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中的單發雙發是啥意思,發動機多就一定好嗎?兩者強弱難分

2020-12-23 米爾觀天下

戰鬥機如今是一個國家空軍強大與否的重要標準,那麼問題來了,戰鬥機的發動機多了就一定好嗎?我們首先來了解兩者的作用。雙發重型戰鬥機通常用於遠程巡航作戰任務,包括遠程空中攔截任務。除了射程遠之外,它還需要很高的速度才能快速到達戰鬥區域,或者到達目標區域進行驅趕。由於安裝了兩個引擎,雙引擎重型戰鬥機的推力可達2馬赫,速度可達3馬赫。飛行高度很高,接近2萬米,有些甚至達到3萬米。雙引擎重型戰鬥機的性能分為用於空中作戰的空中優勢重型戰鬥機和用於地對海打擊的攻擊機。

F16單發戰鬥機

目前,雙引擎重型戰鬥機正逐步向空戰和攻擊相結合的多功能方向發展,並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目前有:架蘇-30、蘇-35、F-15、颱風等這類重型戰鬥機的典型。五代飛機中的F-22、J-20、蘇-57等都屬於重型戰鬥機的範疇。雙引擎重型戰鬥機屬於主戰飛機,在高低空格鬥中處於優勢位置。

蘇57雙發重型戰鬥機

輕型戰鬥機機身小,重量輕,使用單一發動機。這種戰鬥機主要用於地面防空,以空戰為主要性能,並考慮到對地面和海上的打擊能力。輕型戰鬥機機動靈活,具有出色的低空性能和強大的低空突防能力。與重型戰鬥機相比,它的航程、速度和有效載荷都較低,速度低於重型戰鬥機。典型型號有:F-16、米格29、殲10、梟龍等。單引擎輕型戰鬥機屬於高低搭配的低端戰鬥機。

殲10單發戰鬥機

重型戰鬥機以不同的價格和不同的定位,發展成為主要的作戰飛機。它的定位是建造一架具有高戰鬥力的高端飛機,能夠對抗空中和海上目標。它具有大縱深作戰能力,可以攜帶大型飛彈攻擊目標。因此,重型戰鬥機的價格也高得多,維護和使用成本也相對較高。如果大量設備承受巨大壓力,特別是在戰爭狀態下,生產周期長,成本高,供應很可能會中斷。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輕型戰鬥機出現了。儘管輕型戰鬥機比雙引擎重型戰鬥機體積小、重量輕、子彈少、使用範圍小,但它們價格便宜、製造速度快、易於維護、使用成本低。戰時,它可以大批量生產,製造周期短。單引擎輕型戰鬥機在使用和定位上屬於低端類型,通常用作「消耗品」或補充品。

首先,從它們的性能和定位來看,重型雙發戰鬥機肯定是比較強的。兩者之間一對一的競爭也是重型戰鬥機獲勝的機會更高。然而,武器的力量不能從性能的比較中看出,因為武器是用於戰鬥的。雖然輕型戰鬥機體積很小,但在空戰中並不一定完全是劣等的。就性能特徵而言,雖然重型戰鬥機是多用途的,但迄今為止它並不均衡,通常是一種出色的性能。然而,輕型戰鬥機通常具有良好的空戰性能。還有許多輕型戰鬥機在空戰中沒有輸給重型戰鬥機的例子。其次,輕型戰鬥機被定位為低端「消耗品」型號。在戰爭時期,有許多戰鬥案例,T-34坦克的性能遠不如虎式,但最終的贏家是T-34。因此,僅僅從表現來判斷誰是贏家顯然不夠嚴格。戰鬥機首先用於戰鬥。這就是製作它們的目的。因此,只有實戰才是強弱的最終考驗。(皓月)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需要單發隱形戰機嗎?專家:有必要,可與F-35分庭抗禮
    生產線上的量產型蘇-57隱形戰鬥機 俄羅斯首款第五代蘇-57隱形戰鬥機正在按計劃量產,它是一種雙發大型空優戰鬥機,那麼是否需要另一款較小型的單發多功能戰機作為輔助
  • 雙發重型隱身戰機的年產能已可到3位數!
    不過比較奇怪的是,當西太有了本地生產的重型雙發隱身戰鬥機服役以後,F22A機群反倒再也沒來過。讓外界怎麼也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是什麼。難道F22A真的是傳說中的,到全部退役也不會真正打一仗的純擺設?因此此後西太的空中戰略平衡,就變成了雙發重型隱身機和F35系列這種分為3個子型號的單發「偏重型」隱身機的隔空比試。
  • 王牌輕型戰機的較量:中國殲10C與美國F16V,誰更勝一籌?
    重量都在8噸左右,而且裝備的雷達在性能和功率上都比較相近,都是一款單發戰鬥機,而且都在向世界各國出售。在雙發重型戰機遍布的今天,性能出色的單發戰鬥機已經不多見了,其中最值得大家關注的就是升級版的殲10C和F16V戰機。
  • 《空天獵》殲10與幻影戰機對射機炮,無異於自尋死路!
    而殲10B的23MM機炮毀傷效果要差的多,因為「GSH23」過度追求減重等原因造成其射速並不高,跟幻影2000的「德發554」射速比並無多少優勢。這造成殲10B跟幻影2000拼機炮對射無疑是自尋死路。二戰空戰中機炮口徑較弱的一方往往全力迴避跟機炮火力較強的敵機迎頭對射,比如二戰蘇聯的「P39」戰機憑藉著37MM機炮在與德機對衝中佔據絕對上風,吃虧的德國空軍只能下令全力避免與「P39」迎頭對衝。
  • 印度的奇思妙想:將光輝加鴨翼升級、改雙發上艦
    根據"戰機世界"網站的最新報導,目前印度在加速引進外國先進戰機的同時還在獨立開發五代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董事長馬達哈文表示,目前印度正在同時研發三款國產戰鬥機,分別是LCA"光輝"的第二款衍生型號MK2型(此前印度空軍已經決定採購83架"光輝"MK1A),基於"光輝"戰鬥機研發的雙發艦載戰鬥機以及"先進中型戰鬥機",也就是所謂五代機的AMCA。
  • 俄羅斯實驗性戰機,一波三折的蘇霍伊鴨翼超側衛,蘇37戰機終結者
    (蘇-37戰機跟蘇俄時代蘇-47戰機早期代號S-37根本不是一款戰機,兩者不存在直接關係)矢量發動機推動:打造雙發矢量戰機隨著發動機技術進步,美蘇兩國都逐漸掌握髮動機矢量推力技術,而這種發動機賦予戰機超機動特性,特別是戰機增加可操縱發動機矢量噴嘴等技術。
  • 中國解放軍最先進戰機殲18,中國沈飛的殲18戰機
    註明:殲20的研發只用了10年,現在的殲10,梟龍等都是成飛設計研發的,不禁發問沈飛在幹啥呢?難道真的要以殲7 8為傳家寶。然而在CALF戰機設計方案中,採用一臺發動機驅動升力風扇。此次曝光的戰機配備雙發動機,但目前尚不清楚該機的升力風扇由一臺還是兩臺發動機驅動以及該機是否採用了垂直升力渦扇發動機。文章稱,外界早就猜測中國有發展短距起飛戰機的計劃,稱中國希望發展此類戰機來對應洛馬公司的F-35B戰機和蘇聯時期的雅克-141超音速垂直起飛戰機。
  • 汽車發動機上VVT-i、DVVT、CVVT等是啥意思,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
    隨著發動機的不斷升級,各部位的汽車性能也在不斷提高,在增加動力性能的同時,以降低油耗和廢氣汙染物質為目的,因此出現了很多發動機的先進技術,例如,汽缸技術,相信小汽車的朋友都會在自己的愛車引擎上發現,有VVVT、VT-i、VVT-W、DVVT、CVT等,那麼這些標誌都是什麼意思?
  • 又一好消息傳來,美媒列出殲10一長串優點,直接碾壓美F16
    F16的首架服役時間為1978年,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美國也先後推出了多款不同型號的F16。至於殲10戰機的首架服役時間為2006年,或許是因為複習時間相對較晚的原因,殲10戰機在面對F16的時候具有後發優勢,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媒體聲稱殲10戰機碾壓F16的原因。
  • 只要發動機好,板磚也能推上天,新型重型戰機就是傳說中的好飛機
    導讀:只要發動機好,板磚也能推上天,新型重型戰機就是傳說中的好飛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盤點二戰中各國裝備的雙發重型戰鬥機盟軍篇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航空工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世界上各個主要航空工業國家紛紛對下一代戰鬥機進行探索和研製,在這期間風起了一股重型戰鬥機的風潮,在當時各國都有一種理論認為重型雙發戰鬥機相比於單發戰鬥機航程更遠、搭載的武器數量更多、防禦力更強會成為下一代戰鬥機的一個主力,從而到了二戰期間各國都有型號不一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服役。
  • 交付2年波音737空中單發失效,昆明航空機長冷靜應對除險情
    徐田野帶領副駕駛開始執行發動機失效檢查單,降落時執行單發著陸檢查單。18點30分,KY8205號航班安全降落在濟南遙牆機場01號跑道。有讀者問,KY8205號航班是在降落時發生了單發失效,假如在巡航途中發生會發生危險嗎?首先,現代噴氣式飛機發動機的穩定性相當高,據統計每1000飛行小時的空中停車率在0.02以內,相當於每飛行10萬小時,單發失效不超過2次。
  • 最強戰機殲-16,不僅僅是國產最強,更是四代戰機中的最強戰機
    最強戰機殲-16,不僅僅是國產最強,更是四代戰機中的最強戰機前段時間,中國一架殲-16戰鬥機在海灣上空低空飛行,高度不超過200米,在海灣周圍密集的建築物之間拉起、爬升的視頻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雖然這段視頻只有13秒,但卻將殲-16戰機出色的飛行性能展現得淋漓盡致。很多人不知道,殲-16是當今世界上除了第五代隱身戰鬥機之外,四代戰鬥機中最強大的戰鬥機。殲-16是我國沈飛在綜合參考蘇-27UBK戰鬥機教練機和蘇-30MKK多用途戰鬥機的基礎上,自主研製的雙發、雙座、多用途重型戰鬥機。
  • 殲10戰機出口訂單實錘,展開國產戰機新篇章
    其實老早就傳出消息,巴鐵要進口殲10C戰機了,但是,前面一直是雷聲大,不下雨。這次巴鐵軍方發布的消息,可謂是塵埃落定,殲10戰機開啟出口進程。其實殲10C戰機相對於巴鐵的F16戰機,雙方之間可謂是不分伯仲,尤其是在機動能力方面,殲10C戰機不輸F16戰機。最新的殲10C戰機已經換裝了我們的WS-10B發動機,推力達到13噸左右,性能更強。
  • 國產四代機打出懸殊比分,太行發動機果然沒讓人失望
    在報導中首次透露姚凱駕駛殲11B戰機在小組賽中連續打出2場64:0的驕人戰績,以128:0的懸殊比分從小組中脫穎而出。在「金頭盔」競賽中,四代機與四代半戰機分開進行比賽,這意味著殲11B在面對同為四代機的殲11A、殲10A、蘇30MKK打出了這樣的戰績,除了姚凱高超的駕駛技術外,殲11B戰機的性能優勢同樣功不可沒。
  • 外銷價格不高導致難以大規模採用一流技術受限於成本,日F-3戰機或...
    原標題:外銷價格不高導致難以大規模採用一流技術受限於成本,日F-3戰機或難達六代機水平專家聊裝備本報記者 張 強日本媒體近日報導,日本將加大投入開發F-2戰鬥機的後續機型。日本三菱重工將主要負責這款名為F-3的下一代戰鬥機的開發,且日本政府打算選擇洛克希德·馬丁(以下簡稱洛馬)公司來提供技術援助。
  • 當今世界最快的五種戰機,蘇27僅排第五,中國戰機差距甚遠
    今日美國有關軍事網站通過投票選出了目前世界上在軍事領域飛的最快的五種飛行器,從這份榜單中可以看到,美國和蘇聯的飛行器將這份榜單承包,另外被認為是現階段最先進的五代戰機沒有一款入榜,美國的X-37空天飛機和蘇聯的米格-25戰機費比俄名列第一名和第二名,蘇-27戰機排在第五位,也有網友質疑,美國SR
  • 「鷂式戰機」還有價值嗎?
    因為我們畢竟缺乏類似F-35B的垂直起降戰機,兩棲攻擊艦的實力難以發揮。(但在此前,關於垂直起降的好消息傳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說明我國所得到的那架「鷂」式戰機在當時已經落後。 而且,在實戰中很少有鷂式垂直起降,主要原因是它耗油過多。一般鷂式進行的都是短距起降,起飛時每多滑行一米,載彈量和作戰半徑都會有很大提高。因此鷹是以戰鬥半徑和載彈量來交換垂直/短距離起飛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