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知道的臺灣攝影師之:林伯樑

2021-02-15 吞像攝影

灣本土攝影師裡,他的風格比較溫和,但方式溫和不代表沒有力量。他的作品讓我想起日本的植田正治,在我看到他為徠卡相機拍攝蘭嶼島原住民達悟族的照片《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時,我就愛上了這位拍攝者,也只有自己真的遇見了那樣的畫面後才願意去相信,對於攝影作品而言,確實存在一見鍾情這種事情。

《面對不可知的未來》

這張照片不一定有多麼深刻的社會意義,表面上看是原住民達悟族人在面對臺灣社會變遷的迷茫和踟躕。但看的人不禁都會往自身經歷上套,那樣的姿態、踟躕,前方是一望無際的大海,未知、渺小夾雜在一起,又有語言文字所不具有的影像詩意,只可意會。

就連創作者自己也直言「這張是目前為止,一生中最好的照片,面對不可知的未來,我的照片好像都在憑弔另一些正在消逝的東西,好像是未來的遺照。」

後來去查找他的資料,了解到在此之前,他是一位懷有感激之情的攝影師,幾乎他給所有人都提到影響他攝影創作的導師席德進。

畫家席德進,林伯樑攝影

在1975年——1976年間,他跟著席德進學習繪畫,期間目睹了對著臺灣老街、民宅、古老寺廟和鄉下景致紀錄、畫畫的席德進的行為。最後影響他選擇以攝影為職志,如同這是一個必不可遺忘且須隨時被提醒的初衷。

席德進 (1923年6月28日–1981年8月3日) 是杭州藝專校長林風眠最傑出的五大弟子之一,受林風眠「師法自然」創作宗旨的影響,他一生堅持面對自然寫生。自1948年定居臺灣後,他著重描繪本地的風土人情、自然之美,早期將臺灣的廟宇古建築作為創作題材,70年代起,則以無人的風景入畫,晚年創作偏愛使用藍紫色彩,紫色的浪漫和寂寥成為他突出的語彙。

《等待》席德進 林伯樑攝影

林伯樑代表作《文學容顏:臺灣作家群像攝影》,影像藝術感強烈,許多幅作品都成為日後一再被引述的經典肖像。在漆黑的室內彈奏南管的剪影,完全不見面容五官,卻精準烘託出他作品深處之幽微;竹椅上的葉石濤,安坐在一面斑駁老牆前,恰好的夕陽光線,映照出他樸實、深沉的生命厚度。這些照片,就像是獻給作家的致敬之作,藉由他們在鏡頭前的現身、顯影,作為對其文學成就的見證。 

建議與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共同食用,效果更佳,在了解這些作家的基礎上再回頭觀看這些畫面!

鄭清文

周夢蝶 

葉石濤

林柏樑坦言「拍攝臺灣作家系列之前通常要先閱讀他們的作品,透過作品來了解這個人,有了基本的認識再去拜訪。至於拍攝過程,通常都沒有太多時間,盡量以半天為工作時間,如果覺得不滿意,就再去。」

七等生

「作家肖像攝影的難度在於,攝影家從自身鏡頭的世界觀,透過觀察與閱讀逐步深入,去再現作家的世界觀。進一步來說,為了避免重複與刻板化,須在拍攝手法的表現性與節制之間取得最佳張力,並融合兩者成為同時具有攝影家與作家個性的影像作品。」

楊牧

林亨泰

《臺灣公娼運動》系列,林伯墚坦言社會給她們的汙名太大了,她們不僅是社會的邊緣人,更是站在崖邊的女人,再一步就掉下去了。帶著這種近乎悲憫的態度有了這個系列。

娼妓:不被承認的勞動(局部:官秀琴攝於1999年) 

2001年3月29日後,公娼正式列入不合法,生意一落千丈,沒有其他謀生能力的關秀琴,因付不出卡債,跳海自盡。

在這個系列當中幾乎所有人都不願露臉,只有官秀琴大方的回眸了。

林柏樑在採訪中提到「那些公娼都是年紀大的,沒有其他的謀生能力。有人曾幫忙其中一位弄了個檳榔攤,可是她不會加減乘除,就因此酗酒,兩三天之後,她被發現在家中暈倒。現在,是「日日春協會」在照顧她」。

臺灣攝影家林柏樑,曾向席德進學畫並自學攝影,

並獲得吳連三藝術類攝影獎。

身為「V-10視覺藝術群」的一員,他以攝影記錄

臺灣人文風景,並於1998年開始受託進行《文學

的容顏:臺灣作家群像攝影》計畫,捕捉作家身影

與讀者甚至文學間的對話關係。

你們有一見鍾情的攝影作品嗎?說來分享一下,我也要學習!

相關焦點

  • 你需要知道的臺灣攝影師之:張乾琦
    張乾琦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入選為馬格南圖片社的華人攝影師,他把臺灣本土紀實攝影真正的從本土拓展了出去,一幅幅動人的作品隨後對國際性議題的影響深遠。張乾琦·臺灣他的作品影像氣質特別像新加坡導演陳哲藝,都呈現出一種抽離的狀態,作為一個冷眼旁觀者,漂泊與不安感特別強烈。關注邊緣人的生活際遇的同時,在他的照片裡,你很少看見新聞式拍攝的報導照片。
  • 你需要知道的臺灣攝影師之:陳傳興
    大多數人知道他是因為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而專業人士知道他則是由於他的學術成果。陳傳興導的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之《化城再歸來·周夢蝶》陳傳興先生是一位讓我在看完他的採訪與文字後感到肅然起敬的人,相信大家在對他有一些基礎的了解以後也會有種自己虛度時間的錯覺。
  • 【臺灣之昕】關於去臺灣你需要知道幾件小事
    我所寫的,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但是總有很實用的部分,關於去臺灣的準備和吃穿住行。PS:感謝昨天爆炸式增長關注我的,我親媽的同事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你們的關注讓我壓力山大,我會努力的(笑著帶淚)~籤證與入臺證臺灣通行證(我稱為芋頭證),是區別於護照類似於港澳通行證的一本芋頭色證件。
  • MiA對話系列:臺灣電影攝影師李屏賓
    一位電影攝影師是一個影像的創造者,他把一個個畫面以動態的形式從幕後帶了到臺前。MiA Collective Art 藝術小組邀請了國際知名電影攝影師李屏賓(Mark Lee Ping-Bing,1954年出生於臺灣)來討論他作為電影攝影師的一些看法,以及他對年輕攝影師和藝術家的建議。
  • 這些只有攝影師才知道的臺灣秘境你可能一個都沒見過,分分鐘拍大片!
    在這裡不僅能看見雲海,抬起頭甚至能發現閃閃發亮的銀河...圖為攝影師鏡頭下的五分山星空↓↓↓晨曦之景也同樣朦朧迷人,看著這些照片,你或許也會有些難以相信這裡是臺灣。海之聲,位於臺灣新竹市。海岸邊堆疊的石礫、孤獨的佇立在海中的長堤,來到這個被稱作「通往天堂的道路」的秘境,一路走去、望去都是一片沒有盡頭的藍。
  • 時差 | 臺灣馬格南攝影師
    張乾琦1961年生於臺灣是瑪格南圖片社攝影師1999年獲得全美新聞攝影協會舉辦的《年度圖片競賽》(POY)「年度雜誌攝影家」獎同年相繼獲得尤金史密斯獎拉瓜迪亞機場附近,美國,2011這組作品《Jet Lag》(時差)的所有影像幾乎都來自世界各地的酒店和機場,對攝影師而言,「時差」是與妻子、家庭、國家、時間和地球脫節的最終協議
  • 臺灣手遊市場這些你需要知道
    臺灣的文化、生活習慣等方面與日本非常相似,在臺灣韓流一直都未曾停息過,臺灣繁體字與中國簡體字十分相似。這樣的市場背景,註定臺灣手遊市場與中國、日本、韓國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那麼在臺灣手遊市場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 撕逼攝影師客死寶島臺灣;竟引發搖滾樂迷眾籌,是什麼讓他們盡棄前嫌
    以還較高超的技藝迅速在Live攝影圈中取得了一席之地,並與一眾現場攝影師創立了「躁相館」,為無數狂熱的現場留下美好的記錄(這不吹不黑,棺材蓋板他也有這個自信,確實拍的挺好,關鍵他爭天下第一也沒人想惹他反正)但此人偶以撕逼之名自我炒作,作風硬朗兇狠。後被本地諸多仇家輪番毆打住院。
  • 你不可不知道 亞洲最具影響力的30個攝影師
    IPA (Invisible Photographer Asia) 是一個街頭及紀實攝影分享平臺,他們選出30位在亞洲最有影響力的攝影師。這些攝影師除了有出色的作品之外,還因為他們在攝影界的貢獻,或是他們的攝影哲學改變亞洲攝影界。一起來看看他們評選的最具影響力攝影師吧~許多入選的攝影師都在雅趣高級攝影理念班裡給大家介紹過哦。呵呵!
  • 原來臺灣有這麼一位優秀的攝影師在國際時尚圈
    拍攝當天,我們在好萊塢山莊的豪華別墅取景,卻和來自歐洲的模特兒聊著Yu Tsai自己包的臺灣水餃(笑)。幾年前搬來美國時就聽說了這位在時尚圈迅速崛起的攝影師,來自臺灣,風格十分洋派大氣。之後他加入了競爭激烈的電視圈,在知名電視節目"超級名模生死鬥「當中擔任創意總監的職位,臺灣的觀眾應該不陌生。當時我想,應該是不會說中文的ABC吧,跟臺灣大概沒有多大的關係,在情感上並沒有立即連結上。
  • 麥可·傑克遜私人攝影師:你不知道的流行樂之王
    他會問:『哈裡森,你能變個魔術嗎?』這時候說別的可不行。」芬克是麥可·傑克遜的攝影師,兩人關係非常親密。他從70年代晚期就為傑克遜工作,直到傑克遜2009年6月去世。麥可·傑克遜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歌手,而芬克見證和捕捉了他的變化。芬克於1958年8月17日出生在布魯克林,比傑克遜大12天。
  • 她是川島小鳥的模特, 也是臺灣新生代攝影師——「做, 就對了!」
    圖蟲菌最近認識了一位想法奇妙的臺灣女孩 ChihHanYang(楊芷涵),她是川島小鳥的模特,也喜歡自拍,還會接商業拍攝。作為一名臺灣新生代攝影師,她說,「自拍,自己看著自己,是很純粹的一件事情。」自拍和被其他攝影師拍,不同之處是什麼?相比於單純從事攝影的攝影師,你覺得你的模特和攝影師的雙重身份有什麼優勢嗎?
  • 仿如天空之鏡 美女攝影師鏡頭裡最唯美的臺灣!
    2009作為交換學生一到臺灣就被風物和人情深深吸引,第一次見到太平洋,第一次機車環島,第一次看阿里山日出……那時候還沒通自由行,離開了就不知道何時再回來
  • 旅想集 臺灣【肆】:電影情歌(下) -- 最好的攝影師
    印度洋和太平洋在這裡交匯,很多遊客站在那個叫做「貓鼻頭」的山頂極目遠眺時,都聲稱自己看出了兩個大洋涇渭分明的兩種蔚藍色——印度洋的奔放,和太平洋的深沉。還有那片被稱為「白沙灘」的海岸,《海角七號》裡的阿嘉和友子就是在那海天一色的純淨中,發現了深藏在彼此心裡的愛情。
  • 你應該知道的人像攝影師
    肖像作品變得大受歡迎是因為它可以允許任何人都能夠創建屬於自己的形象的照片而無需像攝影術誕生之前需要花費大筆的資金才能夠聘請畫家來為自己做畫像,否則只能撫鏡端盆顧影自憐。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攝影師將人像攝影作為自己最主要的拍攝題材,並且拍攝出了一系列著名的人像作品,今天就來簡單說一說二十世紀那些最有才華的人像攝影師,他們的作品不管在技術上還是藝術上,不管是在評論家嚴重,還是廣大公眾心中都受到高度的讚揚。
  • 生活的行腳,人文的觸角 專訪臺灣人文攝影師鍾永和
    鍾永和,一位善於素描臺灣生活歲月影像故事的攝影師,深入臺灣社會的土地、人情、鄉城景色,拍攝一些令人暢然憶想的鄉土味,訴說著甘苦人的心聲、人情故事,而捕捉到的尋常老百姓的生活點滴,與自然風光的呈現,更是讓人感到親切感和啟發性。《漁村邂逅》1985年,澎湖縣西嶼鄉,澎湖是臺灣附屬島嶼,位於臺灣海峽,除美麗海岸風景外,漁村風情也耐人尋味。
  • 紙悅專訪 全臺灣獲獎最多的攝影師喜恩 Chris Huang:攝影需要挖掘人的個性和情感
    剛在PPAC亞洲攝影大師巡展廣州站做完分享的 Chris Huang,人稱喜恩,是全臺灣獲獎最多的攝影師。
  • 第一次去臺灣,不知道這些事肯定要吃虧!
    在臺灣,你可以探訪小清新的圖書館和各種文創園區;但按照以下步驟來準備,還是相對便利的,況且到了臺灣之後就會覺得之前辦證的一切煩惱,都是值得的!首先你需要一個《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也就是紫色小本本,福建地區已率先試行卡式通行證)。
  • 想包我的臺灣老闆和向左走向右走的攝影師
    就算有時候你看到我呆若木雞的樣子,那也不是在放鬆哦,我心裡的筆一直在動呢,不打腹稿怎麼能坐下來半小時就寫完呢。一路走一路工作一路玩,我還是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因為對年輕來說,旅行和見聞是最好的歷練方式,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差旅路上記憶深刻的小事情吧。
  • 【機車攝影】攝影師鏡頭下的臺灣機車騎士...(後篇)
    一臺灣攝影師在臺灣省南投縣到彰化縣的139縣道上拍了近千張騎士的騎行照片,大家可以細品下看看臺灣的車友們在跑山路的時候開啥車。前段時間發了前篇,今天發後篇,想看前篇的請點擊【機車攝影】攝影師鏡頭下的臺灣機車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