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你關心過自己的心跳嗎?

2021-02-12 梅斯心血管

現在的社會,出現猝死的機率不斷地在增多,近期猝死年輕人居多,比如拼多多一位女員工張某霏猝死,年僅23歲;《巴啦啦小魔仙》演員孫僑潞心梗猝死,年僅25歲;還有一位時尚博主,乘飛機時心臟驟停不幸離世,年僅27歲。

據統計,我國每年有60萬猝死,很多人表面看不出什麼毛病,但其實身體已經有病變,比如潛在的心血管問題,就像地底的炸彈,什麼時候爆炸並不知道。

心臟就像是身體的發動機,全身的運作,都需要它的支持,因此要注意心臟的日常養護。心率可以衡量心臟有沒有生病的,過慢或過快都有可能生病甚至猝死。我們醫生把「心臟跳動的頻率」稱為心率,主要是用來描述心臟在一定時間(1分鐘)內跳動的次數與跳動的快慢。

心率與壽命存在一定負相關,比如說老鼠的心率非常快,每分鐘600次,壽命只有2年;大象的心率很慢,每分鐘只有30次,平均壽命是70年。把老鼠和大象一比,大家馬上會發現心跳次數是和壽命成反比的。

正常人平靜時心率每分鐘60到100次。心率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活動或情緒變化過程中,心率會隨之改變。所有我在門診經常碰到這樣的疑問「醫生,我平時心跳比較快,100多次正常嗎?」,「運動一下,心跳到160,170次,我還能不能運動了?」

想要了解自己的心率的方法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對著鐘錶或手機計時1分鐘自數脈搏的次數,用手指在拇指一側的手腕骨骼與肌腱之間尋找脈搏,如果是頸動脈,把食指和中指放在脖子上的氣管一側便能摸到頸部的脈搏。找到穩定的脈搏後,可以數1分鐘直接測結果,也可以數出15秒跳動的次數,然後乘以4,得到靜息心率。

此外現在很多智能手環也有監測心率的功能,家庭自測血壓或醫院測量的時候往往帶有脈率或者心率的測量功能。

成年人運動心率正常範圍是多少?

該怎麼根據心率來運動?

當你運動時,你的心臟和呼吸頻率會增加,從肺部輸送更多的氧氣到運動肌肉。同時運動越劇烈,心率越高。確定一個最佳的運動心率取決於你的運動目標,年齡和目前的健康水平。

最簡單的公式 「220-年齡」可以估測運動能達到的最大心率。比如你今年30歲,激烈運動能達到的最大心率可以到190次/分,這是當你以儘可能高的強度運動時,你的心臟會達到最大心率,這是它能夠跳動的最快速度。

但是每次以最高心率運動並不能產生有效的健身效果,因為這種高強度運動會抵消了運動的潛在好處,同時不會給心血管健康帶來額外的益處。

但這並不是說就要放棄鍛鍊,因為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運動不足的風險遠大於過度的耐力鍛鍊。久坐不動的人患急性心臟病的更高,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普通人在有氧運動中可以根據心率範圍來進行特定強度的訓練,比如騎自行車或長跑。

熱身運動是指在運動以前,用短時間低強度的動作,讓機體逐漸適應即將進行的較激烈的運動,從而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運動後的放鬆活動可以使緊張的肌肉逐漸放鬆,運動的心率逐漸減慢,升高的血壓逐漸降低,興奮的情緒逐漸平靜。在進行熱身運動或放鬆活動時,心率一般在最大心率的50%-60%之間,脂肪是主要的能量來源,供能比例達到55%。

運動時的主要能量來源為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在這個心率區間內,身體主要是通過燃燒脂肪的方式為運動供能,脂肪的供能比例達到55%,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差不多40%。

在這個心率區間內,脂肪仍然是主要的供能物質之一,但碳水化合物的有氧氧化的作用更大。隨著心率和運動強度的增加,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比例超過50%。

在這個心率區間內,碳水化合物是主要的供能來源,脂肪的有氧氧化已經跟不上這個訓練強度的能量需求了。當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80%以上,無氧供能的比重開始增加,乳酸堆積量增加。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在85%以上,脂肪不超過15%。

在90%~100%最大心率區域進行運動,幾乎全部能量都由碳水的無氧供能提高,會更快的耗盡體內的肌糖原,堆積更多的乳酸。當肌糖原逐漸耗盡時,無論多強的意志力都無法補充身體所缺乏的能量的。頻繁且長期地接近這種身體極限的運動,身體將無法承受這種強度,因此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應該將訓練心率控制在90%最大心率以下。

心血管能力較弱的人,日常生活一般是不會有突發性危險的,但一遇到劇烈運動時,就很可能發生意外。因此,不管是日常鍛鍊還是耐力運動,都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運動強度。素以好身材和經常健身示人的中國臺灣演員高以翔在錄製綜藝《追我吧》時心臟驟停,送醫後搶救無效死亡,年僅35歲。

這個活生生的例子提醒大家運動時一定要量力而行,關注自己的心率!在本公眾號晟說心語中,我曾寫過兩個病例,連續兩天兩位中青年夜跑跑出心梗,沒有檢測好運動心率也是造成這樣危害的原因之一。

先說結論,適當的鍛鍊會使你的心臟功能更強大。人與人之間的典型靜息心率差別很大,甚至在一個人體內都有很大的差異。成年人每分鐘大約60-80次的心跳是很常見的。

提高你的有氧健身能力會降低你的靜息心率,因為心臟每跳動一次就會變得更有效率。例如,運動員的靜息心率通常為每分鐘40次左右。事實上,有證據表明,長期的運動訓練會增大心臟的體積,尤其是左心室,這種現象被稱為「運動員心臟」。

心臟變大,強健有力,每一次跳動就能泵出更多的血液,而維持身體血液循環所需的每分鐘跳動次數就越少。這是一種有益的生理適應,可以讓運動員在更高強度下鍛鍊更長時間。

一般以有氧運動為主,常見類型有步行、慢跑、快走、踏車、體操、遊泳、爬樓梯、登山等,但是,50歲以上一般不建議爬樓梯、登山,以免損傷骨關節。

但是,具體看個體,適合你的不一定適合他(她)。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個體化選擇,通過合理的運動處方制定,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與運動強度。否則,意外隨時有可能出現。

在運動的過程中別忽視充分熱身和全身放鬆。運動前,最好先對柔韌性較差的部位進行充分拉伸,避免運動損傷;運動後,一定進行完整的全身放鬆,讓心率緩慢降至120次/分以下,使身體恢復平靜,避免因血壓下降過快而出現眩暈、噁心等症狀,還可幫助排出乳酸堆積,緩解疲勞,並增加身體柔韌性。

現在有所謂「輕運動」,就是體能消耗少、技術要求低、時間要求松的運動養生方式。只要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內,沒有讓身體感覺過度疲憊,都屬於健康養生的「輕運動」。比如,上下班的時候,大家可以不乘坐交通工具,而是採取步行方式。除此以外,練瑜伽、扭秧歌、跳交誼舞也是不錯的「輕運動」。

作為醫生,我建議各個年齡段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老年人可選擇慢跑、舞劍、太極拳等強度小、輕柔的活動;中年人適合快步走、健身操等中等強度的體育運動;年輕人則適合跑步、打網球羽毛球、遊泳等中高強度運動。

在周末假期,全家人可以去郊遊、逛公園,不僅增添生活樂趣、舒暢心情,還可以使肌體器官得到鍛鍊。爬山登高,也是一種健康的運動方式。如果您的住處附近有山丘,無論斜坡上、下山,還是拾級而上,都會是一種興味盎然的鍛鍊。

最後生活中心態要平和,不要總著急、生氣,如果因為緊張、生氣的等情況出現心率過快,可以聽通過音樂、靜心冥想等方式逐漸恢復平靜。

 特別感謝浙江之聲

《大醫生來了》節目組

原始出處:

1.王順正、林玉瓊 (2014)。心血管循環轉變對運動心跳率判定運動強度的影響。運動生理周訊,311。

2. Mikus, C. R., Earnest, C. P., Blair, S. N., & Church, T. S. (2008).Heart rate and exercise intensity during training: observations from the DREW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43(10), 750-755.

3. Wagner, L. L., & Housh, T. J. (1993). A proposed test for determiningphysical working capacity at the heart rate threshold. Research Quarterly forExercise and Sport, 64(3), 361-364.

4. Wingo, J. E., Ganio, M. S., & Cureton, K. J. (2012). Cardiovasculardrift during heat stress: implications for exercise prescription. Medicine&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0(2), 88-94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嗎?心跳愈快壽命愈短!醫生支招:4招改善心跳過快
    「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正常心跳速度為每分鐘60~100次,如果超過了100次,就被稱為心動過速;而最適宜的心率是60次/分。二、每天健走15分鐘以上,有助扭轉心跳偏快如何達到有效健走,專家整理建議:1.身體保持挺直走路時,身體挺直,讓你的脖子、脊椎成一直線,眼睛最好能直視前方,避免向下看。並且確定肩膀是放鬆的。
  • 心跳太快會折壽,規律運動降低短命風險
    你關注過自己每分鐘的心跳次數嗎?根據美國期刊《Cardiology》發布的研究,大數據分析得出結論:一分鐘心跳次數超過70下的人,每多一下平均壽命將減少4個月。這是一個宏觀數據研究,對於某些個體可能並不適用,但大部分人依從這一結果,即心跳越快,壽命越短。
  • 運動時心率多少合適?教你計算自己的最佳減脂心率
    隨著各種運動手環的普及,大家開始關注起自己的心率,最近經常有朋友問我,運動時心率多少合適?跑步時心率很高會不會有問題?減肥時心率多少更有效?通常認為心率和最大攝氧量成正比,因此當李雷心跳達到最大心率的70%時,我們認為他的運動強度是70%。
  • 【心跳回憶】青年老師高三時靠這篇文章第一次自己掙到錢
    「跟宇宙節目」播客節目公眾號,專注傳播三位主播關心的無用且過時的知識。
  • 心跳快慢竟與壽命長短有關?心跳在哪個範圍內跳動的人更長壽?
    沒事的時候只要摸摸脈搏,我們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可你知道,這種「觸手可及」的信號有多重要嗎?「人的一生,心臟跳動次數是有限的,跳得越快的人就越早衰竭」,坊間這樣的傳言雖有些聳人聽聞,但心率過快的確是很危險的。
  • 心跳快要治嗎?
    北京讀者孫女士問:我自查心跳快,每分鐘105次,這是不是意味著患有心臟病?需要吃藥嗎?河北省人民醫院副院長、老年病專業學科主任郭藝芳解答:心跳整齊的人,平時可以通過觸摸脈搏監測心跳快慢。測量前應避免運動,放鬆5分鐘;避免環境嘈雜,不要談話;最好採取坐位測量,且不要雙腿交叉;測量時間不應短於30秒。對於健康的中青年人,安靜休息狀態下的心跳一般在60~80次/分鐘或稍低範圍內。若心跳持續超過這個範圍,就被視為偏快。如果心跳次數持續超過每分鐘100次,應該到醫院由醫生做進一步判斷與檢查。如果心跳偏快,但在每分鐘100次以下,且沒有心臟疾病的其他表現,一般沒有太大問題。
  • 胎兒心跳過快的原因
    當孕媽媽們去醫院檢查的時候發現寶寶心跳過快的話,孕媽媽們都會很擔心。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因為胎兒缺氧嚴重而造成的,但並非所有的胎心異常都是缺氧引起。有的胎兒心跳過快,可能是因為以下這些原因造成的:1、發燒孕婦本身的情況也影響胎心的變化,如孕婦發燒,胎心常常會超過160次/分鐘。2、甲狀腺功能亢進孕婦有甲狀腺功能亢進,她本身的心率很快,胎兒的心率也常常超過160次/分鐘。
  • 心跳過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核心提示:有點醫學常識的人都曉得正常情況下人每分鐘心跳的速度是60-100次,一旦每分鐘心跳的次數超過100次的話就是心動過速了,大家非常想知道的是心跳過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引起心跳速度快的原因有6個,分別是脫水、壓力大、睡眠不足、懷孕、甲狀腺激素不足、吃刺激性食品。
  • 樂普心貼ER1,記錄熱愛運動的你每一次心跳
    這也是為什麼一款好的運動心率監測設備如此重要,那麼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款最近上市的心律、心電監測產品——樂普心貼ER1。樂普心貼ER1配備了新一代的心率傳感器,可以全天候不間斷的監測心率,真正的實時心跳記錄。該設備同時配備有自己的APP「樂普健康」,只要提前在手機上下載好並將手機和心貼藍牙進行連接,運動時心率就會同步上傳到手機,可以清晰掌握自身的心率變化。
  • 心跳越快,死得越早?
    老百姓普遍都很關心「心率」的問題,民間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認為「人一輩子的心跳總數是一個定數,誰先跳完誰先走」;還有人認為「心率快會增加心肌梗死的風險
  • 姑娘,你關心過你媽的性生活嗎?
    每年的母親節,我們都在思考應該為媽媽準備一份怎樣的禮物,但是我們真正關心過媽媽的精神生活嗎?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媽媽在成為媽媽之前也是如你我這樣愛幻想的小姑娘,她也曾經有很多夢,只不過我們的出生讓她多了一份母親的責任,隨著我們日漸長大,她要成為我們人生的第一導師,教育我們,但有些話題始終是我們之間的禁忌,比如性,小時候很好奇我們是如何來到了這個世界,長大以後當我們討論約炮、討論開放性關係、討論多元性取向的時候,我們卻沒關心過自己父母的性生活。
  • 別讓正常心跳每分鐘超過100次,否則你會短命13年
    現代人都很關心身體健康,最注意的3個數字就是血壓、血糖和血脂,為了要提防「三高」,改善飲食、努力運動,但卻常忽略跟自己健康息息相關,而又全年無休的心跳問題。根據臨床數據分析,心跳正是人類減少壽命的一大危險因子。
  • 孕期運動好處多多,你有在堅持運動嗎?
    來源:新浪財經2021年1月10日,北京市衛生健康網發布健康知識:《孕期運動好處多多,你有在堅持運動嗎?》。在孕期,促使你運動的動力是什麼?控制體重?鍛鍊產力?……其實,孕期有規律的適當運動對孕媽媽來說好處遠不止這些。
  • 心跳心跳文學部:掩藏在驚悚裡的「心跳加速」
    凝視 在這個空間裡,她將一切的經過娓娓道來,她發現了自己身處於遊戲中,並且發現了更改遊戲文件的方法,她愛慕著你,她本來只是想放大其他人身上的不足而讓你對她們產生疏離,但當她發現你仍然喜歡她們時在這個just monika的空間裡,你的心裡會感覺無比的寧靜,聆聽著眼前這個少女對你的傾訴和關懷,談天說地中有對你的關心,也有一些三觀極正的對現實問題的探討,此刻,你只用慢慢的聆聽,加速鍵失靈,對話也是隔一段時間才跳出一句,似乎你真的在和一位少女對話。
  • 31歲男子稍做運動後心跳慢到40……然後就暈了
    運動後是什麼體驗?那種心跳加速、汗流浹背又如釋重負的多巴胺分泌的快感,或許是很多人愛上健身的理由。可有一類人,一旦稍做運動後,心跳就會持續放緩,平常人一運動心跳一分鐘130幾下,他們卻只有40幾下,且伴隨著猝然暈厥。
  • 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醫生告訴你答案!
    通常來說,正常人在平靜的狀態下,所測得的心跳範圍應當是每分鐘60次到100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並非低於60次貨高於100次就一定是疾病問題,有不少疾病意以外的因素也會導致心跳出現過慢或過快的情況。■心跳過慢有哪些原因?
  • 心跳穩定人長壽,每分鐘心跳多少次正常?心跳快了、慢了怎麼辦?
    一般來說,正常成人在平靜的狀態下,測得的心跳範圍應當是每分鐘60次至100次。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並非低於60次或高於100次就一定代表患有疾病,有很多疾病以外的因素都會導致心跳過慢或過快。心跳過慢有哪些原因?
  • 心跳慢好還是心跳快好?在多少範圍內最長壽?這個數就很好了!
    心跳,主要是指心臟的跳動。至於它,很多人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生命中的心跳次數是有限的。根據這個原則,心跳越快,壽命就越短。相反,心跳越慢,預期壽命就越長,但真的是這樣嗎?
  • 早起後心跳過快,是怎麼回事?夏天養心,要做好哪些事?
    但是有很多人反映,早起後經常有心跳過快的情況,還會感到心慌,正常嗎?可能是什麼原因?夏天到了,如何養護心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如果起床時用力過猛的話,血液循環突然加快,就容易引起心跳過快,對於血壓不穩的人來說,猛地一下起床,血壓還容易飆升,還可能會頭疼頭暈。建議起床的速度要慢一些,可以先躺一分鐘,活動下四肢,之後再緩慢起床。
  • 健身時別自己跟自己較勁!每周兩三次有效運動足矣
    林丹發文稱,體能和傷痛已不再允許自己和隊友並肩作戰。我們都知道運動有益健康,但20年的職業運動生涯卻為林丹留下不少傷病。作為普通人,我們有時候也會為了追求運動成績加大運動量,忽視了身體發出的警告信號,這就很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今天我們通過病例跟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普通人健身時,不能自己跟自己較勁。【病例一】王女士是一名職場白領,10年前愛上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