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我的團,「命都不要,就要安逸」,今天照樣給我們警醒

2020-12-25 坤侖江山

很欣賞「團長」裡龍文章的這句話,「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可惜師長虞嘯卿聽不懂,虞嘯卿的親隨們也沒幾個人能聽懂。今天,已經和平幾十年的中國,又滋生出了許多想要安逸的人,還誇誇其談感覺安逸的有道理。

疫情期間,有留學國外的學子詆毀祖國的,疫情之後又有某三線歌星出來罵鍾南山的,不知道你們這些安逸的人是怎麼了?祖國沒有讓你得到一張安靜的書桌了嗎?

還是安逸的太久了?如果安逸的太久,就來看看「我的團長我的團」吧?前人是如何給你們打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他們曾經懦弱,骯髒、甚至卑微得到了泥土裡,被人稱之為炮灰團,但就是一群炮灰們殺向了南天門,殺向了鬼子的心臟。

他們知道不能太安逸,安逸久了就像低頭扎進雪堆裡的野雞,屁股露在外邊,終究逃不脫被宰殺的命運。

西方世界標榜的文明與紳士風格,被一張漫畫撕下了虛偽的外衣,露出了殘忍的獠牙,趙立堅的一篇推特,引起了國際口水戰,說明了什麼?

說明,西方世界對內和對外有他們雙重的標準,不符合他們的標準就要滅殺,沒有對錯,沒有善惡,站進他們隊伍裡才是標準。很可惜我們不是那個隊伍裡的人,我們也不想站進那個隊伍,因為註定不是一類人。

所以,我們的世界還是需要自己創造,現在我們擁有了一張安靜的書桌,請團結起來守護!不要再讓那句話重演:國人最致命的弱點,是死於安樂。

相關焦點

  • 《我的團長我的團》安逸就像溫水煮青蛙。
    如果讓我說出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那就是「不安逸」,不要再安逸地過日子,不要再得過且過了。 看了《我的團長我的團》,我才深深發現,我輩離那段家國恥辱的日子,也不過幾十年而已。但我似乎已經忘了那些一窮二白,被他人蹂躪欺負的日子了,仿佛那些日子只活在歷史中,已經和我沒有關係了。我從沒有因為抗戰那麼悲傷,從沒有覺得抗戰的底色那麼蒼涼、悲哀、壯烈。
  • 就愛安逸!10年後,因為《八佰》,我看懂了《我的團長我的團》
    這些年來,能夠真實、客觀還原正面戰場的實況的影視作品不多,劇照 和當年《我的團長我的團》相似的是,《八佰》也是一部真實反映正面戰場的戰爭劇。都是從殘兵敗將被整合開始,都是以非常悲壯的方式收尾。甚至相似到《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許多人物形象,在《八佰》中都能夠看到相似的影子。唯一不同的是,《八佰》中沒有小書蟲。
  • 《我的團長我的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在不同的平臺,多次刷到《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剪輯片段!段奕宏、張譯、張國強幾個實力派出演,畫面很髒、壓抑、扭曲……抽離了大背景的片段,演技的缺陷,情節的荒誕、不協調被成倍地放大……這演的什麼鬼!然而,當我無聊時點進去看完整的劇集的時候,馬上淪陷了!用一個詞形容,就是神魂激蕩!頭條搜索一下,被譽為抗戰題材第一劇!真的,實至名歸!與《拯救大兵瑞恩》相比,《我的團長我的團》很好地表現了我們先烈的精神、中華民族的精神!我們一點也不差!壞的影視作品只是消耗你,割你韭菜;而好的影視作品呢,為你賦能!
  • 與抗日神劇相比,《我的團長我的團》經典在哪裡
    《我的團長我的團》播出已經快10年了,當初播放《團長》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應該是國產抗日劇的新起點,沒想到,後來的抗日劇,一部不如一部,過了十年再回顧,猛然發現,原來《我的團長我的團》哪裡是什麼國產抗日劇的新起點,明明就是巔峰!在這十年間,極少有能夠跟《團長》比肩的抗日劇了。
  • 抗日題材電視劇分類:《我的團長我的團》和其他
    好看的電視劇是百看不厭的,甚至於可以讓我們記住裡面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細節。在小編眼裡,抗日體裁的電視劇我把他分為兩類,就是《我的團長我的團》和其他。今天,我給大家整理了《我的團長我的團》裡面經典的臺詞,不知道這些是不是你一遍又一遍觀看這部電視劇的原因呢。
  • 我的團長我的團,每一集都堪比電影大片,好評超《亮劍》的電視劇
    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命都不要,就要安逸,就這毛病,多少年來這是個被人釘死了的死穴,一打一個準兒。 —蘭曉龍《我的團長我的團》近日,一部電視劇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這部劇就是模仿《亮劍》拍攝的雷霆戰將,這部劇因為演員一塵不染的服裝
  • 為何《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抗戰劇?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像《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樣能夠讓觀眾反覆觀看,在上映十年後,口碑還能不斷攀升的作品幾乎已經絕跡,即便是出品方華誼兄弟也很難再拍出超越《團長》的作品了,《團長》與《亮劍》儼然成為了抗日劇的兩座巔峰。
  • 比起破億的《八佰》,《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更應該被觀眾熟知
    《我的團長《八佰》講述了一群殘兵潰將死守戰場的故事,其實說八佰有點過多,真實記載只有四百人,在淞滬會戰期間死守上海,與日軍展開了一場註定赴死的搏鬥,最後以悲壯的犧牲而告終。而《我的團長我的團》同樣是一批殘兵,但對人物印象的刻畫更為深刻。尤其是小書蟲。
  • 《我的團長我的團》除了戰爭,我們還講人性。
    我心中最愛的電視劇NO.3,和亮劍在我心中並列抗戰片第一。我相信,看過的人不會有人不愛它。臺詞向:英國人死於無知和傲慢,中國人死於聽天由命和隨遇而安,他們都是笨死的。命都不要,就要安逸。我想要事情是它本來該有的那個樣子。做對很重要。馬革裹屍從來都不是大豪情,是大悲情。我們無非就是掙扎著想活出個人形來。
  • 為何《我的團長我的團》是最好的抗戰劇? | 循跡曉講
    ▲康紅雷導演+蘭曉龍編劇是這部劇得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圖源於網絡當然以電影與電視劇對比本身就有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抗日劇日趨神劇化的今天,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劇,像《我的團長我的團》這樣能夠讓觀眾反覆觀看,
  • 寫一寫我認為的:國內最好的抗戰片-《我的團長我的團》
    並沒有浮在表面只是探討戰爭的慘烈,因為這是我們本來就知道的,這部片子嘗試著解剖抗日戰爭,嘗試著探討我們在戰爭中屢屢失利的原因和即使屢屢失利但從來沒有失敗的原因,龍文章說的:「只求一個安逸,為了安逸連命都可以不要」「中國鬼說,他們死於聽天由命和漫不經心」片子戰爭場面不少
  • 國產抗日劇的真神——我的團長我的團
    但並不是所有的抗日電視劇都是不合邏輯的神劇。今天,我來為大家介紹一部中國抗日劇的真神——我的團長我的團(下簡稱團長)。團長講述的是在中國邊陲小城禪達裡的一夥潰兵,幾乎所有人的經歷都如劇中孟凡了說的那樣:在長達四年的敗仗和連綿幾千公裡覆蓋多半個中國版圖的潰逃中,我的連隊全軍盡沒。要活著,要活著,就算你有這個信念,也算奢侈。
  • 《我的團長我的團》&《八佰》
    無論是經典抗戰劇《我的團長我的團》還是二零二零年上映的電影《八佰》對觀影人而言都是兩部經典抗日之作。
  • 《我的團長我的團》-劇版
    ,你騙我們有了不該有的希望,我們現在明知道不該有還在想,我們想勝利,明知道死還在想勝利,明知道輸我們還在想勝利,我從第一眼就看出來了,你心比天高,你命比紙薄,你想帶著我們跟你一塊兒,從妄想裡面灰飛煙滅,死的連個毛都沒有,這就是你,是,人活著,總想發點光,散點熱,可你不能拿我們當劈柴燒,我們長得不好看,我們長得瘦,那也不是劈柴。
  • 我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感受
    我的《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感受今天是在網上寫文章的第七天,每天都寫一點,不能耽誤工作和家庭,發現時間還是可以擠出來一點呢,那麼,就這樣繼續下去,也許這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吧。《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優秀的國產電視劇,我個人認為,到目前為止,我最喜歡的,沒有之一。這部劇對人性的刻畫可以說入木三分。劇中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語言,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考方式,戰爭把這些人集中到一塊,面對的是國破山河在,面對的是強悍的侵略者,面對的是無數的苦難。在這種情況下,活下去都是難事,更何況還要打仗。
  • 《我的團長我的團》:炮灰團迷龍的戰鬥力排第幾?
    我們今天聊一聊國產抗日劇巔峰《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電視劇深刻地刻畫了當年抗日戰爭年月普通基層軍人最為真實的心路旅程,可謂處處是高能,各處為兩點。劇中幾乎出場的人都是主角,沒有配角之說。而很多朋友關心的是,東北佬迷龍迷大爺堪稱是炮灰團戰鬥力爆表的存在,可是包括小編在內的吃瓜群眾總是想給劇中人物來個戰鬥力排行,那小編今天就為各位說道說道。
  • 《我的團長我的團》為什麼被刪減?因為結局太悲慘
    "《我的團長我的團》是今年不可多得的一部好劇,不少朋友都有一個疑問,《我的團長我的團》是否有刪減呢?
  • {我的團長我的團}
    不誇張的說,它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國產戰爭劇:《我的團長我的團》I 2009豆瓣:9.4一個「團長」從天而降,帶他們找到了出路。龍文章,身世成謎,連名字都是假的。直到他真的帶著炮灰團,活著回到了中國,真的成了團長......
  • 2017年度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2017年才剛開始,我就用年度電視劇這個詞了,放心,絕對不會被打臉,今年絕對不可能出現一部比這部劇還好看的劇,如果有,隨便打吧,反正有好劇看,愛怎麼打怎麼打,我的臉又不值錢。《我的團長我的團》是部老劇了,2009年出來的,一直沒有看,雨妹前段時間說她在重看《士兵突擊》,而《士》我看了書又看了電視,實在不想再看一遍,便想到了原班人馬主演的《團》。
  • 抗日劇日趨神劇化今天,《團長》已成難以逾越的高峰
    假團長與炮灰團《我的團長我的團》一改往日抗日英雄高大全的形象,一開始就塑造了一批爛泥一般的炮灰團。死都不怕,就怕不安逸作為一部以中國遠徵軍入緬抗日為題材的抗戰片,《我的團長我的團》同樣表達了中國軍人在國家危難之際捨生取義,保家衛國的偉大精神,在這一點上,《團長》與其他抗日劇其實並無太大區別。《團長》的不同之處只是在於對於這種精神的表達更加真實具體,對於抗日英雄的刻畫更加有血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