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傳》千萬別看

2020-10-31 豆友218194721

別人的都是放屁。導演你憑什麼要把小薩列裡的缺陷和小莫扎特的優點比?說小莫扎特寫曲子時小薩列裡還在做遊戲。」小莫扎特不玩?而且薩列裡也沒殺莫扎特,你說他為什麼要殺?莫扎特當時還不如他呢。論音樂才華,他的作品「福利亞變奏曲」也很有名,很婉轉,不比莫扎特的作品差。導演你竟然還玩失明?你還好意思說莫扎特「傳」?不知道這部垃圾電影帶偏了多少小朋友。

相關焦點

  • 電影《莫扎特傳》
    莫扎特傳 Amadeus (1984)導演: 米洛斯·福爾曼編劇: 彼得·謝弗主演: 湯姆·休斯克 / F·默裡·
  • 《莫扎特傳》既生瑜何生亮
    在這部《莫扎特傳》中,古典樂在劇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莫扎特歌劇《後宮誘逃》《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的首演,都成為劇中的關鍵場次。他不近女色,日夜工作,直到看到莫扎特,吊兒郎當、生活荒唐,但是當薩利裡一聽到莫扎特的音樂後,薩利裡被徹底徵服了,同時感嘆上帝的不公平,他如苦行增般的生活又算什麼。薩利裡開始和莫扎特暗暗較勁,可是不諳勾心鬥角的莫扎特,不僅看不出薩利裡的嫉妒,甚至還改了薩利裡為他做的歡迎曲。
  • 電影《莫扎特傳》觀感:假如莫扎特遇見鍾子期
    有人說,莫扎特是上帝寵愛的天才,可為什麼又讓他35歲時英年早逝呢?這豈不是天妒英才嗎!關於莫扎特的死,有許多版本。電影《莫扎特傳》又是一個版本——薩裡埃利嫉妒莫扎特而害死了他。電影是一種藝術創作,編劇對於莫扎特之死的構想,更具有廣泛的深刻的意義。對於有才華的人,人們持有兩種態度:一是欽佩,一是嫉妒。嫉妒是人類最惡劣的品質之一。
  • 美國電影《莫扎特傳》原版高清
    : 湯姆·休斯克 / F·默裡·亞伯拉罕 / 伊莉莎白·貝裡奇 / 羅伊·多特裡斯 / 傑弗瑞·瓊斯類型: 劇情 / 音樂 / 傳記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義大利語 / 德語上映日期: 1984-09-19片長: 160 分鐘 / 180 分鐘(director's cut)又名: 上帝的寵兒 / 阿瑪迪斯 / 阿瑪多伊斯 / 莫札特傳
  • 電影《莫扎特傳》的「誤解」
    From ClickitTicket website除了與事實真相不符以外,《莫扎特傳女演員海倫娜·伯翰·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聲稱,莫扎特和其他古典作曲家讓她的孩子「聰明得令人難以置信」。莫扎特效應是一個神話。沒有一項受人尊敬的科學研究證明聽莫扎特的音樂能提高一個人的認知能力。聽莫扎特的音樂當然不是一件壞事,但它不會增加你的智力。
  • 《莫扎特傳》努力在天賦面前真的一文不值嗎?
    自幼學琴的躊躇少年,從莫扎特的忠實崇拜者,變成被嫉妒之火燒昏頭腦的劊子手。他就是被愧疚折磨一生的奧地利宮廷樂師薩列裡,年邁的他向神父懺悔,他曾用卑劣的手段害死了偉大的天才音樂家莫扎特……影片以薩列裡的講述開篇,翻開了音樂家莫扎特傳奇又短暫的一生。
  • 電影上帝的寵兒《莫扎特傳》在線視頻
    莫扎特傳 Amadeus (1984)導演: 米洛斯·福爾曼編劇: 彼得·謝弗主演: 湯姆·休斯克 / F·默裡·亞伯拉罕 /
  • 今日藍光賞析--電影《莫扎特傳》
    中文名:莫扎特傳外文名:Amadeus劇情簡介: 影片開始於奧地利宮廷樂師薩裡埃利向神父懺悔,音樂家莫扎特的英年早逝與他不可饒恕的嫉妒和坑害有關。42年前的1782年,薩裡埃利從偏僻小鎮到了維也納,在約瑟夫二世的王宮裡當了宮廷樂師。
  • 音樂電影《莫扎特傳》,教科書般的音樂,把嫉妒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部電影比我出生還要早幾年,音樂電影《莫扎特傳》 雖然基本上講的是一個嫉妒的故事 ,但是84年能拍出這樣的片子 ,真是叫人吃驚 ,莫扎特傳的音樂真的是很震撼人心。教科書般的劇本,教科書般的剪輯,教科書般的表演,教科書般的音樂,一個天才的隕落。
  • 【音樂家電影】《莫扎特傳》♪
    莫扎特最終英年早逝,而薩利埃裡則在晚年趨於平庸、泯然眾人。該片曾獲1984年第57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的最佳電影獎。在劇中默裡•亞伯拉罕飾薩利埃利,湯姆•胡爾斯飾莫扎特。相信很多古典音樂愛好者也一定看過這部電影,電影中吸引大家的不僅僅是略帶虛構的莫扎特與薩利埃裡的激烈衝突,當然還有影片中的莫扎特的那些美妙與感人的音樂。
  • 天才與庸才的哲思——電影《莫扎特傳》觀後感
    《莫扎特傳》便是取材於莫扎特畢生經歷的電影作品,以莫扎特與他的同僚薩列裡的「千古迷案」為背景,講述一個音樂才能相對平庸的作曲家因嫉妒而設計害死了音樂天才的故事。故事雖然有虛構成分,但其中描寫的天才從小成名卻最終「隕落」的命運卻令人深思,引人唏噓。莫扎特出生於一個音樂家庭,其父親是當時頗受人尊敬的音樂家。
  • 譯製片:美國電影《莫扎特傳(1984)》高清中字
    譯製片:美國電影《莫扎特傳(1984)》高清中字導演: 米洛斯·福爾曼編劇: 彼得·謝弗主演: 湯姆·休斯克 / F·默裡·亞伯拉罕 / 伊莉莎白·貝裡奇 / 羅伊·多特裡斯 / 傑弗瑞·瓊斯類型: 劇情 / 音樂 / 傳記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義大利語 / 德語上映日期: 1984-09-19片長: 160 分鐘 / 180 分鐘(director's cut)又名: 上帝的寵兒 / 阿瑪迪斯 / 阿瑪多伊斯 / 莫札特傳
  • 一部電影,說一個神童的一生《莫扎特傳》
    這位米洛斯福爾曼導演的《莫扎特》穿插引用了他的54首音樂作品,這些音樂作品與電影的形象和情節相互作用,相輔相成,他們不僅充分展示了莫扎特的生活體驗,而且使莫扎特音樂作品得到了更具體的理解和更廣泛的傳播。
  • 《莫扎特傳》我喜歡莫扎特爽朗的笑
    一聲聲樂器的交響吹奏、一個個演員變換舞姿、一陣陣戲劇上映後贏得的鼓掌,是莫扎特一生的寫照。莫扎特一生是處於兩個極端:幼年的壓迫和成年的放縱。就因為如此,莫扎特體驗過輝煌之後,便掙扎在現實和回憶中。可能莫扎特在演奏戲劇時是快樂且輕鬆的,但是至少創作的時候很痛苦,痛苦的難以平復心情,那種被壓迫又孤獨的心境。
  • 《莫扎特傳》:音樂是他的生命,成就了他短暫輝煌的一生
    莫扎特在音樂上的成就眾所周知,他是奧地利古典主義作曲家,在他短暫的人生中,創作了近600 部作品,在音樂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小王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的莫扎特一生的《莫扎特傳》。本片講述了音樂家莫扎特坎坷絢爛的音樂人生,故事以作曲家薩列裡為主,以薩列裡的視覺向觀眾展現出莫扎特的成長軌跡。而隨著作曲家薩列裡的回憶逐步深入,讓我們也能更清楚的看到莫扎特的一生,在影片中去追悼這位偉大的音樂才子。影片的主角莫扎特是通過作曲家薩列裡的回憶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從影片的整體來看,莫扎特的一生似乎並不像大眾印象當中的音樂家那樣輝煌燦爛,而是曲折坎坷。
  • 《莫扎特傳》淺談感受
    通過薩裡埃的回憶來講述莫扎特的故事,這是一個嫉妒著又崇拜著莫扎特的樂師的角度。自然能更深層的體會到天才與平常人的區別。 薩裡埃自言是維也納唯一懂莫扎特的人,在我看來,確實是,從許許多多的其他角色看來,莫扎特是一個音樂天才,可他對於其他人來說也僅限於此。
  • 上帝的寵兒:電影《莫扎特傳》
    如果不是在課堂上,我絕對不會耐下心來去看一部14年前的電影,尤其是長達三個小時的傳記片。《莫扎特》這部電影花了我們三次課的時間來看,看完了之後,發現很值得,剝去莫扎特所賦予的一些光環,細細品味,發現電影無論是情節還是演員的演技,都特別的出彩,就連電影中的畫面、建築、服飾等都設計的別出心裁,尤其是電影中的音樂,更是影片中最閃光的一筆,很好的切合了電影的主題,配合了電影情節發展的需要,大量的古典音樂更是令觀眾幾乎成為了聽眾,仿佛不是在欣賞一部電影,而是在享受一部精彩的MTV,享受一出視聽盛宴
  • 看完《莫扎特傳》後才發現,他在這世界上只有一個朋友,就是音樂
    莫扎特所處的古典時代,音樂不再專屬於教堂和宮廷,它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每個人的心裡。莫扎特的音樂中表達的情緒和戲劇性是如此的鮮明和燦爛,甚至接近了後來浪漫主義音樂的情感濃度,但卻保有驚人的平衡性和韻律感。所有的天才都會發瘋,我原以為,莫扎特會是例外。
  • 《莫扎特傳》莫扎特一生都在追求人的原鄉
    我看過一個樂評(鹿哥來了)評論莫扎特,他說莫扎特的音樂充滿了自由和隨性,又充滿了典雅和神性,好像所有的音符都是呼之欲出,其他作曲家都是寫完一個樂器在寫另一個,他不一樣,他是豎著寫,好像在下筆那一刻,他知道所有的樂器在一起發出怎樣的音響效果,這種感覺類似於第一性原理,他可以直接獲取到自己想要的聽感,在這樣高效的創作方式下,他通常不需要做任何修改就可以說,我的音樂中一個音不多,一個音也不少
  • 千萬別來看《修女也瘋狂》
    (別問我怎麼發現的..)滴!劇迷卡!不過其實劇院君覺得,陌生的人們在不同的時間,因為這樣一種奇妙的聯繫形成一種默契,真的是一件美好的事情。說真的,千萬別來看《修女也瘋狂》劇院君怕你患上「觀劇後遺症」怎麼講呢,就是全身心的感到開心、愉悅並且生活中的小煩惱和小挫折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