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女版錢學森,攻克世界級難題,讓東風飛彈也能「打水漂」

2020-12-22 觀妙識微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無論是謀略或是膽識都不輸男子,甚至更勝一籌的女英雄們,她們用看似柔弱的肩膀擔負起那個時代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使命。

花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一個個鮮活生動的女英雄們在用她們的故事詮釋「誰說女子不如男」的生活哲理。

如果說那些歷史人物是生長在一個動蕩的年代,離我們還有些距離,那麼在和平時代的現代社會裡,可以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工作者在各行各業都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和影響,這其中貢獻最大的,祝學軍院士當屬其一。

品學兼優,不愛紅裝愛武裝

祝學軍院士於1962年的冬天出生在遼寧省瀋陽市,從小她就喜歡研究男孩子比較喜歡的東西,雖然長得甜美可愛,但骨子裡卻有著男孩子般堅韌的性格

祝學軍院士一直是班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她經常會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世界中而忘了時間,憑藉著她的聰慧與努力,祝學軍院士如願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

經過四年的學習,祝學軍院士更加堅定自己的夢想,懷著一百分的熱情和信念,祝學軍院士再一次以優異成績考入了中國航天部第一研究院攻讀碩士學位,畢業之後她便順利的進入國防部擔任飛彈相關方面的研究人員。

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和堅持,祝學軍院士憑藉著自己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成果,被任命擔任某飛彈的重要設計師,並取得了成功。

在設計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和困難,祝學軍院士從未退縮或者放棄,而是堅持最初的設想和理念,從速度、精度和外觀設計上都達到了世界最先進的技術水平,為我國的飛彈技術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

祝學軍院士也成為了我國飛彈相關方面的最優秀的專家,這個領域能夠成為這樣優秀的人才本就是鳳毛麟角,祝學軍院士作為一名女性,她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值得我們的尊重和信任。

中外震驚,飛彈真能「打水飄」

飛彈的出現其實要追溯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最早是德國發明並在戰爭中使用,威力極大。二戰之中原子彈的研製成功和其巨大的威力,使得各國軍方都認識到科技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而其中人才得起的作用更是凸顯出來。

二戰德國戰敗之後,美蘇兩國最關心的就是招攬德國有關遠距離攻擊火箭技術(也就是飛彈)相關的人才,科技軍備競賽一觸即發,美蘇兩國遙遙領先。

而我國此時還是一片空白,無論是人才還是工業基礎,都遠遠落後於美國和蘇聯。就在這個時候毅然回國的錢學森,在遠程洲際飛彈這一國防科技的核心領域,起到了無可爭議的奠基性的作用,使得我國至少快進了20年。

但即使強如錢學森,精力也是有限的,也有一些問題不能馬上攻克下來,其中一個著名的問題就是「錢學森彈道」問題。

40年代的時候,尚在美國的錢老曾經提出過一種前所未有的飛彈彈道的假想。這種設想將原本不同的兩種彈道技術,也就是彈道式彈道和滑翔式兩種迥異的彈道結合起來,在增大射程的同時,又不失去其靈活性

前半段飛彈首先經由火箭助推到距地面數十千米的高度,而後利用特殊的氣動設計,在後半段使得飛彈利用慣性和附近的大氣氣流進行滑翔直至擊中目標。

整個過程軌跡上猶如「打水漂」一般,極大地增加了飛彈的射程和速度

然而這還不是這種彈道最厲害的地方,「錢學森彈道」最具威懾力的部分在於,一旦進入後半程,因為飛彈將主要依據其周邊環境的氣流條件進行彈道調整,整個飛行軌跡不再具有可預測性

而目前主流的彈道飛彈防禦系統,主要原理就是根據已經偵測到的飛彈的前期飛行軌跡,來預測其後半段的軌跡,從而進行精準攔截,以達到防禦的目的。

而「錢學森彈道」這一中後程以後軌跡不可預測的設計,使得這些防禦系統從理論根基上就被動搖了

飛彈雖然威力巨大,但如果可以被輕易攔截,就談不上什麼震懾力。可想而知,一旦實現,這一設計是多麼的具有戰略意義,其難度也可想而知

自錢老提出這個設想,到其歸國後相當一段時間,也沒有解決其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

甚至彈道技術極其發達的美國和俄羅斯,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掌握這一助推滑翔技術,沒有辦法將這一技術成功地應用於自家的飛彈之上。而在這個時候,東風17的橫空出世,讓這個軍工界為之震驚

在東風16的基礎上,配以最新型的乘波體彈頭的設計,東風17幾乎完美地實現了「錢學森彈道」

其在大氣中巡航的速度達到了驚人的超5馬赫,甚至有傳聞說配以乘波體彈頭,超10馬赫的速度都是有可能的。超快的速度以及不可預測的軌跡,一旦成功發射,就基本上判了各類反導網絡系統的死刑。

越是如此重要的成就背後,就越是站著更多默默無聞的功臣,就好像當初兩彈一星的功勳們,一直到成功之後,他們的故事才慢慢為人所知。

最近,隨著東風17的成功面試和一些材料的解密,祝學軍院士也終於從幕後走到了臺前,能夠「打水飄」的飛彈技術難關在她的帶領下得以攻克並獲得了成功,她也因此被稱為「女版的錢學森」、「飛彈界的女神」。

鏗鏘玫瑰,巾幗不讓鬚眉

攻克了如此令人矚目的世界性難題,祝學軍院士也隨之名聲大噪。外媒一邊驚嘆於一個女性飛彈專家居然可以把這樣難度大的課題得以解決,一邊認可的稱她為「比飛彈更可怕的女人」。

二零一七年,由於祝學軍院士的突出貢獻,她先後榮獲了「年度航天功勳獎」和「全國的創新爭先獎」,並得到了一萬元獎金作為獎勵。

二零一九年,祝學軍正式成為我國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的一名院士。據身邊的人說:「祝院士平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做型號工作的,不能跑在別人的後面,處處都要想著爭先。

自力更生一直是祝學軍院士的行動指南,她從不想著去藉助誰的力量或者用現成的東西進行研究,而是咬緊牙關堅持自主創新,研究新的技術和設備開發,構建新的平臺以實現更優化的目標。

祝學軍院士不僅在科研領域有著世界頂尖的技術水平,她在團隊的管理和人員分配上也有著很強的領導力和執行力

她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發現問題,做好統籌規劃和工作協調,高效快速地解決問題,完成任務。

祝學軍院士為人謙和,即使討論問題也從未與人紅過臉,求真務實、嚴謹認真一直是祝學軍院士的做事風格,她優秀的人格魅力也影響和帶動著整個科研團隊的發展和進步

祝學軍院士已經成為了我國飛彈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帶頭人,然而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地位而鬆弛懈怠,她會在自己的辦公室工作到很晚,據研究團隊的人說:「即使是晚上八九點打電話到祝院士的辦公室,她也會應聲接聽。

美麗、智慧、堅強、敬業、嚴謹,一個集如此多的優點於一身的女子,用自己一生的時間都在努力地做著一件事,一件堪稱國之根本的大事

她完成了許多科學家在過去數年裡都無法實現的理想,無論這個過程中經歷過怎樣的磨練,祝學軍院士都在用她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有志者事竟成」的人生哲理。

這份沉甸甸的任務,辛苦卻無悔,正如祝院士所說:「我們做的工作不是為了個人的得失,而是為了國家的利益。既然是國家的事情,那就必須要辦成。」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女版錢學森:攻克世界級難題,讓東風飛彈實現「打水漂」
    當年錢學森先生回國幫助我國完成飛彈的發射,到如今我國的飛彈技術不斷發展,出現了一名女版的錢學森,解決了錢學森留下來的世界難題,讓我國的飛彈技術領先了美國十年,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位女版的錢學森。歸國後,他立馬和另外"兩錢"建立了中國第1個火箭、飛彈的研究所,之後抓緊時間研製了我國的飛彈、人造地球衛星等先進科技,直接讓我國的相關研究減少了20年,被稱為我國的飛彈和航天之父。除了作出貢獻外,他還提出了著名的錢學森彈道,70多年過去了,都沒有人能解決這個難題。不過既然是中國人提出的難題,就由中國人來解決吧。2019年的閱兵式,東風-17飛彈的亮相標誌著我國順利解決了這個難題。
  • 飛彈還能「打水漂」?我國女神院士讓其成真,堪稱女版錢學森
    作為一名科學家,她致力於鑽研東風飛彈,最後解決了飛彈的世界難題,讓我國的國防事業發展更近一步。她因此也被譽為女版 的「錢學森」。  製造飛彈的女神  祝學軍院士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她是完全我國培養起來的專家。在他二十五歲的時候,就在某型的飛彈電氣系統工作。
  • 我國再攻克世界難題,女版錢學森造命中率百分百飛彈:目標插翅難飛
    錢學森的一生是坎坷輝煌的一生,也是榮譽加身的一生。他為中國做出的非凡貢獻,無人能出其左右。 1935年9月,錢學森留學美國,先是在MIT航空系學習,36年又轉入CIT,繼續深造,成為科學奇才馮·卡門最得意的學生。在美期間,錢學森一直從事空氣力學、飛彈、火箭等領域的研究,並取得了相當了不起的成就。
  • 中國當代「錢學森」,解開一世界級難題,美國:東風飛彈無可攔截
    自新中國成立至今,華夏熱土上湧現出了無數全球科技頂尖戰將,而錢學森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當年,錢學森和自己的導師共同開創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卡門錢學森公式,不僅為空氣動力學奠定了非凡基礎,甚至至今都是世界各國設計高超音速飛機氣動布局的重要理論依據。
  • 錢學森彈道威力無比:會打水漂的高超音速飛彈,秒殺一切防空系統
    不過,美俄的這些高超音速飛彈還只是處於研究階段,中國已經開始實際服役部署了,這就是首次亮相的東風-17彈道飛彈,這是世界第一個新概念高超音速彈道飛彈,而且從基礎理念到實際型號,都是由中國人搞出來的。
  • 東風17被攔截概率多大?彈道飛彈攔截怎麼攔,我國攔截技術如何
    文/山峰東風17一經亮相便迅速成為全球關注點,就是因為東風17獨特的乘波體彈頭,以及不同於傳統的拋物線式彈道,而是一種採用了錢學森彈道,這種世界獨有的黑科技攔截起來非常麻煩,不僅是我國現役的防空反導系統無法有效攔截住東風17,就是美俄歐現役的防空反導系統在東風
  • 東風17飛彈讓美國望塵莫及!美國數十年的苦心研製成了廢鐵
    外形科幻的東風17要論外形東風17堪稱飛彈界裡的殲20,它不僅是中國第一種高超音速飛彈,同時也是世界上首種進入實用階段的高超音速乘波體武器,那麼究竟什麼是高超音速飛彈東風17的出現,對於提高中國戰略打擊能力有多大的意義呢?
  • 33倍音速無人能擋,中國超級飛彈出世,錢學森彈道究竟有多厲害
    因為東風-17的出現,當年叱吒風雲的東風-21D就這麼變成了過氣網紅。錢學森的水漂彈也成了各大自媒體爭相吹捧的對象。他們紛紛說是錢學森發明的錢學森彈道是一種在大氣層上打水漂的彈道。可以讓飛彈在大氣層外像打水漂一樣行動。最終實現33倍音速,成為一款能在法國投降前打到巴黎的飛彈。事實上,大錯特錯,這些自媒體絕大多數都吹捧錯對象了。
  • 攻克世界難題,她研製出了美國都沒有的超級武器
    遙想當年,我們的火箭之王曾被國際上給予高度評價「錢學森無論走到哪裡,都抵得上5 個師的兵力。」 現在,有這麼一位女神級的人物,研製出令世界為之一震的超級武器,她是一個比核彈還恐怖的女人,她被稱為中國女版的錢學森。
  • 新中國一窮二白,錢學森如何造出「東風一號」?
    1955年,錢學森放棄美國優越的科研條件,毅然回國,並著手開始飛彈的研製工作。可是在剛剛建立的新中國,對飛彈的研究幾乎為零。僅憑一己之力,錢學森如何能讓飛彈飛上天呢?就在大家灰心喪氣的時候,錢學森站了出來。原來,蘇聯的這枚飛彈,是仿製德國的V2型飛彈製造的。錢學森早先在美國研究飛彈的時候,對這個型號的飛彈就有所了解。這一次,錢學森直接挑起了指導飛彈製作的大梁。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錢學森終於帶領大家,突破了最關鍵的核心技術。
  • 「東風」飛彈的原理居然是錢學森奠基,多年後又成為中國一大利器
    早在二戰時德國科學家桑格爾就提出構想利用高超音速飛行的原理髮射飛彈,可以在低成本的情況下達到大規模毀滅效果,當時的設想是在高層大氣中滑行,可跨過大西洋直奔美國。後來我國科學家錢學森又以此為基礎提出新的理論,即助推-滑翔式彈道。
  • 錢學森不僅是「火箭之王」,還在大山深處給我國留下一黑科技
    在錢學森的牽頭下,我國很快建立了自己的飛彈研發、航空航天體系,最終取得了巨大成就。鑑於錢學森做出的巨大貢獻,他也收穫了中國「飛彈之父」、「航天奠基人」的稱號。據悉,錢學森的工作使中國的航天、飛彈事業至少向前推進了20年。
  • 「錢學森彈道」威力無比,19馬赫超機動變軌
    戰爭中,人類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武器,在這些武器中,飛彈的威力比一般武器要強許多。隨著科技的發達,常規飛彈不再能滿足各國的需求,各國研發出威力更大的核飛彈。為防止飛彈的攻擊,一些國家研發出飛彈防禦系統。正因如此,這類飛彈很容易被飛彈防禦系統攔截。也就是說,常規彈道飛彈在防禦飛彈面前毫無威懾力。隨著美國在全球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擁有彈道飛彈的國家瞬間不知所措。不過,飛彈防禦系統也不是無所不能的金鐘罩,一些多彈頭的飛彈,或是直接在太空發射的武器都無法攔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如果飛彈速度夠快,反導系統也只是睜眼瞎。
  • 新型飛彈一舉反超美軍!國寶女院士造出全新飛彈,獲百萬獎金
    2019年,中科院院士新增選的一個人,她就是現代版的「花木蘭」,巾幗不讓鬚眉,由她主持設計的東風十七高超音速飛彈國慶閱兵一亮相,引世界關注。新型飛彈一舉反超美軍!國寶女院士造出全新飛彈,獲百萬獎金。祝學軍,畢業於國防科技大學,是一名妥妥的60後,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又考上了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成為了如錢學森般的人物。
  • 飛彈中的「小李飛刀」:東風-17
    「東風家族」的東風-17飛彈,人送外號「小李飛刀」,它的禦敵之法就是幾乎無法攔截!在去年我國舉行的第70周年閱兵儀式中,東風-17就曾在天安門廣場前亮相,讓人一飽眼福。東風-17是一款中近程彈道飛彈,它的射程沒有東風-41那麼遠,但是其致命特點就是:全天候、無依託、強突防,是打擊航母的一款利器。
  • 這才是國寶明星,一個讓中國飛彈打水漂,一個讓美國飛機無處躲藏
    新中國成立以來強國建軍成為了我國的發展要務,在這過程中中國受到了來自西方的阻礙,但是為了捍衛領土安全,一個個實幹科研人員共同鑄造了國防的武器工事。相比一些人前無數光環加身的明星,很多默默無聞的科研人員更應該被人們銘記,中國的強大有他們的一份功勞。
  • NASA提醒五角大樓小心:東風41被低估了
    因為我國此前尚沒有地球軌道以外的太空飛行器完成過再入大氣層的返回、著陸與回收經歷。據悉,「嫦娥5T」當時距離預定降落地點僅僅有506米的誤差,加上「嫦娥5T」是從幾十萬公裡外高速「打水漂」衝過來的,因此還有一段不可控的傘降。因此,當時航天專家認為,「嫦娥5T」是巧合碰到的,類似於一把普通步槍在1000多米命中10環,有點碰運氣的感覺。
  • 美蘇想掌握的錢學森彈道多牛?助力中國造出全球首款高超音速飛彈
    攝影師,中國是全球首個擁有高超音速飛彈的國家,可以有效對第一島鏈的任何目標進行快速打擊。而中國能夠研發成功高超音速飛彈,則多虧了錢學森提出的錢學森彈道。 在彈道飛彈彈道學中,將彈道式飛彈的彈道分為3個階段——主動段(OK)、自由段(KE)和再入段(EC),錢學森彈道理論就是研究自由段(KE)末段的一套理論體系。
  • 錢學森40年前預言終於成真!全球所有反導系統將集體失效
    各國飛彈專家都在思考這一難題。從技術的角度講,只要將飛彈彈道從拋物線變成不規則彈道,敵人的反導系統就沒法進行攔截。但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各國科學家始終無法開發出全新的彈道模式,這就讓「改變飛彈彈道」這一技術長期無法突破。就在各國軍工專家為提升飛彈性能苦苦思索的時候,中國的飛彈專家錢學森老師就提出了著名的錢學森彈道,錢老師本人也做出了預言,只要使用「錢學森彈道」,全球反導系統將集體失效。
  • 錢學森逝世十年:是什麼造就了錢學森?中國還能否再出錢學森?
    蔣英後來考取了國立柏林音樂大學聲樂系,成為小有名氣的青年女高音歌唱家。 但錢、蔣二人在此期間並無過多聯繫。 1947年,錢學森回到杭州省親,與蔣英重逢,二人情愫驟生,科學家與藝術家很快便決定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