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這部票房與口碑齊飛的影片
根據印度摔跤手馬哈維亞的真實事跡改編
講述了一位懷揣世界冠軍夢的父親將兩個女兒訓練成摔跤選手的故事。
然而觀影過後看到了網上有很多諸如此類的評價:
爸爸不也還是直男癌,價值觀無法認同
看到的只有女兒們被逼著去實現爸爸的夢想
片中處處展現出的確是父權和男權,一直在說爸爸的夢想,可考慮過女兒的想法?
以上,
請以印度的社會國情去看待這個問題
《摔跤吧!爸爸》對準了印度最現實問題——性別歧視 男尊女卑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極低,低到什麼程度?不只是無法實現夢想這麼簡單。
用一組數據說話:
· 在印度過去十幾年間約有800萬女嬰被墮胎
· 在強姦之都德裡,平均每18小時就發生一起性侵案,並且受害的女孩得不到應有的正義
· 只有44%的學校設有女性獨立衛生間
· 44.5%的女孩在18歲之前就被家裡人安排結婚,並沒有自主選擇婚姻的權利
· 女性的就業率更低,不會超過33%
· 有一半的印度男性認為妻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
印度女性活得毫無自由與尊嚴
既然印度社會的男尊女卑現象如此令人折舌,也就難怪影片中的父親會有「狼性」的一面。他之所以如此嚴厲也是因為極力想要改變女兒的命運,也切切實實做到了。
同時,女兒們也在一次次的比賽中真正愛上了摔跤這項運動,並激發起鬥志。
初衷有缺陷,不代表過程沒有愛
如果說,最開始狼爸是以圓自己的夢為目的,把夢想強加給自己的女兒,確實是由缺陷。但最開始父親也是看到了女兒的「打架實力」才發掘了她們的摔跤天賦。
但慢慢的,父親也在不斷改變著:不斷鼓勵受挫的女兒;他人生中第一次彎腰向體育局為女兒求情;一次次放下「父權」,因為對女兒的愛與包容;陪著女兒比賽時對女兒的無盡關愛,最終與女兒達成內心的一致。
「我多想也有你們那樣的父親,至少你們不用在14歲就嫁給不認識的男人,生孩子洗衣做飯。」
"不是男人選她們,我要她們選男人。"
"你如果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為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告訴她們其實女性還有別的出路,打破所有對女性固有的偏見。"
這種父親,是值得尊重和愛戴的。正是因為父親的嚴格,才能打破世俗,讓女兒們有自己做主的權利。這不是一個家庭的改變,而是影響了整個印度社會。
讓無數印度人肅然起敬,用女性自己的實力贏得社會的尊重,這是父親給女兒最好的禮物
院長只想說:這樣的父親,好樣兒的!
更多精彩點擊「閱讀原文」下載超級電影院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