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願景》:聚焦中國科技發展與未來生活

2020-11-18 中國新聞出版網

  本網訊 由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出品,聚焦中國科技發展與未來生活的五集人文紀錄片《中國願景》於8月27日在愛奇藝獨播上線(每天12:00更新一集),以紀錄訪談形式呈現在全球觀眾面前。


《中國願景》海報(資料圖片)

  《中國願景》是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以來,Discovery 首次以「中國創造」為主題,向全球觀眾展現的中國科技創新百景圖。

  今日的中國人,正在通過創新,找尋通往中國未來幾十年道路的方向。為了更好地呈現社會現狀與討論潛在問題,Discovery團隊走訪國內外企業和發明團隊,採訪文化研究學者,用數據化的方式展望中國願景。

  紀錄片中,倫敦國王學院劉氏中國研究院院長凱利·布朗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在中國,現代化就是研發技術、解決各種問題。你能真真切切地看到,技術正與社會進步密不可分。」每一年,中國申請了許多專利,這些專利都會衍生各類技術,將可能性拓展到無限,受益者將是全社會。

  紀錄片中,出現了眾多新技術。從音科技術公司想用「語音分離術」讓失聰者重新聽見;到山姆會員商店通過規模化生產、未來農場以及先進的儲存及物流,提升食品質量和檢測水平;再到肯德基讓孩子們在享受美食同時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國的人工智慧、專利技術、修復技術和社會設計,都將社會人文關懷放在了重要的位子。

  為了更好地呈現中國科技發展現狀,創作團隊從醫藥、通訊、農業、歷史、電力等學科切入,深入研究中國未來的可能性。從「帶電栽培」到 「沙漠種植」,從「文化傳承」到「一帶一路」等無不關注著新一代技術成果如何實現中國倡導的「命運共同體」, 讓人文和生態達到平衡,讓共同發展的理念在中國和世界的交流與合作中得到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Discovery團隊在紀錄片中圍繞「生態保護」 「社會責任」「文化傳承」「食物需求」「老齡化」等社會話題,向我們展現了新一代如何用他們的技術與知識去解決問題,把高質量生活轉變成現實。

  作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製作和播出平臺,Discovery提供的內容覆蓋全球220個國家,累計付費觀眾超過30億,自1998年進入中國以來,製作了大量優秀的中國題材紀錄片,向世界展現中國良好形象。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中國願景》聚焦中國科技發展與未來生活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由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出品、聚焦中國科技發展與未來生活的5集人文紀錄片《中國願景》8月27日在愛奇藝獨播上線(每天12:00更新一集)。  《中國願景》是Discovery首次以「中國創造」為主題,以紀錄訪談的形式,向全球觀眾展現的中國科技創新百景圖。
  • 聚焦數位化願景 共創企業新未來
    「慧聚共贏」數位化營銷創新論壇現場盛況此次「慧聚共贏」數位化營銷創新論壇,作為新格局·大未來 第三屆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峰會(CIIS 2020)的分論壇,在峰會從產業數位化、產業資本論、金融創新、新技術等多個角度,討論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基礎上,深入針對2020年國內To B趨勢發展,新的行業熱點解讀,未來產業數位化運營變革,
  • 央視紀錄片《大數據時代》:數據時代,聚焦未來!
    、央視紀錄頻道和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聯合攝製。《大數據時代》以客觀呈現為敘事準則,該片將以大數據時代來臨為背景,以真實技術應用場景為取材對象,用紀錄片的藝術形式展現科技魅力,以輕鬆活潑的表現方式,細緻而生動地講述了大數據技術在政府治理、民生服務、數據安全、工業轉型、未來生活等方面帶來的改變和影響,以宏大的國際視野,探討中國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創新。同時,這是我國近年來拍攝的首部全面展現大數據產業發展的大型科技紀錄片。
  • 「報導」中國「黑科技」幕後,《創新中國》這樣解讀創新故事
    《創新中國》以講述前沿科技和科技幕後的故事為主,藉助多元化的表現手法,試圖改變大眾對紀錄片的固有認知,將這部聚焦科技發展的紀錄片做得有意思、有意義、有故事。見證社會發展的紀錄片領域,這回一不小心成了高科技的「首秀場」。
  • 紀錄片《中國》:聚焦人物故事,再現文明歷程
    12月7日起,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將在湖南衛視、芒果TV平臺上線。這是一部聚焦中國歷史、挖掘人物故事的紀錄片,第一季將從百家爭鳴、異彩紛呈的春秋戰國,一路講到求同存異、包羅萬象的大唐盛世。
  • 藝考 ▏紀錄片《創新中國》
    《創新中國》是一部講述中國最新科技成就和創新精神的紀錄片。它關注最前沿的科學突破、最新潮的科技熱點,聚焦信息技術、新型能源、中國製造、生命科學、航空航天與海洋探索等前沿領域,用鮮活的故事記錄當下中國偉大的創新實踐。
  • 聚焦丨《中國品牌檔案》紀錄片:鑫遠·太湖健康城——健康中國的...
    [導讀]今年6月,《中國品牌檔案》欄目來到了湖州,走進了鑫遠·太湖健康城,開啟為期5天的紀錄片拍攝工作。   今年6月,《中國品牌檔案》欄目來到了湖州,走進了鑫遠·太湖健康城,開啟為期5天的紀錄片拍攝工作。
  • 主流文化面向世界的多元表達——近十年中國紀錄片的創作發展
    在中央的頂層設計理念下,國家廣電總局高瞻遠矚,於2010年發布了《關於加快紀錄片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紀錄片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轉折點,「由此發端,政策與市場成為了推動中國紀錄片產業發展的兩個車輪,中國紀錄片的發展開始由自發無序逐步轉向自覺有序,由事業發展迅速轉向產業發展」。
  • 2020中國科幻大會聚焦「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
    原標題:2020中國科幻大會聚焦「科學夢想 創造未來」   11月1日,2020中國科幻大會在北京石景山區首鋼園開幕,本次大會主題為「科學夢想創造未來」,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 《天罰》紀錄片入選《2016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
    昨天,《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16》發布會在國家圖書館成功舉行。
  • 數據看中國| 紀錄片裡的中國農業
    這背後  是中國對農業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推進  是對農業科技的持續進步  以及對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不斷探索  而最重要的是  億萬中國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巨大付出  ——《超級工程Ⅲ:縱橫》  這是紀錄片——超級工程第三季對於中國農業的描述,不止是《超級中國》:《中國人的飯碗》、《大國根基》
  • 紀錄片《最美中國》第三季:聚焦「超級工程」與「最美邊境」
    6月10日,中國首部VR全景航拍系列紀錄片《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三季發布會在京舉辦。劇照主辦方介紹說,「記錄」和「傳承」是《最美中國 大有可觀》第三季的關鍵詞,這一季紀錄片將鏡頭聚焦於「超級工程」背後的工程師們,深入挖掘超級工程幕後故事,記錄那些背後默默奉獻的工程師們。如作為藍箭航天發動機研究的負責人,葛明和和團隊一起研發了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的第一款液體火箭發動機。在本季《最美中國》紀錄片中,鏡頭對準了火箭發動機背後的葛明和及其團隊。
  • 紀錄片的紀實與未來
    事實上,紀錄片行業高速發展已經數年,愛奇藝、騰訊、優酷、B站等主流視頻平臺,近年來都在發力搶佔賽道,各家原創自製紀錄片層出不窮,其中不乏讓各個年齡段觀眾都津津樂道的優質作品。而紀錄片也正以它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著當下真實生活場景中,令人動容的一幕幕畫面。
  • 中國紀錄片發展正迎來春天
    中宣部對外推廣局影視交流處處長孫海東認為,在國家不斷加大對國產紀錄片扶持力度的政策鼓舞下,2019年無論是創作、生產、傳播,還是走出去等方面,中國紀錄片行業都出現了可喜的新氣象,呈現出諸多受到矚目的「高光時刻」。  在《航拍中國(第二季)》《長江之戀》等一批精品佳作集中湧現的同時,國產紀錄片發展呈現出一系列可喜的新趨勢、新變化。
  • 視聽改變生活,文化引領未來——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將於11...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介紹大會基本概況和重點活動安排: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是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下,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承辦單位是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京東集團。大會的主題是視聽改變生活,文化引領未來。
  • 大咖同臺,展望新時代下中國紀錄片的發展
    論壇首次發布《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20)》,演講嘉賓先後從不同視角出發,回顧2020年中國紀錄片的發展歷程,展望新時代下中國紀錄片的發展路徑與對策。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明品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及紀錄中國聯合發布的《中國紀錄片發展報告(2020)》進行闡述,深度剖析中國紀錄片多點突破、質量總體提升的發展局面,分享三年來總局扶持推出的紀錄片精品項目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12月6日,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以下是在「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上的領導致辭。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副會長 王玉祥  我希望,通過本次保險論壇,能夠對過去中國保險科技創新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總結,能夠為保險業挖掘、創造價值,為科技行業賦能;我相信,本次論壇是科技保險的新起點,也是邁進未來中國保險黃金時代的新起點;我期待,保險業將在各級政府優惠政策扶持與支持幫助下,攜手科技業,打造政府、保險、企業共同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成功樣板。
  • 《科技的力量》 全景記錄中國科技70年不朽傳奇
    全景記錄中國科技70年櫛風沐雨艱辛歷程的系列紀錄片《科技的力量——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科技檔案》,5月1日至3日晚將在湖南金鷹紀實衛視播出。紀錄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70年科技檔案所記錄的科技發展脈絡為線索,從真實人物故事切入,以小見大,講述幾代科技工作者銳意創新、勇攀科技高峰的創新故事,展示科技進步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國智慧對世界科技發展做出的貢獻。
  • 世界首部人工智慧配音的紀錄片《創新中國》登陸CCTV-9
    對於一部聚焦中國最前沿科技發展的紀錄片來說,既能產生科技領域的探討又能引起普通人的關注,同時產生具有延展性的跨領域探討,這是影片得到認可最直接的證明。其實在大眾印象裡,紀錄片都專業、垂直且嚴肅,但央視紀錄頻道似乎有意打破這種局限。前段時間在B站上頗受歡迎的《如果國寶會說話》在宣傳方面主攻年輕人,輕鬆俏皮的風格圈粉不少,拓寬了收視群體。
  • 陳光:中國未來15年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轉向
    轉型後的「自主創新」關鍵內涵是,從主要依靠現有技術的引進、集成、組合、應用到新技術基礎理論的自主發展,實現從「0」到「1」的突破。21世紀20年代起,中國科技戰略演變進入「自主創新2.0版本」。(二)開放跨越未來15年我國將面臨「外部環境根本變化」和「自身階段性跨越」兩個新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