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家的寶寶喜歡吃零食,有一次到了吃飯的時間,孩子卻不想吃飯,還想吃零食,朋友剛開始還好好對孩子說,但孩子不理睬,最後朋友一生氣就把零食都拿走了。這時候孩子不願意了,她開始央求媽媽說就再吃一個零食就吃飯,朋友不答應,孩子就開始哭鬧,看媽媽還不理她,孩子就直接躺在了地上打滾。過了一會兒,朋友看孩子還是哭鬧,於是妥協了。
在小編看來,這種場景每個當媽媽的都會經歷,孩子們想要什麼,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開始哭鬧撒潑,剛開始媽媽態度還很堅決,但最後往往「拗不過」孩子。雖然媽媽表面上態度強硬,但心裡卻並不堅定,最後大多都是以媽媽「認輸」告終。對於寶寶撒潑,很多媽媽都表示很無奈,沒有辦法,其實對於這樣的孩子也不是沒有辦法。寶寶哭鬧撒潑時,媽媽不要有這兩個行為,不然孩子會越來越任性!
不要立馬妥協
當寶寶用哭鬧、撒潑、摔東西的方式來威脅、拒絕媽媽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媽媽們不要立馬妥協,經常無原則的遷就孩子,孩子會得寸進尺,更加為所欲為,所以當孩子有任性行為時,媽媽們也一定要堅持原則。不能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孩子就知道,不管她怎麼鬧都達不到目的,以後也就不會再那樣做了,不然當孩子有要求是他還會用這種方法來威脅家長,只會越來越任性。
不要打罵孩子
照顧孩子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和精力的事情,即便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家長也不要立刻去打罵孩子,因為這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記得有一條公益廣告說的是,兒子看見媽媽在給奶奶洗腳,小小年紀的他也去接了一盆水,端來給媽媽洗腳。從這裡面我們可以看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媽媽經常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麼孩子也會學習媽媽的這種方式,在遇到不順心的時候也會對媽媽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這樣孩子會更加不好管教。
寶寶在撒潑的時候,媽媽不需要立刻就去哄她,可以讓她先在那哭一會兒,孩子知道這樣做並不能達到自己的要求厚,會暫時停止無理取鬧,這個時候媽媽可以再耐心的和孩子講道理,這樣孩子也能聽得進去,等到事情結束之後,不要忘了給孩子一個擁抱和鼓勵。
各位寶媽,面對哭鬧撒潑的熊孩子,你是怎麼做的呢?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