供應穩定性,提高綜合競爭力;(2)公司負債率較低,貨幣資金充沛,涉足風電場開發以此促進產品銷售貢獻盈利;(3)公司通過新設和收購在歐洲、印度設立產生產基地,有利於減少運輸成本,進一步開拓當地市場,鞏固出口優勢;(4)「3兆瓦及以上海上風電塔架建設」募投項目順利投入試生產,預計年內可為客戶提供海上風塔產品和服務。
維持「謹慎推薦」評級。結合對今年國內外市場情況的判斷,以及公司半年報的情況,公司全年營收和盈利增速相比去年有所回落,國內業務拓展順利將為後續業務奠定良好基礎。預計公司2013、2014年實現EPS為0.49元、0.64元,對應PE分別為18、14倍,維持謹慎推薦評級。
金風科技:行業轉暖,公司風機、風場、風電服務齊頭並進,前景看好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潘喜峰,龔斯聞 日期:2013-12-31
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組整機製造商,亦是全球領先的風電設備研發及製造企業以及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未來公司將成為集風機、風場、風電服務於一體的風電行業標杆企業。
2014 年全球風電需求有望大幅回升,將超過2012 年,2014 年至2017 年全球風電市場將以平均每年超過11%的速度增長,2017 年達每年約60 GW,相較2013 年有約50%的新增裝機增長。
隨著電網消納改善、風電利用小時數提升,國內風電項目收益率將不斷提升。預計未來我國風電市場將持續增長,2014 至2020 年平均每年國內風電市場規模將在20GW 左右,空間仍很大。
公司風機國內龍頭地位穩固,未來市場份額仍有上升可能,增長有望超過行業平均水平,在營收及毛利提升雙重作用下,風機盈利能力將有持續增長。
公司風電場質地優秀,項目IRR 高,無論是運營獲得電費還是出售獲得投資收益,均有很好盈利能力,未來將大幅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依託深厚的風力發電機組製造背景和多年的風電場技術服務實踐經驗,公司已經形成覆蓋風電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務體系。核心業務EPC 總包項目以及出保風機運維服務未來潛力很大。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公司2013 年至2015 年EPS 分別為0.16、0.35 和0.52 元。公司估值水平與行業平均相當。從競爭力來看,公司既是國內風機龍頭,同時具備風電場及風電服務業務,是國內資質最優的風電類上市公司。隨著國內風電支持政策陸續出臺,電網消納風電能力逐步提高,我們看好風電行業繼續轉暖,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將充分受益,業績將持續提升。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1)風機需求不及預期(2)風機價格下滑(3)公司風電場運營及出售低於預期
上海電氣:新接訂單高增長,全年利潤正增長仍有可能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牛品,房青 日期:2013-10-31
事件:2013年1-9月營收同比下降0.38%,淨利潤同比下降28.30%。2013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64.96億元,同比下降0.38%;綜合毛利率19.08%,同比下降0.74個百分點;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20.90億元,同比下降28.30%;每股收益0.16元。基本符合預期。本期無分紅方案。
2013年7-9月營收同比上升3.05%,淨利潤同比下降38.67%。2013年7-9月,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79.31億元,同比上升3.05%,環比下降16.93%;綜合毛利率20.17%,同比下降0.77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22個百分點;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6.30億元,同比下降38.67%,環比下降20.71%;每股收益為0.05元。
點評:收入基本持平,淨利潤大幅下降。2013年1-9月,公司收入同比下降0.38%,新能源等業務下滑嚴重。淨利潤下滑幅度大於營業收入,主要源於:(1)投資收益4.79億元,同比下降32.60%。(2)所得稅率27.03%,同比上升6.81個百分點。2012年Q4公司EPS為-0.01元,故儘管2013年1-9月公司淨利潤同比下滑,全年淨利潤增速依然有轉正的機會。
綜合毛利率下滑,預計新能源等業務所致。2013年1-9月,公司主營收入毛利率19.08%,同比下降0.74個百分點,我們預計是新能源業務毛利率下滑較多所致。
期間費率穩中略增。2013年1-9月,公司期間費用率12.27%,同比上升0.29個百分點,各項費用率變動幅度較小。其中,銷售費率3.67%,同比上升0.47個百分點;管理費率8.52%,同比下降0.25個百分點;財務費率0.08%,同比上升0.07個百分點。
資產負債表指標與業績較為匹配。公司資產負債表情況與業績較為匹配,未出現異常情況。由於新增訂單情況較好,預收帳款增速略高於收入增速。
新接訂單高增長,在手訂單飽滿。2013年1-6月份,公司新接訂單情況超預期,其中,新能源新接訂單24.6億元,同比略降;高效清潔能源新接訂單172.4億元,同比增長131%;現代服務業新接訂單44.2億元,同比增長294%。2013年6月底,公司在手訂單2287億元,其中,高效清潔能源1077億元、新能源213億元、現代服務業997億元。
未來預判。(1)新能源:2014年開始公司AP1000產品陸續交貨,公司核島在手訂單220億元,我們預計每年核島收入40億元左右;考慮到風電每年30多億的銷售收入,公司新能源板塊年收入70億元左右。風電產品價格逐步回升,預計該板塊毛利率逐漸回升。(2)高效清潔能源:2013年上半年國內火電招標量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招標高容量機組,1-6月公司火電訂單同比高增長;燃氣發電需求旺盛,公司是少數能夠成套化生產燃氣輪機、燃氣餘熱鍋爐的企業。預計未來兩年高效清潔能源板塊收入穩定增長,毛利率維持穩定。(3)工業裝備:考慮到房地產略有回暖,以及公司即將進入特種電機領域,我們預計工業裝備產品將是公司增長較快的板塊。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3-2015年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2.31%、12.70%、12.97%,每股收益分別達到0.22元、0.24元、0.28元,10月30日收盤價對應2013年動態市盈率為16.77倍。公司受益於核電重啟、煤改氣、上海國資改革等多項政策,結合公司的成長性,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為2013年15-18倍市盈率,對應股價為3.30-3.96元,維持公司「增持」的投資評級。
主要不確定因素。電源投資下降風險,毛利率下降風險,匯率風險。
華銳風電:需求未見改善,經營繼續承壓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元瑞 日期:2012-11-02
行業低迷拖累公司業績,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6.68%。受風電行業需求持續低迷影響,公司1-9月份實現營業收入36.34億元,同比下滑56.68%;從單季度經營數據來看,第3季度僅實現收入5.48億元,同比下滑82.12%,環比下滑71.58%%,扭轉2季度出現的單季回升趨勢。上半年公司1.5MW風電機組量價齊跌,收入同比下滑77.35%,但是3MW風電機組實現營收18.90億元,同比增長4236.20%表現出色;儘管公司在手訂單仍然較多(中報披露為4893MW),但3季度各類型風電機組結算量大幅減少,單季營收創歷史新低。
費用率大幅提升,淨利潤同比下降128.38%。2012年1-9月公司虧損2.56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8.38%;第3季度虧損2.80億元,較第2季度大幅擴大;經營業績惡化的因素主要來自於:(1)產品售價低迷,需求不旺導致開工不足,第3季度毛利率降至-1.99%;(2)市場競爭激烈、服務支持增加、利息收入減少等因素帶來費用支出水平高企,第3季度單季期間費用率增至41.63%,環比提高26.87個百分點,同比提高35.73個百分點。
布局海外市場和大型機組產能,訴訟糾紛隱憂仍存。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為改變營收嚴重依賴國內市場的局面,公司加大對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通過在英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多地設立子公司的形式進行海外市場開拓。公司上半年出口收入2.80億元,佔總營收比例升至9.08%,海外拓展取得一定成效。
但是公司與美國超導懸而未決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案仍然是公司海外拓展的最大隱憂。公司募投項目鹽城風電產業基地及酒泉風電產業基地的建設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大型風電機組規模化生產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
暫不給予投資評級。行業需求尚未好轉,公司經營仍然面臨較大壓力,預計公司2012年-2014年EPS分別為-0.01、0.08,對應目前股價PE分別為-494、75,暫不給予投資評級。
國電電力:成長性與防禦性良好,估值有望提升,目標價3.3元/股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曉寧 日期:2013-12-11
投資要點
煤電一體化與熱點聯產是公司火電發展主要方向。近年來公司積極發展高參數大容量機組,火電平均單機容量不斷提高。60萬及以上裝機容量1422萬千瓦,佔火電裝機總容量的53.83%。在儲備項目上,公司開發機組均為負荷中心區或煤資源富集區超超臨界的100萬千瓦機組,以及在熱負荷富集區35萬千瓦超臨界供熱機組。水電項目將於15年迎來又一投產高峰。大渡河流域是公司水電開發重點,目前公司已投運裝機容量600.3萬千瓦,在建裝機容量534.8萬千瓦。根據項目建設進程,預計至15年大渡河水電投產裝機規模可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實現營業收入77.2億元,淨利潤21.7億元,為公司貢獻利潤約15億元(12年10.6億元,13年約9.5億元)。積極推進風電。
公司積極開發風電資源,項目開展由傳統的『三北』地區向山東、雲南、浙江等地區拓展。這些地區風資源距離電力負荷近,併網及消納情況良好,所以利用小時較高,且上網電價較高,因此盈利能力良好。目前公司已核准風電項目約60個,儲備容量300萬千瓦以上。預計14、15年公司風電裝機容量每年增長100萬千瓦左右,至15年風電裝機規模可以達到500萬千瓦左右。
預計14年公司有望再次啟動資產注入。根據公司內生增長規模,預計至15年依靠自身發展公司裝機規模可以達到約5350萬千瓦,和公司『十二五』規劃相比仍有約650萬千瓦的差距。預計15年前公司再次資產注入的可能性較大,並且由於14年處於發電投產的相對『空窗期』,為保持公司規模持續增長,預計14年公司實施較大型資產注入的概率較高。在目標資產的選擇上,我們認為集團在山東和福建省內火電資產注入的可能性較高。假設14年山東資產注入,15年福建資產注入,則14、15年可增厚公司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8.0億元和3.4億元。
依託英力特平臺發展煤化工業務。目前寧東煤化工項目裝置已處於分布試運,預計部分項目將於13年底具備投產能力,預計14年下半年正式生產。但受投產初期費用攤銷較多且無法達到設計產能等影響,預計當年尚不能盈利。簡單測算15年寧東煤化工項目達產後,預計年度營業收入可達到40億元以上,實現利潤總額10億元以上,寧東煤化工項目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成長性與防禦性兼備,目標價3.3元/股。預計2013-15年公司可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70.8億元、70.5億元和79.2億元,對應當前股本EPS分別為0.41元/股、0.41元和0.46元,對應PE估值僅6倍左右,具有較高的安全邊際。考慮公司資產結構優良,成長性和防禦性兼具,且優先股發行將有利於行業長期發展,提升行業估值水平(詳見12月2日報告《優先股有助於行業估值提升,預計以增量發行為主》),我們保守估計公司估值恢復至8倍PE,12個月內目標價3.3元/股,維持『增持』評級。
泰勝風能:藍島海工帶來業績彈性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正 日期:2014-01-03
事件:前期我們與泰勝風能董秘就公司業務和未來發展情況進行了交流。
陸上風電業務保持平穩增長。預計傳統業務20%增長,增長主要來自:1、抓好國內未來幾年風電穩定增長的契機,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陸上風電主要看新疆哈密子公司的業務增長,今年產能不夠,業務發展受制於產能瓶頸,隨著二期、三期擴產,4條生產線擴為7條,明年產能將繼續爬升;其他子公司預計將平穩發展;2、出口有望繼續提高,目前海外訂單較豐裕。
向高端製造裝備發展升級。公司通過收購藍島海工向海洋工程製造業升級,藍島已完成一臺海上風電的業務,後期公司將利用上市公司的優勢資源,如資金、風電市場的客戶資源等加大扶持力度,擴大其業務體量。收購藍島海工恰逢中國停滯了3年的海上風電項目今年正式重啟,國家一期海上風電特許權四個項目中已有三個獲得開工「路條」,海上風電建設有望進入新的發展期。
收購藍島海工給公司帶來業績彈性。藍島2012年已具備生產條件,原大股東從事海工行業10多年,具有渠道優勢。公司收購藍島海工51%股權,既解決海上風電製造問題,找到新的發展方向,又能進入海洋工程市場,海洋工程市場需求量大,但是對融資能力要求高,公司可整合雙方優勢逐步壯大。藍島具有10萬噸加工製造能力,遠遠超過傳統業務,已有上億級的訂單,預計藍島海工明年有2-3000萬收入。
加拿大項目明年有望盈虧平衡。預計2013年虧1000多萬人民幣,整體對上市公司影響不大,試訂單已經完成,之後可能會有批量的訂單過來,爭取明年盈虧平衡。
風電場項目正在穩步推進。風電場項目明年通過審批,預計15年產生效益。
盈利預測與評級:預計公司2013-2015年的每股收益分別為0.23元、0.31元和0.39元,對應的動態市盈率分別為31倍、23倍和19倍,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國內風電回暖情況不達預期;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加拿大項目發展受阻;藍島海工整合不利;應收帳款減值風險。
浙能電力上市點評:首個B轉A個股受市場追捧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曉亮,鄔月婷 日期:2013-12-20
事件:12月19日,東電B股轉換為浙能電力A股後,首次登陸A股市場,以相對於發行價5.53元溢價53.7%開盤,最高9.39元,報收於8.88,漲幅為60.58%。
浙能電力本次上市為60,817.7股,目前流通股本僅為總股本的6.68%,發行價格為5.53元/股。
首例「B轉A」收到市場資金追捧。同時,也是對即將開閘的存量50家新股上市做了一次預演。
上市交易首日小股東獲得超額收益。東電B原股東停牌前最高價和停牌價分別相當於6.3元和5.67元,以本次浙能電力開盤價計,分別實現盈利約35%和50%,化解了原股東對轉股方案的爭議。
老股東也獲得一定投資回報。如以2007年東電B最高價1.749美元和近六年(2007.5.18-2013.9.10)的區間成交均價0.836美元計,最高價套牢者相當於12.08元成本,六年來均價相當於5.77元,與目前市價對比盈虧一目了然。
我們認為,浙能電力作為首隻B轉A股上市後具一定賺錢效應,其案例對現有B股具積極指導,B股投資者可繼續積極關注後繼轉板方案推出。但目前估值較高,存在一定調整風險。
東方電氣:經營效率提升,加大新能源布局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彭全剛 日期:2013-11-04
三季度業績緩慢回升,工程服務業務板塊利潤率增長明顯。公司前三季度收入304 億,同比增長2.32%,歸屬上市股東淨利潤18.4 億,同比增長3.48% ;
單季度盈利能力回升明顯,毛利率21.5%,同比提升1.7 個百分點,環比提高2.3 個百分點,水能及環保、工程服務板塊毛利率提升是主要因素 ,其中工程和電站服務毛利率同比上升5.22 個百分點,貢獻較多。
強化內部管理,現金流改善明顯。2013 年公司強化內部管理,加大交貨和項目回款力度,前三季度的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6.25 億,較去年同期流出22 億大幅改善。強化費用控制,前三季度期間費用總額與去年同期持平。
訂單增長乏力,整合資源重新進入風電領域。前三季度公司新籤訂單282 億, 較去年同期361 億下降22%,其中燃機訂單下降幅度較大,較去年同期減少87 億,主要是由於燃氣價格調整,下遊發電企業推遲燃氣電站招標建設所致。公司近期整合集團風電產業資源,在經歷幾年行業低迷期後,公司完成了產品優化,準備重返風電市場,目前國家減排壓力巨大,風電消納問題改善,市場競爭趨緩,公司重返此市場有利於緩解訂單壓力。
擬發行可轉債,加大海外和研發投入。公司擬發行40 億可轉債,用於海外工程和研發能力提升,此舉有利於改善公司現金流,增強海外市場競爭能力。
維持「審慎推薦-A」投資評級:我們認為未來國內火電、核電以及燃機市場仍將維持一定的規模,重返風電和加大海外拓展有利於訂單增長,管理改善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我們預計2013 年、2014 年EPS 1.16 元 和1.31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10x 和8.8x,維持審慎推薦-A 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海外市場復甦緩慢,風電市場重返受阻。
華儀電氣調研快報:風機業務下半年回暖可期,業績拐點將現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王明德 日期:2012-06-11
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公司下半年隨著國內風電市場的回暖以及海外市場的開拓,業績出現拐點的可能性非常大。公司有望藉此契機步入快速增長通道。經綜合測算給予公司2012-2013年的EPS 分別為0.33元、0.55元,對應的PE 為21.3、12.7,暫時給予公司「推薦」評級。
關注風電開啟低於預期,進而公司業績低於預期的風險。
鼎新材調研報告:整體訂單飽滿,HME 玻纖有望成為未來業績增長點
類別:公司研究 機構:中信建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田東紅,韓梅 日期:2011-05-18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初步預計,如果不考慮年內能做完收購的話,公司自有業務今年收入增速在50%左右,毛利率有所提高,淨利潤預計會有更大的增長。如果年內做完收購的依照公司收購報告的盈利預測,我們判斷業績應該有翻倍左右的增長。假定年內完成收購,我們預計2011-2012年收入分別為15.08億元和20.7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812萬元和5433萬元,對應攤薄後每股收益分別為0.24元和0.34元。考慮到公司收購項目有利於產業鏈進一步完善,且改建項目具備較好市場前景,公司未來看點較多,維持「增持」評級。
上一頁第[1][2][3][4][5][6][7][8][9][10]頁(共10頁)下一頁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