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是革命老區。紅軍時期,毛澤東在這裡進行了調查,寫出了著名的《尋烏調查》。如今尋烏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對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追求。體育運動在該縣成為了人們追求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
尋烏縣體育局局長陳斌很自豪地說:尋烏縣體育局近些年來,結合當地實際,以人民為中心,大膽嘗試,不斷創新,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呈現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每當晨曦初露,縣體育中心,鍛鍊的人們迎著朝陽健身;一到傍晚,各鄉鎮的大廣場上,音樂悠揚,舞步歡快。
全民運動蔚然成風
每到放學或周末,尋烏縣留車鎮全民健身廣場充滿了歡聲笑語。類似的運動場所,該縣每個鄉鎮都有。近年來,該縣體育局投入大量資金建設體育場館、運動健身設施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健身服務。
體育設施日漸完善,體育運動不斷豐富,足球、籃球、羽毛球、自行車……在尋烏縣,總有一項運動適合你。舉辦各類主題突出、影響廣泛的群眾比賽,是近年來尋烏縣持續重視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一個縮影。
據尋烏縣體育局局長陳斌介紹,多年來,該縣深入貫徹《全民健身條例》,以全民健身為主線,以傳統節假日和全民健身活動月等時間節點為契機,統一籌劃,主動搭臺,各單項體育協會積極配合,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體活動。
2019年4月,尋烏縣與廣東省體育局聯合舉辦了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五一」勞動節,聯合縣總工會、老年體協開展勞動杯氣排球、門球、地擲球、草地滾球賽;8月與各協會聯合舉辦全民健身日活動,開展了塑質地擲球比賽、草地滾球比賽、老年桌球比賽、桌球比賽、尋烏縣第三屆網絡中國象棋大獎賽、夏季籃球聯賽,遊泳比賽;11月與深圳市龍崗區聯合主辦「益行紅色聖地,重溫尋烏調查」大型公益徒步活動。
同時,針對職工、農民、學生等人群開展的桌球、羽毛球、遊泳等健身活動貫穿全年,有力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常態化、生活化,呈現出「天天有鍛鍊,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全年不斷線」的局面。
「活動是體育的生命。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全民運動猶如星星之火,將全民健身的理念深植於人民心裡,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陳斌說,不管在縣城是在農村,一個個充滿活力的運動瞬間,定格了尋烏縣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精彩畫面。
品牌賽事如火如荼
2019年7月至8月,尋烏縣夏季籃球聯賽如期開賽。「比賽期間,整個縣城猶如過年一樣熱鬧。」陳斌說,觀眾場場爆滿,比賽氣氛火爆熱烈,他們只能採用對外售票的方法控制觀賽規模。
一個縣級籃球賽事緣何這般火爆?背後是尋烏縣籃球協會的積極協調和專業運作。據了解,為確保聯賽精彩程度,比賽由尋烏籃協根據本土球員綜合實力評判分為一線球員12名、二線球員24名,各球隊按「雙向選擇」原則進行挑選,還允許各隊聘請外援1名。通過制定一系列規則,平衡了各支球隊的實力,讓比賽精彩紛呈。
「我們還採取聘請專業裁判,現場同步專業解說,在比賽間隔進行文藝和武術表演,邀請縣領導頒獎等措施,濃厚了比賽的氛圍,球員打得專注,球迷也看得過癮。」陳斌說,籃球氛圍日益濃厚,賽事名氣越來越響,該縣體育中心籃球館已成為贛閩粵三省籃球明星競技的舞臺。
近年來,尋烏縣體育局立足本土實際,創新體制機制,把體育協會建設作為推動體育運動發展的重要抓手。該局通過邀請有經濟實力、有興趣愛好的企業家擔任會長,專業人士擔任副會長,能說會寫的當秘書長等方法,解決了賽事資金籌集難、運動開展難等問題。
「舉辦一屆夏季籃球聯賽需要80萬元至100萬元,通過賽事冠名、企業贊助、現場廣告等市場化運作,不需要縣財政出一分錢。」陳斌說。堅持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開放型合作,尋烏縣體育事業走出了一條新路子,煥發出新活力。
目前,尋烏縣已成立21個體育協會,涵蓋籃球、足球、武術、自行車、輪滑、象棋、汽車摩託車等運動,各部門、各體育協會之間相互配合,足球、羽毛球、氣排球夏季聯賽等跨省、跨地品牌賽事輪番上演,賽事組織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一個良性循環的體育生態圈逐漸成形。同時,體育協會的蓬勃發展,也培養了一大批競技人才,湧現出全國田徑女子100米冠軍陳華琳、全省輪滑花式剎停冠軍古濱等優秀運動員。在省、市各項賽事中,尋烏縣連續多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體育產業發展壯大
夜幕降臨,尋烏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燈火通明,街舞、瑜伽、動力單車、藝術體操……在運動中揮汗如雨的人們隨處可見,健身「打卡」已成為新風尚。「每天下班後,我都會來這裡健身,鍛鍊身體,很方便。」居民胡女士說。
多年前,尋烏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一樓以下沒有利用起來,閒置了很長時間。該縣體育局積極行動,大力開發運動場館,引進力美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打造綜合體育運動場所,讓群眾多了一個健身運動的好去處。「目前,我們公司的運動場所有近6000平方米,聘請了30多名指導老師,學員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喜愛的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何金龍說。
走進一旁的孟飛藝術培訓中心,記者看到,學員在這裡練習武術和舞獅。該培訓中心負責人劉宣來告訴記者,他以前在廣東、福建等地從事武術培訓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從業經驗。2016年他回到尋烏髮展,目前在縣城開辦了3個培訓中心,學員有800多名。「縣體育局積極協調,幫助公司申請一塊地,計劃建造一棟全民健身綜合大樓,為熱愛運動的學員提供一個理想場所。」劉宣來說。
「大家注意腳上動作,保持身體平衡。」在酷愛輪滑培訓中心,尋烏縣輪滑協會會長陳金盛正在耐心教導學員。「輪滑運動這兩年才興起來,目前學員還比較少。為支持這種相對冷門運動項目的發展,我們採取免費提供場所或補貼租金等方式,支持他們發展壯大。」陳斌說。
體育產業是朝陽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也是幸福產業,群眾需求旺盛。近年來,尋烏縣體育局高度重視體育產業發展,通過引進人才和資金、大力開發建設運動場館、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等措施,積極走體育與教育、體育與旅遊、體育與文化等融合之路,全縣體育產業發展不斷升級,體育培訓、競賽表演、場館服務等多業態蓬勃發展,不僅造福了人民群眾,也日益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