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京小馬哥龍蝦老闆、清末御廚第四代傳人薛啟和應邀在央視的美食節目《回家吃飯》上做一道拿手菜。原本以為他是南京菜高手,節目上一定會露一手他的南京菜拿手絕活。然而讓人目瞪口呆的是,薛啟和在節目裡做的竟然是一道用粵菜方法烹製的鹹蛋黃焗龍蝦。
央視2套《回家吃飯》視頻截圖為小馬哥龍蝦店老闆、御廚第五代傳人薛啟和。
央視2套《回家吃飯》視頻截圖為薛啟和採用粵菜手法烹製的鹹蛋黃焗龍蝦。
央視2套《回家吃飯》視頻截圖為鹹蛋黃焗龍蝦具體做法。
焗,是粵菜烹飪的經典手法之一。鹹蛋黃焗龍蝦更是要有多年的粵菜經驗,才能做出鮮香醉人的感覺的。況且,這可是中央電視臺,沒有兩把刷子怎敢只圖菜名好聽,隨隨便便做道粵菜糊弄全國觀眾?難道薛啟和真的做過粵菜大廚?問題是這麼多年來,我一直跟在他後面幫他宣傳,推廣龍蝦,為何我不知道?
薛啟和接受屋裡夏天文創工作室掌門人老夏逛菜場採訪時說,他確實學過粵菜,而且還幹了很多年的粵菜廚師長。
薛啟和說,他16歲開始學徒。很苦,白天目不轉睛的盯著師傅的鍋勺,默默記下各種南京菜餚的做法,一有時間就上街買來食材,照著老是的做法「依樣畫葫蘆」,晚上還要給師傅洗衣服、洗內褲、洗臭襪子。
圖為薛啟和烹製的蒜泥龍蝦。攝影:跟著老夏吃遍南京。
圖為薛啟和烹製的麻辣龍蝦。攝影:跟著老夏吃遍南京。
圖為薛啟和烹製的清水龍蝦。攝影:跟著老夏吃遍南京。
話說那時南京廚界最有名的三大「林」,李鵬琳、陳峰林和胡長齡,他先是跟李鵬琳,後來跟陳峰林,雖得到真傳,並先後受聘於南京多家酒店、餐館。但那時南京菜包括江蘇菜在市場的地位並不高,主要是收入太低。所以薛啟和一直很窮,關鍵是二十大幾仍然單身。「後來聽說南京的粵菜餐館收入高,幹的好的廚師每月收入都能達到萬元或萬元以上。於是我開始下決心學習粵菜烹飪技藝,由於之前南京菜功底紮實,加上勤學苦練,很快掌握了粵菜烹飪要領。」之後在南京多家粵菜館任廚師,1997年在漢中門的銀港海鮮大酒樓和新街口的蛇島粵菜館任廚師長,月收入從原來的兩三千飆升至2萬元。
如今的廚師個個都以大師自居,開店的老闆們更是不惜重金包裝自己、推銷自己。而薛啟和集蘇、粵、川菜技藝與一身,20多年來獲獎無數,為何如此低調,尤其對自己以往的粵菜烹飪從業經歷以及累積的烹飪經驗守口如瓶?
薛啟和說,「現在好多外面吹牛逼,我確實只是看看,笑笑。我不跟人家講,不跟人家爭。不像以前,有問必答,講好多好多。一桌人都在聽我講。後來我覺得我傻啊,我畢生學過來的東西憑什麼要告訴你?就像上次你寫的《吃了薛記小馬哥家爆麻、爆辣、爆香的小龍蝦第二天下面不受苦,而且很舒服!》一文中提到的麻辣配比不要寫一樣,因為他們不懂,你寫了,他們懂了立馬學走了」。
在談到店裡在售的小龍蝦用了哪些用了粵菜手法時,薛啟和表示,他做的菜多多少少都有粵菜的影子。例如目前在售的小龍蝦,除麻辣龍蝦外,清水和蒜泥都混用了南京菜和粵菜的手法。只不過怕被別人模仿,從未對任何媒體披露過。因為很多店家都覺得這兩道龍蝦做法很簡單,稍好一點的店家只是比較重視龍蝦本身的品質。清水龍蝦不僅僅是龍蝦本身的品質要好,其實調味也很講究,以前我跟你說過二次調味的方法。「至於蒜泥龍蝦偏重於粵菜的烹飪方法,吃起來有淡淡的奶香,具體的做法和技巧我這就不多說了,相信我的只管來吃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