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璐媽媽育兒(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2297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也許很多家長都會經歷這麼一個事情,那就是孩子小時候總是很任性,一旦哪裡不順著他的意思,孩子就會又哭又鬧,一點也不聽話,儘管家長一再哄孩子也是無濟於事。
有些家長在這種情況下會冷落孩子,讓孩子哭到精疲力竭,讓孩子的情緒慢慢冷卻;有的家長在這種情況下趕忙哄孩子,一直安撫孩子,希望慢慢讓孩子平靜下來。
我的朋友小柔就有這樣的體驗,小柔的孩子是一個比較任性、比較自我的孩子,爸爸媽媽都把孩子當成心肝寶貝,所以孩子在家裡面就是被溺愛的存在。有一次,小柔和孩子去外面玩耍時,孩子一直到天黑都不願意回去,小柔好說歹說,孩子還是要繼續玩耍。最後小柔萬般無奈地斥責了孩子,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卻因此開始發脾氣,坐在地上一直哭鬧,更加不願回家。小柔又只好開始哄孩子,可是這招也無濟於事,最後這件事還是孩子奶奶幫忙解決了。
孩子奶奶是怎麼解決的呢?奶奶先是「冷」處理孩子的哭鬧情緒,讓孩子先平復一點情緒,再告訴孩子如果她不哭鬧就給她獎勵,這樣才讓孩子停止任性的行為。
相信像小柔一樣對於孩子任性的行為無可奈何的家長還有很多,每次遇到這種情況都會覺得棘手,也很難處理好這種事情。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對待孩子任性的行為呢?孩子任性又有哪些影響呢?接下來,我們就這些問題詳細分析一下。
一、我們怎麼看待孩子任性?
1、任性是孩子獨立意識的初步發展階段
也許很多家長認為孩子任性是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說明孩子十分自我、孩子沒有把家長的話放在心裡、孩子一點也不乖巧。但是這些家長沒有意識到的是其實任性就說明了孩子處於獨立自主意識的萌發階段。
孩子正是因為有了自我意識、有了獨立意識,才會用看似任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現自己的想法。
2,也是孩子缺乏自控意識的表現
我們都知道孩子在幼兒時期很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很難控制好自己的行為,才會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表現出任性妄為的舉動。
所以家長不必如此苛責,要求孩子一定不能任性,只能乖乖聽話,家長要多理解孩子、多尋找解決孩子任性的辦法。
3、是家庭教育的結果
如果孩子在一個「溺愛式教育」的家庭中,孩子就順理成章地覺得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會理解家長的難處、更不會在意其他人的感受,自然這樣的孩子只會成長為任性的孩子。
家長只有正確地看待孩子任性的行為,才能「對症下藥」地找出解決孩子任性的辦法。那麼家長如果對孩子任性的行為置之不理,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呢?接下來,我們再來探究一下。
二、放任孩子任性,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1、影響孩子的性格
如果父母放任孩子的任性行為,那麼孩子就會覺得自己這種行為沒有什麼問題,就會逐漸加深任性的程度。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不任性只會妥協,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孩子學會了利用任性讓家長滿足自己的要求。
這樣自然會影響孩子的性格,會讓孩子由一開始的亂發脾氣逐漸發展為驕縱自大、任意妄為的性格,這種性格也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益處。
2、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孩子任性的行為其實是在和家長交流,也是孩子在表達自己想法。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縱容,那麼孩子自然會覺得和人交往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當孩子在處理和其他人的人際關係時,就會不自覺地把任性的情緒表露出來,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依靠任性處理事情。
3、影響孩子的能力發展
很多時候,孩子任性是出於想逃避困難、是出於想讓家長順從自己的目的,如果父母只知道放任這種行為,那麼孩子在下一次遇到困難時,第一反應就是尋求家長的幫助,根本不會想要自己動手解決困難,這樣自然不利於孩子的能力發展。
既然家長放任孩子任性會有這麼多的壞處,那麼孩子任性時,家長應該採用怎麼樣的處理方式呢?我們再來研究一下。
三、孩子任性時,家長怎麼處理?
很多家長會對孩子的任性行為束手無策,覺得怎麼都處理不好孩子的事情,而且孩子任性不是一回兩回,而是會發生很多次,這就更讓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其實家長可以採用「一冷一熱」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任性行為,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1、「冷處理」孩子的任性行為
什麼是「冷處理」呢?其實就是要家長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先冷落一小段時間,先給孩子一點平復自己心情的空間。
很多家長在遇到孩子任性時會立即妥協,什麼無理的要求都答應孩子。這樣下去,只會讓孩子覺得任性是可以幫助自己達到目標的一種手段,孩子又怎麼會停止自己的任性行為呢?
2、「熱處理」孩子的任性行為
什麼是「熱處理」呢?其實就是說在孩子不任性時或者孩子停止任性的行為後,可以多獎勵孩子,給予孩子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這樣做自然會極大地激發出孩子改掉任性毛病的動力。
家長還可以把「冷處理」和「熱處理」結合起來,先讓孩子冷靜一段時間,再獎勵孩子,這樣既不會讓孩子覺得家長冷落了自己,也可以制止孩子的任性行為。
3、不溺愛孩子
很多孩子之所以任性就是家長溺愛的結果,現在獨生子女很多,家長都是把孩子寵上了天,要什麼給什麼。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一旦不順著孩子的意思,孩子就會覺得受了委屈,甚至覺得家長不愛自己了。
所以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溺愛孩子,既不讓孩子缺愛也不讓孩子任性,這樣才對孩子的發展有益。
著名哲學家朱·查·黑爾曾經說過,「使意志獲得自由的唯一途徑,就是讓意志擺脫任性」。家長只有正確處理孩子的任性行為,才能讓孩子成長為一個優秀的、出色的人。所以家長們,你們知道該如何用「一冷一熱」的方法處理孩子的任性行為了嗎?如果有其他不同的看法,也歡迎家長們留言探討喔。
我是@小璐媽媽育兒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