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地外星球」——埃及黑白沙漠

2021-02-17 CRI行走非洲

在拍攝冒險、奇幻題材的電影時,好萊塢導演總是能從埃及找尋靈感——不論是《印第安納瓊斯》、《木乃伊》系列,還是正在全球熱映的《博物館奇妙夜3》。實際上,以古文明遺蹟為牽引、神秘感為賣點的旅遊業,的確構成了埃及外匯的主要來源。今天,國際臺駐埃及記者張一夫將為名編名導們介紹一處新的取景地——猶如地外星球的「黑白沙漠」。

越野車行駛在黑白沙漠間

扼守尼羅河三角洲最南端的開羅,是分隔富饒和荒蕪的最後堡壘。往北,近3萬平方公裡的衝積平原養育著埃及75%的民眾;往南,到處是無邊際的沙海。而我們的旅程正是從開羅出發,向著最荒蕪的西南方向挺進——天還沒亮,記者就搭乘朋友的吉普牧馬人駛出了開羅。

向西南方向行駛了約360公裡,我們在中午時分到達了拜哈裡耶綠洲(Bahariyya Oasis)。這片綠洲是人們進入「黑白沙漠」前的最後「伊甸園」,也是油料物資的最後供應地。所有乘坐大巴的隨團遊客,也都會在綠洲的主要居民點拜維提村(Bawiti)換乘四驅越野車,以繼續接下來的行程。就這樣,記者乘坐的越野車,與兩輛豐田陸地巡洋艦組成了三車編隊,朝著滾滾黃沙更深處殺將進去。

三車編隊向沙漠深處挺進,記者乘坐的是最後一輛牧馬人

在繼續往南的路上,天空雲團密布,層層疊疊,由遠及近看去,氣勢壓人,裹挾著飛沙的橫切風不時襲來,道路兩旁幾乎寸草不生······從拜維提村開出來約摸50公裡,一大片黑色山丘闖入了人們的視野,這就是黑白沙漠中的黑沙漠。

沙漠裡不時刮來陣陣橫風

一望無垠的黑沙漠,仿佛是一片「煤海」,地表覆蓋著一層黑色砂礫。每一座山丘的顏色,幾乎都完整地呈現出由金黃到炭黑的過渡,海拔越高,越黑得厲害。有意思的是,很多黑色山丘的頂端都呈圓錐狀,像是億萬年前的火山口。在這種聯想下,整個黑沙漠仿佛成為了電影《指環王》裡,佛羅多前往末日火山時所必經的兇險之地。

要說黑沙漠裡的「末日火山」指哪,那肯定非英國人山莫屬。英國人山是黑沙漠裡海拔最高的黑色沙丘,因二戰期間英國軍人在山頂設置瞭望臺而得名。

黑沙漠由億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形成

現在的研究表明,黑沙漠與火山還真脫不了干係。滿眼望去的黑色砂礫,都是在億萬年前由火山口噴出的玄武巖,而顏色呈紅褐色的則是含鐵砂巖。遺憾的是,我沒能在日落十分造訪黑沙漠,否則,我一定能更為深切地體驗這暗夜中磅礴而具有史詩氣質的「中土世界」。

俯拍看得更清楚

結束在黑沙漠的旅程,我們趕回拜維提村,找到一家貝都因人經營的餐館略作休整。大家聚攏在低矮的餐桌旁席地而坐,大餅就著美味的霍姆斯醬解決了午飯。午後,我們從拜維提村再出發,開始了白沙漠之旅。

貝都因人餐館一景

車開了不多時,司機一打輪,領著三輛車駛下路基,來到了一座小山包前。原來,這就是黑白沙漠景區裡的著名景點——水晶山(CRYSTAL MOUNTAIN)。走近一看,小山包的裂縫處石榴籽兒般地裸露著成片晶體,想必這就是水晶山名稱的來歷吧!這些晶體並不如水晶那麼剔透,反倒是有些發白,打聽後才知道,這其實是一座巨大的石英石。不過,受名聲所累,這些「石榴籽兒」免不得要被遊客摩挲幾番,地上的碎石英塊兒也被人們俯身拾起,留作了紀念。

水晶山實際上是一座巨大的石英石

細碎的石英石散落各處

在我印象裡,自打離開水晶山後沒多久,我們就告別了公路。越野車像脫韁的野馬,毫無拘束地衝進了大漠。一路上,我們不畏斜坡、枯木和石塊,沙海馳騁,大家的心隨著越野車一道縱情恣肆。在翻越重重山嶺後,我們來到了一座巨大的山口,此時,沙漠中已經出現成片的白色石塊,地形地貌似乎已悄然發生改變。

白色石塊的出現,意味地形地貌的悄然變化

駛過山口,眼前倏地豁然開朗,躍然眼前的壯麗景象震撼著在場的每一顆的心。面對此情此景,胸中不禁有了造化鍾神秀的感嘆。虎踞龍盤著的群山,並不似三山五嶽那般秀美、奇俊,雖然海拔不高,但其磅礴壯闊之勢,難有出其右者。大家甚至懷疑,是否已經置身地外星球!

駛過山口後,極其壯美的群山列陣排開

也有狀如拱橋的小山

接下來的旅程,只能是更刺激。從山口往下,三輛越野車高速衝向谷底。彼時高處看時的虎踞龍盤,已然成為前行在山谷中的疊嶂層巒,我們在山間蜿蜒,生怕山後就是燦爛的地外文明。

由於沙深坡陡輜重多,我們的車終於陷在了沙坑裡,放肆的情懷也稍有停頓。這時,我們不得不給車胎放了些氣,也下來些人,一來車會輕些,二來輪胎的抓地能力也會更好。

穿過山谷,我們又來到了無邊的怪石陣——瑰麗奇異、光怪陸離的景致真是應接不暇。怪石陣裡的巨石顏色乳白,有的形如蘑菇,有的狀如雄鷹,綿延不絕。在晚霞氤氳下,靜謐的怪石陣彌散出如仙似幻的奇妙·····

所謂白沙漠實際是由黃沙和白堊交錯構成

這是著名的「小雞燉蘑菇」

實際上,這些巨石乃史前白堊,經歷滄海桑田後,曾經的汪洋大海露出地面,最終在黃沙經年累月的侵蝕打磨下,形成了這般景象——而這片無垠的怪石陣,就是我們要找尋的白沙漠。

雖然對於白沙漠的成因,學術界仍在探討,但這絲毫不妨礙遊人的興致。落日時分,白堊亂石上泛起了或粉或紫的微光,而我們的旅程也到了該結束的時候。由於安全形勢不允許,我們無法在白沙漠露營,也無緣見證星空的美妙,和有關沙漠狐狸的種種傳說了!

夕陽西下背景下的小雞燉蘑菇更加美妙

在落日餘暉中結束了黑白沙漠探秘之旅

造物主是格外垂青埃及的。如果說尼羅河和紅海是給予黎民的饋贈,那麼猶如地外星球景色的黑白沙漠,便是諸神的樂園。打開你的探索之心,加入我們的埃及尋奇之旅吧!

小貼士


【長按點擊下圖「」二維碼,存儲到手機,然後點擊微信掃一掃,選擇「從相冊選取二維碼」,再選中剛剛存下的的二維碼,即可瞬間訂閱「」公眾號啦】


相關焦點

  • 橫穿埃及黑白沙漠 探秘「地外星球」風光
    實際上,以古文明遺蹟為牽引、神秘感為賣點的旅遊業,確實成為了埃及的主要經濟支柱和外匯來源。今天,第一資訊駐埃及記者張一夫將給各位熱愛旅遊的小夥伴們推薦一處新的出遊聖地,也向名編名導們推薦一處幻妙的外景地,那就是猶如地外星球的「黑白沙漠」,大家不妨跟隨他的腳步,一起踏上「地外星球」之旅。
  • 【外域】坐吉普賞「外星球風光」——埃及黑白沙漠遊記
    ,不管是出現在電影中還是現實裡,總有一種神秘的韻味,而非同尋常的沙漠,除去神秘還有著濃濃的科幻色彩,置身此中,仿佛來到外星球,埃及的黑白沙漠便是這樣一個所在。從埃及首都開羅出發,向西南方向疾馳,一路上是開闊的曠野和隱約可見的鑽油井,行駛400多公裡後,我們就要到達一片經過千萬年才形成的「世外風光」了。經驗豐富的司機兼導遊告訴我們,進沙漠之前,帶上足夠的水、食物和燃料是非常重要的,黑色沙漠附近有一個名為拜哈裡耶的綠洲,他在那裡完成補給,帶上帳篷,開著吉普帶領我們飛馳進入了「外星球」。
  • 埃及【黑白沙漠】漫天月光裡,向火而生.
    我意識模糊,大概記得明日要早早起床趕巴士去沙漠。如果要去黑白沙漠,就要先坐5小時的大巴到Bahariya Oasis,然後和嚮導匯合換車再前往沙漠。開羅巴士站每天有7點,8點兩班車去Bahariya Oasis。錯過大巴就只能和當地人擠私營小巴士前往。真的很擠,很擠,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我們3個就開心的錯過了發車時間擠上了小麵包車,特別近距離感受了城市風情。
  • 只是為了那驚鴻一瞥——自由行走在埃及的半個月(黑白沙漠)
    我估計99%以上的人,去埃及都是奔著金字塔、尼羅河、帝王谷這類聲名顯赫的地方去的。而我,在出發之前,最最期待的目的地卻是相對小眾的黑白沙漠。那是偶然間在別人的遊記中看到的照片,就那麼入了眼,再也忘不掉。於是,我為了它迅速拋棄了跟團去埃及的打算,一番研究之後,終於敲定了所有的行程。黑白沙漠,將是本次巡幸的第一站。
  • 【在路上】埃及遊記——一邊沙漠一邊紅海的神秘國度
    為展示法院人多姿多彩的另一面,特開設【在路上】專欄,帶你走進法院人的業外生活,一起翻我們讀過的書、一起說我們經歷的事、一起追我們見過的人、一起尋我們走過的路。 小時候收看央視的一檔旅遊節目,埃及的獅身人面相、埃及豔后和無邊的沙漠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年春節我和我先生決定前往這個神秘而遙遠的國度旅遊。 經過16小時的長途飛行,我們抵達了亞斯文機場。
  • 埃及旅遊吃什麼,特色野外覓食,熱情的沙漠餐,網友:吃一嘴沙子
    「在埃及吃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沒有「在埃及看什麼」那麼顯而易見,有一點可以肯定,現代埃及是穆斯林國家,哪裡都吃不到豬肉。野外覓食,熱情的沙漠餐。埃及西部的白沙漠提供了一個「露天餐館」,就像其他歐洲城市的野營地一樣。
  • 看紀錄片學生物:《中東沙漠之地》之埃及,動物驚奇的身體構造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一部分落於埃及境內。在這種獨特的沙漠生態系統中,出沒著一些外形奇特的動物。角鱗和石龍子各自仰仗自己獨特的身體構造,成為這片沙漠中的常見的物種。
  • 為了尋找地外生命,科學家對星球進行分類,更快找到外星人!
    地球之外是否還存在地外生命,這一問題加快了人類去往外太空的探索,截止到目前為止,都沒有找到任何和外星人有關的痕跡,儘管人類已經探索外太空接近半個世紀時間,想要發現外星人為時過早,宇宙中真的存在高級文明嗎?想要知道這一問題的答案,必須要找到宇宙中的宜居星球。
  • 《黑白星球》:如何讓馬薇薇也尷尬?一個節目就夠了
    為了開始尋求新的出路,《黑白星球》孕育而生。《黑白星球》在剛推出的時候確實是吸引眼球的,因為它選擇讓馬薇薇這個《奇葩說》中最火的選手去獨自挑大梁主持一檔節目,吸引我們的已經不再是這個節目本身,而是馬薇薇這個名詞了。
  • 奶油沙漠顛覆你對沙漠的印象!長滿巨大白色蘑菇
    位於埃及西部法拉法拉綠洲,有一片奶油色的美景,與周圍黃色沙漠形成鮮明對比,高聳的白堊巖層屹立在雪白沙漠中,仿佛巨大的蘑菇群,這些經過千年風化、形成各種特殊形狀的巖石,就是埃及知名的白色沙漠。一大片白色沙漠中,豎立奇形怪狀的石頭,像鴕鳥、駱駝、老鷹、蘑菇、蛋糕等,可以充分發揮想像力的地方,這地區的沙漠之所以會是白色,也與這些巖石有關,白堊巖(非晶質石灰巖,呈白色,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紅藻類化石)經過千萬年風蝕,造成粉狀細石散布各地,覆蓋在原本黃色沙漠上。
  • 埃及旅遊神助攻——這麼多勝地,去不去由你
    —— 這個小編已經憧憬許久的神秘國度,真是令人嫉妒的牙痒痒.據小王子的一系列神吐槽(小王子是報團遊),小編幸災樂禍地發現,原來報團旅遊也會中各種坑。好吧,且不說小王子遇到的各種不爽經歷,他的行程規劃還是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的。以後想探索埃及的朋友們不妨參考一下,或許會有幫助。
  • 撒哈拉流浪旅程:白沙漠與黑沙漠的奇遇!
    埃及的國土94%都是沙漠,從飛機上往下看,除了尼羅河流域有些許的綠意外,其餘廣闊的土地上,除了黃沙,還是黃沙。離開尼羅河流域後的每一步,都似乎需要鼓起巨大勇氣,但一望無垠的沙海中也藏著很多的驚喜,比如:僅在埃及才能看到的星形沙丘、海市蜃樓般的綠洲,不思議的黑與白的沙漠。
  • 隱藏在沙漠深處的世外桃源——埃及錫瓦綠洲
    隱藏在沙漠深處的世外桃源——埃及錫瓦綠洲2012年05月30日 14:38    來源:新華社   作者:徐曉蕾王惠   沙丘和千層巖,鹽湖和棕櫚樹,老城廢墟和新城市場,驢車和咖啡店……  難以想像,在埃及西部廣袤沙漠的深處,隱藏著這樣一個如夢似幻的世外桃源,這就是埃及最具傳奇色彩的綠洲——錫瓦。
  • ...人類還從哪些地外星球上帶回了樣本?來看看地外星球採樣返回...
    ▲「隼鳥2號」採樣示意圖 近年來,除了上月球採樣,全球還開展了多項地外星球採樣返回活動。例如,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在完成對龍宮小行星採樣任務後,將於今年底返回地球;而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奧西裡斯-雷克斯」也在今年10月對貝努小行星進行了採樣。
  • 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作者:文/虞子期 人類明明可以在地球上生活得好好,為何天天都想往「地外走」?無非就是有幾個常規化的原因存在 第一、探索地外生命 第二、尋找地外資源 第三、看看是否適合人類居住,為未來人類前往地外星球做好準備
  • 除了金字塔,埃及這幾個寶藏景點必去
    埃及的古蹟眾多,且不表世界奇蹟金字塔,也不說耳熟能詳的木乃伊單就埃及的神廟就夠你轉上幾天,卡爾奈克神廟、阿布辛貝勒神廟、埃德夫神廟、菲萊神.廟、女王神廟等等,震撼視覺的神廟那高高的方尖碑、巨大粗壯的廊柱、滿牆的雕刻,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除了月亮,人類還從哪些地外星球上帶回了樣本?來看看地外星球採樣...
    ▲「隼鳥2號」採樣示意圖 近年來,除了上月球採樣,全球還開展了多項地外星球採樣返回活動。地外星球採樣返回,正成為空間探測的一大熱門。 帶天體樣品回地球做精細研究 採樣返回,就是用具有採樣返回功能的空間探測器在地外星球採集樣品,然後把樣品帶回地球。目前採樣的方式五花八門,這是因為各個地外星球差異很大,所以需要不同的採樣返回方式。
  • 科學家:若能知曉,或是人類探索地外星球的助力
    不過,這也並不妨礙科學家對南極的探索和了解,科學家們認為,正是因為南極的極端氣候,才會使得更多的秘密都會被隱藏在南極的冰川之下,南極上是一片被冰雪覆蓋的場景,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知曉其實南極厚厚的冰層,並不是自地球誕生開始便存在的。
  • 優酷攜手馬薇薇 《黑白星球》今日正式播出
    優酷土豆高級副總裁王平、米未傳媒創始人兼CEO馬東、《黑白星球》主持人馬薇薇悉數現身助陣。    發布會上,王平與馬東一起向馬薇薇送上了一匹可愛的萌寵「微微馬」,預祝《黑白星球》開播「馬到成功」。      《黑白星球》「正片」將於6月22日獨家登陸優酷,開啟「今天立論,明天打臉」的「活久見」模式。
  • 上太空挖「寶」盤點地外星球採樣返回大戲
    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採樣  2020年,中國嫦娥五號探月器將從月球帶回約2公斤月壤,此外全球發射了3個火星探測器,掀起了火星探測的熱潮,還開展了多項地外星球採樣返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