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老人有20間房、6個子女,3次立遺囑,最終還得打官司

2020-12-24 通州國

經常關注我們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為了避免子女因遺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最好的方式,就是立遺囑,其中公證遺囑最佳。

可家住北京的李大爺和李大媽,足足立了三次遺囑,還是沒能避免子女為遺產打官司,這是怎麼一回事?

李大爺和李大媽共生育了六個孩子,分別是李大姐、李二哥、李三哥、李四哥、李五哥、李小妹。幾個孩子長大成人後,因工作生活等問題,都沒能留在父母身邊,分別居住在朝陽區、西城區、豐臺區等地。

李大爺和李大媽有一處宅基地,也算是祖業產,原本只有正房4間。2000年,在李大爺和李大媽的同意和主持下,未經相關行政職權部門審批,兄弟姐妹6人共同出資,將院內原有房屋拆除後,翻建成北房7間、東房2間、西房4間、南房4間、內廳、外廳、門過道一間。

2009年12月,一家人聚在一起,對翻建後的房屋籤訂了一份《房屋分配方案》,載明:「李大姐北3室、4室;李小妹北1室、2室;李二哥北7室+西3室;李三哥北6室+西1室、2室;李四哥北5室+南1室+東1室;李五哥南2室、3室、4室;父、母:東2室、內廳、外廳、門道、西4室(衛生間)」。分完後,八人均在該分配協議上簽名、摁手印。

《房屋分配方案》

2010年10月,李大爺和李大媽委託兩位律師作為見證人,訂立代書《遺囑》,載明:「立遺囑人二夫婦過世後,所留財產,尤其是老院房屋院落,以及基於該房院所得全部利益,由六個兒女平均分配。其中小女兒李小妹為遺產執行人。」同日,兩位見證人還就訂立遺囑事宜,對李大爺和李大媽做了談話筆錄,並拍攝了當時談話和訂立過程的錄像。

2011年1月,李大爺和李大媽又分別委託另外兩名律師作為見證人,訂立兩份代書《遺囑》,均載明:「由於兩人年事已高,為避免將來對其名下房產繼承產生爭議,特立此遺囑。兩人擁有的老宅房產,在2009年12月,家庭成員已經自行分家析產,兩人分到東2室、內廳、外廳、門道、西4室,在兩人去世後,由孫子大海(李四哥之子)和大洋(李五哥之子)平均繼承。」訂立兩份遺囑時,亦對訂立過程和相關內容進行了錄像。

2012年3月,李大媽去世。

2012年4月,李大爺訂立自書《遺囑》,載明:「依據2009年12月家庭會議決定的房屋分配方案,本人現決定將自己名下的房屋財產由長子李二哥、次子李三哥、長女李大姐和小女兒李小妹四人平均繼承。此遺囑永不變更。」落款處有李大爺籤名並摁手印,並書寫了具體日期。

2014年8月,李大爺去世。

面對父母前前後後三次所立的遺囑,李小妹等人並不能達成統一意見,有人認為父母的最後一份遺囑有效,有人不認可父親自己寫的遺囑。那麼,李大爺和李大媽的房產到底應當怎樣繼承?他們選擇打官司。

李小妹作為原告,將自己的哥哥、姐姐和兩個大侄子一起告上法院,請求法院判令父母的房產依據遺囑依法繼承。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具體到本案,2009年12月,李家所籤訂的《房屋分配方案》是各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協議內容亦合法,故該房屋分配方案合法有效。同時,即使是在宅基地範圍內建設,但涉案房屋在翻建時,並未經過相關行政職權部門的審批,且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與特定身份相關聯,所以法院依法判決訴爭房屋歸相應當事人居住使用。

繼承自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本案中,李大爺和李大媽前後共立三次遺囑,均符合遺囑的法定形式要件;同時遺囑內容亦不違法,所以三份遺囑均合法有效。

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內容相牴觸的遺囑,其中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公證遺囑為準;沒有公證遺囑的,以最後所立的遺囑為準。所以,李大媽的遺產處分應以2011年1月其本人訂立的遺囑為準,李大爺的遺產分割應以2012年4月的遺囑為準。鑑於訴爭房屋的現狀和功能劃分,涉及被繼承人遺產的房屋部分難以實物分割,法院認為劃分份額為宜。

最後,法院判決:老宅東2室、內廳、外廳、門道、西4室由李二哥、李三哥、李大姐、李小妹分別繼承八分之一的份額;由大海、大洋分別繼承四分之一的份額。

相關焦點

  • 北京老人遺囑將房平分7個子女,法院卻判遺囑無效
    一般來說,子女們會選擇平均分配,如果誰盡了更多的贍養義務,多分一些,相信大家也都是認可的。家住北京的劉奶奶,去世前就曾立下遺囑,將自己居住多年的房產,留給七個子女平均繼承。可法院判決,這份遺囑是無效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咱們一起來看。劉奶奶育有七個子女,其中兩個女兒,五個兒子,王大叔排行第七,是劉奶奶的小兒子。
  • 北京3婚老人去世,3個不同血緣的子女為房產打官司
    家住北京的馬大爺可不在乎這個,他這一生結過三次婚,自認為家庭美滿,婚姻幸福。事實上,他在世時,也確實家庭和睦,夫妻恩愛,可當他去世後,子女們竟因遺產繼承問題,打起了官司。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馬大爺與第三任妻子江大媽結婚,兩人都是再婚,江大媽與前夫生有一個女兒江小妹,離婚後跟隨父親生活。就這樣,馬大爺、江大媽和尚未成年的馬大姐、馬二哥組成了一個新的家庭。馬二哥結婚後獨立成家,馬大姐一直同兩位老人生活在一起,並為兩位老人養老送終。
  • 老人立了遺囑沒公證就去世,子女咬定系繼母偽造!遺囑怎麼立靠譜
    年過半百的王阿姨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被自己的幾個繼子女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剛剛過世的老伴寫了份遺囑,將自己名下的一間房屋指定由王阿姨來繼承。老伴出於內心感念,親筆寫了份遺囑,本來是要趕著去公證處做遺囑公證的,可惜預約的公證日期還沒有到,老伴就過世了。庭上繼子女一口咬定遺囑是王阿姨自己偽造的,沒有經過公證處公證,就是無效遺囑。遺囑明明是老伴親手所寫,因為沒有公證就被判定無效?這樣的說法有法律依據嗎?應當如何訂立一份靠譜的遺囑?
  • 北京一老人將2套房和80萬元全給小兒子,4個子女不幹了
    難道老人就沒有自己的想法嗎?老人想要自己分配,做子女的是否應當尊重呢?家住北京的王先生,就因為母親立遺囑將拆遷款和安置房給了他,結果被哥哥姐姐們訴至法院。要知道,他們兄弟姐妹五人,都是拆遷戶,都有自己的拆遷補償款,和幾套定向安置房。可母親為什麼將財產只給小兒子呢?這中間是否另有隱情?咱們一起來看。
  • 老人趁八十大壽當眾立遺囑,內容讓人呆住:一般人可不敢這麼說
    早年間他下海經商,拿手裡的積蓄買了好幾套房,手裡還有不少存款。雖然兒女們如今都已成家,也在父母的幫助下另買了新房安居,可對於老爺子的這點家底,心底裡還是惦記的。老爺子提前立遺囑這事,他們誰也不知道。果不其然,關於財產分配的問題,老爺子在遺囑裡說得很清楚。
  • 立遺囑時,逾99%的老人選擇了「防兒媳女婿」條款,網友吵翻了!
    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在中華遺囑庫上海分庫登記點,每天都有近十位老人前來諮詢預約登記,最多的一天甚至有近百位老人,前來諮詢的老人大多在70多歲,年齡最大的96歲。
  • 老人去世沒有留下遺囑,女兒可以繼承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
    《民法典》:劉女士和丈夫育有1兒1女,他們婚後買了套房,丈夫不幸離世,劉女士想立遺囑把房子給兒子,女兒能分到房子嗎?能分到1/6。最近,影響14億人的《民法典》正式施行了,裡面規定:子女在一方父母離世後,如果沒有立下遺囑,那么子女將和父親或者母親平分房產,如果父母有設立遺囑的,則按照遺囑執行。
  • 丈夫生前給老人買房,老人也立下遺囑將房留給兒媳,為何最後她卻拿...
    前情:上海老人,子女卻在北京、南京、臺灣清朝末年在上海出生的張老先生,一生幾乎經歷了整個中國近現代史,年輕時在戰爭中顛沛流離,跑遍了大江南北,他生育的二子一女,兒子張甲留在了南京,女兒張乙留在了北京,還有一個兒子張丙流落到了臺灣,與當地人結婚、生子。張老先生本人則想著落葉歸根,與老伴一起定居在了上海。
  • 兩千多浙江老人早早立下遺囑,他們在焦慮什麼
    眼前,這群兩鬢斑白的老人,正聚集在這個只有兩間門面的地方——浙江遺囑庫,完成自己的遺囑登記。2016年6月28日,浙江民生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和杭州南都法律服務所共同發起成立的浙江遺囑庫正式啟動運行,可為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辦理遺囑法律諮詢、遺囑登記和遺囑保管等服務。自此,一向安靜的紫花支路開始熱鬧了起來。凡事預則立。
  • 母親瞞著兒子,立遺囑將房產留給女兒,兒媳怒了!
    兩個兒子將房產份額讓給母親 母親立遺囑:將安置房留給女兒 調解小組了解到,陳愛珠年過七旬,有三個子女,大兒子林國強,二兒子林偉強,最小的是女兒。
  • 3房太太被屏蔽,13個子女爭百億,清流霍家的宮鬥戲不輸賭王一門
    但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再和睦的家庭都有可能因為財務分配不均而對薄公堂。自霍英東逝世後,霍家的家族爭產風暴就一直沒有停,長房第三子霍震宇還曾聯合親姐姐將二哥霍震寰告上法庭,而這場兄弟間的內鬥,可以說與一份「完美」的遺囑有著莫大關聯。一、打下「江山」的霍英東在港澳地區,霍英東的知名度遠勝其他富商,不僅是因為他手握幾百億資產,而且在於他給國家做出的突出貢獻。
  • 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布:年輕人不忌諱 立遺囑不再是老年人專利
    3月28日,中華遺囑庫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首次採用網絡直播方式對遺囑大數據進行解讀。中華遺囑庫管委會表示,白皮書首次公布60周歲以下人群訂立遺囑的相關數據。同時,白皮書還通過對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江蘇以及廣西等地數據的詳實分析全面呈現全國遺囑大數據以及各地特點。
  • 遺囑也沒用?通州老人留給孫子一套房,叔叔卻有優先繼承權……
    郭子6歲那年,他的父母不幸在賣草莓的路上遭遇車禍,雙雙離世。此後,郭子就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郭子是一個非常聽話孝順的孩子,兩位老人也對這個從小失去雙親的孫子疼愛有加。 轉眼間到了2016年,郭子已長成23歲的大小夥兒。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老先生想著趁自己還沒糊塗,找人寫個遺囑,把過去老倆口的心願了了。他找來了鄰居劉某某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兩院四間房子都留給兒子繼承。遺囑上有老先生的籤名和手印,有代書人、證明人的籤名。不成想,老先生去世一年後,妹妹的一紙訴狀將兄長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原、被告按份額繼承父母親所留遺產。
  • 格式不合規表述不合法 遺囑繼承案中60%遺囑無效
    許多老人認為,訂立遺囑,無非是用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想要囑咐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在法院審理的遺囑繼承案件中,有近60%的遺囑被法院認定為無效。從上月起,北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市民政局主管的北京愛傳承為老服務中心享受免費到店自書遺囑訂立服務。
  • 柳州老人遺囑財產給保姆女友及其他子女,從未照管的大仔告上法院...
    柳州老人遺囑財產給保姆女友及其他子女,從未照管的大仔告上法院,結果...蒙生曾立下《遺囑》,將蘇娜列為其遺產繼承人,與他的一些子女共同繼承其遺產。然而,當蒙生去世,蘇娜按照《遺囑》分得蒙生單位所發的撫恤金4.5萬元後,卻成了被告——被蒙生未分得撫恤金的長子蒙建國起訴到法院。
  • 遺囑中心主任:保姆若看上老人遺產 儘量不給辦
    有的老人立遺囑要把房產存款都給保姆,有的寫個遺囑要長子嫡孫傳承一本《祖訓》,還有的通過遺囑安排身後事……記者了解到,不少因世俗觀念或不涉及財產的遺囑,之前因無法公證而落空,現在有了其他實現的途徑。  4.
  • 老人和小保姆結婚,生前沒立遺囑,房子憑什麼就不能給繼母?
    老張和老王是一對夫妻,婚後養育兩個子女。後來老王先是撒手離世,老張便找了一個小20歲的保姆,日久生情,兩人登記結婚。子女考慮老張年事已高,多次和父親商量對房子立個遺囑,避免以後紛爭。這個遺囑也不好立,老張考慮一邊是親生子女,一邊是照顧自己後半生的年輕老伴。都是親人啊,給誰多少確實不好定。所以老張礙於情面,更怕年輕老闆不高興,一直拖著沒立遺囑。後來老張突發疾病去世,房子一直由後老伴住著。
  • 88歲老人300萬遺囑曝光的背後:「民法典」關於6個繼承的新亮點!
    前有「上海88歲的老人將300萬房產全部留給家樓下的水果攤主」,後有「99歲老人因被子女強辭保姆哭訴:『子女統一戰線針對我『」。三、取消公證遺囑效力優先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在原有的繼承法中,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草案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
  • 女星猝死留千億遺產,未立遺囑撲朔迷離
    01羅霈穎近億遺產由94歲母親繼承羅霈穎在 上海擁有3間房,新天地地鐵站2間、浦東1間 ,1個月收租50萬,1年就可入帳600萬。此外,她在臺北東區也擁有一間房,另外還有過世時身處的八德路房產, 總共有5間房產,估計價值約4億元。生前來不及分配,如今會如何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