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山東濟南某57歲男子,自2002年起,帶著母親週遊世界,已走過了18個國家和地區,以安慰父親去世後母親情緒的低落。
我想,向善的力量,人人都有,人人都有惻隱之心,這本來就是人的天性。我這樣說吧,善是大米,是麵粉,本身是屬於糧食的,如果善不存在了,整個人類社會就滅絕了,是不是?對於個人,失去了善,大抵
但是,有很多人不是很孝順,這不是人的天性,是違反天性的,為什麼呢?因為社會關係的發展,不是那麼理想化的。有的人家庭和和睦睦的,極力主張孝道,對於不孝之人,還會嗤之以鼻。
其實,假設某位母親從小被虐待,內心有情感缺陷,對於子女並沒有愛心,因為她本人沒有嘗受過被愛的滋味,也就不可能理解得出愛別人是怎麼回事,當然不具備愛護她的子女的能力。
而她的子女從剛出生的一塊白板就掌握在她手裡,將來怎麼可能懂得孝敬她?
我想,在看清楚社會的孝與不孝的真實基礎之前,少去非議和詆毀那些所謂的「不孝子」,或許他們僅僅是想擺脫傷害而已。
也許我們該做的不是詆毀、嗤之以鼻,而是減少損失,減少犧牲,別讓矛盾激化,我們所採取的措施,不是打擊不孝子,而是防止傷害,防止母子雙方可能受到的傷害,而不是僅僅母親一方。
其實,能有個相處很和諧的母親,來給你孝敬,那可是很好的好事,關鍵是孝敬的方法是什麼?除了金錢,你拿不出什麼好東西來!用嘴巴,說久了就是騷擾,討厭、厭煩!
所以,孝敬其實是一種緣分,需要2點:一是子女有錢,二是父母子女之間三觀一致,性格融洽,不然帶出去玩,路上在吵嘴,你想買瓶礦泉水才3塊錢,母親教你不要買,老母親60幾歲的嘴巴喝過的礦泉水硬逼著你去喝,就是不允許你再買一瓶!這將如何有孝敬的能力?
人的一生只有一對父母,你永遠不知道別人的父母怎麼樣,所以你有幸有了好父母,是你的人生之大幸,不要隨意議論那些父母子女關係不佳的。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