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6.17)深夜,
四川宜賓連續發生地震,
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點擊可回看
雖然地震來勢洶洶,
現場驚險萬分,
但讓四川市民議論紛紛的是,
他們都提前收到了
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
報警系統發出的預警信息
有網友描述:地震波到達成都前半分鐘,成都市整個南三環內都可以聽到震耳欲聾的倒計時預警,30、29、28、……5、4、3、2、1、0,然後,然後就開始搖起來!
再來聽一聽
這「悅耳」的警報聲!
不過「神器」首次發聲時
少部分四川人民
還有些「美麗的誤會」...
@zhang:有個朋友以為是樓下的小龍蝦在喊號,說今天的喊號系統咋那麼大聲。
@李龍:我在高新區,就是這個倒計時,我還以為是618活的倒計時哦,結果是地震預報。
@lina:家裡人說聽到倒計時,有的以為要發射火箭了,有的以為是什麼大型活動要放煙花了,還跟著一起倒數……雖然少部分人後知後覺
但咱首先要為預警鼓掌!
@月月:真的很牛
@蜀黍:看到四川地震預警播報的視頻,控制不住眼淚譁啦啦的,如果512時能這樣提前預警播報多好,不過現在也不遲。願安好!
@斌哥:為地震檢測人員點讚,為越來越快捷的網絡服務點讚除了大喇叭預警,
不少網友反映自家的電視上,
也提前出現了
地震即將來臨的倒計時預警。
還有「地震預警」APP上
也收到了推送提醒
小坊發稿前瞄了一眼,
「地震預警」APP
已衝上App免費榜第一↓↓↓
不過此時小坊更好奇的是,
地震預警的原理是什麼?
四川多少區域、多少人
能夠接到這樣的預警信息?
來聽聽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所長王暾怎麼說!
記者:地震預警的原理是什麼?
王暾:「地震預警」是指在震中正發生地震、但還沒有對其周邊目標區域造成破壞前,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給目標區域提供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時間。
地震發生後,首先到來的是上下顛簸、幅度較小的縱波,隨後而來的,是幅度較大的橫波,縱橫波相遇,形成破壞力較強的面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地震波。地震預警就是藉助電波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與地震波競速賽跑,通常,預警提前的時間,與距離震源的遠近位置有關。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地震,成都的預警時間比宜賓要提前。
記者:總共發布了幾次預警?
王暾: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應該至少有兩次,當然這依賴於老百姓在哪裡。如果他在成都可能就這兩次,那宜賓可能就不止兩次。因為預警是按照烈度預值來的,烈度大於設定的值,它才發出警告。比如後來有一個餘震是五級左右的,成都老百姓收不到,宜賓的老百姓能收到。
記者:這一次整體預警效果您覺得如何呢?
王暾: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地震預警網響應極好,完全達到了預期,它也時時的產出了預警信息。第二,很多老百姓收到了預警,並且採取了措施避險。第三,還不足的地方就是很多老百姓還沒有收到預警。我們希望今後整個四川的地震區的老百姓都能在發生強震的時候能夠提前收到預警,只需要各地的政府能夠依法授權就可以了。
記者:地震預警目前覆蓋了四川的哪些地方?
王暾:其實除了甘阿涼地方的西部一小部分地區都覆蓋了,也就說傳感器網絡覆蓋了四川地震區人口的98%,但是預警信息還沒有能夠充分傳遞到老百姓,實際上也就是它欠缺的是地震預警接收的最後一公裡。
記者:目前在地震預警方面,四川的技術是否是處於一個比較領先的狀態?
王暾:四川的地震預警成果、四川的地震技術是全球領先的技術,它從兩個指標上是全球最好的。第一個是可靠性,在過去8年以來沒有漏報過。第二,四川地震預警系統的響應時間也是全球最快的,平均響應時間是6點2秒,日本是9秒,比日本的還快了30%。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地震部門合作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裡,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已成功預警蘆山7級地震、魯甸6.5級地震、九寨溝7級地震等52次破壞性地震。
過年6年碩果纍纍↓
據悉,此次地震中,該套系統為距震中51千米的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為距震中80千米的瀘州市,提前18秒預警;為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貢市,提前27秒預警;為距震中124千米的畢節地市,提前31秒預警。
已有理論研究表明,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 如果預警時間為20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63%。
倒計時中插入兩聲"滴滴":說明這是具有破壞性的地震,需趕緊逃跑或尋找狹小空間躲避;
倒計時中直插入一聲"滴":說明這是有震感,而無破壞性的地震,不要驚慌,避免摔倒。
倒計時之間無其它聲音:說明這是幾乎無震感的地震。
王暾:如果樓層比較低的話,在收到預警的時候可以選擇第一時間到室外避險。當然樓層高的話, 可能不太容易馬上到室外,所以大家應該還是在家中的衛生間、承重牆旁邊來進行緊急避險。
相信這回
全國人民都見識到了
地震預警的厲害,
以後聽到的時候,
別傻傻地數數字,
趕緊跑起來!
來源 | 央視新聞、荔枝新聞
編輯 | 靜靜
推薦閱讀
↓↓↓
厲害了我的國!科技改變世界!
點讚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