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臺灣租到機車——寫在飛臺灣前

2021-02-25 TrueFourtoes

今年元旦,信誓旦旦申請了公眾號,想要堅持一個寫作的習慣,結果一轉眼半年過去了,才寫了兩篇。可能是從三月份開始就一直無法靜下心來,辭職、申請澳洲的WHV、準備另外一些比較重要的事情、折騰另外一些事等等,一直分散著我的精力與耐心。

反省完自己,重新回到標題。

      去臺灣玩是老早就定下的目標,作為資深機車迷,自然要用機車來完成環島遊玩的目標。而且機車是臺灣當地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通過機車可以更好地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

我去年自己辦理了一個KIDA的駕照國際翻譯件,以前看別人寫的遊記是可以通過這個駕照配合國內駕照就可以在臺灣租車了,滿心以為去年辦的這個證可算是沒有白辦,去美國都沒有用上在臺灣可以用了。結果上網聯繫租車行,得到的各種反饋都是從去年4月開始大陸駕照配合這個KIDA的翻譯件已經不能租到車了,即使你給老闆多出錢也是不行的。

碰了數次壁後,終於得到一個確切的消息是香港駕照可以在臺灣租車,包括機車。於是,我需要一個香港駕照。

       在查詢了相關信息後,我放棄了委託在香港同學朋友來幫我辦理,轉而選擇萬能的淘寶。

感謝淘寶,現在有專門的機構來幫大陸的人辦理香港駕照,一般收費在950元左右,其實這個收費已經很合理了。辦理香港駕照需要在香港行政總署進行登記,費用為900港幣,加上來回跑腿的費用,商家其實賺不了多少錢。所以與其欠別人一個人情,不如多花200塊錢淘寶辦理。

辦理香港駕照需要的資料有辦理者的護照或者港澳通行證原件、駕駛證原件以及三個月內帶有地址證明的對帳單(比如信用卡、煤氣、水費、電費等帳單,有地址顯示即可)。就是這樣簡單,把材料寄給代理,付錢等待一周的時間,就可以拿到新鮮出爐的香港駕照了。

但是等等,想要在臺灣租機車的話,駕照還必須符合一個條件,準駕車型裡有E或者D,如果沒有,你的香港駕照準駕車型裡也是不會包括摩託車的。

好在現在國內對摩託車的政策也開始慢慢鬆動了,增駕一個摩託車證還是比較容易的,國內大城市可能要一千左右,小地方估計四五百塊錢就能辦出來。

好了,有了香港駕照,一切OK了,明天將親自測試是否能夠達成。

順便說一句,臺灣比較流行的機車都是踏板摩託車,或者說英文scooter,不是國內那種跨騎,臺灣地區的跨騎排量都比較大,最少也是400cc,需要有專門的駕照,還可以上高速,普通機車就不可以了。機車的租金一般都在700-1000一天,如果環島租借的話費用還是比較高的。

關於怎麼才能在臺灣租到機車就說完了,再反省一下現在自己的狀態。怎麼說呢,從4月份辭職到現在3個多月的時間,越來越迷茫,發現自己太弱,根本無法為別人提供價值,不得不重新思考人生了。無力的感覺下,是繼續堅定信念用更多的經歷來體驗這個越來越複雜的世界,希望能儘早去沉下心來做一些不以錢為目標的事情。

就這樣吧,請監督我勤更。

相關焦點

  • 我去臺灣:租個機車逛臺灣
    到墾丁,我們的目的是潛水。住的地方到潛店四公裡,每天早上八點要店準備出發,怎麼出行是個問題,這地方公交車幾個小時一班,出租平時也不到,得預約。而到恆春,墾丁大街等熱鬧地方,距離更遠。跟房東商量,乾脆可以租機車。臺灣人說的機車,就是摩託車。不過開摩託車得要駕照,淘寶上有賣的,據說有用。但對自身負責出發,還是算了。
  • 機車上的臺灣
    在臺灣人的生活當中,再美好的景色再文藝的電影從來都離不開機車(摩託車在臺灣俗稱機車)的陪伴,活躍在街頭巷尾的機車不僅是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更是臺灣人溶於血液的精神和文化。 人潮洶湧的街頭,每逢上下班高峰時刻,當路口的紅燈變綠時,隨著「突突突」的轟隆聲,等待在路口的一輛輛機車魚躍般搶在汽車前疾駛而出,場面蔚為壯觀。
  • 臺灣機車,不僅僅是機車而是一種文化
    對大規模的機車族,政府也予以多種優惠:在等信號燈時,機車的停車線是在汽車前;在大型商場、捷運站、學校、社區甚至綠化帶中,都給機車預留足夠多的停車位,即使在繁華地段,也沒有對機車停車收費;在足夠寬闊的道路中,還規劃出專門用於機車的行駛車道。  不只是日常通勤,在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區,租臺機車環島遊也是頗受歡迎的休閒活動。
  • 臺灣的機車文化,你了解多少?
    在臺灣人的生活當中,再美好的景色,再文藝的電影從來都離不開機車的陪伴,活躍在街頭巷尾的機車不僅是最重要的出行工具,更是臺灣人溶於血液的精神和文化。人潮洶湧的街頭,每逢上下班高峰時刻,當路口的紅燈變綠時,隨著「突突突」的轟隆聲,等待在路口的一輛輛機車魚躍般搶在汽車前疾駛而出,場面蔚為壯觀。
  • 機車,臺灣獨特的文化
    臺灣人愛以機車代步,摩託車密度為世界第一,成為臺灣人最具代表性的國民交通工具。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摩託車超過1500萬輛,平均1.5人一輛,也算是臺灣的另類特產。機車不僅方便、便宜、容易停車,還可以全年使用。對臺灣人來說機車就是移動的家,又像一塊可以飛的地毯,帶他們通往回家的路和夢想的彼岸。面對摩託車大軍,臺灣不但沒有禁摩,而且還把摩託車管理好了。
  • 臺灣機車,一個被我們「禁行」的交通工具如何成為了他們的文化名片.
    隨著突突的的轟隆聲,等待在路口的一輛輛摩託車魚躍般搶在汽車前疾駛而出,場面蔚為壯觀。這是臺灣街頭最常見的畫面,也是臺灣電影永遠不會遺失的鏡頭。機車之於臺灣,不僅是普通的通勤需求,更是臺灣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機車文化】臺灣機車,超越機車的文化!
    小清新的「機車文化」有機車的電影才叫臺灣電影,這種獨特的文化被不少導演捕捉,投入到電影、紀錄片中,「機車」已是臺灣島的一個文化符號。喜歡臺灣電影的影迷或許可以想起,幾乎每一部臺灣電影,《聽說》中,彭于晏騎著機車載著陳意涵,《艋舺》中,阮經天、趙又廷等幾個兄弟,騎機車在臺灣街道中奔馳,《翻滾吧!
  • 一輛輛機車如何影響臺灣「大選」?
    而臺北101大廈、艋胛老街、夜市和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近幾年也都成為了臺灣的風尚標,但機車可能才是最能代表臺灣的東西。在臺灣,摩託車也被稱為機車,臺灣人愛以機車代步,摩託車密度為世界第一,成為臺灣人最具代表性的國民交通工具。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摩託車超過1500萬輛,平均1.5人一輛,也算是臺灣的另類特產。
  • 機車男女畫臺灣,半個月時間和媳婦「摩旅環島」走透透
    於是我也打定主意,一定要去臺灣騎摩託車環一次島,於是接下來便在馬蜂窩上做了很多功課。出發前,在QQ上聯繫到臺北一家機車行。對方告知可以租到車,索性就辦理了香港駕照,時間比較漫長,最後查了一下還是香港運管所發放的合法駕照,這才開始訂機票,收拾行李。 從重慶出發,經過三個小時的飛行,終於在桃園機場落地。我原計劃是在桃園附近租到摩託車,然後直接啟程環島。
  • 臺灣「機車」很糾結:手機叫車 來輛摩託
    摩託車在臺灣被叫作機車,從都市到鄉村都是道路的主角,臺灣有「機車族」,還有一個政黨叫「機車黨」。身處臺北,經常感慨幸虧臺北人有嚴守紅綠燈的習慣,否則那些呼嘯的機車長隊令人不敢舉步。據最新的統計數字,臺灣共有機車1366萬輛,幾乎每位適齡駕駛者都有一輛機車,這還是9年來的最低數字。
  • 「臺灣機車環島記」浪漫到不像話!
    有的地方專門為環遊而生,比如臺灣。——彥子子機車環臺的13天裡,心情那叫一個美如畫。和當地人一起並肩穿行,和風一起呼嘯著駛過山山水水。小琉球是臺灣唯一的珊瑚礁島嶼,整個島只有6.8平方公裡,騎機車繞一圈也只要半個小時,路窄坡多,機車是島上居民最重要的代步工具。
  • 電動車配頭盔,有臺灣機車那味兒了
    安全帽就是機車的靈魂啊!接過喜歡的人遞來安全帽,坐在他的機車後座,不知道手要放在哪邊,被載去吹風是每個女生交換來臺灣前都在期待的事。也曾問過臺灣男生,「你們真的會像電影裡那樣哪位男生載哪位女生是抽鑰匙來決定的嗎?」 「會呀,但是通常事與願違。」要不要坐我的車?
  • 為什麼臺灣的機車如此普遍?
    在2019年的數據調查中顯示,臺灣2300多萬人口中,機車超過1500萬輛,平均1.5人一輛,也算是臺灣的另類特產。面對如此龐大的機車大軍,臺灣不但沒有禁摩,還把機車管理的井然有序。在臺灣,機車早已不僅僅只是代表一種交通工具,它已然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標籤。看過瀑布,但你見過臺灣的「機車瀑布」嗎?
  • 臺灣印象之機車
    印象中,臺灣的機車是電視劇中男主角載著女主角在海邊的公路兜風,亦或是在城市裡大街小巷安靜地穿梭,或者是酷酷的男主角一艘酷酷的機車在下課時分酷酷的停在校門口,載著女主揚長而去,留下無數吃瓜群眾口呆。03 聽見機車不太好相比較大陸,機車絕對佔據臺灣交通的霸主地位。不論是數量,種類,還是機車維修店,甚至頭盔店。機動車道上,最前端有專門的機車停靠區域。
  • 臺灣有三多,機車、檳榔、人字拖
    在臺灣,特別是在各大城市,機車已成為大多數上班族主要的通勤手段。不信,看看淡水河上的臺北大橋,每到上班尖峰時的「機車瀑布」,你就知道什麼叫作奇景。 現在,機車已然成為臺灣的一個特殊的符號,形成了獨特的「機車文化」,已經與臺灣民眾的生活融為了一體。 好比機車旅遊。機車旅遊是很多到臺灣自由行的遊客的熱門選擇,在臺灣很多地區,都有專門的機車租賃點。
  • 【機車哲學】來談談臺灣的機車文化
    在臺灣,開汽車不如開機車臺灣的機車就是摩託車「機車」原本是臺語罵人的話罵人只罵一半,硬ㄠ
  • 機車環島全記錄 | 你好,寶島臺灣
    7:關於騎車導航:谷歌能用,在租車行的建議下還下載了一個本地的「樂客導航王」,是機車專用導航。使用體驗一般,好處是臺灣機車文化濃鬱,有機車自己的限速與路線,專用導航能避免一些違章,在相對發達的區域,西海岸線能推薦一些景點,不好是去一些不那麼出名的地點,會查不到,需要谷歌的輔助。
  • 攻略 機車騎行環臺灣最該注意的10件事
    特別有一點,如果你正好是換了新駕照不滿一年的,還必須去車管所開一個證明,證明你考出已經滿1年了,不然也不能辦理。我就正好碰到了這個情況,去年8月滿的6年換了本,新本還不到一年,只能去車管所又敲了個章。2.臺灣租車有了國際駕照,也並不一定能在臺灣租到車,可以找一些前人已經成功過的車行即可。我這次租車的是臺北火車站附近長安西路上的世松機車行。
  • 有機車存在的臺灣電影,才是真正的臺灣電影
    對大規模的機車族,政府也予以多種優惠:在等信號燈時,機車的停車線是在汽車前;在大型商場、捷運站、學校、社區甚至綠化帶中,都給機車預留足夠多的停車位,即使在繁華地段,也沒有對機車停車收費;在足夠寬闊的道路中,還規劃出專門用於機車的行駛車道。不只是日常通勤,在澎湖、綠島、蘭嶼等離島區,租臺機車環島遊也是頗受歡迎的休閒活動。
  • 為啥臺灣同胞動不動就感嘆:「你很機車耶!」
    小阿姨和老楊一帆,分別坐在同事租來的山葉摩託後座上,從20公裡開外的飯店趕回酒店——隔壁的酒吧。 無聊的假期和久未分泌的腎上腺素,因為這20公裡的極速夜奔,變得生動快活起來。 突然想到7年前那部無比催淚的臺灣電影《不老騎士》: 17位平均81歲的老阿伯搞了一場機車環島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