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全網的地震預警是什麼黑科技?8年沒漏報過!全球最快!

2021-02-15 新聞坊

昨天(6.17)深夜,

四川宜賓連續發生地震,

牽動了無數人的心!

點擊可回看

雖然地震來勢洶洶,

現場驚險萬分,

但讓四川市民議論紛紛的是,

他們都提前收到了

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的

報警系統發出的預警信息

有網友描述:地震波到達成都前半分鐘,成都市整個南三環內都可以聽到震耳欲聾的倒計時預警,30、29、28、……5、4、3、2、1、0,然後,然後就開始搖起來!

再來聽一聽

這「悅耳」的警報聲!


不過「神器」首次發聲時

少部分四川人民

還有些「美麗的誤會」...

@zhang:有個朋友以為是樓下的小龍蝦在喊號,說今天的喊號系統咋那麼大聲。

@李龍:我在高新區,就是這個倒計時,我還以為是618活的倒計時哦,結果是地震預報。

@lina:家裡人說聽到倒計時,有的以為要發射火箭了,有的以為是什麼大型活動要放煙花了,還跟著一起倒數……

雖然少部分人後知後覺

但咱首先要為預警鼓掌!

@月月:真的很牛

@蜀黍:看到四川地震預警播報的視頻,控制不住眼淚譁啦啦的,如果512時能這樣提前預警播報多好,不過現在也不遲。願安好!

@斌哥:為地震檢測人員點讚,為越來越快捷的網絡服務點讚
@菲兒:厲害了,我的國!


除了大喇叭預警,

不少網友反映自家的電視上,

也提前出現了

地震即將來臨的倒計時預警。


還有「地震預警」APP上

也收到了推送提醒


小坊發稿前瞄了一眼,

「地震預警」APP

已衝上App免費榜第一↓↓↓

不過此時小坊更好奇的是,

地震預警的原理是什麼?

四川多少區域、多少人

能夠接到這樣的預警信息?

來聽聽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所長王暾怎麼說! 

記者:地震預警的原理是什麼?

暾:「地震預警」是指在震中正發生地震、但還沒有對其周邊目標區域造成破壞前,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給目標區域提供幾秒到幾十秒的預警時間。

地震發生後,首先到來的是上下顛簸、幅度較小的縱波,隨後而來的,是幅度較大的橫波,縱橫波相遇,形成破壞力較強的面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地震波。地震預警就是藉助電波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與地震波競速賽跑,通常,預警提前的時間,與距離震源的遠近位置有關。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地震,成都的預警時間比宜賓要提前。

記者:總共發布了幾次預警?

暾: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應該至少有兩次,當然這依賴於老百姓在哪裡。如果他在成都可能就這兩次,那宜賓可能就不止兩次。因為預警是按照烈度預值來的,烈度大於設定的值,它才發出警告。比如後來有一個餘震是五級左右的,成都老百姓收不到,宜賓的老百姓能收到。

記者:這一次整體預警效果您覺得如何呢?

王暾: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地震預警網響應極好,完全達到了預期,它也時時的產出了預警信息。第二,很多老百姓收到了預警,並且採取了措施避險。第三,還不足的地方就是很多老百姓還沒有收到預警。我們希望今後整個四川的地震區的老百姓都能在發生強震的時候能夠提前收到預警,只需要各地的政府能夠依法授權就可以了。

記者:地震預警目前覆蓋了四川的哪些地方?

王暾:其實除了甘阿涼地方的西部一小部分地區都覆蓋了,也就說傳感器網絡覆蓋了四川地震區人口的98%,但是預警信息還沒有能夠充分傳遞到老百姓,實際上也就是它欠缺的是地震預警接收的最後一公裡。

記者:目前在地震預警方面,四川的技術是否是處於一個比較領先的狀態?

王暾:四川的地震預警成果、四川的地震技術是全球領先的技術,它從兩個指標上是全球最好的。第一個是可靠性,在過去8年以來沒有漏報過。第二,四川地震預警系統的響應時間也是全球最快的,平均響應時間是6點2秒,日本是9秒,比日本的還快了30%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與地震部門合作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覆蓋面積達220萬平方公裡,覆蓋我國地震區人口90%,已成功預警蘆山7級地震、魯甸6.5級地震、九寨溝7級地震等52次破壞性地震。

過年6年碩果纍纍↓ 

據悉,此次地震中,該套系統為距震中51千米的宜賓市提前10秒預警;為距震中80千米的瀘州市,提前18秒預警;為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貢市,提前27秒預警;為距震中124千米的畢節地市,提前31秒預警。 

已有理論研究表明,預警時間為3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14%;如果為10秒,人員傷亡比減少39% 如果預警時間為20秒,可使人員傷亡比減少63%。

倒計時中插入兩聲"滴滴":說明這是具有破壞性的地震,需趕緊逃跑或尋找狹小空間躲避;

倒計時中直插入一聲"滴":說明這是有震感,而無破壞性的地震,不要驚慌,避免摔倒。

倒計時之間無其它聲音:說明這是幾乎無震感的地震。

王暾:如果樓層比較低的話,在收到預警的時候可以選擇第一時間到室外避險。當然樓層高的話, 可能不太容易馬上到室外,所以大家應該還是在家中的衛生間、承重牆旁邊來進行緊急避險。

相信這回

全國人民都見識到了

地震預警的厲害,

以後聽到的時候,

別傻傻地數數字,

趕緊跑起來!

來源 | 央視新聞、荔枝新聞

編輯 | 靜靜

推薦閱讀 

↓↓↓

厲害了我的國!科技改變世界!

點讚點【在看】↓

相關焦點

  • 震後首個臺站即可發出地震預警
    當破壞性地震發生後,最快幾秒鐘可以發出地震預警? 武漢地震科學儀器研究院有限公司給出的答案是:5秒! 而實現最快5秒的速度,離不開提名參評2020年度湖北省科學技術獎的「黑科技」——由該院副院長楊江主持完成的「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系統的研發和應用」。
  • 雅安「地震預警+村村響」項目領跑全川
    近日,全省首個與廣電「村村響」系統完美「共生」的地震預警系統在蘆山縣啟用,該系統的啟用意味著當地村民能通過「村村響」快速、準確的接收地震預警信息。作為全省首個「地震預警+村村響」項目,雅安地震預警服務開始領跑全川。
  • 深度▏地震預警「官民之爭」暫告段落:大陸地震預警網或被融入官方...
    「官民之爭」持續數年 2008年汶川地震後發生後, 在奧地利科學院攻讀博士後的王暾回國,建立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開展地震預警技術研究,利用汶川地震後四川餘震多發的特點,不斷優化地震預警算法,並先於官方建立起龐大的地震預警網,成功對多起破壞性地震進行預警速報。
  • 又又又地震了!2020年,天津人就能收到實時地震預警了!
    >什麼都不知道早上看到新聞才知道晚上地震了對自己的警覺性感到深深的絕望不過這可不是地震雲氣象專家分析稱可能是飛機、火箭之類的飛行器尾跡造成的目前,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天津子項目正在建設。該項目建成後,天津的地震預警能力將進一步提升,除了電視、廣播等方式外,地震預警信息還將直接推送到手機上,實現地震預警信息「秒」級發布。2020年,天津將先期完成本地區地震預警技術系統建設。
  • 「四川智造」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成果被評價為國際領先水平
    大規模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系統科技成果評價會。(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供圖)中新網成都5月18日電 (楊予頔)18日,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透露,近日,「大規模地震預警和烈度速報系統」通過四川西部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價。
  • 雲南巧家發生5級地震 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
    (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供圖)中新網成都5月19日電 (楊予頔)5月18日21時47分,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發生5.0級地震,由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以下簡稱減災所)與市縣應急部門聯合建設的大陸地震預警網成功預警此次地震,給昆明市提前69秒預警,給昭通市提前10秒預警。
  • 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2022年將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四川宜賓市長寧縣(北緯28.39度,東經104.95度)發生3.4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7月27日下午4點16分,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發布了最新的地震速報信息。 每一天,中國地震臺網都會發送若干條類似的速報。只要震級超過3級,網民就可以在幾分鐘之內通過臺網的官方微博獲悉。地震速報制度發展至今,我國已經實現了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速報能力居世界前列。同時還將於2022年建立覆蓋全國的地震預警系統。
  • 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借力信息化提升防震減災水平  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實現快速發展  實時接收全國臺站數據和全球多個臺站共享數據,實現全國2分鐘內、全球10分鐘內有影響地震的自動速報。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作為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業務樞紐和地震監測預報預警的國家級業務中心,臺網中心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圍繞全國地震監測臺網數據的匯集、傳輸、處理、分析和服務等全流程業務鏈,初步構建起感知系統、信息資源、核心應用和智慧服務的新一代業務體系,帶動地震業務轉型實現快速發展。
  • 臺灣發生5.8級地震引全網關注 福州學生回憶地震:有人跑掉鞋
    臺灣發生5.8級地震引全網關注 福州學生回憶地震:有人跑掉鞋時間:2020-12-11 13:46   來源:千龍財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臺灣發生5.8級地震引全網關注 福州學生回憶地震:有人跑掉鞋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21:33分發布消息: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10日21時
  • 地震預警咋回事?看完你就懂了
    5月8日,楚天都市報全媒體記者來到湖北省地震局,通過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帶網友探秘湖北省地震預警實驗室和首次啟用的防震減災科普展廳。直播吸引了近20萬網友觀看,大家紛紛表示「漲知識」了。
  • 唐山大地震"漏報"真相:一段不該被忘卻的歷史
    他說,「小洲先生,你寫了一部長篇我看到了,唐山大地震漏報的情況為什麼沒人寫成書?」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漏報的說法。我說你是誰,他不說,但告訴我「有這麼一條線索,你願意採訪的話,這裡邊有好多的事情。」於是,他告訴我去找唐山地震辦主要負責人,楊友宸。我找到了楊友宸之後,老頭向我和盤託出了唐山地震監測網的內幕。
  • 河南出臺地震預警管理辦法
    本報訊 記者郭義偉 通訊員李亞傑報導 近日,河南省發布地震預警管理辦法,明確地震預警工作遵循「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原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管理、統一發布」的工作機制。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廈門市海滄區實現學校、社區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100%全覆蓋
    12月10日,隨著最後一臺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在東孚街道山邊村安裝完畢並驗收合格,標誌著海滄區已實現學校、社區(村居)100%全覆蓋安裝的目標。今年下半年,為落實廈門市委胡書記、海滄區委林書記指示精神及市地震局相關要求,海滄區應於2020年底前在原有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建設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建設範圍,實現學校、社區(村居)全覆蓋安裝。為順利完成安裝任務,海滄區應急局高度重視,主動作為。 一是摸清底數。8-9月,區應急局認真走訪社區、村居,摸清原有建設基礎設施、現有建設需求以及是否存在困難等情況。
  • 中國發布兩監測站網十年規劃:提升地震監測預報現代化水平
    補齊地震監測體系「短板」陰朝民指出,編制測震和地球物理站網十年規劃,是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建設,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適應「全災種、大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解決地震監測能力建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實現「釐定目標,強化產出,構建立體地震觀測體系」改革目標的一項重要工作
  • 雲南江川區又添置二套地震預警「神器」
    在玉溪市江川一中看到,懸掛在教學樓外牆的「地震預警信息發布終端」格外醒目,LED屏幕上滾動播放著地震信息、天氣預報以及地震知識宣傳短視頻。據介紹,一旦地震預警終端周邊發生地震,屏幕上就會閃爍相應顏色的預警信號,發布地震預警信息,同時倒數讀秒,通過喇叭提醒地震波抵達的時間,為人們逃生預留出寶貴時間。
  • 唐山5年最大地震:人民淡定、預警先進、房屋抗震,知識仍需牢記
    醒來發現是家人告訴我地震了。」胡定一表示,其感受到整個過程大約有十幾秒。胡定一告訴記者,地震並未給家中帶來損害,但在淡定的同時也有一絲「後怕」。「地震來臨時,其實根本沒來得及害怕。但畢竟也是地震,而且還是唐山。」
  • 6月全球第1個大地震出現,2020年到底怎麼了?
    根據中國地震監測網數據顯示,在北京時間6月18日20時49分,位於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以南海域(中心坐標:南緯33.35度,西經177.85度)又發生了一次大地震,等級大小為7.3級,震源深度10千米,美國地質調查局顯示為7.4級大地震。
  • 山東2020年實現地震烈度速報 2022年全面實現地震預警
    央廣網濟南6月19日消息(記者桂園)記者從山東省有關部門了解到,目前山東省正在開展「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地震預警工程山東省子項目」,預計2022年建成。山東將建設1468個臺站,其中基準站點90個、基本站點148個、一般站點1230個,預計2020年實現地震烈度速報,2022年全面實現地震預警。據介紹,按照規劃,項目建成時,山東省將形成在地震發生後5-10秒內即可發出地震預警的能力,供大家「搶」得黃金時間有針對性地避險,減輕直接地震災害及次生災害。
  • 寰球大震(五)——紀念海原大地震100周年暨中國地震觀測百年發展歷程
    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中國人從未在傷痛面前停滯,而是銘記歷史堅強前行。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公共服務部副主任侯建民說介紹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全國大半個中國都有震感,全國人民都急切的知道地震有多大,震中在什麼地方,當時這個權威地震消息是國家地震臺網。當時從測定震級,測定位置,把消息發出去,震後已經過去了14分鐘。
  • 唐山又發地震?地震是如何產生的呢?
    唐山發生地震?地震是怎樣產生的呢?如何儘量逃脫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有網友表示,在地震發生前,電視裡彈出了預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