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再談《為愛朗讀》

2021-02-23 噪音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再談《為愛朗讀》

文/蔡朝陽

 

8月31日,我在寧波青林灣小區的紙飛機童書館裡做了一次《我家有個小學生》的分享。因為這個小學生剛要讀初中了,於是我急著趕回家,匆匆忙忙的。橙子老師說,講的人沒講夠,聽的人也沒聽夠。遺憾,希望下次再有機會。

 

跟橙子老師認識很多年了。一般開童書館的,大多是因為成了媽媽。橙子老師也差不多,當了媽媽,開始給孩子讀書,就這樣喜歡上了童書,於是成為了一個童書館的館主。像這樣上賊船的,不在少數——其實我也是這樣,自己挖的坑,流著淚也要跳下去。

 

然而,橙子老師了不起的是,她就這麼做下去了,披荊斬棘地做下去,做到有聲有色,做到頗有影響力,一直好生敬佩。

 

然而,我跟橙子老師一直在談論的,卻是一個話題:讀那麼多書,究竟有什麼用?

 

在不久前的一次採訪中,橙子被問到了這個問題。橙子的那位著名的愛妻牌先生說,讀了很多書,別的不管,至少我們家裡,大家都會心平氣和。這個回答,應該給滿分。

 

這個接地氣的回答,也讓我想起了愛麗絲•奧茲瑪《為愛朗讀》這本書。

 

經常有人問這個問題。這個「為愛朗讀」的連勝計劃,持續了3218天,風雨無阻,一日不曾停息。那麼,有什麼用呢?

 

確實,這個提問,真叫人無言以對。

 

讀書有什麼用?讀書能有什麼用?每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我就默默地走開了,道不同不相為謀,說再多也是浪費口水。

 

但我今天卻想從愛麗絲和他爸爸的兩個層面,分別來談談讀書有什麼用。

 

先來談愛麗絲•奧茲瑪。

按說,愛麗絲•奧茲瑪的童年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幸福。從書裡愛麗絲的敘述,我們可以看到大概。比如,愛麗絲生活在離異家庭,她媽媽在她9歲那年的感恩節,當著愛麗絲的面,離家出走了。

 

再比如,愛麗絲的爸爸媽媽一直不擅理財,是以父母兩人雖都有工作,但是卻經常捉襟見肘。他們連吃一頓麥當勞都覺得奢侈。

 

還有呢,有一段時間,愛麗絲特別擔心甘迺迪總統的屍體會出現在她的房間裡,每個晚上都在恐懼中度過。這一段我覺得爸爸教育有失誤,不夠了解孩子在擔心什麼,沒有很好的幫到孩子。

 

還有呢,青春期性教育,這個爸爸也做得不夠好。《為愛朗讀》裡有很幽默的回憶。

 

總之,在我看來,愛麗絲出生在一個不那麼完美的家庭。可是呢,用本書的策劃人塗塗說的那句話:通過為愛朗讀,愛麗絲終於長成了一個平凡的姑娘。

 

這句話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這些父母既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完美的,在孩子的童年時代,我們不可能不帶給孩子這樣那樣的傷痕。絕大多數是無意的,有些甚至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造成的,但影響不可挽回。就像愛麗絲成長的家庭,也一樣帶給她各種傷痕。

 

但是,愛麗絲成了一個平凡的姑娘。這個平凡又是什麼意思呢,平凡就是普通、平常。一方面,愛麗絲沒有大紅大紫,沒有大發其財,沒有發生那種因為讀了好多書,成為了絕世天才那種神話。另一方面,也沒有因為童年的陰影,而長殘了。

 

其實作為一個中國讀者,我在讀《為愛朗讀》時,是很有代入感的。尤其是愛麗絲的童年,總是有家境貧寒、父母離異這樣的事實橫亙在我們讀者面前。她連一條畢業舞會的裙子都買不起。按道理一個女孩子的畢業舞會,這件禮服總要媽媽來安排的,她同學家同樣家境貧寒,媽媽卻會不惜一切,斥巨資給女兒買一條價值500美元的裙子。而愛麗絲呢,媽媽不管,爸爸不懂,只好自己奔波。幸好因為一個好心的店員推薦,才買到了一件價值15美元的、有點破損的禮服。

 

在一個中國讀者看來,貧窮、單親、無可克服的恐懼、不被重視……這些都是非常負面的因素。甚至,在有些人看來,愛麗絲身上擁有全部的loser的童年印記。要是在中國,愛麗絲完全可能是一個留守兒童吧。可是呢,即便有各種匱乏,唯一不匱乏的,就是愛。以及所有全部——用朗讀堆積起來的精神維度。

 

然而,我看到的更重要的一點是什麼,是這個愛麗絲,她特別熱愛生活,性格開朗陽光。愛麗絲擁有兩種難能可貴的能力。一種是愛的能力;另一種是獲得幸福的能力。她擁有一種超越平常的獲得幸福的能力。

 

這也是我從《為愛朗讀》裡得到的重要啟示,可以來回答之前他人提出的問題。

 

要問讀書有什麼用?

 

讀書塑造了愛麗絲的全部完整的心靈世界,從而使得這個女孩子,不匱乏於愛,也不匱乏於去愛,並能從日常的生活中,去勇敢追求並享受幸福——這個回復,夠不夠?

 

即便從世俗功利成功學的角度看,讀書也有大用。

 

愛麗絲寫了一本暢銷書,《為愛朗讀》一紙風行。被譯成多國文字,所到之處,激起了家長們強烈的共鳴。這何嘗不是一種有用?

 

至於克羅齊納這位爸爸,最新照片上,他已經頭髮全白了。有讀者問《為愛朗讀》的責編李潔老師。為什麼,這位爸爸就不能再成功一點,他一輩子只是一個小學的圖書館工作人員,他的人生,唯有朗讀,是不是很失敗?

 

可是,人生短暫,所求者何?你所謂的成功,究竟是指什麼?在我看來,克羅齊納的人生,沒有再比他更成功的了。原因有二。

 

首先,克羅齊納一輩子都在從事他最熱愛的事業:為愛朗讀。他為女兒朗讀;他為學校的孩子們朗讀;退休後,他去養老院,為老人們朗讀;當他成為外祖父,又開始為外孫女朗讀。

 

請問,你都那麼成功了,你有沒有將你的生命,哪怕有短短的一段,活到你自己最熱愛的事業上?

 

其次,克羅齊納擁有最好的生命禮物,就是一對跟他親密無間的女兒。尤其是愛麗絲,在各種匱乏的成長歲月裡,唯一不匱乏的就是爸爸的專注陪伴。這使得他們的父女關係,親密無間,舒服自然。即便在那一年之後,因為吵架,愛麗絲再也不會把腦袋擱在爸爸的肩膀上了。但在心靈上,他們毫無隔閡,從未分開過。

 

這裡我想提另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育兒,所求者何?究竟是為了這一段關係和旅程,還是為了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說實話,克羅齊納這個爸爸,確實很笨拙。我在讀《為愛朗讀》時,有時候也會偷偷地責怪這位爸爸,為什麼不能更積極一點,為什麼不能更進擊一點點,哪怕只是為了女兒,你也可以將生活打理得更好呀!

 

然而這只是我的理解,克羅齊納自有他自己的生活。讀完全書,我看到兩個字:接納。克羅齊納接納了這一切,愛麗絲也接納了這一切。

 

就像他們結束連勝計劃的第3170天,那天,就是愛麗絲的畢業舞會。晚上,出發之前,愛麗絲穿著舞會的盛裝——她15美元買回來的禮服,偎依在父親的身邊。這個晚上,他們讀的《老古玩店》。

 

「當我們被拋下時……」愛麗絲相信她聽到了爸爸在說:「當我們被拋下時,你才9歲。你喜歡在緊張時咬頭髮,討厭男孩和裙子。而我也害怕當一位單身父親。」

 

每次讀到這裡,我都忍不住要淚崩。因為,愛麗絲說出了這句話,就意味著,她理解了爸爸,也理解了媽媽,從而,從現在開始,她將療愈她自己。

 

 

本文的標題是有意為之。我看過許知遠的一組表情包,其中有一張一臉懵逼的,旁白說的是: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很有喜劇效果。

 

這話配許知遠,還滿合適的。在大眾都棄絕精英,擁抱市場的時候,「讀聖賢書,所為何來」的詰問,就像佛門獅吼。

 

然而人非聖賢,愛麗絲也是個普通女孩,何來聖賢?當然,人非聖賢也可以寫書,也可以閱讀。那麼,讀書有什麼用呢?所為何來呢?

 

我的朋友李崢嶸老師剛給《為愛朗讀》寫了一篇書評,裡面說了一句格言:「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透過來的地方,故事就是照亮這世界的光。」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此書

相關焦點

  •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宋丞相文天祥絕筆。說起文天祥,人人都知道他以身殉國,視死如歸,都知道他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卻很少有人知道,前半生的文狀元也是獨愛李商隱的慵懶、朦朧之美,隱居文山之後,更是歌酒度日,不太理會這個世界。突然,世變日亟,文狀元變成了文丞相。
  • 菜根禪話五: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就是「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正因為對於正義的堅持,到了極致,所以他道德的光芒,也就到了極致。「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我們讀聖賢書,學來學去,在學什麼呢?剛才有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德化的教育,是把關於人的作育、人的德行培養放在第一位的,以德為本。我們「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 【恆南書院公益大講堂】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這是文天祥自贊語中的一句。文天祥就義以後,人們在其衣帶上發現了這首《自贊銘》。全文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古人有把訓誡書寫在衣帶上的習慣,書諸縉帶,是便於隨時提撕警省自己的言行。不想青史留名,只要及時行樂,現代人還要不要讀聖賢書呢?讀聖賢書,有何樂處?
  •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那張剛剛出土的表情夾帶著從1840年的中國到這個時代的感傷,他不斷追問著蔡瀾:「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 許知遠: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跟蔡瀾在大排檔吃著火鍋,在美食家蔡先生面前,不談食材、不談美酒,連哪道菜「好吃」也不評價下,上來就急不可耐地問一句 ---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許知遠不停地追問「讀聖賢書,所為何事」這個問題被好脾氣的蔡先生打著哈哈推回去了,就一而再再而三地發問,像做數學題一樣
  • 愛要大聲說出來!公益有聲書《侯佩岑為愛朗讀》
    繽紛的場景,童趣的筆觸,重現記憶中伴你成長的童話故事,歡迎與不小心塵封的童心一起共讀,找回遺忘的感動與大人的品格!這是一份愛的禮物經過三年左右的籌備,《為愛朗讀》這本書終於展現在大家面前,而籌備過程也是非常的不容易,佩岑後來分享的她當媽媽的心得也非常讓人動容。
  •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記2017全球同祭孔·「我心中的孔子」徵文大賽,高二·六班穆澄融榮獲一等獎
    生活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那是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到處充斥著新舊矛盾的轉型期,他與希臘的蘇格拉底並列為東西方的先聖先知,都是當時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學家。孔子儘管生前從未成名,卻門下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部分弟子追隨他周遊列國十四年,並在他去世後,為他整理言行,語錄和思想,編成儒家經典《論語》,故被後人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其儒家思想被學生更好的言傳和發展。可見,要想成功不掉粉很重要!  我心中的孔子,是個低調的宅男。
  • 讀書連載〡詹宏志: 我是為書所造也為書所毀 (二)
    郝:你剛提到很多人書讀得很好,但是並不真正相信書。請就這一點再多談一談。詹:很多人看書是因為覺得應該看書,而不是真的喜歡看書,想跟書做交流。我常說,真正的閱讀,是要和作者come to terms(達成協議),跟作者討價還價,這樣才能真正得到東西。如果只是聽作者單方面地說,那只是鸚鵡一般的知識,不是真正的知識。我是一個相信書,會跟著書工作的人。
  • 【黃河朗讀】《報任安書》
    按照市委「黃河朗讀」活動的要求,我再次認真拜讀了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使自己的靈魂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啟迪和強烈的震撼。  司馬遷忍辱著史的人格力量和蔑視皇權的傲人風骨更加深深地根植到了我的血脈之中。  《報任安書》是司馬遷寫給好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公元前91年,漢武帝認為任安在「戾太子事件」中,「坐觀成敗」,「有不忠之心」,被冤判入獄,獲罪待斬。
  • 為愛朗讀,用心陪伴:在我們家,每一天都是讀書日…
    再來舉個英文繪本的閱讀例子。我們母語強勢,從小識字量大,所以中文書籍閱讀的多,但英文啟蒙比較晚(只是磨了耳朵,放放音頻),不是我不想早啟蒙,但孩子更愛漢字,中大班基本能獨立閱讀繪本類文字。        《給孩子讀詩》是我從2016年歲末開始的和寶貝們的一場約定,每日讀讀詩,電臺錄製親子朗讀音頻,給孩子一個激勵,也是成長的足跡。
  • 所樂何事?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你以何事為業?|約拿書注釋(加爾文)
    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 神。」(約拿書1:8-9)當籤落到約拿身上,他們毫不懷疑約拿就是那個有罪之人,就好像他被證明一百次有罪一樣確定。他們摯籤就表明他們相信籤能消除疑慮,顯明有罪之人的罪。他們既如此堅信,事實又由籤顯明,他們開始質問約拿做了什麼:他們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 為愛朗讀,一位父親跟兒子的兩千個繪本之夜
    身為文青爸爸,帶著兒子共讀繪本的過程中,意外發現繪本世界的奧妙,對圖畫書的熱情不亞於文字書,7、8年的時間,2000多個夜晚,父子共讀了上百本的繪本。「每一本繪本,就好像一座森林一樣,沒走進去之前,你永遠不知道森林裡會有什麼。」
  • 讀睡詩詞|誰懂雙親何事為?夕陽西下望舟江
    誰懂雙親何事為?夕陽西下望舟江。 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 為愛朗讀
    「媽媽,你到底為什麼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額,抵住我的前額,溫柔的,不遲疑地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
  • 聽,來自世界文學之都的朗讀聲——南京發起「共讀經典」國際文學...
    畢飛宇說,「因為我們這些寫作的人、閱讀的人,看什麼書、朗讀一個什麼段落,越隨機越正常。」他笑著說,其實也是「挑了一下」的,「當時桌上還有一本《詩經》,讀《詩經》可能不好弄,所以我就把卡夫卡拿著了。」「格裡高爾慢慢地把椅子推向門邊,接著便放開椅子,抓住了門來支撐自己--他那些細腿的腳底上倒是頗有粘性的--他在門上靠了一會兒,喘過一口氣來。接著他開始用嘴巴來轉動插在鎖孔裡的鑰匙。
  • 為愛朗讀《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Day 95
    不知不覺卻又艱難的95天共讀落下帷幕。不知不覺,是因為時光本就匆匆,加之瑣事纏身,連續劇般的共讀就如一趟列車,不到站點就一直疾馳在路上,也便不覺得煎熬。艱難,則是因為生活不會一成不變,一旦節奏亂了陣腳,那得花更多的精力去彌補。當不能按時推送朗讀時,常常會加班到深夜,每每這種情況,偏偏總是出錯,越是著急,越是出錯,結束時間就會越晚。
  • 招募丨讀一個下午的味道,史航攜一眾大咖為你朗讀經典文學
    她打算為你們朗讀納蘭性德詞。胡靖釩,中國內地女演員。1997年出演電視劇《新亂世佳人》,自此開始演藝事業。199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999年胡靖釩憑藉話劇《在這個家庭裡》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表演獎。2002年領銜主演電影《小城之春》,該片獲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逆流而上單元聖馬可獎[1]  。
  • 王棟丨這個冬天有點冷丨蒼狼丨《讀聖賢書·官記修身》
    我給別人寫悼詞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死亡,只是這個冷漠的世界再也沒有人會為我寫悼詞,更多的是假惺惺的作態而己。人在萬念俱灰的時候還有一份活著的希望那就是堅持,堅持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而是作為一種信念深埋在心裡,從而鑄造了人的品性,我本善良,從未想過為惡他人和社會,而是他人為惡於我,總是寄望於報應,我也始終相信有報應,但總是姍姍來遲,慢慢地讓人覺得失望。
  • 阿甲老師談孩子第一本圖畫書【搶鮮當讀】
    阿甲:是的,我是首先自己被米菲所吸引的,後來讀到一本書,才發現原來是這麼個來歷。那是松居直的《我的圖畫書論》,書中提到松居直大概在1960年代到荷蘭的時候意外地發現了這套書(最初的幾本)。書香童年:米菲誕生於1955年。1960年的時候,書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