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杭州三個女人在西溪溼地練飛人瑜伽被人拍下,上傳到都市快報,這三個女人就此成了網紅(都市快報2月9日A04版《從上到下三個女人 66歲 50歲 62歲》報導)。當天,快報發出「美麗杭州 60以後更精彩」徵集,歡迎大家推薦身邊玩得高興、活得精彩的60歲以上的男人女人,讓更多杭州人一睹他們的風採。
截至昨天,通過快報85100000熱線和快報官方微信報名自薦或推薦的讀者網友已超過百人。
弦趣室內樂團
諸葛旦敏,61歲,專業大提琴手,13歲那年,讀大關小學六年級,當時彈月琴和柳琴的她,被挑去參加杭州文工團拉大提琴,她講了一個類似《芳華》的故事——
如果說當時加入文工團是為了立業,養家餬口,那退休後大家再次組成樂隊,在一起拉琴,純粹就是享受音樂了,並且也用音樂給別人帶去快樂。
我們這個團體一開始是市屬文藝單位的專業樂隊人員,人退休了,熱愛音樂的精神沒有退休。2011年,一開始是四五個人在家裡玩四重奏,後來退休的同事逐漸加入進來,也吸引了省專業團體的一些退休人員,2016年,我們還吸引了一部分青壯年,現在樂隊有25人,平均年齡60歲,是一個很完整的弦樂室內樂隊,我們取了個名字叫「弦趣室內樂團」,其中一大半以上是做了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
我們每周四上午排練,有的帶孫子外孫的,只有讓家裡人幫忙克服一下了。
我們這支隊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其中老杭歌退休的是從上世紀70年代就進入當時的杭州文工團,前段時間看電影《芳華》,大家很有同感,因為我們當初也是和部隊一樣的管理模式,當時大家都在13-18歲的年齡,至今做同事做朋友已近半個世紀了,大家感情很深。杭城不大,文藝團體就那麼幾個,平時互動很多,不少人還是從小就認識的,都是大關小學的校友……
大多數人拉了一輩子琴,我們參加音樂節,到養老院、盲人學校、地鐵站、社區商場演出,今年我們又被邀請參加杭州市第二屆國際音樂節的前期熱身宣傳活動。我們訓練的曲目都是一些古典音樂代表作,有一定的難度,平時在家裡要練好才行。
我們這些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平時除了在家裡買菜做飯幫兒女帶孩子,練琴真的是非常認真用心的……
單腿直立趙師傅
大學路小區64歲倪大伯推薦他的鄰居趙師傅,83歲,杭鋼退休工人,也是倪大伯的「師傅」。倪大伯的劈叉,就是趙師傅教的。
趙師傅目前在小區裡擺攤賣百貨。他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倪大伯說,83歲老人可以單腿直立!一隻手可以砸碎磚頭,厲害吧?
「他從小就開始練了,所以有這本事。我也會劈叉,劈叉這玩意,沒有三五年的功夫不行。我跟他學10多年了。」倪大伯說。
百靈鳥榕奶奶
肖大伯推薦他的女同學李銀鴻,網名榕奶奶。榕奶奶在杭高時就是班裡的文娛委員,班裡同學唱歌都是她教的,1965年,她考上浙江大學,畢業後分配在山東工作,後調回杭州,在政府部門當副科長,歌詠愛好保持至今。
榕奶奶前兩天還在泰國旅遊。她的高中同學微信群裡,有她唱的歌曲和越劇各一首(音頻),一首是《讓我們蕩起雙槳》,一首是越劇《蝴蝶夢·才憶新婚慶重逢》。肖大伯把唱歌連結發給我,我一聽,這歌聲就像百靈鳥,完全聽不出,榕奶奶已經73歲了!
優酷搜「虞水慶」,我就是
讀者虞先生打進快報熱線:你們報紙在搞徵集活動,怎麼推薦?優酷視頻首頁搜「虞水慶」就看到了,我就是虞水慶,66歲,臂力很厲害,50磅的一根彈簧都能拗得彎。
虞水慶家住濱江,一個彈簧拉升器和一根臂力棒,玩了八九年。他這一輩子,都在做臨時工,要麼去種樹,要麼管傳達室,現在麼,管管小孫女。
以前,他看別人拉彈簧很輕鬆,就暗暗下決心,也要拉開。因為在家裡也沒啥事情嘛,他每天練,每天練半小時,當時那個臂力很厲害的人,已經被虞水慶超越了,5根彈簧一起拉,相當於45公斤的重量,一次性能拉10次,再接著換50磅一根彈簧,連續能拗彎15次。
問他,還能再提高嗎?虞水慶說,再重的臂力棒和彈簧他沒地方買。
前年6月,鄰居大伯給他拍了視頻發到網上,標題是《64歲虞水慶的硬功夫表現》,播放量68次,鄰居大伯親自當主播,照著寫在紙上的臺詞念,虞水慶負責表演,每拉一下,他都漲紅了臉,使出渾身解數,末了,鄰居大伯總結說,希望體育相關的部門,可以給這位自強不息的老人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