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老人遺囑財產給保姆女友及其他子女,從未照管的大仔告上法院...

2020-12-22 澎湃新聞

柳州老人遺囑財產給保姆女友及其他子女,從未照管的大仔告上法院,結果...

2020-10-28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微姐 柳州晚報

蘇娜(化名)與蒙生(化名)系同居10年的男女朋友,但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蒙生曾立下《遺囑》,將蘇娜列為其遺產繼承人,與他的一些子女共同繼承其遺產。然而,當蒙生去世,蘇娜按照《遺囑》分得蒙生單位所發的撫恤金4.5萬元後,卻成了被告——被蒙生未分得撫恤金的長子蒙建國起訴到法院。

近日,柳北區人民法院家事和少年審判庭(以下簡稱「柳北區法院家少庭」)依法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認定蒙生通過遺囑處理撫恤金等費用分配的內容無效,蘇娜不具備領取撫恤金的條件,應向蒙生的子女返還上述錢款。那麼,蘇娜按照《遺囑》分得的錢,為何要還回去呢?

保姆分得同居男友撫恤金

卻突然成了被告

據悉,蒙生與妻子阿瑩(化名)生育有蒙建國(化名)、蒙建山(化名)、蒙建嶽(化名)、蒙建豐(化名)、蒙建宇(化名)5個子女。後來,蒙建宇和阿瑩相繼去世。此外,蒙生的父母也已去世。

2008年,因生活需要,蒙生聘請保姆蘇娜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兩人日久生情,從2009年開始共同生活,但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其間,蒙生每月照常向蘇娜支付保姆費用。

2012年,蒙生立下一份自書《遺囑》,明確其名下房產歸蒙建山、蒙建嶽、蒙建豐三人平均繼承,而他去世後的銀行存款以及由單位發放的撫恤金等其餘財產分別由一個孫子、兩個孫女(三人均為未成年人,分別系蒙建山、蒙建嶽、蒙建豐所生)各繼承四分之一,剩餘四分之一則贈與一直照顧他的蘇娜。此外,蒙生曾多次出具書面材料,要求其去世後的財產按《遺囑》處理。不過,《遺囑》並未提及他的長子蒙建國,這為之後的訴爭埋下伏筆。

網絡配圖

去年,蒙生因病去世。蘇娜、蒙建山、蒙建嶽、蒙建豐4人操辦了其各項喪葬事宜,並前往蒙生退休前所在單位領取了喪葬費、撫恤金等共計23萬元。他們按照《遺囑》分配了這筆錢,其中蒙建嶽領得9.5萬元(含處理後事費用),蒙建山、蒙建豐、蘇娜各領得4.5萬元。蒙建國沒參與蒙生喪葬後事處理,也沒能領到父親的撫恤金。

後來,蒙建國以蘇娜、蒙建山、蒙建嶽、蒙建豐的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為由,將四人起訴到法院,要求重新分配蒙生的喪葬費和撫恤金。

原告要求重新分配

四被告均不同意

該案審理期間,原告蒙建國認為,扣除為父親辦理後事的費用約5萬元後,剩餘撫恤金應當由他們四個仍健在的子女平分,但他並未得到一分錢,而不屬於其家庭成員的蘇娜卻在他不知情的情形下,跟蒙建山、蒙建嶽、蒙建豐擅自處理了這筆撫恤金。他表示,蘇娜與蒙生不是夫妻關係,不是蒙生的直系親屬,不能參與撫恤金的分配。

網絡配圖

對此,蘇娜辯稱,蒙生晚年的起居生活均由她照顧,她與蒙生雖未辦理結婚登記,不是夫妻關係,卻勝似夫妻。特別是蒙生病重期間,她不離不棄地看護,盡到了對蒙生的主要贍養責任,蒙生之前也留下《遺囑》,明確表示將其撫恤金等錢款1/4贈與她。這些錢實際上是蒙建山等《遺囑》所述繼承人基於蒙生的遺囑安排,自願給她的。

同樣,蒙建山、蒙建嶽、蒙建豐也不同意重新分配撫恤金。他們認為,四被告是按照蒙生生前的意願進行分配的,在蒙生晚年住院期間,蒙建國從未去看望、照顧老人,不應參與撫恤金分配。

一審判決蘇珊退款

立遺囑應謹慎梳理財產性質

一次性撫恤金是死者生前所在單位給予死者親屬的物質幫助和精神撫慰。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蒙生去世後所在單位核發的撫恤金、喪葬費等均屬於「遺屬津貼」的範圍,均發生於蒙生去世後,不屬於遺產,而應屬於家庭共有財產,蒙生通過《遺囑》處理撫恤金等費用分配的內容無效,四被告按照《遺囑》分配撫恤金亦缺乏依據。蒙建國等蒙生的四個子女均有權參與撫恤金的分配,蘇娜並非蒙生的親屬,不具備領取撫恤金的條件,故不應參與該撫恤金分配。

網絡配圖

法院認為,應在扣除蒙生喪葬事宜支出後,根據與被繼承人關係的親疏和共同生活的緊密程度合理分配涉案撫恤金。原告作為長子,在蒙生去世後未參與其身後事的處理,可見蒙生與他之間的感情較其他三個子女的感情更為疏遠。故法院酌情認定原告少分蒙生的撫恤金,即蒙建國應分得3萬元,蒙建山等三人各分得5萬元。蘇娜已經領取的4.5萬元撫恤金應向蒙生的子女返還。

最終,法院依法判決蘇娜向蒙建國返還3萬元,向蒙建山等三人各返還5000元。目前,該判決已經生效。

該案主辦法官表示,儘管此案被繼承人蒙生的遺願十分明確,對蘇娜長時間的同居照顧很感激認可,卻因其處置的撫恤金不是遺產,加上其跟蘇娜未及時確立夫妻關係,從而導致蘇娜喪失參與分配撫恤金的資格。他希望大家能以此案為警醒,在立遺囑時務必要謹慎,應當梳理自己名下財產的性質,確保遺囑中載明的各項財產均屬於遺產,否則其分配很可能難以得到法律保護。

此外,同居人員不屬於受法律保護的被繼承人家庭成員範圍,若雙方關係確實親密或有長期共同生活的意願,應及時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如此方能受到法律的保護。

來源/作者 付華周 梁峰

原標題:《柳州老人遺囑財產給保姆女友及其他子女,從未照管的大仔告上法院,結果...》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遺囑中心主任:保姆若看上老人遺產 儘量不給辦
    有的老人立遺囑要把房產存款都給保姆,有的寫個遺囑要長子嫡孫傳承一本《祖訓》,還有的通過遺囑安排身後事……記者了解到,不少因世俗觀念或不涉及財產的遺囑,之前因無法公證而落空,現在有了其他實現的途徑。  4.
  • 北京老人遺囑將房平分7個子女,法院卻判遺囑無效
    一般來說,子女們會選擇平均分配,如果誰盡了更多的贍養義務,多分一些,相信大家也都是認可的。家住北京的劉奶奶,去世前就曾立下遺囑,將自己居住多年的房產,留給七個子女平均繼承。可法院判決,這份遺囑是無效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咱們一起來看。劉奶奶育有七個子女,其中兩個女兒,五個兒子,王大叔排行第七,是劉奶奶的小兒子。
  • 老人和小保姆結婚,生前沒立遺囑,房子憑什麼就不能給繼母?
    老張和老王是一對夫妻,婚後養育兩個子女。後來老王先是撒手離世,老張便找了一個小20歲的保姆,日久生情,兩人登記結婚。老張跟保姆結婚了,但是房子是老張和前妻婚後買的,前妻老王去世後,老張一直沒有辦理繼承手續,仍登記在老張名下。子女考慮老張年事已高,多次和父親商量對房子立個遺囑,避免以後紛爭。這個遺囑也不好立,老張考慮一邊是親生子女,一邊是照顧自己後半生的年輕老伴。
  • 老人立了遺囑沒公證就去世,子女咬定系繼母偽造!遺囑怎麼立靠譜
    年過半百的王阿姨最近遇到一件煩心事,被自己的幾個繼子女一紙訴狀告上了法庭。原因是剛剛過世的老伴寫了份遺囑,將自己名下的一間房屋指定由王阿姨來繼承。曾有一些年紀大的老太太和老先生愁眉苦臉地訴苦,想把存款和房子留給一直悉心照料自己的那個子女,可是除了自己的名字外其他的字都不會寫,沒有辦法立自書遺囑,其他訂立遺囑的方式又不了解或者只適用於特殊的情形,訂立遺囑的意願難以實現。
  • 101歲老人和保姆結婚,不到一年堅決要離:我從沒被愛過!法院最後判決…
    ,請保姆照料成了大部分子女的第一選擇。同時,張保姆還多次要求李大爺將其僅有的房屋過戶給她,還逼迫其寫遺囑,在生活起居的照顧上也不再是盡心盡力。而張保姆表示,結婚是因為相處了十多年,情到深處所致,李大爺提出離婚只是受了子女的蠱惑,表示絕不同意離婚。相持不下,李大爺只能起訴到法院。
  • 都是老人都是送房,有人給攤販,有人給保姆,不給子女為哪般?
    原創 南湖法院 南湖法院 收錄於話題#嘉興12#法律法規6#南湖法院10自己沒有什麼其他的財產,最值錢就屬這套房子了,因為保姆細心地照顧,讓董大爺得到了很大的寬慰,所以他決定把這套房子贈與這位保姆。
  • 父母把財產全部給一個子女,其他子女還要承擔醫療費和贍養費嗎
    引言生活中存在很多父母偏心,把財產全部給一個子女,還要其他子女承擔贍養義務。原因可能是重男輕女,也可能是某個子女討人喜歡。一旦出現這種事情,晚年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就會帶來很多問題,沒得到財產的子女覺得不公平,不願意贍養,得到財產的覺得其他子女也有贍養義務,互相推卸責任,沒分到財產能成為不贍養父母的理由嗎?
  • 9旬老人戀上住家保姆,花140萬為其租30年公寓:你得為我生養死葬
    一場戀愛過後,92歲的李某人財兩空,自覺做了蠢事的他將自己的保姆告上了法庭。 李某已經退休了30多年了,8年前,李某的老伴去世,無兒無女孑然一身的他開始為自己的晚年生活發愁了起來。
  • 保姆草擬遺贈協議,老人昏迷後竟不告知兒女也不送醫
    3月21日,中華遺囑庫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對保管的8萬餘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研究辦理遺囑老人的家庭、財產、心裡、行為等。而現在99.93%的老年人選擇了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的條款,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中華遺囑庫數據顯示,66.59%的老年人是子女陪同下前來辦理遺囑登記,33.41%的老年人是瞞著子女前來辦理。71.17%的老年人在訂立遺囑前會與子女協商,28.83%老年人選擇向子女隱瞞立遺囑的事情。
  • 101歲老人和保姆結婚,不到一年堅決要離:我從沒被愛過
    ,請保姆照料成了大部分子女的第一選擇。同時,張保姆還多次要求李大爺將其僅有的房屋過戶給她,還逼迫其寫遺囑,在生活起居的照顧上也不再是盡心盡力。而張保姆表示,結婚是因為相處了十多年,情到深處所致,李大爺提出離婚只是受了子女的蠱惑,表示絕不同意離婚。相持不下,李大爺只能起訴到法院。雙方起訴前就已經分居了,李大爺現在由子女照顧。
  • 101歲老人與53歲保姆結婚不到一年,堅決要離,稱:被騙的好慘
    同時張保姆多次要求李大爺將其僅有的房屋過戶給她,還逼迫其寫遺囑,在生活起居的照顧上也不再是盡心盡力。兩人相持不下,李大爺起訴到法院。而雙方起訴前已經分居,李大爺現由子女照顧。綜合考慮本案實際案情,為尊重百歲老人的真實意願,更有利於李大爺安享晚年,準予雙方離婚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 101歲老人和保姆結婚,不到一年堅決要離!原因讓人意外…
    浙江紹興有個案子原被告是101歲高齡的李大爺和照顧他的55歲保姆去年,李大爺與張保姆登記結婚了,可是婚後不到一年時間,就鬧到法院了來離婚。同時,張保姆還多次要求李大爺將其僅有的房屋過戶給她,還逼迫其寫遺囑,在生活起居的照顧上也不再是盡心盡力。而張保姆表示,結婚是因為相處了十多年,情到深處所致,李大爺提出離婚只是受了子女的蠱惑,表示絕不同意離婚。相持不下,李大爺只能起訴到法院。雙方起訴前就已經分居了,李大爺現在由子女照顧。
  • 代書遺囑格式不規範 法院判決遺囑無效
    近年來,很多老人採用代書遺囑方式立遺囑,但因立囑人、代書人疏忽或對法律了解得不夠,代書遺囑由於程序要件有瑕疵,由此引發的糾紛時有發生。近日,新疆昌吉市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代書遺囑引發的遺產糾紛案件,法院最終認定該代書遺囑無效。
  • 百歲老人又逢第二春,和53歲保姆結婚,一年後離婚:被騙的好慘?
    大家應該都聽過,網絡上有很多夕陽戀的事件吧,一般都是相差幾十歲的,情也被大家稱之為夕陽戀,可是有很多心懷不軌,他們可能會想,一個有錢的老頭,在等他去世之後霸佔財產,這樣的想法大家都覺得可能會有一些好笑,但是這樣的事情卻真實存在。
  • 丈夫生前給老人買房,老人也立下遺囑將房留給兒媳,為何最後她卻拿...
    兒子購房孝敬父母后去世,為表感謝,老人立遺囑將這套房屋留給兒媳。老人去世多年後,兒媳起訴要求遺囑繼承,她主張自己雖不屬於法定繼承人的範圍,但符合《繼承法》所述 「喪偶兒媳對公、婆盡主要贍養義務可以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的規定,繼而再用法定繼承人資格去進行遺囑繼承。審理本案的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長寧法院)是否會支持她的訴訟請求?
  • 北京一老人有20間房、6個子女,3次立遺囑,最終還得打官司
    經常關注我們的小夥伴,一定都知道,為了避免子女因遺產繼承問題產生糾紛,最好的方式,就是立遺囑,其中公證遺囑最佳。可家住北京的李大爺和李大媽,足足立了三次遺囑,還是沒能避免子女為遺產打官司,這是怎麼一回事?
  • 立下一紙遺囑 了卻「生前身後事」
    老先生想著趁自己還沒糊塗,找人寫個遺囑,把過去老倆口的心願了了。他找來了鄰居劉某某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兩院四間房子都留給兒子繼承。遺囑上有老先生的籤名和手印,有代書人、證明人的籤名。不成想,老先生去世一年後,妹妹的一紙訴狀將兄長告上了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原、被告按份額繼承父母親所留遺產。
  • 畫家留下21億遺產,為了分錢子女將九旬母親告上法庭,結局怎樣?
    這位畫家留下了21億遺產,為了分錢女將九旬母親告上了法庭,後來又是山東煙臺人,世代為書香門第,幼年即開始學畫,曾師從齊白石等著名畫家,後來又擔任大學名譽教授,中山書畫社副社長,河南開封書畫院院長等許多職務,此外,許麟廬還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他所激起的垂涎已極盛,正是出自這些收藏。
  • 格式不合規表述不合法 遺囑繼承案中60%遺囑無效
    許多老人認為,訂立遺囑,無非是用書面的形式,把自己想要囑咐的事情寫下來就可以了。其實,事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根據調研數據顯示,在法院審理的遺囑繼承案件中,有近60%的遺囑被法院認定為無效。從上月起,北京市戶籍60周歲及以上的老人,可以到市民政局主管的北京愛傳承為老服務中心享受免費到店自書遺囑訂立服務。
  • 民法典遺囑效力認定:公證遺囑不再優先 以最後遺囑為準
    明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將正式施行,在原先法律的基礎上,對遺囑的形式、效力、代位繼承人的範圍、被繼承人的寬恕權、無人繼承遺產的用途等多方面確認了新規則。老人留有多份遺囑的,哪份遺囑的效力最高?列印遺囑有效嗎?子女打傷老人的,還有權繼承老人的遺產嗎?北京市西城法院的「訴源治理直通車」普法講堂8月6日專門就此以案說法,梳理《民法典》中的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