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專題系列-會意形聲

2020-12-21 文言清流

橫山菁兒-終章:世界樹の木の下で(Without Chorus) <劇II M-17(Chorusなし)>

03:27來自文言清流

何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我們重點說一下造字法的後兩書——會意和形聲。

什麼是會意字呢?《說文解字.敘》中說:「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句中的「比」,是比合、結合的意思;「類」,是字類,字群;「合」,是會合;「誼」,是「義」的本字。「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意思是幾個字併合在一起,合成一個字,從這裡可以看出所指的文字是什麼。可見,會意就是組合兩個或多個獨體字,成為一個表示新的意義的合體字。如「日」、「月」合為「明」;兩個「木」字,合為「林」;一人在前,一人在後,合為「從」等等。但是,有些會意字的結構要複雜一些。

會意字-善就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會意字

「善」、「圍」、「寒」、「寇」等會意字是隸書產生前的會意字,它們都是以象形字為基礎,有兩部分或幾部分組成的。隸書產生以後的會意字的形式比以前靈活了,由於會意打破了象形字的結構,會意不再受象形的限制了,從字形本身就可以看出來字的意義來。如,人依樹而息,為「休」;三人為「眾」;小土為「塵」;兩手相分為「掰」等等。

會意字補救了象形字圖畫的局限性,但是,由於它不具備「標音」作用,所以在形聲字出現之後,便退居於次要地位,或被形聲字所代替了。會意字在《說文解字》中有1167個。

由於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關係的複雜,社會文化的進步,象形字已經不能滿足記錄語言的需要,雖然指事字和會意字解決一些問題,但是由於符號的限制和無標音作用,所以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社會需要和文字局限性之間的矛盾,促使著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的產生。

段玉裁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訓詁

形聲字,《說文解字.敘》中解釋說:「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解釋形聲的意義時說:「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喻也,喻者告也。以事為名,謂半義也;取譬相成,謂半聲也。江、河之字,以水為名,譬其聲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其別於指事象形者,指事象形獨體,形聲合體,其別於會意者,會意合體,主義;形聲合體,主聲。」段玉裁的解釋,不僅說明了形聲字的結構,也說明了它和象形字、指事字及會意字在結構上的差別。從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出,形聲字的結構分為兩部分:一半是形旁(義符),一半是聲旁(聲符)。形旁的採擇要依其事物,表示類屬或意義;聲旁要譬其聲音,表示讀音。如「油」,三點水表示油是液體,「由」表示讀音。再如「案」,案是桌子,木製,以「木」為形旁,表屬木類;「安」為聲旁,以示讀音。

形聲字技巧

在形聲字裡面,形旁和聲旁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形旁在左,聲旁在右,如論、錘、柏;(2)聲旁在左,形旁在右,如期、功、領;(3)形旁在上,聲旁在下如荷、宇、霧;(4)聲旁在上,形旁在下如忘、婆、架;(5)形旁在外,聲旁在內如固、閣、衷;(6)聲旁在外,形旁在內如悶、辯、臧;(7)形旁佔一角如裁、疑;(8)聲旁佔一角如旗、病;

形旁和聲旁的位置,就字來說是約定俗成的,一般不能隨意更換。否則,就會變成不同的兩個字了。如枷和架,由於形旁和身旁的位置不同而成為不同的字。

漢字是形聲字佔絕大多數。甲骨文中,形聲字只佔20%,到了東漢,《說文解字》中收9353個字,其中形聲字有7697個字,佔80%,而現在漢字中形聲字已發展到90%以上,其中最多見的就是1,2,3,4四種結構的字。

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和形聲字,是了解古人造字的方法和依據,掌握和使用提供了很好幫助,通過對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字的分析,讓我們共同了解了古人的造字法,通過幾天的介紹,從漢字起源、古老的漢字、漢字形體的演變、漢字的構造規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後續逐步完善關於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簡繁字的認識,為學習文言文知識打下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文言文專題系列-象形字指事字
    他在《說文解字.敘》裡說:「《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
  • 第十七講 漢字的認識規律三:形聲相生,音義相轉
    油【解字】形聲字。從水,由(yóu音「猶」〈猶〉)聲。聲符標音兼會意:由,由櫱——砍斷的樹枝再生出細長的枝條。木砍斷必流樹汁。以之作參照,表示草木中的流汁。草木的流汁曰流曰油,動物稱膏稱脂(有角的稱膏,無角的稱脂),統稱油脂。《廣雅·釋訓》:「~,流也。」【本義】草木裡的流汁。柚【解字】形聲字。從木,油(yóu音「由」)省聲。
  • 何為形聲字?形聲字讀音是否有規律可循?
    表字義的獨立部件和表字讀音的獨立部件組合構成的漢字,即稱為形聲字。許慎說:「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許慎所舉的江河二字,都是表自然界中自然形成的陸地排水渠道。其中水深,水面寬,可以在其水上行使大型船舶的渠道稱為江,否則稱為河、溪流等。
  • 依據字形辨析文言文詞義,文言文高分逆襲必讀
    對於高考中文言文閱讀,文言實詞是必須掌握的內容之一。實詞的掌握可以通過兩個途徑來進行,一個是積累,識記。但是這種途徑掌握的實詞量是有限的。另外一個就是根據各種方法對文言詞義進行合理的推斷,從已知到未知,像做數學題一樣正確理解文言文實詞的詞義。
  • 何掃除初中文言文學習障礙 新東方在線教你三招「制敵」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中,同學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文言文首當其衝。隨著「部編版」語文教材的統一使用,文言文的地位愈加重要,但如何學好文言文卻讓同學們頭疼。  很多同學反映,文言文枯燥乏味,與現代語文的閱讀習慣相差甚遠,不知從何下手。
  • 文言文內容理解題解題方法
    在高考文言文中的三個選擇題中,內容理解題與文言文內容聯繫最為緊密。很多同學因為這一道題放棄了文言文,很多同學也因為這一道題而贏得了文言文。為何差別這麼大,與這道題本身特點有關。只要大家弄清楚這道題的命題特點就了解為什麼老師一直強調文言文不能放棄了。
  • 從歷年高考題中找文言文的規律
    能做的就要拿下分數,不能做的就要省下時間,去做其他的題目,這個策略非常適合文言文。接下來,我們就拿2020年高考試卷(之後有文言文整合專題),給大家分析一下,文言文本身特點,出題的特點。文言文規律一:素材一般是人物傳記。
  • 「態」會意成「太在心上」?——因為特別喜歡這個「態」字,所以我給老師們講了三種「態」
    「態」字可以會意理解成「太在心上」嗎?
  • 2021新高考新題型專題·文言文主觀題攻略
    2021新高考新題型專題·文言文主觀題攻略湖北省黃岡市武穴中學 陳保侯前 言2021年高考,全國新高考卷Ⅰ(山東)、全國新高考卷Ⅱ(海南),試題有新變化,研究全國新高考捲成為2021屆加入新高考隊伍的省份備考重點。
  • 2021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重點字詞解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言文:《五柳先生傳》重點字詞解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造飲輒盡造:一來   2、簞瓢屢空,宴如也如:若   3、茲若人之儔乎儔:類   4、不戚戚於貧賤戚戚:憂愁   5、先生不知何許人也許:地方   6、每有會意會:領會   7、親舊知其如此舊:朋友們   二、翻譯下列文言句子答案   1、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
  • 2018中考語文複習材料專題七:文言文劃分朗讀節奏及詞語理解點撥
    文言文閱讀是平時考試和中考語文試題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學生語文不能得高分,原因就在這。由於對文言文閱讀不理解,閱讀方法技巧沒掌握,造成大量失分現象。下面就是文言文閱讀的幾個知識點的總結經驗。知識點一 劃分朗讀節奏《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文言文「重點在於考查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所謂「誦」,就是用高低抑揚的腔調朗讀。
  • 《古文觀止》裡的八句經典,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
    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習文言文至此觀止矣。  《古文觀止》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是一部形象的中國歷代散文大觀,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發展歷程。    好讀書,不求甚解;  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大意】五柳先生安閒沉靜,很少說話,也不羨慕榮華利祿。喜好讀書,讀書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每當對書中的內容有所領會的時候,便欣然忘食。
  •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之斷句
    方法歸納(一):藉助對話標誌斷句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以「曰」、「雲」、「言」、「問」為標誌。注意:應考慮這些字的後面點斷,「問」字後面有賓語的應該在賓語後面點斷。1、以課本為本,掌握常用實詞、虛詞、句法、詞法,培養紮實的文言功底;2、課外多讀一些典範的文言文,培養語感;3、還要像古人說的那樣,「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生」。適當做一些專題練習。這樣,斷句能力就會在閱讀中形成,在運用中提高!
  • 古人聊天都說文言文嗎?專家:文言文太貴,白話文簡便
    所謂的文言文,是古人寫文章用的書面語音。孔子的箸作《論語》就是用標準的文言文寫的所謂的文言文,其實就是講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後形成的,所以在春秋以前的文言文和口語白話文並沒有什麼區別,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文言文才定型,以至於在以後2000多年內都沒有什麼變化。
  • 那些年的奇葩文言文翻譯,語文老師深呼吸,文言文翻譯給我這樣學
    文言文翻譯是語文考試中的難點,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有部分是從課文中選取,同學們學過,基本出錯率是很低的。到了中學,文言文的出處就不光是課本裡的課文了,同門學發揮了文言文翻譯直譯的最高精神,讓譯文和原旨大相逕庭。語文老師在改卷子的時候,除了緊皺眉頭,還需要深呼吸來壓抑自己心中的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