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拍攝《秦淮河》專題紀錄片契機,區委宣傳部主動對接相關資源,力邀央視二套財經頻道《回家吃飯》欄目走進秦淮,拍攝秦淮美食,講述秦淮故事,介紹風雅秦淮積澱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脈。在風光帶管委會和文旅集團積極配合、大力支持下,經過7月初為期3天半的沉浸式拍攝和細緻的後期製作,節目成功殺青,順利登陸央視平臺。
走進秦淮
介紹南京傳統小吃
夫子廟小吃,有八種最有秦淮風味,被南京人稱為「秦淮八絕」,其中一絕就是牛肉鍋貼,在南京人心目中的地位堪比鴨餚,其外殼焦脆,滿口爆汁而號稱「一絕」。
而在南京,有一位牛肉鍋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也是牛肉鍋貼店店主李邦節,他的店裡即便是在這炎炎夏日,也滿是慕名而來的食客,排起了長隊~
製作餡兒料
準備一斤水牛肉,按「牛肉:生薑以10:1」的比例,一起剁成泥,剁餡兒時可以加點水;
剁好後,把餡兒揉上勁,加入1兩鹽、0.5兩糖、醬油、至少熬製5小時的牛骨高湯,再次攪拌均勻,最後放入冰箱冷凍12小時。
【竅門】:
① 牛肉鍋貼選擇用老牛肉,顏色較深,鮮味更足;
② 剁牛肉餡兒時,生薑和牛肉一起剁,更易入味,加點水操作更方便;
③ 牛骨高湯灌進餡兒裡可提升鮮味。
製作麵皮
選用低筋麵粉加入開水和面,揉成團後再分成大小相同的劑子,並擀成麵皮。
包餡兒
牛肉餡兒從冰箱中取出解凍,加入蔥花攪拌均勻,包入麵皮中。
煎鍋貼
將包好的鍋貼放進平底鍋中,加入油浸滿鍋貼,再加水燜2分鐘,並不斷旋轉鍋防止粘鍋,第二次加入油,使鍋貼表皮更酥脆,待麵皮焦黃色即可出鍋。
【竅門】:煎制時先放鍋貼再倒油,油要多,防止鍋貼互相粘連。
這牛肉鍋貼金燦燦的似金元寶,一口下去就咬出湯汁,麵皮酥脆,肉質鮮美,這口感也就正宗南京味才有了……
當然來到南京的夫子廟,除了吃好吃的還得聽一聽白局,白局是什麼意思呢?南京白局是南京地區的古老曲種,極具濃鬱地方特色,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內容寫盡南京風土人情、美食美景,曲種收調眾多,唱腔豐富多彩,又有「百曲」之稱:
「夫子廟,真熱鬧,秦淮的小吃,好吃不得了~五香豆、五香蛋、鴨血粉絲、蒸兒糕、油炸幹、回滷幹、開洋乾絲、素菜包、鴨油燒餅、酥燒餅、牛肉鍋貼、薄皮包、糖粥藕、豌豆糕、桂花夾心小元宵、小元宵……這麼多的美味啊,八方的客人吃了哪會捨得走呢~」
來源: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回家吃飯》欄目
轉自「秦淮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