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洛杉磯的滋味成都
在西雅圖中國城的店面,
終於在上周開始試營業了!
位置就在中國城高大的牌坊下。
這家以地道成都風味而火爆的餐廳,
從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夏威夷...
今年, 它終於開到了西雅圖。
一路走來其實都不那麼容易,
今年更是由於疫情,
把開張推遲了整整半年。
好在人間美味,雖遲但到,
我們終究還是吃上了這一口
還原度很高的川菜。
我第一次吃滋味成都,是通過叫外賣。上個禮拜,心血來潮,在害死貓的好奇心驅使下,我給自己點了夫妻肺片、魚香肉絲和酸辣土豆絲。
外賣送達得很準時,包裝一看便是用了心的,外層有品牌專用手提袋,湯汁較多的菜所在的快餐盒外,也細心地裹上了保鮮膜。
三個菜在製作上都很精細,注意是精細而不是僅僅是仔細,食材刀工處理一致,該是魚香的味型純粹,該是酸辣的調味均勻,夫妻肺片辣而不燥,一頓外賣吃下來,竟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於是第二次,我動起了堂吃的念頭,收到朋友的邀請,有幸成為第一批堂吃的幸運兒(目前店裡還沒有正式開放堂吃)。走進店裡,發現雖然空間其實不大,但裝修卻精緻而考究,
最有特色的,是每張桌子的下方,都嵌著一隻巨大的麻將牌。
這樣有心思的小細節很能贏得好感,我坐在熟悉的麻將邊上,給自己點了一桌子菜。
據說四川人吃掉了全中國近六成的兔子,嘗過了這道招牌兔丁,你就會明白為什麼它會是成都名菜。
出鍋時的濃烈香氣,從後廚一直延伸到了桌上,兔肉質量非常好,鮮嫩而細膩,雖然是「丁」,但形態依舊飽滿。紅油配上白芝麻,吃起來麻辣適口,啃到後面,還帶有一絲回甜。
即使一個人來吃飯什麼都不點,為了這口川味,也別錯過這二姐兔丁。
川菜中的硬菜,大肉大辣兼有。豬蹄切得大小適中,女生直接拿上手啃,也不會影響吃相,反而格外過癮。皮和肉都燉得入味軟爛,滿滿膠原蛋白感,辣椒濃烈而生猛,不把辣味滲入到肉裡絕不罷休。
這樣的一份豬蹄,是能吃出江湖豪情的,在秋季漸冷的晚上,能辣得人滿頭細汗。
汁水的顏色和抹茶一樣碧綠,又和抹茶一樣濃厚,全靠實打實的蔥來提色提味。雞塊被蔥香完全裹起,白的肉黃的皮,肌理細膩,每嚼一口都有著吃雞的快樂。
川菜的百菜百味,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醇厚的花椒麻味,讓它即使不辣也特點鮮明,特別不喜辣但喜歡蔥麻香的夥伴。
這家的肥腸做法很多,專門挑了炸的酥脆再爆香的的火爆肥腸。收拾得乾淨清爽的肥腸段,大火猛油燎過之後,外脆內軟,埋在青紅辣椒和紫洋蔥堆起的乾鍋裡。鍋是熱的,最大限度留存了肥腸的香味。
底下還有炸過的土豆片,像隱藏的寶藏。人說吃口肥腸盪氣迴腸,這盤菜下肚,還真有這感覺。
也不知它的名字裡為何有傷心二字,明明是一碗能讓舌尖開心的涼粉。
配料很是豐富,生的熟的辣椒末,炸過的黃豆,以及切碎的蔥,混合碗底的醬汁一拌,吸溜上來就是一口酸、辣、香、涼的涼粉,越吃越意猶未盡。
川西平原上最常見的小吃,到了西雅圖,就是最令人回味的一段鄉愁,來啊,來吃這爽口又爽心的傷心涼粉。
芽菜是四川的特產,鹹香清脆,有些像大頭菜,但滋味更鮮爽。雞肉細細地切碎了,但絕不是碎成肉末,而是保留了肉本身的質感,加上辣椒末和豆瓣醬,成就了一份十裡飄香的下飯菜。
有它在,白米飯是必須要點的,說不定還要點上兩碗。
一頓飯吃下來,口味不同的小夥伴評價也不同,小隊長覺得整體菜品偏鹹,但其他的小夥伴覺得很好吃、很下飯。所以這邊也給淡口味的小夥伴預警一下,如果有口味上的不適應,可以自動避雷。總體吃下來,感覺正常辣度並不算太辣,但真的很麻。和其他川菜館一樣,根據客人需要,餐廳的菜品也可以加辣、加麻。
其他受歡迎的菜,如藤椒魚和魚香肉絲等,每天被翻牌子的次數,也是從早到晚。據Time Out早在2016年的投票調查,滋味成都在當時就已碾壓之勢,奪下了全美17家最佳中餐榜的桂冠。
六年前,滋味成都在San Gabriel Valley全新亮相時,等位的時間,也要三四個小時。
我們還不知道西雅圖店在正式堂吃開張迎客之後,會迎來怎樣的高潮,但可以預見的是,吃過再來的回頭客,一定不會少。希望在今年年底的節日裡,你的中國胃,能被滋味成都所滿足。
撰文 | Jane
攝影 | Jane
編輯 | 野生瑞
*部分無水印圖片來源於
google等開放資源,版權歸拍攝者所有
*本文為吃貨匿名評價,
僅代表當次體驗,
評價比較主觀,
不代表吃貨立場,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