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都人走進川菜館,必點的竟然是這些

2021-02-07 更成都




要說哪兒的人最愛下館子,成都人怕是要排到全國前三去。除了個別人的媽媽能拿得出堪比大廚的手藝,一般成都人家的一日三餐不過就是應時應日的菜式,像是一年四季不缺的萵筍啊,時不時的家常回鍋肉啊,春秋吃豌豆尖,冬天裡吃香腸臘肉。趕上家裡的大廚罷工卻又只想吃點川味家常菜,這種情況下去的館子,便大都是相熟相知、幾十年不變的老地方了。點的菜呢,也大都是源於家常卻又高於家常的路數

點了家裡做得出的,老媽要抱怨何必花那個錢;點了家裡做不出的,老爸沒準還要彎酸幾句吃不慣。所以這種時候,點一些家裡做得出,可程序又極麻煩的菜,便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了。

之前有人在知乎上提問家裡炒菜和餐館裡炒菜有什麼區別,說白了其他的困難都是可以解決的,唯獨餐館裡的大灶旺火,家裡是無論如何也學不來的。常聽人說大師傅回家不做飯,不是因為懶,而是那鍋那火實在不順手。


東升街上的饕林,算是春熙路附近川味正宗又價廉物美的川菜館子了。一條東升街說長不長,街上卻盤踞著幾家大牌火鍋,不管是下大雨要免單還是常年排隊的噱頭都擋不住吃客們指名要進這家中餐館的熱情,饕林饕林,大概就是饕客如林的意思吧。

看環境饕林只比尋常的蒼蠅館子好了一點點,不大的堂子還容得下一個小二樓,天熱的時候千萬別去二樓吃飯,熱。閒話少說,坐下點菜才是正事。每次必點的招牌菜必然是宮保雞丁、蜀香苕粉、特色回鍋肉這些。說實話,比起店裡被熱捧的自貢系河渡花鰱和雞雜之屬,還是覺得老味川菜更好吃。要說缺點,大概就是油氣稍重,可是油氣不重,又怎麼會好吃呢。

更哥有個習慣,每到一家新館子,必點宮保雞丁來試試廚子的手藝。川菜裡難做的幾個菜,除了魚香肉絲的魚香味,就是宮爆雞丁的荔枝味了。廉價的小館子,喜歡加青筍塊同燒,這是家常的吃法。宮保雞丁的味型算不得是下飯菜,而是甜鹹適口,酸辣開胃,即便是當著零食來吃,也不會覺得有任何問題。雞胸肉,如何做的滑嫩不酸,考驗的是廚師的基本功,雞丁的切法,如何上漿,如何過油,都大有講究。

 地址:東升街69號附1號 


沒來這家之前,真心不知道這家秦川號對面的川菜館早已名聲在外了。知道這家巴蜀味苑還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都說這家是《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來成都的保留節目,聽了這話頓時覺得無論如何是要拔草了。

進店看裝修至少也是一二十年前的風格了,難得的是菜譜上還會備註味型,麻辣味,魚香味,荔枝味,足見老闆的認真與用心。

鮮椒蘸水兔不能不點。吃下來總覺得比起江浙的白切雞也是絲毫不差,吃的全是一個嫩字。都說兔肉是沒有味道的。可仔細咀嚼下來,竟然還能吃到一點兔肉的鮮甜,這就厲害了。蘸水主要以鮮椒蒜蓉為主,沒有甜味,這樣做也是為了放大兔肉中的甜味吧。

吃了那麼多粉蒸肉粉蒸排骨,卻從沒見過這裡的新鮮貨色,剛上桌的分明一個肉椰子,圓滾滾的盛在盤子裡,用筷子挑開才見著裡面滿滿的耙豌豆和排骨,肉酥骨爛,然而裡面豌豆都是吸了肉香,極下飯的。

按說一般的川菜店裡,老饕客一般是不願意點魚香肉絲這個菜的,點之前至少也要先點個宮保雞丁試試手藝,如果連宮保雞丁都不好吃,那基本就沒有下回了。只因為魚香的調味算是川菜標準化的一大難,再有經驗的大廚都不敢保證每次調出的魚香味是完全相同的。不過冒險點了魚香肉絲,卻叫人十分滿意,刀工好,調味好,火候也好。可以成為魚香肉絲定點單位了。

 地址:均隆街64號附6號 


走在猛追灣街上,杏花村的招牌無論如何都是有些突兀的。旁邊儘是些有年頭的信箱老房子,把杏花村古香古色的牌匾反倒映襯得有些故作老成的意味。其實店裡去年才做了翻修。原來的店子實在是又黑又髒,難以下腳。翻修之後,不論是環境還是用餐體驗都提升了不少,當然價格也是要漲的。

要說味道有多驚豔,其實就還好,可無論如何也放不下這裡的宮保雞丁是真的,想必大家也是看出來更哥是個宮保雞丁的狂熱愛好者。只要宮保雞丁做好了,其他的都可以原諒。

老東門上的娃娃應該都是知道這家店的,猛追灣遊了泳,家裡人一起來吃個飯,這樣的回憶好像很多人都有。這裡就是說一聲,這家老店還在的。以前常常能見到一桌桌的老人家在這裡聚餐,怕早就是幾十年的常客。常常想以後自己老了的時候是不是也能有這樣的地方來會會朋友,回憶青春。

 地址:猛追灣71號 


比起前面幾家,再提雨田實在是有些煞風景了,自從搬家之後,有人說雨田的生意不行是因為風水沒有以前好了。其實那些該來解決晚飯的到了飯點還是要來的。唯有一點就是大家都說雨田的燒菜好吃,確實有點不敢苟同,成都好吃的燒菜多了,可最好吃卻當真輪不上雨田。

我們來雨田吃飯,不過是吃個家常口味和物美價廉,就像他們家端出來的宮保雞丁,是要加萵筍的,不像大館子裡的荔枝味那么正,帶著些刪繁就簡的家常態度。如果不願意點青菜,我覺得就是可以不用點了。再來條拌鯽魚再加個泡菜就行。

 地址:紅星路二段20號1層附9號 


李二婷_撰文並圖

楊大偉_版式設計

更哥探店招商

微信號:17711085165



中餐的烹飪學校檢驗學生的手藝,似乎是那麼兩道,一個土豆絲,一個是蛋炒飯。說的是對刀工和火候的拿捏。比如更哥進了新館子,一定要點宮保雞丁,下次來不來,全看這道宮保雞丁炒的如何,你有沒有下館子的必點菜呢,不妨來說說看。

************

恭喜以下五位粉絲

獲得老饕食堂100元代金券


Verawang

瞳孔

堅強的小耳朵

抗淡淡

漪妹兒


敬請在48小時內添加更哥微信獲取福利,

(更哥微信號:gengchengdu2016)

過時不候哦~




相關焦點

  • 成都美食「小魔女」 把川菜館開到世界的幕後推手
    人的名,樹的影,這個「魔女」的名號,曾經經歷了一番「市場考驗」——據傳,只要她好評點讚過的餐館,沒有不火的。&nbsp&nbsp&nbsp&nbsp2001年,從四川師範大學廣播主持專業畢業以來,她走進美食江湖,已有17年。「最開始在遂寧做新聞主播,後來到了成都,開始寫專欄。」
  • 櫻桃姐測評:在成都吃這兩家老川菜館,帶這些葡萄酒很搭
    美酒離不開美食,今天寫美酒的同時,要寫兩家餐廳,都是開了幾十年的老川菜館。一家是以做河鮮為主的隱匿在市區居民樓的一方空地間,環境幽靜的老店。一家是《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來成都也要來打卡的地方。疫情以來,許多餐廳都早已恢復營業了。所以,每當不想做飯的時候,我就帶上美酒,去挨個兒吃因為疫情而很久沒有去吃的餐廳,用自己的消費來為喜歡的餐廳投票。
  • 陪伴成都人24年的地道川菜
    在廣東胡吃海喝了幾天後,我對朋友說:「我想成都了。」作為一個四川人,川菜對我來說太日常了。但當某天真的離它很遠時才會意識到,這個味道早已融在骨子裡,才會在回成都吃到久違的味道時,竟然有點想哭。 陪伴的力量非常強大,正如明婷小館這家地道川菜,24年來一直以老味道陪伴著成都人。
  • 終於在鹽城吃到成都排隊最火爆的川菜了~
    「成都之所以堵車,是因為大家都開車趕著去做兩件事,吃飯和打麻將。」如果吃到川菜情不自禁地喊一聲「巴適」,那絕對是四川人對這道食物的最高讚美!鹽城有一家川菜館,因鮮明的味道成功俘獲眾人的胃口~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成都吃客!
  • 孫燕:愛「新」川菜,從品味南堂館開始丨2019十大魅力女川商
    百年前的成都人,請客吃飯都去一個叫「南館」的地方,「南館」菜餚或豐富或簡樸,二兩銀子或三五銅錢,都是美味一頓,食客只要往「南館」裡一坐,甭管吃什麼,光是等待就是幸福的時光。豐簡自由,便是從那時傳開的飲食記憶,這是有關近代川菜最繁榮、最樸實的記載。
  • 在成都一位難求的大師級川菜館!開來魔都了!
    餐具都是景德鎮私人定製椅子竟然還是前世界第一餐廳Noma同款斑長親身探訪帶你解鎖川菜的頂級吃法提起川菜大家的印象總是「嘈雜熱鬧」、「重麻重辣」…玉芝蘭就打破了這種刻板印象,川菜做出了懷石料理的精細。第一家開在成都,人均近千元卻一位難求,連CNN、《紐約時報》等外媒都爭相報導。現在它終於,來上海了!
  • 江湖菜,無法被定義的成都川菜
    開一家靠譜好吃的中餐館,往往意味著沒辦法去裂變、快速變現,僅僅這一條就讓市場對川菜的熱度比起易標準化的火鍋串串,低了幾度。 在這種環境下,川菜的缺口自然越來越大,江湖菜的業態在成都更是稀缺,而沒人願做的事,就是菲比兩口子最喜歡做的事,如同他們8年前義無反顧地開串串店。
  • 這裡的川菜最成都! 看變臉,品功夫茶,吃正宗川菜在御食園!
    雖然歌名是《成都》,可唱出了我們對曾經駐足但又離開了的所有城市的回憶和眷戀。成都,帶不走的到底是什麼?是鄉愁,是小酒館,是川菜,是麻將桌,是清茶一杯,是前任,還是媽媽的一個吻?可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小編不知道成都帶不走的是什麼?但小編知道,成都,被帶到走的是什麼?在舊金山灣區,哪裡最成都?
  • 「成都十大名宴」創建與推介走進崇德裡「錦繡十樣」再現川菜錦衣...
    十大名宴之錦繡十樣2020年12月5、6號,由四川省美食家協會主辦,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成都範兒協辦,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中國服務委員會、四川旅遊學院川菜發展研究中心、成都市烹飪協會等諸多機構支持的「成都十大名宴」創建與推介活動第六場走進崇德裡
  • 行走丨成都川菜館
    前陣子去成都,成都的川菜館改變了以前你對川菜館的一些認知,讓你開了眼界。成都是美的天堂,美景、美食、美女,特別是美食,火鍋店、川菜館、麵館、冒菜館、麻辣燙館、肥腸粉館,一家挨著一家,好聞的味道,讓路人垂涎。在眾多的美食館中,川菜館獨樹一幟,走進成都的川菜館,形形色色的美味菜餚,讓你在生活的小城吃過的那些普通菜餚黯然失色。
  • 老一輩的潔而精川菜館
    坐落在南昌路雁蕩路口的高齡飯店「潔而精川菜館」近日重新開業,它以經營揚幫、川菜為特色。畫家吳湖帆、劉海粟、程十髮,戲劇表演家丁是娥、袁雪芬,電影藝術家趙丹、白楊,還有滑稽表演藝術家姚慕雙、周柏春等等都是這裡的常客。
  • 外地朋友來成都,除了火鍋還有這13家川菜必須推薦!
    接待來成都的外地朋友,吃什麼川菜才好?一直是我們這些東道主的老大難問題。
  • 濱城川菜熱門TOP1!竟然是11年老店血統!
    大廚的秘制配方完美還原重慶味道,碗裡有鴨血、毛肚、午餐肉、蝦滑、肥腸、豆芽.一份吃到撐的川渝好味,連下好幾碗山泉水白米飯!‍‍‍‍‍‍‍‍‍‍‍‍‍‍‍‍‍‍‍‍‍大塊的牛腩和牛筋燉的酥爛,大塊的蘿蔔吸飽了肉湯一夾就能碎掉!濃厚解饞的慢火燉菜,解饞補身體一定要嘗!
  • 川菜館子必點的三道菜,你知道是哪三道菜嗎?超好吃又下飯
    說起成都,我想有樣美食是必吃的,它就是超級火爆的麻婆豆腐了,也是我最喜歡的豆腐吃法了,曾經為了能時不時的吃到麻婆豆腐,專門學了下怎麼做的,但最後的結果都不盡如意
  • 福利貼 | 秋天第一頓成都小館,我請你們免費吃!
    如果非要在這種琳琅滿目的中餐裡選出一家最喜歡的,我選成都小館。文底有福利成都小館音樂餐廳,正宗四川人開的餐廳。2018年2月,創立人帶著川人的美食理想,落地巴塞隆納。因純正獨特的川味,深受顧客青睞,成為本地人、遊客和明星尋味巴塞的新驛站。2019年12月,小館搬遷,並進一步把就餐環境提升為音樂餐廳,以答謝老朋友的厚待。以音樂主題的小館,增設了更多用餐空間,以及私密性極高的獨立包間,不管在大廳還是包間,都可舉辦中高端聚會、宴請、生日、求婚,甚至小型喜宴等。
  • 成都必打卡的美食街,距離春熙路僅一個地鐵站,好吃不貴值得一去
    最有情懷的麻辣燙成都是一座下了飛機,就能聞到火鍋味道的城市。相比於火鍋的選擇菜品的局限性,更多的食客喜歡吃串串。而位於致民路上的這家馬路邊邊麻辣燙,就是當下成都最火爆的擼串串之地。走進店面一股濃鬱的八十年代的復古風,迎面而來。熟悉的銻鍋麻辣燙,代表的是一個時代的味蕾。
  • 深圳好而不紅的正宗川菜館,傳承川菜精髓的鹽幫菜,能吃到就是福
    深圳川菜館倒是不少,要說被稱為網紅川菜館的也實在是多,但要是論好吃,恐怕叫不上來幾個了吧。小雲哥,就有那麼點意思,店不紅,但口味絕對一流,川菜典範,而且專營地道四川自貢鹽幫菜,食材地道,口味地道,這川菜,了得。
  • 破秘解方,川菜江湖「三劍客」
    《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陳曉卿在吃過該店後發了一條微博,稱是此次成都之行吃得最安逸的一頓,對其菜品讚不絕口,說這是一家不裝瘋迷竅的大眾菜館。國臺央視拍了個專題片《中國小館》系列,專門挖掘各地最有特色的民間餐飲,巴蜀味苑是成都唯一入選餐館。        李仁光20多歲重慶合川出道從廚,可謂大器晚成。尋師問道,同行交流,探訪挖掘民間絕技一直貫穿於他近40年的廚藝生涯。
  • 鐘樓這家「神級川菜館」能把四川人都辣哭!
    提到四川的美食,除了火鍋,當然還有川菜!秋金小炒,一家開了24年的川菜神店,暗藏著無數世間奇辣,第一口流汗、第二口流淚,卻偏偏讓人忍不住一再光顧。菜如其名,端上來時小編都震驚了!不太能吃辣的小夥伴,推薦老成都魚香茄夾。帶著一點酸甜的口感,非常開胃。
  • 吃了那麼久都不知道,成都這些網紅餐廳背後的大BOSS居然是它們!
    說不定知道之後再去該餐廳享用美食時會有不一樣的快感呢so,範兒姐決定不一人獨享這些秘密來,一起揭曉這些餐廳背後的大BOSS吧!畢竟川菜花式多,覆蓋男女老少,適用於公司聚餐、同事吃飯、畢業散夥飯。川菜老牌店的開子牌套路也幾乎是這種:分級消費,連鎖開店。【小場合】 背後大BOSS:【成都映像】成都映像是個老字號的川菜館了,總店在寬窄巷子裡,裝修得古色古香,很有成都味道。好多旅行攻略上都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