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趟快車」承載內地香港情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杭州6月30日電(記者魏一駿)在杭州喬司編組站下行場的一個角落裡,「供應港澳三趟快車喬司服務站」的牌匾默默地立在那裡。「當年,這個不起眼的角落每天可是忙得很呢!」喬司站貨檢車間值班主任吳劍利說。

  一聲汽笛響,快運專列進香港。

  「1962年,當時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和鐵道部為適應供應港澳鮮活商品『優質、適量、均衡、應時』的要求,開創了編號為751、753及755的三趟快車。」吳劍利說,浙江和其他沿線各省的外貿部門共同合作建立了服務站,為的就是給「三趟快車」的開行保駕護航。

  與一般的貨物列車不同,「三趟快車」運送的都是鮮活物品,尤其是家禽家畜,因此對運輸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為此,鐵路部門研製了專用的家畜貨車,現在已經廣泛使用的機械保溫車,最早基本只能在『三趟快車』上看到。」喬司站調度車間副主任郭燦根說。

  「在長途跋涉過程中,家畜家禽發生減重或病死的情況在所難免,僅有硬體的保障是遠遠不夠的。」喬司站運轉車間值班主任錢俊對此深有感觸。

  錢俊回憶,那時候,由上海始發的82753次列車每天都會固定接入下行場7道,在喬司短暫停留的時間裡,需要完成機車換掛、車輛檢查、鮮活物資上水上料等一系列技術作業。「每次緊張有序地完成所有流程,看著列車繼續向香港出發,我們才長舒一口氣:今天班上最重要的一個任務順利完成了!」

  「三趟快車」將香港同胞的命運跟內地更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數十年的運營時間裡,無論春運高峰,還是遇到大雪、洪澇等自然災害,這趟被港人親切地喚作「生命線」的列車從未中斷。

  據喬司站的「老鐵路」回憶,除了牲畜外,鮮魚、黃鱔、大閘蟹、蔬菜、雞蛋等各類副食品都曾搭上過「三趟快車」。鼎盛時期,上車一看就仿佛進入了菜市場。

  「上海始發的這趟列車有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編組主要以牲畜車為主,尤其是江浙一帶出產的生豬,很受香港同胞的歡迎,而牲畜車廂的異味也給我們出了個難題。一到夏天,那股味道更是讓人卻步。」吳劍利說,「但和那些在車上的押運員比起來,我們工作的環境可以說已經好很多了,還有什麼理由不去把這項工作做好呢?」

  隨著時間的推移,「三趟快車」的開行也在悄然發生變化。20世紀90年代開始,公路運輸開始蓬勃發展,對港物資的運輸方式也日趨多元化。受到公路運輸的衝擊,「三趟快車」的貨運量開始逐年下滑。

  「老鐵路」們已回憶不起「三趟快車」正式取消的具體時間了。曾經輝煌的「三趟快車」就這樣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如今,滬港旅客列車依舊準時出發,喬司站只是漫長旅程上的一個途徑點,列車呼嘯著從站場穿過……

  就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前夕,正在建設的廣深港高鐵傳來喜訊——香港段工程已完工九成,並預計在2018年通車。

  「到那時候,從全國各地乘坐高鐵列車就能直達『東方之珠』,香港與內地之間的聯繫將變得更加緊密,更加便捷。」喬司站站長周根海說。

相關焦點

  • 解讀香港發展,《香港生命線》記錄「同發展,共繁榮」的時代風貌
    五集內容從祖國內地開行半個世紀「三趟快車」保障香港鮮活農產品供應、修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保障香港飲用水供應、合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改善香港電力供應、利用海上油氣田和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保障香港天然氣供應等角度具體展開,向觀眾講述「同發展、共繁榮」之路。
  • 紀錄片《香港生命線》的藝術特色
    例如,在展示內地供應香港物資原始視頻史料時,鏡頭將空間地域拓寬,在虛擬地圖上出現了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福建等地直接指向香港的動態箭頭畫面。作品主題突出、內容清晰,剪輯節奏疏密有序、流暢自然。從《三趟快車》《風雨無阻》到《水荒救援》《引水東江》,再到《照耀明珠》,後一集是前一集的補充延伸。但每集鏡頭著力表現的內容,又都獨具特色。
  • 《香港生命線》記錄「同發展,共繁榮」的時代風貌
    眺望「東方之珠」,影片深入講述祖國內地如何克服各種困難,向香港供應鮮活食品、淡水、電力等,聚焦祖國內地對香港經濟、社會、民生等全方位的支撐。五集內容從祖國內地開行半個世紀「三趟快車」保障香港鮮活農產品供應、修建東江-深圳供水工程保障香港飲用水供應、合營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改善香港電力供應、利用海上油氣田和西氣東輸二線工程保障香港天然氣供應等角度具體展開,向觀眾講述「同發展、共繁榮」之路。
  • 香港回歸20年之二 | 關於內地特供香港食品,這些秘密你未必知道
    1960年代,香港糧食的主要供應商事五豐行。在上世紀60年代,「三趟快車」被稱之為香港人的「生命線」,這誰都知道。    不過當時國務院批准,為了解決香港食品的運輸問題,從武漢開出一列至深圳的快車,專門運送出口香港的商品,這就是三趟快車的第一趟。
  • 東方快車曾訪問中國——巴黎~香港
    ~在東方快車系列列車漸漸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威尼斯辛普倫東方快車能保留下來也經歷了一番頗具傳奇的故事。~這趟復活的東方快車屬於舊火車的愛好者詹姆斯·舍伍德,1977年秋天他在蒙特卡洛舉辦的秋季拍賣會上拍得了《東方快車謀殺案》取景的兩節東方快車車廂。
  • 央視《國家記憶》推出紀錄片 聚焦「香港生命線」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吳曉東)很多人不知道,香港約90%的鮮活食品、約80%的淡水、約25%的電力,以及天然氣,都源自祖國內地。從8月10日起,CCTV-4《國家記憶》將播出5集紀錄片《香港生命線》,首度披露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內地如何克服困難保障對港鮮活食品、淡水、電力、天然氣等的供應。
  • 太極大愛獻光明--香港趙幼斌楊氏太極拳總會八年不懈助力「健康快車」慈善活動
    2015年7月12日在香港伊莉莎伯體育館,香港趙幼斌楊氏太極拳總會參加了香港「健康快車」的慈善義演活動。
  • 東方快車謀殺案2017
    》11月10日同步北美,內地震撼獻映!兩列東方快車以及一個重達30噸的火車頭現在,以良心2D格式登陸內地摒棄浮華選擇在最恰當的時間以最適宜的方式出現在觀眾面前》內地上映,同步北美!匪夷所思的案情,撲朔迷離的疑犯你要登上這趟充滿罪惡的豪華列車和名偵探波洛一起破解奇案嗎?
  • 為什麼又又又是東方快車?
    這個「印度版」東快……真的很迷這趟東方快車怎麼這麼招人喜歡呢?先稍微看看阿婆為啥中意。可惜的是,如今深愛這本小說的我們已無緣登上這趟列車。隨著社會的發展,被高速所淘汰的東西太多,火車無疑是其中之一。阿婆在她所生活的時代就感嘆過:「火車一直是我最喜歡的事物之一。可悲的是,如今已不再有人把它當成好朋友了。」而藝術家似乎都偏愛火車,泛偵探類更是對此情有獨鍾,沒有東方快車恨不得仿一個東方快車。
  • 「東方快車」和「四巨頭」,周治平和王治平
    這趟列車於9月7日在巴黎野昂車站啟程,途經當時的聯邦德國、民主德國、波蘭、前蘇聯,以及中國大陸和香港,最後以日本東京作為終點站,全程15494公裡。 9月22日,這趟特別的「東方快車」,抵達北京站並停留兩天,四天之後的14:45分,在ND2型柴油機車的牽引下,又駛進了中國香港紅磡車站。
  • 東方快車,不僅只有謀殺案
    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小說《東方快車謀殺案》,將一列始於1883年的豪華列車,駛入大眾的視野之中。現實版東方列車的傳奇故事,並不比這些由它而生的著作遜色。從巴黎到君士坦丁堡(現更名為:伊斯坦堡),每趟歷經13天,3959英裡的豪華慢旅之中。
  • 配音版"東方快車"首曝光 導演點評俞飛鴻王千源
    配音版"東方快車"首曝光 導演點評俞飛鴻王千源 時間:2017.11.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文/獠牙牙 分享到:
  • 大班冰皮內地總代理人去了趟香港……
    此前報導↓↓香港大班冰皮在天貓京東等平臺下架! 一夜之間,大班冰皮月餅幾乎「消失」了大班冰皮內地總代理負責人發了一條朋友圈昨天(9月6日)下午,南都記者電話聯繫到香港大班麵包西餅有限公司市場部盧小姐,她確認內地總代理經銷商永樺盛本周有到香港,就本次事件進行商談,「具體星期一還是星期二,不是太記得了。」
  • 阿加莎的作品又被改編了,為什麼又是東方快車?
    2017年東方快車謀殺案電影海報這趟東方快車怎麼這麼招人喜歡呢?先稍微看看阿婆為啥中意。東方快車於1883年開始運營,連接巴黎和伊斯坦堡,以奢華的車廂和服務吸引了廣大上流人士。也難怪阿婆就在自傳中寫道:活到現在我一直想坐坐東方快車。去法國、西班牙、義大利旅行時,經常看到東方快車停在加來車站。我多想登上它,坐著辛普倫東方快車到米蘭,到貝爾格勒,到伊斯坦堡⋯⋯(見《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P363)▼
  • 除了謀殺案,東方快車上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除去《東方快車謀殺案》,很少有人知道,作為世上第一列將歐陸幾大城市連成通暢網絡的鐵軌線路,東方快車還承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傳奇故事。舊日王國的皇親貴族,引領新世界文藝風潮的著名作家和藝術家,縱橫捭闔的政治家,以及變幻莫測的間諜蹤跡都曾在其間頻頻閃現。
  • 央視《國家記憶》欄目推出紀錄片聚焦「香港生命線」
    從8月10日起,CCTV-4《國家記憶》將播出五集紀錄片《香港生命線》,首度講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祖國內地如何克服困難保障對港鮮活食品、淡水、電力、天然氣等的供應。《國家記憶》之《香港生命線》以事實為依據,佐證祖國內地是香港繁榮發展的堅強後盾。據統計,作為供港貨運專列的「三趟快車」開行48年間,經深圳海關驗放的車輛達4萬多列,驗放活豬近1億頭,活牛580多萬頭,凍肉近800萬噸,雞、鴨、鵝等活家禽數十億隻,瓜果蔬菜、活魚水產、乾貨等更是不計其數。
  • 阿加莎與她的《東方快車謀殺案》 故事原型並不在火車上
    林德伯格綁架案的尋人啟事作為阿加莎·克裡斯蒂經典中的經典,《東方快車謀殺案》隨著新版電影11月10日在中國內地與北美的同步上映,而再次成為熱點話題。「阿婆」坐上東方快車時,剛剛結束了第一段失敗的婚姻,純粹是為了散心。啟發她寫下《東方快車謀殺案》,是一則真實的新聞報導,而這則新聞,甚至促使美國國會通過了著名的《聯邦綁架法案》。阿加莎·克裡斯蒂乘坐東方快車是1929年。1928年,她剛剛與第一任丈夫離婚,可見,這趟旅行應該是以散心為主。在充滿異域情調、「時間仿佛失去意義」的旅行中慢慢撫平情感的創傷。
  • 傳奇的東方快車(Orient Express)
    1919年,辛普倫隧道(Simplon Tunnel)貫通,允許列車使用南行路線經過米蘭、威尼斯以至的裡雅斯特,稱為辛普倫-東方快車(Simplon Orient Express),並在此後成為重要路線。當
  • 《愛無止境---健康快車的2018》公示材料
    據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介紹,何妹仔的女兒患有精神疾病,全家的生活就靠著丈夫的退休金以及低保供養金。如果沒有這次免費的白內障手術,失去光明的不僅僅是何妹仔本人,這個家庭恐怕也要長久的生活在陰霾當中。音  響:火車緩慢行進的轟鳴【壓混】主持人:健康快車火車醫院是專為中國內地貧困白內障患者開展免費手術治療的公益慈善項目。
  • 2017《東方快車謀殺案》:導演在破案 戲精在殺人 觀眾別閉眼!
    1974版《東方快車謀殺案》劇照上世紀八十年代託譯製片的福,這部作品連同《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一道成為國人熟知的「波洛三部曲」。也正是出於對幾代人集體記憶的喚醒,眼下這部即將在內地上映的重拍配音版分別延請了王千源、俞飛鴻以及上譯廠元老曹雷老師獻聲。經典的定義不獨在於文化饑渴年代國人的追捧——即便是今次重拍版的製片人雷德利•斯科特(對,你們剛看過他執導的《異形:契約》)也對前輩呂美特的那版《東方快車謀殺案》讚不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