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亂象頻出 「濾鏡」背後沒那麼美

2020-12-27 騰訊網

新聞背景:

11月27日下午6時,辛巴(實名辛有志)發表聲明承認帶貨的燕窩產品實為一款燕窩風味飲品,確實存在誇大銷售。他稱品牌方一直避而不見,其決定先行賠付,承擔「退一賠三」6198萬元。(11月28日央視網)

帶貨主播的「翻車」並不是偶然

帶貨主播的「翻車」並不是偶然。「直播經濟」所帶來的巨大紅利,容易讓主播迷了眼睛,在龐大紅利的引誘下,即使商品質量有問題,也可能流入到市場中。在主播誇大宣傳的營銷下,消費者往往出於對主播的信任選擇購買該商品,由此不可避免地衍生出問題來。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論是直播間的商品,還是購物軟體裡的廣告,消費者也應該在購買中走向成熟,提高甄別信息的能力。對於直播間裡的產品不要盲目跟風,對於主播也不要盲目崇拜。如果主播們說什麼自己就買什麼,如此到頭來,只會被商家「割韭菜」,交上自己的「智商稅」。

不可迷失於明星網紅光環

應該說,每個人都有愉悅自己的權利,適度追星、「守護愛豆」無可厚非。但若陷入一種畸形的狂熱,滋生出應援打榜、刷量控評、惡意攻擊等亂象,擾亂平臺、社區的生態和秩序,就不能當成私事和玩笑了。

11月初,辛巴的燕窩真假問題進入大眾視野時,辛巴揚言「花全部身家也要告倒所謂的打假人」,一部分粉絲認為所謂的打假不過是蹭辛巴熱度的「檸檬精」,十幾天後鬧劇落幕,辛巴回應團隊缺乏甄別能力,道歉賠償,粉絲又一片感動,說「辛巴有擔當,為了消費者替品牌方背鍋,繼續支持辛選」。的確,退一賠三的解決方案有一定的誠意,但是這是符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的必然結果,辛巴有推脫責任之嫌,粉絲不可迷失於飯圈文化的明星網紅光環,作為消費者,更應該釐清法律責任,從產品本身出發,理性消費。

當明星網紅帶貨日趨成為主流,如何平衡為其明星網紅身份買單的飯圈用戶,維護為其產品買單的消費者用戶,成為了一個非常凸顯的問題。作為明星或者網紅,販賣藝術氣息、文化符號或者個人魅力的抽象產品時,面對指責,粉絲大多認為是審美差異,是黑粉挑撥,是蹭熱度,從娛樂角度看,這倒也無關痛癢。而當明星網紅作為帶貨主播,作為產品的銷售者出現,販賣真金白銀的消費品時,一切行為都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條的監控之下,「辛選」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法律的責任,飯圈文化不可僭越插手半步。

「直播帶貨」的「虛火」該滅了

一般說來,商業實踐會走在監管政策前面,不當逐利行為會繼續尋找某些時髦的外衣去逐利。但萬變不離其宗,只有緊盯市場亂象根源及時出招治理,才能淨化市場環境,讓消費者安心消費。

毋庸諱言,直播帶貨作為一種銷售新業態,再紅再火也必須嚴守合法和誠信底線。主播們帶貨不能全憑一張嘴忽悠,然後賣了不管。要知道,依據相關規定,直播間售假,生產廠家、直播平臺和主播三方都要擔責。現在正在公開徵求意見的《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也明確指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

由此可見,「直播帶貨」將迎來強監管,刷單、造假、虛假宣傳等違規行為將遭到嚴厲打擊。平臺應積極履行管理職責,對直播間進行常態化巡查,對主播違規行為予以嚴肅處理,防止劣幣驅逐良幣。監管部門應依法打擊刷單造假現象,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保障商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免遭侵害,促進「直播帶貨」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對於廣大主播而言,要認清監管形勢,及早改弦更張,遵守法律法規,認真帶貨,把服務品質做好。

微言大義:

@閆總:很明顯忽悠人的電視版購物就是看不清。

@姜人文字:沒事啦,他只坑「家人們」。

@布萊恩樂:這要是沒發現呢?網絡直播帶貨就是法外之地了?

@鷹積蒼空:透支誠信,必食惡果。

@小小小小鋼炮005566:臥槽,我家辛巴竟然認錯了,我不信,肯定是被脅迫的,我從內褲到豪車都是從辛巴店鋪買的,貨真價實,上次買了一瓶返老還童丹,真的有效,我感覺我的智商回到了3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發展迅速,主播不僅有「素人」,一些明星、企業家等也紛紛入局。但與此同時,誇大宣傳、流量造假、退換貨難等問題也頻頻出現,暴露了行業發展的亂象,警示加強監管勢在必然。近期,已有多份針對直播營銷的監管文件出臺,這意味著直播帶貨野蠻生長的時代行將結束。同時,也要給消費者提個醒,消費要理性,別被「網紅濾鏡」迷惑了。

相關焦點

  • 直播帶貨亂象頻出,到了該下痛手整治的關鍵時刻
    近日,一段「陳胖胖直播帶貨」的視頻在微博、B站、虎撲等平臺非常火爆。在視頻中,這些人用極為誇張的表演手法,重現了直播帶貨中那些匪夷所思的橋段。聲嘶力竭的喊價、十克拉南非糖心鑽價格從98000元降到98元、化妝為部落人出鏡、女助理呼天搶地助演……這些都讓網友大呼精彩。這段諷刺直播帶貨亂象的視頻,無疑是非常到位的。
  • 直播帶貨火熱,真假貨品難辨別,亂象事件頻出
    由於今年特殊的原因,直播帶貨逐漸火爆,各大平臺開啟直播帶貨通道,只要滿足一定要求都可以帶貨,這也成為許多網紅盈利方式,不過直播帶貨亂象也是頻出,存在貨品真假的問題,尤其是食品安全問題,許多平臺都出現了類似問題,虛假宣傳被消費者揭穿,直播帶貨亂象頻出,消費者的權益又該如何保障呢?
  • 直播帶貨頻出亂象,退潮後才知道誰在裸泳
    來源:投中網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線下消費停擺,線上消費用戶激增,而直播帶貨順勢成為了「救命稻草」引來萬物爭相擁抱。後疫情時代下,經濟逐漸復甦,直播帶貨回歸理性,時至歲末,造假新聞頻頻被爆出,直播帶貨亂象不斷顯現。
  • 直播帶貨大勢所趨,從亂象回歸本質
    事實上,不論是頭部主播辛巴帶貨燕窩翻車,還是汪涵直播帶貨退貨率超70%,在各種「流量造假」「產品造假」事件頻出過後,直播帶貨進入下半場已經是市場共識。從直播風口到直播亂象,電商直播終將回歸電商本質。在消費者對主播直播帶貨新鮮感和好奇感過後,主播類型由於內容差異不明顯、審美疲勞使得同質化問題凸顯。以明星帶貨為例,隨著直播場次的增加,明星帶貨銷售額遞減。消費者在新鮮感退卻後,對主播同質化的直播形式和內容產生審美疲勞,導致帶貨量呈下降趨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直播帶貨的數據決定了一位主播的「身價」。
  • 這20起翻車,抖出了直播帶貨的所有亂象
    今年618/雙11累積成交額超30億直播亂象頻出,選品是關鍵直播帶貨演變成直播「翻車」第三方數據機構胖球數據品觀APP發布的今年10月份「直播帶貨銷售排行榜TOP50」榜單顯示,今年10月份,全網TOP50主播帶貨成交額高達258.77億元,而薇婭和李佳琦合計帶貨138億,這也是兩位主播直播帶貨以來,單月首次合計破百億元。
  • 直播帶貨亂象頻出 消費者需謹防「入坑」
    近年來,直播營銷成為一種新風尚,在活躍經濟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極大便捷。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選擇心儀的產品,從最初的食品、日用品,發展到汽車、房產,直播平臺通過全方位營銷理念,取得了巨大的效益。   然而,直播平臺火爆的背後,行業的一些亂象逐漸暴露。
  • 這20起翻車 抖出了直播帶貨的所有亂象
    直播帶貨變成直播「翻車」。  上月底(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詳見《直播大整頓!薇婭/李佳琦要被「重點管理」了》)。  本月初,「快手一哥」辛巴即栽跟頭。
  • 2020直播帶貨「出圈元年」:狂歡、退潮與亂象
    當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發致線下消費停擺時,直播帶貨作為「救命稻草」引來萬物爭相擁抱。但隨著線下經濟逐步復甦,直播帶貨回歸理性。時至歲末,近期頻頻曝出的造假新聞,又掀開了直播帶貨亂象一角。狂歡 疫情開啟「萬物直播」時代「因為疫情不得不宅在家裡的時候,我迷上了看直播。」
  • 直播帶貨亂象百出!可有佳策根治其弊?
    直播帶貨因運而生。但直播平臺也亂象不斷。2020年直播帶貨迎來最瘋狂的最繁榮的好時代。但這種繁榮發展背後卻是危機不斷。大網紅小網紅紛紛直播帶假貨。普通平民草根搖身一變也出來賣貨。這種發展狀態實在令人堪憂啊。並非危言聳聽。有的人就是本著富貴險中求的心理去做直播,帶貨成為網紅,已經成了他畢生追求的夢想。但是他卻絲毫不考慮賣出去的貨質量如何,以及買貨的人在拿到貨之後會怎樣。
  • 辛巴被立案調查,直播行業亂象頻出,被馬雲說對了?
    辛巴直播帶貨事件辛巴直播帶貨事件持續發酵,因為辛巴在直播帶貨時,銷售了假貨。由於涉案金額重大,所以辛巴也被立案調查。事件的起因是什麼?為什麼會發展到這個地步?直播行業亂象頻出辛巴成為了直播帶貨行業翻車的典型例子,從賣假貨到據理力爭,然後事件迎來反轉,再到道歉,立案調查,僅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就迎來多次事態進展。更值得關注的是,首個提出質疑並發布視頻到網上的人,遭遇了網暴。並表示一個月不敢出門,而且手機號被洩露,接收到各種騷擾電話。
  • 直播帶貨的繁榮與亂象_思想理論_人民論壇網
    【摘要】直播電商是對傳統電商模式的突破,也是網絡直播重要的變現路徑。直播帶貨風靡中國,一場疫情更是把直播帶貨推向了熱潮,形成了「萬物可直播,人人齊帶貨」的特殊盛況。然而,繁榮的背後亂象叢生,欺詐、低效率、非理性等諸多問題和泛起的行業泡沫,必須引起足夠的警惕。
  • 出新規,遏制直播帶貨亂象
    有專家分析,「這一條規定明確了直播營銷號的名稱、頭像、簡介都需要受到監管,符合規範,這種情況可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 有評論稱,「直播帶貨亂象可以休矣。」 網絡帶貨 亂象叢生 據某諮詢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直播電商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
  • 直播帶貨野蠻生長,如何遏止行業亂象
    2020年的大熱詞,「直播帶貨」一定在列。尤其在今年的新形勢下,「直播帶貨」在拉動內需、刺激經濟、創造就業崗位等多領域發揮了重要的正向作用。不過,在直播經濟野蠻生長的背後,行業亂象紛紛浮現,「直播帶貨」淪為「直播帶禍」:直播數據造假、產品假冒偽劣、主播素質低下……針對這樣的亂象,有序治理、規範行業發展是當務之急。
  • 直播帶貨之殤
    通過心儀主播推薦來購買產品早已成為了人們新的購物方式,再經過薇婭、李佳琪兩個KOL在雙十一的光輝戰績,直播帶貨直接一戰封神,成為新的風口。但,繁榮的背後,亂象叢生。直播帶貨之盛技術的變革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倒逼人們的消費行為發生改變,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供應鏈的等因素的全面發展,孕育出強有力的直播帶貨風口。
  • 辛巴、賈乃亮帶貨都下跪粉絲,帶貨直播亂象,這樣博取眼球好嗎?
    說到帶貨,基本上很多網紅都會說,是為了粉絲福利啥的,自己爭取了多少補貼,說的給他們帶貨是不賺錢的,合著全部讓粉絲佔便宜了。對於這樣的事情,網紅們表演的可謂是淋漓盡致,甚至有的時候不惜在直播間進行演戲,看起來產品非常的實惠,其實早就是他們算計好的價格。
  • 李佳琦直播間虛假宣傳被罰款,直播帶貨亂象叢生
    在11月27日,辛巴發布聲明表示,在直播間銷售的"茗摯"品牌燕窩產品存在誇大宣傳的行為,該產品燕窩成分每碗不足2克。辛巴決定將該產品召回並進行三倍賠償,總賠償金額為6198萬元。直播帶貨一直被認為是零售行業的風口,但隨著帶貨幕後故事越來越多的被曝光,人們更加認識到直播帶貨存在許多問題。直播帶貨到底該如何走的更長遠?
  • 53歲金星直播帶貨首秀,金句頻出,讓主播冷汗連連
    讓小編的沒有想到的是,在直播的開場,金星的言論就讓一旁的帶貨主播冷汗頻出。面對著如今帶貨過程中的亂象,她直言不諱表示自己看不慣有些藝人將娛樂圈的陋習帶到直播間中。並且公開的承諾,如果產品出了什麼質量問題,自己會承擔相應的責任。
  • 多方「出手」 規範網絡直播帶貨亂象
    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網上營銷模式不斷創新,網絡直播銷售就是這一創新的突出代表。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現實經濟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使網絡直播營銷迅速發展成為現階段重要的營銷及引流手段之一。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人們直觀看到了「直播帶貨」的迅猛勢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多方「出手」規範網絡直播帶貨亂象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隨著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網上營銷模式不斷創新,網絡直播銷售就是這一創新的突出代表。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現實經濟生活發生重大變化,使網絡直播營銷迅速發展成為現階段重要的營銷及引流手段之一。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人們直觀看到了「直播帶貨」的迅猛勢頭,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 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 三大舉措嚴打直播行業亂象
    處於風口之上的直播帶貨越來越受到監管和輿論的挑戰,直播行業不僅不是法外之地,更是加強監管嚴打種種直播亂象的聚焦點。近日,李佳琦回應直播帶貨新規,表示將會遵守直播新規,對喜歡自己的消費者負責,更會對直播帶貨運營團隊嚴家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