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法,但合情理。 兄弟之間哪有絕對的公平。 父親如果給孩子留下債務,只會逼著強兒更強、弱兒更弱,一般情況下,都是能力強的兒子來打發債務。
看似不合法,我覺得合理,因為老人家想信他大兒子的能力能把外債還上,看起來不合理其實是一種信任。把財產給小兒子是怕小兒子將來流落街頭。所以沒有了父母親兄弟們要團結兄弟齊心齊力斷金。
老人把財產給次子合法,但依法應承擔老人生前債務;長子依法與老人生前債務無關,依法無償還責任和義務。
真受不了這種老人。兄弟姐妹各自成家各過各的日子,過的富裕的也是人家自己努力的結果。過的窮困的大多是自己不上進,父母溺愛的。父母總想均貧富,引起的後果很嚴重。我也經正在經歷父母均貧富的過程,父母天天幫著他們疼愛的孩子,道德綁架我們,還不能反抗,一反抗就我們夫妻各種不孝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手段全上演,這樣的結果就是跟老人隔閡越來越大,兄弟姐妹間關係越來越差,最終父母離世後沒有任何關係。
這遺囑完全不合法,遺產繼承順序是先還債後繼承,在債務未還清時不能繼承,當然如果能和債權人達成協議的就可以,如果債權人和長子都同意,這遺囑可以執行,如果有一方不同意就不行。長子不接受,就必須用老人財產還債,還債後還有剩餘的歸次子,債權人不同意的而長子同意的,必須長子先用自己財產還債後,財產才可以由次子繼承。如果長子和債權人都同意的,應視為長子欠債權人債務和遺產無關了,以後由債權人向長子討債,和次子無關,次子可以繼承財產。如果長子不同意還債,剩餘財產不夠還債的,債權人倒黴,長子、次子也有權不還,所有財產歸債權人。所以這份遺囑是否有效要由債權人和長子協商後決定,只要一方不同意就是無效的。
合不合法我不好說,但如果這樣做,絕對可以造成惡意財產轉移之嫌。試想,老人把財產全部給老大,老二身無分文繼承所有債務,那麼債權人如何維護自身權利?最後老二法律上無能力償還債務,但實際上由老大用繼承來的財產來供養,就會形成實質的惡意財產轉移,損害債權人利益。我認為不合法。根據民事相關法律規定,個人所付債務(此處不包括用於家庭共同生活的家庭共同債務)由個人償還,子女無義務償還,但繼承遺產的繼承人,在所繼承財產的範圍內承擔債務清償責任(僅以繼承財產為限,如果繼承的財產少於債務,用完遺產也就完了)。所以。老人遺囑財產歸次子,合法,但債務全歸長子,不合法,因為長子未繼承,所以沒有還債義務。但民法上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可以突破法律。
但意思自治原則有前提,就是如果是單方面權利,自己說了算,比如老人將自己財產全部給次子,符合意思自治原則,合法。但涉及雙方或多方的,必須達成一致,才符合意思自治原則。細說就是1、老人讓次子不擔債,涉及老人和債權人,債權人未同意,則老人單方意思不能與對方形成合意,單方意思無效,除非債權人同意,則有效。2、債務歸長子,涉及三方,即老人、長子、債權人,老人一方單方面做出決定,其他兩方均不認可,則單方表示無效,除非其他兩方也均同意,才有效。
3、民法規定,債權轉移,通知債務人即可,但債務轉移,必須徵得債權人同意。所以,老人轉移債務,必須經債權人同意,且老人與長子之間並無債權關係,所以還應長子同意。所以,老人關於債務的單方意思表示,無效。但如果長子自願向債權人還債,債權人可以接受。事後不得以無還債義務為由追回。沒有繼承財產可以不承擔債務,債務跟贍養義務不一樣,另外,繼承財產的那位,不管願不願意法律上都要承擔債務,債清後餘下的才是所得的,不夠的不清,但是可以選擇不繼承,就可不承擔債務,遺產直接用來清債。
這父母當的,臨死還在製造矛盾,讓兄弟倆反目成仇,有時候掙得真不是那仨瓜倆棗的遺產,而是父母的愛,因為父母的偏心會傷害到兒女的心,不管這個兒女多大歲數,是青年人還是中年人,都會在乎父母的偏愛。父母對遺產處理得不公平會傷害兒女們心!條件好的兒女要的不是錢財而是父母的公平對待,而且他們的條件好也不是天上掉餡餅憑空得來的,也是付出更多努力和勞動打拼出來的,為什麼要無視別人的付出呢?我覺得父母就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如果有傾斜可以適當照顧一下弱者,相信兄弟姐妹間也會認可,這樣反而會增進感情,懂得珍惜和感恩!
如果讓父母做到公平,那就等於失去了親情,家務事沒有100%的公平,兒女都是父母的孩子,可是父母看誰日子過的不好,他心裡也,不好受啊!父母只想幫助一下,條件不好的扯扯平,這很正常,在家裡試彈親情骨肉情深,血脈相連,而不是做生意,交朋友,天下只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
按照法律規定,遺囑只能處理自己的財產,不能處理自己的債務,讓某人繼承債務叫作「債務轉移」,只有接受方和債權人都同意才生效。如果遺囑中把自己的財產給次子,債務交給長子,那麼只有處理財產的部分生效,處理債務的部分不生效,除非長子和債權人都同意。處理債務的部分不生效,債務怎麼辦呢?
由繼承財產的次子在繼承範圍內償還,也就是當次子得到的繼承財產不夠還債時,他只需要把繼承的財產全還掉,餘下的債務不是他的責任。如果他繼承的財產比債務多,那麼他要全部還掉債務,餘下的繼承財產都是自己的。親人還是要講點人情味兒的!兄弟之間感情如何,別老是盯著老人偏心,做父母肯定希望自己孩子都能過得好,孝敬父母肯定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父母如果不是家財萬貫,自己不缺父母那點錢就沒必要太在意,還要看你的手足感情有多深,我們這邊還有長兄如父的,把自己弟弟撫養長大。也有在外邊混的好的弟弟,回到家看見老農民哥哥老實的很!當然現在受大環境的影響,大家太計較自己得失,為了利益反目成仇!如果大家都是一點親情都沒有了,那再談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