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肆虐時,從電視到報紙,從電梯間到小區門口,都在不斷地提醒著人們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像我們這把年紀的人,不要無所顧忌地到處亂走,時刻警惕病毒的侵擾,不給子女添負擔,不給社區添負擔,就一切都OK了。
平時,自己在家裡充當「後勤部長」的角色,既然提倡少出門,可柴米油鹽的事要解決呀!過往,一直是把超市當主戰場,網購只是作為調劑。比如自己需要什麼,而超市沒有時,就去找平臺。疫情期間,儘管超市加大了管理力度,但去一趟還是有那麼遠的路要走,來來往往就增加了風險。但快遞卻會明明白白地告訴你,快遞件都是經過消毒的,「小哥今日體溫正常,將佩戴口罩為您投遞!」
再說了,網購還是蠻快捷的。只要你在電商平臺上確定了購買的品種和數量,無論採取微信也好,支付寶也好,或者銀行卡也好,支付成功之後,你就坐等快遞小哥送貨到小區門口了,至於什麼時候到,小哥會提前通知你的。
盯上網購,真可謂購遍全國無敵手,吃遍天下滋味多。福建永安的筍乾,古田古芝恬的糯耳,平和的紅心柚子;雲南蒙自山旮旯生鮮店的紫茄子,口口香的香糯小芋頭,剛下園的四季豆;四川攀枝花露天沙瓤西紅柿,度爺農場的新鮮蠶豆,以及說它醜卻非常甜的醜橘;陝西米脂的小黃米和綠心獼猴桃;安徽蕪湖絲滑爽口的絲苗米,無為的荸薺;山東煙臺的蘋果和農家自種的新鮮蒜薹;遼寧丹東大板慄和蕎麥;湖南峎山的甜橙和野生葛根粉絲;廣西的珍珠小米蕉,貴州的薏米,山西臨沂水蜜桃,河南老界嶺的柴雞蛋,江西贛南的臍橙,浙江天目山的冬筍,內蒙古的土豆,新疆的紙皮核桃,甘肅武威荷蘭無刺水果小黃瓜,海南紅金龍小貴妃芒果,還有一些一下子記不起名字來。可以說,鄰近的超市不一定進過貨,網購能放眼全國,吃到一切想吃的東西。
人家說,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網購經驗豐富了,什麼時候買什麼地方的產品,什麼地方的什麼產品最好,是不是大棚蔬菜,是不是反季節蔬菜,真的掌握得八九不離十。買滿意買放心的概率多了起來,與店家也熟絡起來。比如,在雲南蒙自的山旮旯生鮮店買了幾次紫茄子後,便與客服小丫頭相聊甚歡。一次下樓取快遞,拍了幾株白玉蘭花,晚上,在她的店鋪買茄子時隨手發給她,並且說:「北京的花都開了,可大夥還不怎麼下樓!」不一會兒,她也發來照片,告訴我這是她偷拍的。好傢夥,照片是一張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站在梯田田塍邊向下撒尿的鏡頭,梯田層層,水面如鏡。照片一來一往,讓人會心一笑。
無論是家鄉味道回憶也好,還是舌尖上的享受也好,網購都給予了最大的滿足。我相信,等疫情消散了,這把網購癮還會保持下去。
文/昌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