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摔跤吧,爸爸!》看印度社會歧視女性程度之高

2020-09-03 傾蓋如故不如新

我們看這部電影不能按照中國人的思維去看。為什麼這麼說?中國與印度的社會現狀是不同的。在印度,重男輕女幾乎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大部分印度女性的社會地位是要低到馬裡亞納海溝的。從女人沒有廁所可用的《廁所英雄》、到女人不敢或不能使用衛生巾的《印度合伙人》等電影中,我們也能看出,印度很多陳舊的習俗對女性天性、身體和精神上的束縛。

之前被傳得沸沸揚揚的印度強姦案,相信大家都還記得,一女子上公交車被輪姦,逞兇者不僅沒有任何愧疚或懺悔,反而指責女性大晚上不應該外出。他們認為在晚上外出的女性是不正經的,活該被強姦。聽到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出離了憤怒。然而,令人更為震驚的是,印度法律中明顯有法律條文規定歧視婦女無罪。想一想都可怕,但其實這就是印度社會的殘酷現實。

你或許想說,很多印度電影中的女性,她們也擁有很高的社會地位,可以擁有高學歷、可以受到平等對待,我想說,那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女子能有這樣的待遇,且她們必須是婆羅門貴族女性。眾所周知,婆羅門是種姓制度中的一等貴族,而這部分貴族在印度全國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中對女性地位低下的描寫,是從那個吉塔的十來歲就嫁人的好友新娘口中說出的。她說,她很羨慕吉塔姐妹,至少他們的爸爸是真正愛著她們,自己嫁人之後,一輩子都能看得到頭,只能和瓶瓶罐罐打交道。很多人或許認為,一輩子做家庭主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我們要明白的是這些女子之所以是這樣的命運,是因為她們沒有選擇。而更多的婦女打從最深的意識中就沒有發現這樣的安排有任何問題,這是對婦女最深的迫害。

誠然,最初爸爸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世界冠軍夢才對女兒開啟了魔鬼式訓練,但是,隨著事情的發展,爸爸也逐漸吐露自己的心聲。他與妻子訂立了一年為期的協議,這一年是對自己實現世界冠軍夢的最後一次嘗試,也是對姐妹花命運改變的一次探索。而兩姐妹在聽了新娘好友的話之後,內心受到很大觸動,對摔跤從一開始的牴觸、反抗到後來的真正用心學習和直面挑戰。

吉塔姐妹剪成短髮、穿著短袖短褲跑步鍛鍊的時候,路旁過路人傳來的異樣眼光,只要留心一下就能發現。在印度男人和女人的眼中,女性是必須要留長髮的,且所穿的衣服要從頭到腳包住身體,像吉塔姐妹這樣不僅每條習俗都沒有遵守,還做了女子不應該做的——跟男人有肢體接觸的摔跤運動。大部分看摔跤比賽的都是男人,他們想的不是憐惜女性,而是想讓女孩們的褲子掉下來。這樣的想法赤裸裸而普遍,並全部化作了傷人的語言,直啦啦地向女孩們撲殺過來。

印度社會對女性的歧視可見一斑。好在爸爸一直在身邊支持她們,對吉塔姐妹來說,他們的爸爸擋住了外面肆虐的閒言碎語,為她們支起了一片相對自由、安詳的空間,讓她們潛心磨練,最終走出了一條與印度大多數普通女孩子不同的道路。吉塔雖然在國家隊裡有過懈怠、有過迷茫,但更有一顆不服輸的心,還有疼愛自己的爸爸,最終重新站了起來,贏得了世界冠軍。

在賽場上自由馳騁和拼搏的吉塔姐妹,在獲得獎牌的時刻,她們的命運就已經改變,且這種改變是正向積極且於國於民於自己都是有利的!吉塔姐妹是幸運的,而他們的幸運無疑來源於偉大的父親!

相關焦點

  • 從《摔跤吧!爸爸》看印度社會
    《摔跤吧!爸爸》海報。電影原名Dangal,其實只是印地語的「摔跤比賽」(Wrestling competition)一詞《摔跤吧!爸爸》實在是太火,以至於在我看這片之前,我就已經聽到了許多關於它的議論——很多人不如說是被打動了,尤其是在那樣一個社會背景下女性的尊嚴與奮鬥。誰說主旋律就一定是說教乏味的故事?
  • 別再說《摔跤吧爸爸》是父權主義了 先把印度社會背景理清楚!
    《摔跤吧爸爸》這部票房與口碑齊飛的影片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的真實事跡改編講述了一位懷揣世界冠軍夢的父親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選手的故事
  • 《摔跤吧!爸爸》打破規則,又一反映印度社會現狀的影片
    影片《摔跤吧!爸爸》講述了這樣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阿米爾汗飾演的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最終成為榜樣,激勵了千千萬萬的女性。電影劇照對於女權,光抱怨社會的不公是沒用的,必須以實際行動打那些歧視女性的臉才行啊,然後給別人樹立榜樣。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地位甚至為女性做一些貢獻,那你就努力變得很優秀吧。
  • 《摔跤吧!爸爸》:印度電影力作,新女性覺醒
    前言:《摔跤吧!爸爸》是一部2017年5月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印度勵志劇情片。這部電影充滿人文關懷,另闢蹊徑引起人們對女性意識的關注。產生了不俗的社會轟動效應,取得了傲人的票房成績。在豆瓣上獲得9.0的高分。影片獲得第62屆印度電影觀眾獎,其中囊括了最佳男演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動作等獎項。獲得了第7屆澳大利亞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最佳亞洲影片獎。
  • 從《摔跤吧!爸爸》看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成長,女人的確不比男人差
    二女兒巴比塔,取得2014格拉斯哥大英國協運動會55公斤級女子自由式摔跤獲得金牌,以及獲得2次聯邦摔跤錦標賽金牌。導演借電影《摔跤吧!爸爸》的兩個女兒圓夢摔跤冠軍來打破印度傳統社會對女性歧視的桎梏,可以說是對呼籲印度男女權利平等的一次勇敢嘗試。
  • 摔跤吧!爸爸》到底是父權主義還是改變社會?
    爸爸》,這部電影是從同事那裡聽到的,是一般非常經典,有意義的電影,在16-12-23號在印度上映,並且取得很高的好評率沒想到今年5-5號在中國上映了,並且在很低排片率取得了高影評,在豆瓣評分也一度的超過了《三傻大鬧寶萊塢》
  • 《摔跤吧!爸爸》:摔跤吧!女孩兒們
    但是我們的米叔是一個有思想有文化有見地的人,在揭露社會的黑暗面上絕不淺嘗輒止。這一次,他將目光投向了印度亟待解決卻無人問津的女權問題,於是《摔跤吧!爸爸》這部偉大而又平凡的作品——誕生了。《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原名為《Dangal》,「Dangal」在印地語中是「摔跤」的意思。引入中國後卻被翻譯為《摔跤吧!
  • 《摔跤吧,爸爸》沒有告訴你:得不到世界冠軍的印度女性有多苦
    《摔跤吧爸爸》值得大讚。它的豆瓣評分是9.2的炸裂分值。在IMDB目前的世界影片排行榜,《肖申克的救贖》和《教父1》的口碑位居前兩名,排行第三的就是《摔跤吧!爸爸》,這也是寶萊塢電影史上第一部進入IMDB前三的影片。 電影牛逼到這個程度,還能讓腦殘粉們咋說?體育競技、家國天下、父愛如山、勵志人生、教育規劃……各大媒體和公眾號都刷完了。
  • 《摔跤吧!爸爸》是女性主義電影嗎
    作者:夏瑩(清華大學哲學系副教授)近期,口碑與票房雙豐收的《摔跤吧!爸爸》成為電影市場的焦點。電影中對於體育競技場景惟妙惟肖的刻畫,展現了印度電影的語言特點和技術水平。當然,對公眾而言,更為直觀的是其映射出的印度文化中女性意識的覺醒。但《摔跤吧!爸爸》是否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女性主義電影?
  • 《摔跤吧,爸爸》:進擊的印度電影人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印度電影,這是阿米爾·汗自《三傻大鬧寶萊塢》之後,走進中國觀眾視線的第三部影片。好在本片的歌舞節奏感強烈,能把原本有些拖沓的地方調整出熱鬧歡樂的氛圍。印度古代文學就擅長長篇敘事,現在拍攝影視劇仍喜歡面面俱到。不過,一個能把電視劇拍出八百多集的國家,電影拍兩個多小時,已經是精簡又精簡了,不要太苛責。摔跤題材的電影多為男性視角,像香港的《激戰》、美國的《鐵拳》等,都以男性的奮鬥和男性的家庭責任感為主題。
  • 電影《摔跤吧!爸爸》改變國家女性地位,一部非常好看的印度電影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當年以史無前例的高口碑霸佔著評分榜第一名,豆瓣評分現在是9分的高分。《摔跤吧!爸爸》作為2017年在中國最受歡迎的印度電影,票房大賣超10億,如此火爆的背後實際上是人們內心深處渴望通過觀影來尋找生活的答案。其現實意義遠大於故事本身。
  • 看過《摔跤吧!爸爸》,你知道真實的印度式摔跤嗎?
    前幾年風靡一時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讓很多人對摔跤運動產生了興趣,在影片中父女在奧運會中參加的是自由式摔跤比賽,而在故事中她們從小訓練的,則是典型的印度式摔跤,那麼這二者之間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如此相似?在印度這個神秘的國家,吵架都不多見,摔跤這種強對抗的格鬥項目是什麼狀況?
  • 電影分析《摔跤吧!爸爸》
    爸爸》將真實的勵志故事搬上了銀幕,這部女性「摔跤王」的熱血養成史以及片中嚴厲苛刻的父親形象在國內觀眾中引發了熱議。在影片中,馬哈維亞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因生活所迫放棄了摔跤,卻將為印度贏得世界金牌的夢想寄托在有驚人摔跤天賦的女兒吉塔和巴比塔身上。
  • 印度高評《摔跤吧,爸爸》,反應對女性的偏見,與女權意識的覺醒
    眾所周知印度題材的電影,通常內容都是比較華麗誇張還帶有穿插劇情的歌舞表演,而今天娃小姐帶來的這部由阿爾米汗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少去了華麗誇張和歌舞表演,呈現出來的是一位父親在印度那種重男權的環境下立志要培養女兒成材,為國爭光的樸實勵志電影,深刻的表達了穿越重重磨難的最大動力其實是愛與信任。
  • 摔跤吧爸爸Dangal丨女權到底有多遠
    女權主義成為了熱門的話題,這就讓我想起了國內即將上映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主演阿米爾·汗主演。 在國內還未上映就已經在豆瓣獲得9.1的高分,很多人把這部電影定位於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
  • 摔跤吧爸爸【中文字幕720P】阿米爾汗2016印度電影
    《摔跤吧爸爸》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並贏得尊嚴的勵誌喜劇電影。馬哈維亞·辛格·珀尕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卻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讓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為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開始培養女兒學習摔跤,過程中發生各種趣事,同時面對社會的歧視,親友的嘲笑等困境會壓垮這隊父女軍嗎?
  • 《摔跤吧!爸爸》中的女權主義
    《摔跤吧!爸爸》這部影片由真實的故事改編而成,故事的男主人公「爸爸」曾是印度的摔跤冠軍,但是由於現實生活所迫,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摔跤夢想回歸家庭,其內心深處卻仍然懷有世界冠軍的夢想,最終兩個女兒通過努力獲得了世界冠軍,不僅實現了「爸爸」的夢想,同時也改變了女兒的人生軌跡。
  • 《摔跤吧!爸爸》被刪部分曝光!故事原型比電影還燃
    由印度「國寶」阿米爾·汗主演的口碑大片《摔跤吧!爸爸》,截至5月14日,中國大陸票房已破4億,豆瓣評分高達9.3分,一時間獲贊無數。網友影評:@八戒看了《摔跤吧爸爸》,和銀護同一天上映豆瓣評分一直高出一分,銀護8.3,摔跤9.3,評分人數差不多。是有道理的!
  • 以《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談阿米爾·汗電影裡的印度女性力量
    電影《摔跤吧!爸爸》劇照《摔跤吧!爸爸》中的女主角吉塔因為父親的夢想與執念,在一種父權影響下,做出了被迫性選擇——她從小被父親逼迫著去練習摔跤,影片展示了一位披著為父親榮譽的戰衣去格鬥的女性形象。電影《摔跤吧!爸爸》劇照影片中的許多細節都凸顯了印度新時代女性的反抗精神,像吉塔和巴比塔在受到男同學的辱罵之後奮起反抗並把他打倒在地,強壓著向她們道歉,充分展現了女性力量的內柔外剛。
  • 印度摔跤手吉塔,《摔跤吧,爸爸》的原型人物,現實比電影更勵志
    相信看過《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人,對于吉塔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吉塔,是印度第一位在大英國協奧運會奪冠的女摔跤手,同時也是印度史上,第一位獲得夏季奧運會摔跤資格的女選手。吉塔的父親是馬哈維亞,很小時,吉塔就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摔跤,因為馬哈維亞有一個世界冠軍夢,儘管他拿到過全國冠軍,但他卻沒能站上世界大賽的領獎臺。為此,他只能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然而事與願違,馬哈維亞一連剩下四個女兒。女孩子學摔跤,這在當時的印度社會,非常罕見。印度重男輕女的傳統思想根深蒂固,吉塔學摔跤,不僅僅家人不理解,去參加比賽時,也是屢屢遭受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