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為一個吃食分子,最喜歡和擅長美食的人做朋友,你挑水我澆園,你烹飪我來吃。隆重推出二妹,每個周末看她在微信上翻著花樣弄吃的,你只想說一句:美廚娘,我們做朋友吧!
二妹正文
第一次吃芋圓,不是在臺灣,儘管這是一道臺灣的著名甜點。真要我說良心話,芋圓也不是我最愛吃的,但看到做法這麼簡單,就還是忍不住想要嘗試一下了。很多事情,結果並不重要,有趣的是過程。
食材
地瓜(或紫薯或芋頭等)300g
紅薯澱粉200g
馬鈴薯澱粉50g
白糖適量
開水適量
做法
1、地瓜去皮切塊蒸熟壓碎,待用。
2、馬鈴薯澱粉和三分之二的紅薯澱粉混合,加入開水,用筷子快速攪拌成團。
3、加入糖和地瓜,揉成光滑的麵團。揉的過程中把剩餘的三分之一紅薯澱粉加進去一起揉。
4、麵團搓成長條之後,切成小塊。
5、鍋裡水煮開,下芋圓,煮到芋圓浮起,再繼續煮2-3分鐘,就可以撈出來,配上你喜歡的各種甜湯,開始嚼吧。
6、同樣的方法,地瓜換成紫薯和芋頭就可以了。
碎碎念
1、地瓜、紫薯什麼的原材料用量,指的都是去皮之後的淨重。
2、燙粉一定要用開水,但千萬不要加太多,地瓜紫薯這些材料中都含有水分,加多了水就揉不成麵團了,揉的過程中要是覺得太幹還可以添水。
3、粉的用量也不一定要很死,自己揉面的時候觀察吧,多點少點問題都不大。
4、芋圓記得吃多少煮多少,現煮的才Q彈好吃,煮好之後放久就會漲得太爛了影響口感。做多了的生芋圓可以滾上澱粉,放冰箱速凍,下次吃的時候解凍之後煮就可以了。
題外話
最為正宗的芋圓便是源自臺灣基隆的一個小鎮——九份,九份這個名字的來源是因為最早這裡只有九戶人家,外出到鎮上集中採購物品的時候,每樣都會要「九份」,時間長了,人們就把這裡稱為「九份」。九份芋圓之所以有名就是因為芋圓都是純手工搓揉。只有堅持純手工搓揉,維持芋圓的Q度以及滑潤,還得經過炊、蒸、攪、搓等16道繁瑣手續,選擇好的芋頭,並視芋頭的軟硬質地,加入適當配料攪拌。
懷著一顆減肥的心,卻偏偏生了一張吃貨的嘴!
感謝你關注——「吃心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