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攝影】攝影師鏡頭下的臺灣機車騎士...(後篇)

2021-02-08 廣西騎行俠機車工場

一臺灣攝影師在臺灣省南投縣到彰化縣的139縣道上拍了近千張騎士的騎行照片,大家可以細品下看看臺灣的車友們在跑山路的時候開啥車。

前段時間發了前篇,今天發後篇,想看前篇的請點擊【機車攝影】攝影師鏡頭下的臺灣機車騎士...(前篇)

那麼咱們接著繼續:

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川崎的ninja系列了。拆掉殼子就是街車,裝上殼子就是跑車,加上邊箱就是旅行車,還有手動可調風擋,長途旅行也能勝任,也是國內最具性價比的大貿運動多功能車。

        綠色為雙缸650的版本。

        白色是四缸1000的版本。

        接著把運動多功能車底盤升高,換上形成更長的減震,更高的車把和風擋,於是公路拉力車型就誕生了。阿普利亞的 Caponord 1200 ABS Travel Pack和寶馬S1000XR一個定位。

       只需要把輪胎換成全地形胎,於是拉力冒險車型就誕生了,圖上不用多說了吧,著名的寶馬GS系列中款式較老的一款,因為採用風油冷進行散熱被大家稱為油鳥。


        越野車講究輕巧靈活的操控和單缸發動機的中低速扭矩爆發,如果不是天天下砂石路的話,換上公路運動胎變身滑胎車型也是響噹噹的壓彎利器。

         排量從125cc—450cc是最常見的。

         當然,也有600cc以上的單缸暴力大玩具,比如SWM  SM650R。但日常騎行,你真的需要這麼大排量的單缸車來代步麼?

        迷你車比標準尺寸的摩託車小好幾圈。但因為低矮的坐姿和便宜的售價。

       作為小白騎士的第一臺車來磨練技術再合適不過。


       最著名的當然是本田小猴子啦。

         別看猴子小,但是五臟俱全,而且隨便就可以塞進電梯放回家,再也不用擔心車子放樓下被偷了。

         本田好像對迷你車情有獨鍾,當下很火的本田MSX系列,現代街車的造型配上武大郎似的身材,還是呆萌中帶著一絲運動。

         迷你車中的大傢伙,國內最著名的當然是春風狒狒和銀鋼mini,而圖中的則是臺灣自主品牌AEON MY150。

        這個級別大家最稱讚的本田金翼,水平對置六缸和倆超舒適的沙發座椅讓人無法抗拒,舒適性配置也基本屬於只有想不到沒有裝不上。

       只是這傢伙穿越州際公路的本事一定比上山攻彎大得多。

       寶馬的水平對置旅行車R1XXX RT系列也是非常不錯的旅行車。      低重心帶來良好的操控,寬大的風擋讓高速巡航變的更輕鬆自在,舒適的坐姿讓你騎再遠都不累。

    

        復古的造型,低矮的坐姿,高高的車把,當然,V2引擎的震動和散熱是個問題。

        但它仍是現代旅行車發明之前長途旅行最舒服的選擇。

       踏板車雖然在臺灣很多,但大部分人來壓彎還是選擇騎檔車,即使騎踏板,也會選舒適豪華的大排量踏板。

        畢竟更足的動力和更長的軸距會讓彎路駕駛更有樂趣也更安全。

        接著咱們看看臺灣女騎士的風採吧,和咱們大陸不同,在臺灣,騎摩託可是菇涼們的必備技能,兩輪文化咱們還得跟臺灣好好學習。


        有句老話說得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既然騎車這麼好玩,那帶上後座好好感受這一切吧。

        記住,後座需要對前座的絕對信任。

相關焦點

  • 【機車攝影】攝影師鏡頭下的臺灣機車騎士...
    一臺灣攝影師在臺灣省南投縣到彰化縣的139縣道上拍了近千張騎士的騎行照片,大家可以細品下看看臺灣的車友們在跑山路的時候開啥車。       因為臺灣省保護本土摩託車企業,所以所有的進口大排售價都很高,包括咱們這常見的小黃龍300,到臺灣省也得是比大陸貴不少,但因為機車文化深厚,所以年輕人仍然會拿出存款選擇自己一臺心儀的大排。
  • 2016大理機車日 全國機車騎士集結號!
    要麼帶著你的態度來耍,要麼讓你的拉風機車孤芳自賞。大理想國在此向世界各地的機車騎士發出熱血召集貼!年齡不是藉口,性別不帶歧視,職業不分高低,地域不再區分……只要你熱愛機車文化,並擁有一輛帶牌摩託車,統統都可以來報名!
  • 【機車文化】臺灣機車,超越機車的文化!
    小清新的「機車文化」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這種獨特的文化被不少導演捕捉,投入到電影、紀錄片中,「機車」已是臺灣島的一個文化符號。喜歡臺灣電影的影迷或許可以想起,幾乎每一部臺灣電影,《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趙又廷等幾個兄弟,騎機車在臺灣街道中奔馳,《翻滾吧!
  • 臺灣重型機車文化
    機車其實就是我們所稱為的摩託車,機車是臺灣的說法,從前我不知道。一直以為就是鄉下騎的那種摩託車,所以覺得沒有什麼。
  • 機車上的臺灣
    每逢周末和假期,臺灣本島居民或遊客跨海而來,租一輛機車,獨自一人或兩人同車,在環島公路上「狂飆」。颯颯的海風從耳邊吹過,在潮溼的空氣中迎著海風高呼幾聲,都市快節奏生活下積累的壓力清除殆盡。臺灣島內多山地,坡高路陡,路面狹窄,汽車過不去,自行車動力不足,小馬力的輕巧機車則遊刃有餘。臺灣島內一年四季氣候宜人,除惡劣的颱風天,均適合機車出行。
  • 一輛輛機車如何影響臺灣「大選」?
    美裔華人攝影師林道明(TC Lin)拍攝的《機車世界》展現了摩託車在臺灣百姓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他說:「在臺灣,機車不僅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在南部,機車也是當地臺客和地痞流氓的標準象徵,摩託車越舊說明越資深
  • 臺灣機車,不僅僅是機車而是一種文化
    而臺灣的電影中,永遠也少不了機車的影子。 入夜,站在人行天橋上,遠眺「機車陣」光影照人,小巧靈活的機車穿梭在汽車間,分外顯眼。 一輛輛行駛在路上的機車,儼然是寶島臺灣的一道亮麗風景。  上下班、逛街、購物、接送小孩,但凡是短距離路程,臺灣人都會選擇機車出行。與歐美國家常見的大排量摩託車不同,臺灣街頭常見的是小巧便捷的輕騎摩託車。
  • 為什麼臺灣的機車如此普遍?
    在2019年的數據調查中顯示,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機車超過1500萬輛,平均1.5人一輛,也算是臺灣的另類特產。面對如此龐大的機車大軍,臺灣不但沒有禁摩,還把機車管理的井然有序。在臺灣,機車早已不僅僅只是代表一種交通工具,它已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籤。看過瀑布,但你見過臺灣的「機車瀑布」嗎?
  • 機車文化|當騎士老了,除了老舊的車,還有一幫朋友/不老騎士
    紀錄片《不老騎士》片段▼Talk 1 這17位來自臺灣各地的老人原本彼此不認識,有的是本省籍、有的是外省籍,各自有不同的職業和宗教信仰,放在大歷史的光譜下,卻又有奇妙的交集。流行的原因不只是因為這句話好聽好記,而是因為這句話忠實反映了臺灣進入高齡社會後,許多中、老年人對人生狀態的想像與期許。臺灣是全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地區,有250萬左右的老年人口。高齡社會下的各種議題,包括老齡照護、老年生涯規劃、消除老齡人口汙名等,成為近年來臺灣社會的共同焦慮與難題。
  • 假面騎士機車介紹
    腰帶、機車、騎士踢可以說是假面騎士最重要的三個特點,尤其是每一位假面騎士的機車絕對是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 【機車哲學】來談談臺灣的機車文化
    在臺灣,開汽車不如開機車臺灣的機車就是摩託車「機車」原本是臺語罵人的話罵人只罵一半,硬ㄠ
  • 強烈推薦:7部機車大片,獻給深愛她的騎士!
    因為世界上成千上萬的機車騷年都有著和你一樣的夢想!準備擦亮你的愛車和車友們溜一轉?不妨約起一眾車友看看片,看什麼?當然是機車電影!這次推薦的 7 部機車影片 ,有新作也有經典,但無一例外地都讓人熱血沸騰,光是聽著預告片的引擎聲就血脈噴張了,慢慢享用。
  • 聽說你很機車啊?!不,灣灣才是真「機車」
    阮經天曾說機車是男生追女生的必備工具,「我上高中後就開始拼命打工存錢,就想買輛酷帥的機車追女孩。臺灣共有機車1366萬輛幾乎適齡駕駛者都有一輛這還是9年來的最低數字在綠色環保觀念的壓力下,臺灣管理部門一直力推機車減量,但老百姓對機車的需求卻一直未減。
  • 臺灣有三多,機車、檳榔、人字拖
    在上班高峰期,人們不想擠公交和捷運,而私家車的車位貴且難找,所以機車成為更優的選擇。在友善的道路環境下,即使偶遇塞車,機車也能順利從中穿過,節本節時。 在這樣的現實環境下,有關管理部門並沒有採取像大陸這種「強權」或「懶政」的方式,把機車「一棍子打死」、「趕盡殺絕」,而是尊重現實(言重點來說是尊重人們基本的自由出行權),採取更有效的方法,讓機車合理地存在。
  • 聊點臺灣腔:臺灣為什麼這麼多機車?
    任何對臺灣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臺灣的「機車大軍」。據統計,全臺機車牌照登記已超過1500萬輛。連臺灣民眾的口頭語裡,機車的存在感都很強——「你很機車哦」。臺灣的氣候確實適宜騎摩託車。正如1976樂隊的歌詞,「這沒有冬天,這是亞熱帶」。在臺灣,不論何時都可以戴上頭盔跳上機車,來一次說走就走的兜風。
  • 機車,臺灣獨特的文化
    臺灣人愛以機車代步,摩託車密度為世界第一,成為臺灣人最具代表性的國民交通工具。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摩託車超過1500萬輛,平均1.5人一輛,也算是臺灣的另類特產。機車不僅方便、便宜、容易停車,還可以全年使用。對臺灣人來說機車就是移動的家,又像一塊可以飛的地毯,帶他們通往回家的路和夢想的彼岸。面對摩託車大軍,臺灣不但沒有禁摩,而且還把摩託車管理好了。
  • 一句話惹惱機車騎士!臺灣摩友吐槽玩車爆怒語錄
    你是機車,你可以騎這邊嗎?這汽車道捏!你是否曾經在路上悠閒地騎著愛駒,卻被後方汽車閃大燈、按喇叭,在下一個紅燈把你攔下並搖下車窗說:「先生~你是機車,你可以騎這邊嗎?這汽車道捏!」遇到這種狀況肯定怒氣值滿點啊!
  • 地球上最騷的機車騎士:這 TM 才是刷爆朋友圈的玩法
    看看這些紳士騎士們,如何做到穿西裝和飆車兩不誤。Duncan Quinn,男裝設計師,羊毛西裝 + 輕量級復古機車。他有好幾輛機車,復古的、現代的,平時上街溜一圈都會惹來路人圍觀,街拍攝影師會捕捉他穿西裝飆車的鏡頭。
  • 臺灣男女的青春,從來都與機車有關 | 臺灣青年生活印象Vol.2
    而在臺灣,機車很大眾,大眾到除開非適齡及不會騎車的人群,幾乎人手一輛。數據顯示,在臺灣不到三萬六千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天約有1400萬輛機車行駛在路上。據此估算,平均每1.58人就擁有一輛機車。對比之下,機車在便捷度上立足了優勢——只要與目的地的距離合適,抓起包,戴上頭盔,說走就走,而且無懼堵車,見縫插針。到達目的地後,如果找不到專用泊位,一般隨手停在路邊,儘管這並不是個好習慣。如果要去的地方太遠,不少人選擇先騎機車到捷運站,停好車後換乘捷運。可以說,令人髮指的超強機動性,是機車在臺灣備受青睞的主因。
  • 如何在臺灣租到機車——寫在飛臺灣前
    今年元旦,信誓旦旦申請了公眾號,想要堅持一個寫作的習慣,結果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才寫了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