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重症「兇兆」被發現!入院3天醫生就能知道誰最高危

2020-12-28 騰訊網

中國的疫情已經平息,歐美的疫情卻在不斷反覆發作中迎來了第2波大暴發。根據最新數據,過去1天裡,美國新增確診人數達到了驚人的12萬,1天的新增確診人數就是中國過去10個月累計確診人數的近1.5倍。

在如此高的病例增長速度下,儘管美國醫院只收治中重症患者,也依然要開始考慮醫療系統被擊穿的可能了。

提前預測患者入院後的病程,對於準確分配醫療資源至關重要。布裡格姆和女子醫院的研究人員通過觀察100名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的C反應蛋白(CRP)趨勢,分析了已知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的患者炎症水平。

他們發現,在住院的前48至72小時內,CRP水平的迅速升高預示著隨後的呼吸惡化和插管,而病情穩定的患者則觀察到穩定的CRP水平。研究結果發表在《細胞報告醫學》上。

在最初的24-48小時內,一種名為IL-6的細胞因子的增加與CRP水平和疾病的進展相關。在這個急性期,15名患者接受了藥物託珠單抗(一種IL-6受體)的治療,其CRP水平迅速、持續地降低。雖然CRP與IL-6相關,但CRP可以反映IL-6以外的其他炎症途徑,因此可以考慮靶向IL-6以外的其他炎症細胞因子或途徑。

此前,喬治華盛頓大學對中國案例的研究發現了5種生物標誌物,可能與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有較高的相關性,分別是IL-6、D-二聚體、CRP、LDH和鐵蛋白。

結果證明,這些生物標誌物水平與炎症及出血障礙相關,水平越高,需要進入ICU、進行有創性通氣支持和死亡的風險也升高。當乳酸脫氫酶水平大於1200單位/升,而D-二聚體水平大於3克/毫升時,病人死亡率最高。

炎症是一個寬泛的術語,用來描述與免疫反應有關的化學物質的釋放。CRP測試整合了許多與炎症有關的不同蛋白質的信號,這些蛋白質被稱為細胞因子,為醫生提供了幾個小時內患者炎症活動的快照。

其他測試,如關於哪些蛋白質可能在炎症通路中起作用的細胞因子檢測,可以提供更具體的信息,但這些測試可能需要1-2天的時間來處理,而且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在得到結果之前可能會惡化。因此,CRP測試可以作為評估新冠肺炎患者預期臨床軌跡的標準方案的一個實際補充。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哈佛大學麻省總醫院的醫生和科學家製作出了新的研究模型,實現了對「誰會患上重症新冠肺炎」80%的準確預測。

同類研究還有鍾南山團隊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一篇。該研究基於人工智慧深度學習所建立的生存模型,對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時的10項臨床特徵進行分析,以預測患者發展至危重病情的風險,如在患者住院期間持續採用此模型進行分析,預測結果會更加準確,有助於監測患者住院期間的風險趨勢。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11/201105112947.htm

[2]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medicine/fulltext/S2666-3791(20)30188-9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親身經歷,不僅肺一個器官衰竭!
    一項發布在柳葉刀雜誌上的論文研究了紐約市2家醫院收治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群體的狀況,研究共納入了1150名患者,257名(22%)為重症,中位年齡為62歲(51-72),這些重症患者中,大多數是60歲以上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的男性,其中近一半患有肥胖症[3]。
  • 全美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人數連破紀錄 醫生精疲力盡 醫院不堪重負
    冬季到來,美國的新冠疫情形勢持續惡化。眼下,全美各地醫院都面臨著超負荷運轉的艱難處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4日報導,22日,全美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人數達到約8.4萬人,連續13天打破紀錄。在賓夕法尼亞州,重症監護室的病床將在一周內全部被佔滿。俄亥俄州的醫院也到了承載的極限。有醫生形容,這一波疫情來勢洶洶,就像從「熱帶風暴」升級到了「颶風」。  特級護理醫師 馬修·克萊:我把過去6個月的新冠疫情,形容成是新冠肺炎「熱帶風暴」。現在每天情況都在變得更糟糕,我們現在全面升級到了新冠肺炎「颶風」。
  • 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中醫治重症,為啥...
    4月24日,最後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武漢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實現清零。  中醫藥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組織專家制定三版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中醫診療方案,推薦4個方劑和8個中藥注射劑,精準施策,多管齊下,減緩、阻止了重症向危重症的轉化,促使危重症轉為普通症,從而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病亡率。
  • 入院篩查沒查出新冠肺炎,卻查出早期肺癌!醫生:他們很幸運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世界人民都帶來大麻煩,但在這次疫情中,也有個別「幸運兒」,因為入院例行篩查新冠肺炎,卻揪出早期肺癌,僅微創手術就實現了治癒。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胸外科主任王繼勇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根據要求,所有的住院病人以及陪同的家屬都要做胸部CT,排除新冠肺炎後才能住院,防止感染其他病人。
  • 重症治癒是「陪」出來的:呼吸治療師與94歲新冠肺炎夫妻的33天
    這一天,也是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鍾竹青副主任率領的護理團隊接管中法新城院區B7西病區的第44天,累計70多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從這裡治癒出院。 2月26日高流量給氧 94歲的孫爺爺,除了確診為重症新冠肺炎之外,還有20多年的房顫病史,胸腔大量積液,下肢水腫。
  • 援鄂重症醫生口述:我在金銀潭醫院堅守 3月剛剛成功撤機第一例ECMO
    與此同時,還有一批重症醫生仍在堅守武漢。 目前,新冠肺炎重症還沒有特效藥,躺在ICU的2000多名重症患者與死神的搏鬥還在進行中。 武漢的重症病房有哪些故事?醫生和患者都在經歷什麼?
  • 抗疫|重慶重症科醫生劉景侖:身著白袍「戰」孝感
    這位來自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急診、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在凌晨3點才放下筆和電話,用大半個夜晚的時間完成了一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診療預案。早上7點多,劉景侖被驚醒。昨日這名患者出現兩次嚴重低氧,他驚出一身汗!忙得似「陀螺」的劉景侖,來不及享受溫暖的陽光,便匆忙趕往孝感中心醫院。
  • 新冠肺炎治療天價帳單,除了國家還有誰會買單!
    視訊中國·為民網訊【融媒體編輯餘梓林綜合】治療新冠肺炎要花多少錢?10萬、20萬...100萬?這可能是一個絕大多數人無法承受的天文數字。3月17日人民日報微信報導後,很多人才猛然發現,這個帳單的分量有多重。 一名30歲的患者33天治癒出院後,都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錢,他剛住院時交了5000元,住院第4天顯示已欠費1000多,但醫院沒有讓他繼續繳費。出院時他還被告知,墊付的5000元將返還。
  • 與新冠病毒面對面——專訪「湖南好醫生」蔣朝陽
    之前好幾次採訪,要麼他中途被護士叫回了病房,要麼他接著電話不見了…… 50歲的蔣朝陽,是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急重症醫學部主任。 春節以來,他就一直堅守在抗疫第一線,在隔離病房裡與新冠病毒面對面。最危險的時候,患者因為一嗆,將氣管插管內的血水、痰液噴到了他的臉上。「作為醫生,病人永遠是第一位。醫生沒有時間考慮自己的安全。」
  • 通過視頻第一次看到寶寶 新冠肺炎確診夫妻全家在線團圓
    感染科病房內李鮮通過視頻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寶寶。1月27日,即將臨產的李鮮在中部戰區總醫院確診新冠肺炎。中部戰區總醫院婦產科副主任 陳瀅: 急診做了CT之後,雙肺感染是非常嚴重的,那麼我們當時上午會診就決定這個病人,一旦確診,我們要搶著拐點出現之前,一定要把這個病人做終止妊娠的選擇,當然,這個還是要徵求病人家屬的意見,因為對於這個孕產婦來說,屬於可能發生重症的高危人群
  • 北京一新冠肺炎重症病例服安宮牛黃丸後正恢復,專家:別亂吃!
    用在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療上,安宮牛黃丸可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劉清泉院長解釋道,這裡提到的「竅」有兩層含義,首先是腦部醒神,其次是肺(肺部在中醫裡也是一個竅)。安宮牛黃丸起到了解毒、醒神、開竅、清熱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治療上中西醫緊密配合,很快就將患者身上的熱毒得以清解,正氣開始得到恢復,之後該患者很快撤除ECMO,逐步脫離了危重症狀態,目前處於康復治療階段。
  • DIY尿壺、吊牌、約束帶……小「發明」改善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
    紅網時刻2月20日訊(記者 劉丹 陳亞男 通訊員 張磊 曹嵐 張麗娜)自製礦泉水瓶尿壺、營養吊牌、「襪套」約束帶……武漢協和西院湘雅病房中的白衣天使變身「發明家」,把醫護聯合查房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因地制宜」的小手工製作來解決,從細節入手注重每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管理,使得治療理念得到落實,治療效果得到改善,努力提高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堅決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
  • 我市首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2月22日上午,來自資興市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黃某經過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ICU三區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治癒出院。該院收治的另一例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也於當天轉為普通病例。這標誌著我市在新冠肺炎重症病例的救治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我市確診的39例新冠肺炎患者中,還有8例在院治療,無重症患者。
  • 北京年齡最小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四世同堂7人均感染
    北京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院 四世同堂7人均感染  中新網北京2月24日電 (記者 杜燕)北京市目前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兒萌萌(化名)已治癒出院。據介紹,其家為四世同堂共七口人,均確認新冠肺炎,目前部分已出院。  截至2月23日24時,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399例。
  • 生命之花重新綻放 海南又添8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
    驚心動魄:尿毒症患者「活過來」了「經過十幾天與病魔的奮戰後,蔡先生終於康復了!」感染科副主任吳濤感慨地說,在負壓隔離病房救治將近十天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蔡先生又「活了過來」。整個過程可謂驚心動魄。吳濤回憶仍心有餘悸,「患者病情危急,一刻都不能耽誤。」
  • 鍾南山團隊與騰訊研發的新冠重症AI預測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來源標題:鍾南山團隊與騰訊研發的新冠重症AI預測成果登上《自然》子刊 鍾南山團隊與騰訊AI Lab日前披露了利用AI預測COVID-19患者病情發展至危重概率的研究成果,可分別預測5天、10天和30天內病情危重的概率,有助於為病人進行早期分診
  • 武漢醫生敢死隊:高危90秒與病毒源最近,最怕晚上ICU插管
    1月23日,她看到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的經歷,仔細回憶這位患者的各項檢查指標,判斷對方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自己的眼疾可能是被對方攜帶的病毒所感染。楊萍立刻在家戴上口罩對自己隔離,2歲的兒子平時最喜歡粘著媽媽,但此時不得不保持距離。每天晚上強行抱走時,兒子總是哇哇大哭,吃飯時楊萍獨自一人去陽臺。幸運的是,病情到第七天開始穩定,第八天開始好轉,最後慢慢自愈。
  • 入院看病檢測新冠肺炎,反而查出了早期肺癌?告訴你早期癌症篩查...
    近日,有這麼一則新聞悄悄地登上了熱搜,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在入院看病先檢查新冠肺炎排除的這個期間,短短的一個月裡至少已經發現了4位患有肺癌的早期病人。
  • 學者:炎症細胞EOS計數 對新冠肺炎確診有重要意義
    (其中85例為非重症患者, 12例為重症患者),以及同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診治的227例患者(其中12例為新冠確診患者,24例為疑似新冠患者,15例為流感性肺炎患者,176例為其他肺炎患者)共324名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研究,結果發現以往很少有人關注的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EOS)計數高低,對新冠肺炎患者的早期確診有重要意義。
  • 智能病床:新冠肺炎重症護理顯神通
    黑龍江日報3月2日訊 自2月17日陸續向我省新冠肺炎收治醫院捐贈智能護理康復床產品以來,融智醫康(哈爾濱)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不斷收到來自醫療界的良好反饋。他們說,智能護理康復床在重症監護室中盡顯神通,大大提高了護理效率和人員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