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一位與前面幾位都不同,相比之下,他的知識體系更為龐雜。大多數人知道他是因為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而專業人士知道他則是由於他的學術成果。
陳傳興導的紀錄片他們在島嶼寫作之《化城再歸來·周夢蝶》
陳傳興先生是一位讓我在看完他的採訪與文字後感到肅然起敬的人,相信大家在對他有一些基礎的了解以後也會有種自己虛度時間的錯覺。
陳傳興先生長期耕耘美學、哲學、精神分析與影像論述等領域,同時有學者、作家、攝影者、藝術評論者與電影創作者等多重角色,也是一位勇於面對公民運動做出反應的思想家。
他是臺灣最早一批附法留學的人,在法國他待了10年,先後鑽研文學、攝影、電影、戲劇、藝術、符號學與精神分析理論等不同領域,師承法國電影理論大師克裡斯蒂安.梅茲 (Christian Metz),並獲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
在巴黎他幾乎耗盡了所有清醒的時間來吸收、學習。恰逢他趕上了「諸神的黃昏」,在那裡有哲學、新浪潮的領軍人物、法國國家圖書館看大量的攝影原作。
他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自己在法國看電影時做的筆記大概就有五六百本。然後他在法國國家圖書館觀看攝影原作,從十九世紀全看。
「看完才知道,好的攝影作品是什麼,十九世紀的攝影作品跟我們今天講的攝影作品有什麼差別。不是從印刷品看,不是在展覽上、在畫廊裡看,就攤在你前面,而且是一整個歷史脈絡在看。
那時已經拍完《未有燭而後至》這批照片了,可我深深知道,還有好多好多我不知道,還有好多好多高山我要去仰望。這些經歷對他來說完全脫胎換骨,覺得自己是一個末道,大概就是小指頭這麼粗。之前覺得自己好大,當時覺得不太對,所以就藏著。」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2015年攝影展《未有燭而後至》在中央美術學院展出,這些照片來自本土、野生粗放、完全自學的少年時期作品。
最重要的是這批塵封了四十年的照片,在他年逾花甲之時才重新面世。
這些作品,從衝洗、輸出、裝裱再到展廳的布置,都出自於陳傳興的工作室。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他自己也說到如果你要我講照片,我其實說不出所以然,對我來說,每一次解釋,都只能讓我離他更遠。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未有燭而後至》系列作品
這是陳傳興十年計劃的第一個展覽,總共會有五個展覽,每隔兩年推出一個。是他個人怎麼樣在這個世界透過影像來觀看,作為一種觀察者或者審視者,等於是精神的外化的片斷。
「第一個展覽是 1972 年到 1976 年,以及 1978 年我在臺灣拍的黑白片。
下一個展覽是我離開 臺灣在國外,主要就是巴黎、歐洲、美國,也全部是黑白的,時間大概是從 1976 年到 1986 年, 這個展覽叫未來系列。
第三個展覽全部是彩色的,等於把前面兩個展覽用色彩做了另外一次觀看, 從 1970 年代我在臺灣,到 1980、1990 年代,我拍了非常多的彩色照片,有的是幻燈片,有的是 彩色底片。
第四個展覽全部是拍立得,它立即的顯現、奇異的色彩,跟我先前拍的完全不一樣。
第五個展覽就回到我自身,回到我的家庭。我四十六七歲才結婚,結婚後,我的人生轉變非 常大,最後這個展覽就是拍我的家人,從我結婚,小孩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到這五個展覽全部辦 完的 10 年後。我最大的小孩現在 17 歲,到最後一個展覽時他就 27 歲了,我想他應該會有自己 的孩子了。五個展覽,可以看到我整個的人生,看到生命的那種變化。」
2019年11月2日至2020年1月12日,龍美術館舉辦了藝術家陳傳興的攝影展《螢與日》,十年攝影計劃,此次展覽為其個人精神史第二部曲。展覽由顧錚擔任策展人,呈現了由陳傳興先生細心珍藏了四十年、親手放曬的136件珍貴銀鹽原作照片。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不同於2015年攝影展《未有燭而後至》來自臺灣、野蠻生長、完全自學的少年時期作品,本次展覽《螢與日》展出的照片是他本人來到攝影發明地法國、經過嚴格訓練與大師洗禮後所完成,兩個時期的相互碰撞、滲透,藝術家為這一時期的攝影,取了個貼切的名字——「混血觀看」。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螢與日》系列作品
「這背後就是一個怪物,我站在一個可以看得很遠的高度,別人都是站在地上,我知道我做的事情的困難,我是清醒地活著。」——陳傳興
陳傳興,學者、導演、攝影家。法蘭西藝術與文學勳位軍官勳章受勳人,法國高等社會科學學院語言學博士;行人出版社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