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晚,湖南衛視《歌手》的官方微博刪除了一切與張敬軒有關的消息。而在節目組官方發布的新聞中,已經看不到張敬軒的任何信息。
張敬軒被<歌手>除名直接原因是被網友舉報其言論曾涉及「港獨」, 有很多扒皮圖文稱他為反國民教育出心出力,並且支持「佔中」,曾和黃秋生一起領唱「佔中」主題歌……
壓力之下,儘管張敬軒在微博發文力證自己是愛國青年,但顯然為時已晚,直接被節目組退貨出局,當然,做決定的,肯定層級比節目組層次要高很多。
對這種明星給予這樣的處理,給了演藝圈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在涉及國家統一,領土安危的話題中,一位藝人如果連基本立場也不具備,去踩踏紅線,無論你打著什麼旗號(民主,自由,淨土,人權)最後結果只能是玩火自焚。
這個世界已經告訴我們很多很多從美好許諾到屍山血海的故事,分裂勢力一開始總是用最動情的聲音,最煽情的語境去觸碰民眾心靈最柔軟的部份,等圖窮匕見那一天,一切都晚了,就算能挽回,這個社會付出的代價也將高得難以想像。
97回歸的絢爛煙花早已冷去,酒樓舞榭,燈紅酒綠的香港依然繁華如昨。
從那一天起,作為一名中國人,都有一種油然自生,而又百感交集的感覺,一方面為了祖國的強大而自豪,一方面為著歷史課本中的屈辱而悲憤。
從那一天起,無論是滴水成冰的塞外邊疆,還是高樓萬千的香港九龍,都是中國的一部份,很多香港人也有這種認同感。
雖然有的勢力不情不願的離開了香港,但就如同灰太狼所說的:我會回來的!
只要氣侯,溫度,環境到了一定程度,他們真的又回來了,再滋生,蔓延,亂港是他們的唯一目的,因為趁亂可得利,趁火可打劫。
香港回歸,是名與實的回歸。他們雖然永遠無法再以宗主國自居,或說孝子賢孫們再也找不到一個西方宗主國,但實惠他們還是要撈的,正大光明的手段撈不到多少,於是劍走偏鋒,陰招迭出,這兩年來報導過的就有衝軍營,嗆港府,辱罵愛國港人的行徑。被打臉被唾棄後,他們依舊不甘心,變本加厲的在香港興風作浪。
一方面他們被某些勢力操縱利用,以金錢誘之,一方面他們又利用各種媒體及網絡忽悠一些頭腦簡單的人,搞街頭運動,以壯聲勢,為最終打造一個聽命於背後主子的香港政府而鑽營。
旗幟是民主自由,手段是公民運動,很能吸引人,也能佔據高地。
民主自由的幌子,讓這些鬼魅魍魎所為蒙上了一層讓人看不清,道不明的煙霧。
如果我們將時鐘拔回1931,你會發現,作惡者往往最喜歡用好詞來作幌子,在中日宣傳大戰的大本營上海,漢奸媒體最喜歡用「和平」二字,提倡良民。
愛國媒體反擊他們,就會被扣上一頂「反和平」的帽子。
和平不好嗎?你為什麼要反對?同理,民主不好嗎?你為什麼要反對?詞兒再美,卻要看講話人的立場,當年親日媒體口中的和平,決不可能是真和平,現在親西方媒體口中的民主,也決不可能是真民主。
如果他們說的民主是真的?那麼如何解釋某些人蒙面衝上街頭,去襲擊警員?去威脅警員家屬?他們在等待什麼?差那些血腥打鬥的畫面,好令問題國際化。
當然,我們也寧可將這些限於宣傳戰,限於筆與墨,但如果有一天需要鐵與血,誰是最終的受害者?香港和香港人。
蒙蒙煙雨中撲朔迷離的香港,有人要在維多利亞港掀起滔天惡浪,他們要的不是一個活力香港,一座死港也許更符合他們的期許。他們得不到的,中國也別想得到。
攻城無望,攻心成了唯一選擇。
他們在網絡平臺上向年青人反覆灌輸殖民時代的榮光,對中央任何政策則曲解混淆,煽動對立。
回歸前,高矮胖瘦各色港督,說來就來,說走便走,他們在乎過票箱裡選票的多少嗎?赤柱軍營米字旗高高飄揚,市民還得進貢納稅,就差沒給女王像片燒高香敬四果。
換句話說,那時港人在香港的政治軍事經濟上沒有多少發言權,更惶論港人治港。他們 只有一個身份--「納稅人」.
只有在回歸後,港人才擁有了真正的公民身份,才能揚眉吐氣,理直氣壯稱為公民。
那些佔中亂港者,從來不怕洪水滔天,不怕香港沉沒,他們只怕境外勢力對香港控制不嚴,侵之不深,忙著開門迎狼,跪等主子,禍亂中環,為害香港。把好好的香港變成一座死港,請問這難道就是他們要的香港明天?
他們一直有一種錯覺,以為在境外勢力的支援撐腰下,便可對香港予取予奪,操生殺之大權,可以踐踏公民二字,將《基本法》踩於腳下。
但他們錯了,對於整個大環境來說,他們無非是黔驢之技,跳牆之狗,早晚會成為喪家之犬,嗚鳴求食。
張敬軒被歌手退貨,對他和他的公司而言也許損失很大,但他利用明星身份去蠱惑更多迷戀他的粉絲帶來的危害而言。兩害相權,前者微不足道,對他而言也是一種挽救。
必須用行動警告那些醜類們!迷信街頭暴力,挑動陸港矛盾,把善良人們的忍讓當作軟弱,將政府釋放的善意當作要價籌碼,鐵了心要與香港為敵,與全國人民為敵,那麼他們一定會撞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