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帝國雙璧,首先被想到的就是大漢的衛霍舅甥,然後就是大唐的二李,還有大明的徐常,其實,契丹大遼國也有一對帝國雙璧叔侄組合,他們就是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軫。
論出身,休哥比斜軫身份高貴點,因為休哥出身仲父房嫡系,而斜軫只是六院部的嫡系;但論能力,這對叔侄則不相上下在伯仲之間,本篇就是介紹休哥及其家族。
01,仲父房的嫡系休哥
南京留守、于越、宋國王耶律休哥(?-998)字遜寧,是遼玄祖耶律勻德實的曾孫,于越、仲父房追封隋國王耶律釋魯的嫡孫,南院夷離堇耶律綰思的嫡次子,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堂侄子。
休哥的輩分很高,他和遼太宗德光是同輩兄弟,所以,他是遼世宗、遼穆宗的族叔,遼景宗的族祖父,遼聖宗的族曾祖父,按輩分,聖宗得叫休哥做小太爺。
因為玄祖長子麻魯早亡無後,排行老二的釋魯就成了世裡(耶律)家族的長支,在出任夷離堇後,大肆發展自己家族的勢力,建立「撻馬」侍衛親軍,任命侄子阿保機四處徵伐,阿保機能徵善戰的聲望就是跟著二伯混的時候掙來的。
釋魯還創建「于越」這個新職位,他自任于越,進一步架空痕德堇可汗欽德,隨著釋魯權力的擴張,自然意味著其他貴族勢力要被削弱。
隨即,引起貴族們強烈反對的釋魯遇刺,出類拔萃的阿保機接替伯父成為世裡氏的領頭羊,並在痕德堇可汗去世後成為新汗。
阿保機成為大汗後,於公於私都不能無視二伯的子孫,因此,休哥的父親耶律綰思被阿保機任命為南院夷離堇,休哥的大哥耶律窪後來也被太宗德光任命為惕隱,會同中又出任北院大王,再後來,因為支持世宗自立,而被加封于越。
介紹這麼多,就是想讓大家了解下,休哥的家族勢力有多厲害,即便休哥混吃躺喝也不影響他的富貴生活,明明靠家世就可以飛黃騰達卻非要靠實力,說的就是休哥。
02,徵伐烏古初試鋒芒
休哥從小就有為公做宰的器量,長大後也加入戎馬行列,並在應歷年間討伐烏古部叛亂時立功。
穆宗應歷十四年(964)十二月,烏古部叛,烏古敵烈都詳穩司的詳穩僧隱和節度使乙實前去徵討,被烏古人擊敗沒於陣。
應歷十五年(965)正月,穆宗任命樞密使雅裡斯為行軍都統,虎軍詳穩楚思為行軍都監,並增派突呂不部軍三百,前往鎮壓叛亂的烏古部。
面對朝廷大軍壓境,烏古部酋長窣(音蘇)離底很識時務的就投降了,但隨即在二月,窣離底被反對者殺死,烏古部再掀叛亂,還聯絡大黃室韋酋長寅尼吉也加入叛亂,到了四月,就連小黃室韋也跟著造反隊伍幹起來,率軍鎮壓叛部的雅裡斯等人反而被擊敗。
穆宗接到戰報很惱火,讓你剿賊卻越剿越多?你幹什麼吃的?於是就派遣使者去把雅裡斯臭罵一頓,又派禿裡前往取代雅裡斯為都統,以女古取代楚思為監軍,繼續討伐叛部。同時命撻馬尋吉裡持詔前往烏古、室韋諭降。
當年五月,尋吉裡無功而返,朝廷只能加大徵討力度,然而戰果並不理想。到了七月,穆宗就另外任命群牧都林牙蕭幹(蕭敵魯之子,述律平侄子,蕭燕燕的義父)前往討伐叛部,大概十七八歲的休哥就在此時,隨同蕭幹出徵。
經過契丹軍一年半的反覆圍剿,烏古部與室韋就像以前那樣幹不過契丹就投降、無非是等待下次叛亂的機會,總之,西北戰事再次告一段落。
應歷十七年(967)正月初一,蕭幹、耶律賢適、耶律休哥等人班師回朝,穆宗親自拉著蕭幹和耶律賢適的手賞賜他們美酒,還專門賞賜雅裡斯、楚思等人樗(音出,意為臭椿)酒以示羞辱。
就在當年,北府宰相蕭海璃去世,蕭幹被任命為北府宰相,而在徵討烏古部初試鋒芒的耶律休哥,也像父兄一樣出任惕隱的職務,掌管皇族四帳事務。
當然,惕隱並不是單純的文官官職,也可以領兵徵伐,保寧五年(973)正月,休哥就曾討伐叛亂的党項部並大破之。
03,休哥大王的主要戰績
隨著宋遼戰爭的開啟,休哥和斜軫一樣登上他的璀璨舞臺,在宋遼戰事中屢立戰功名震南朝,綻放出屬於他的光芒,本節簡單介紹休哥戎馬一生的主要戰事。
高梁河之戰:乾亨元年(979)六月,北宋太宗趙炅挾滅北漢之餘威圍困遼國南京,把遼國人嚇得是人心惶惶,甚至有人建議景宗放棄南京。
在這個危急時刻,惕隱休哥挺身而出,自請領兵救援南京,並在高梁河之戰擊敗趙炅。正是因為休哥的及時救援,才讓死守南京的韓德讓和耶律學古,避免成為北宋的知靈州裴濟,所以,休哥也算得上是韓德讓兩人的救命恩人。
滿城之戰:乾亨元年(979)九月,景宗派燕王韓匡嗣等分道攻宋復仇,休哥率本部和韓匡嗣來到滿城,宋軍詐降,恃眾自傲的韓匡嗣輕信宋軍,不聽休哥的勸告,被宋軍襲擊潰敗。
面對潰局,臨危不懼的休哥率本部整兵而戰,進擊宋軍為己方殿後,才避免全軍覆滅的結局。
瓦橋關之戰:乾亨二年(980)十一月,景宗親自率軍南伐報仇雪恨,圍困宋瓦橋關,休哥不但斬殺突圍的宋將張師,又渡河擊敗宋軍的援軍,一直追殺宋潰軍到莫州。
岐溝關之戰:統和四年(986)三月,宋太宗趙三炅趁著遼國的孤兒寡母當國,再次興兵北伐,準備一舉收復燕雲順便再殲滅遼國?
在這場生死存亡的大戰中,休哥表現的尤為出色,不但把宋軍東路軍曹彬折騰的疲於奔命,又在岐溝關大敗宋軍,迫使趙炅不得不緊急下令撤軍,結束雍熙北伐。
望都、君子館之戰:統和四年(986)十一月,承天太后蕭燕燕趁著岐溝關大捷,提兵南下攻宋復仇,十二月,休哥先敗宋軍於望都,又誘殺雄州賀令圖,隨即在君子館之戰圍殲宋軍,宋軍主帥劉廷讓僅以身免。
唐河之戰:統和六年(988)九月,遼國再次南徵,休哥遭遇人生中第一場慘敗,在唐河被李繼隆擊潰,休哥戰無不勝的神話從此被打破。
徐河之戰:統和七年(989)七月,李繼隆給威虜軍護送補給,休哥率軍深入去襲擊李繼隆,在途中遭遇巡邊的宋軍也置之不理,休哥的無視激怒了巡邊主將尹繼倫,尹繼倫率領宋軍悄悄尾隨遼軍,趁遼軍紮營徐河時搞突襲,正在吃飯的休哥也手臂中刀,在李繼隆、尹繼倫的夾擊下,休哥再次遭遇潰敗。
04,首位任職超過十年的南京留守
耶律休哥的卓越軍功和高貴出身,以及對國家的忠誠,是他獲得景宗、蕭燕燕夫妻兩人信任的原因,在滿城之戰後,乾亨二年(980)正月十二,惕隱休哥就被任命為北院大王。
同年九月的滿城之戰後,潰敗的主帥韓匡嗣被貶職,唯獨休哥獲得嘉獎,十二月初一被拜為于越。
乾亨四年(982)九月二十四,景宗駕崩,嫡長子聖宗隆緒繼位,由皇后蕭燕燕臨朝。
十月初三,蕭燕燕就任命北院大王、于越休哥出任南面行軍都統,與皇后哥哥蕭道寧(即蕭隗因)一起駐守南京,一來是防禦北宋,二來是震懾南京留守、荊王道隱(景宗的親叔叔)。
南面行軍都統,即南京兵馬都總管府,又叫南面行營總管,是負責南京的軍事職務,原來都是由南京留守兼任的,如今卻析分開,由休哥出任,足見蕭燕燕母子對荊王這位叔祖的防備。
乾亨五年(983,統和元年)正月十七,南京留守、荊王道隱薨,十九日,于越休哥就被任命為南京留守,仍賜南面行營總管印綬,總領邊事,這是蕭燕燕把南大門的防務都交給休哥了,可見對這位年輕小太爺的信任。
眾所周知,遼國五京中尤以南京最為重要,出任南京留守終於任、且超過十年的只有四個,這四人中的第一位就是耶律休哥,在南京留守任上足有16年之久。
再看看其他三位都是誰,就明白休哥的分量有多重了,另外三位分別是景宗嫡次子秦晉國王隆慶(19年)、興宗嫡次子秦晉國王和魯斡(41年),以及和魯斡之子燕晉國王耶律淳(13年)。
統和四年(986)五月,因為南伐的軍功,休哥被封為宋國王,是非太祖子孫首位生封國王者,大概也是宗室中(非太祖子孫)唯一生封國王的人,可見聖宗母子對休哥的器重和信任。
休哥並不是只懂軍務,他在政事方面的才能也很突出,他治理南京期間,一邊訓練軍隊,一邊發展農業生產,把武備和農桑相結合起來,取得很大的成就,出現邊境大治的局面。
他明白因為遼宋戰爭,讓邊境的老百姓都筋疲力盡困苦不堪,不論是階級矛盾還是民族矛盾都很尖銳,他就根據當時的社會情況和統治需求,「省賦役,恤孤寡,戒戍兵無犯宋境,雖馬牛逸於北者悉還之。」通過各項措施來減輕老百姓的負擔,舒緩邊境百姓的敵對情緒,因此是「遠近向化,邊鄙以安。」
從休哥在南京實施的各項政策看,他就不是單純的武夫,而是上馬能打仗、下馬能理民、軍政齊抓的全能型政治人才,能擁有休哥這樣的臣子,也是當權者的福氣。
05,唯一享受再生禮榮耀的臣下
由於耶律休哥卓越的功績,統和七年(989)三月初七,得以行再生禮,承天太后蕭燕燕對休哥的賞賜頗豐。
統和七年989三月壬午朔,戊子7,賜于越宋國王紅珠筋線,命入內神帳行再生禮,皇太后賜物甚厚。(遼史本紀十二)
再生禮是契丹國俗,每十二年一次,行始生之禮,名曰再生,但其實並沒有那麼嚴格非隔十二年才舉行,比如蕭燕燕就曾於統和二年舉行後,又在統和四年九月、十月分別舉行,三年之間舉行三次,可見並不拘泥十二年之說,都會因為某種特殊原因提前或者滯後。
契丹在沒建國前,只要是夷離堇都可以舉行再生禮,但阿保機稱帝後,再生禮就被帝王家所壟斷,只能由皇帝、太后、未來繼承人有資格行再生禮,臣下即便是擔任夷離堇也是沒有資格的。
契丹大遼立國二百餘年間,唯一一個以臣子之身得行再生禮儀的,就是于越、宋國王耶律休哥。
能享受這樣的榮耀,自然是因為休哥的地位和榮譽被皇帝、太后認可並肯定,所以,作為至高無上榮耀的再生禮儀,才被賞賜給休哥,這也是聖宗母子對超級重臣休哥表示寵愛的手段之一。
統和十六年(998)十二月初一,宋國王休哥薨,聖宗聞訊為之輟朝五日,並晉封母弟恆王隆慶為梁國王,接替休哥南京留守的職務。
休哥去世後半年,次年(999)七月,北院樞密使魏王耶律斜軫薨,契丹遼國的雙生將星先後離世,對聖宗母子來說實在是莫大的損失,但是,對南朝趙官家來說,自然是值得慶幸的。
06,休哥大王那些不及老婆出名的兒孫們
按《遼史》休哥傳記載,休哥只有兩個兒子,一個叫高八,一個叫高十;但從《聖宗本紀》可以發現,休哥大王還有兩個謀反的兒子,分別叫道士奴和高九。
另外根據《晉國夫人墓誌》可以知道,休哥還有兩個兒子分別是金紫崇祿大夫,檢校太師,西北路右神武衛上將軍耶律元,以及其兄弟西南面招討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耶律忠。
統和二十一年(1003)十一月,休哥去世六年後,他的兩個兒子道士奴和高九等人謀反,伏誅。
本紀中只有幾個字的簡單描寫,謀反原因、謀反經過均不詳,只知道休哥大王的兩個犬子被誅殺,好歹並沒有牽連到家人,相比斜軫的孫媳婦因為直呼皇帝的名字就被抄家,也實屬萬幸了。
休哥另外兩個兒子耶律元、耶律忠在歷史上也不出名,出名的是他們的老婆,特別是耶律元,他老婆能夠留名史書是因為桃色新聞,有能力去製造桃色新聞,則是沾了娘家二姐法天太后蕭耨斤的光。
耶律元的妻子晉國夫人蕭氏,是蕭和第四女,聖宗元妃、法天太后蕭耨斤的四妹,即遼興宗宗真的四姨;而耶律忠的妻子蘭陵郡夫人蕭氏,則是蕭和第三女,所以,耶律元和耶律忠不但是兄弟還是連襟。
晉國夫人蕭氏在丈夫耶律元死後,就改嫁兵部尚書耶律延寧,不過,延寧也早死,晉國夫人就又守了寡。
後來,這位徐娘半老的晉國夫人看上了戶部使耿元吉,覺得他老帥了,就找二姐幫忙,蕭耨斤用非常簡單粗暴的手段,來滿足妹妹想睡——啊不劃掉——嫁帥哥的心願,直接派人殺死耿元吉的妻子,然後把老妹兒嫁給帥耿,這耿妻也是倒黴。
更天雷滾滾的是,這位兩次改嫁的晉國夫人在死後,居然又回頭和第一位丈夫耶律元合葬,還是休哥大王的兒媳婦,也是讓人無言以對。
休哥的孫子中只有耶律奴最知名,雖然耶律奴在《遼史》無傳,但他老婆蕭意辛則名列《遼史列女傳》,隨著耶律奴的墓誌出土,人們才知道耶律奴居然是休哥大王的孫子。
耶律奴19歲就出任大內惕隱,可見其長房優勢、以及休哥大王餘蔭夠足的,之後又出任率府率、延慶宮都宮使、詳穩、左監門衛上將軍等,迎娶胡獨公主之女蕭意辛,耶律奴因為支持太子浚而得罪大奸臣耶律乙辛,在太子被殺後,耶律奴也被沒入興慶宮,流放烏古部,死後葬在祖父休哥墳塋旁邊。
07,猴格說
後人提到休哥,多數都是談他的軍事,談他的戰術,對他在政務上的功績卻總是忽略的,其實,休哥不只是在軍事上有成就,在政治上也很有見地,不但治兵有術,還愛民如子。
身為軍事家,休哥智略宏遠,料敵如神,治軍嚴格,賞罰分明,從不濫殺,還能身先士卒,鼓舞士氣鬥志,又謙遜不貪功,喜歡讓功勞給諸將,因此將士都喜歡跟著他混。
在戰術上,休哥從來不拘泥戰法,總是根據實際戰況採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充分發揮己方的特長優勢,攻擊敵人的短處,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通過對敵情的觀察,隨時變換戰術,變被動為主動,為自己的勝利創造條件,的確不負名將之稱。
昭聞古之名將,安邊立功,在德不在眾。故謝玄以八千破苻堅百萬,休哥以五隊敗曹彬十萬。良由恩結士心,得其死力也。閣下膺非常之遇,專方面之寄,宜遠師古人,以就勳業。(遼史耶律昭傳)
在政務上,他也能夠看清局勢,明白戰爭消耗太多的人力物力,必須讓疲憊的百姓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所以他在南京地區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讓邊境出現大治的情況,這都是他能力卓越的表現。
而身為臣子,耶律休哥侍奉穆宗、景宗、聖宗三代,卻從來沒有引起過皇帝對他的猜忌,在他死後,聖宗還下詔在南京為休哥立祠,這件事不僅體現了皇帝對休哥的君臣愛以及信任激賞,當然還和沉穩持重的休哥深諳君臣之道有關係。
休哥一生的功績,對契丹大遼的發展有重要作用,對聖宗母子的漢化改革也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有休哥守衛南陲,蕭燕燕母子才能心無旁騖的在國內施政啊!
但對宋人來說,就有點談休哥色變,把休哥視為洪水猛獸一般,據說宋人老百姓想不讓孩子哭啼,就拿休哥嚇孩子,可見休哥在宋人心中的形象有多兇神惡煞。
如果沒有休哥,趙三炅兵圍南京,說不定還真有機會,只是,歷史沒有如果。遼軍也是不給力,咋不把三炅射死,讓德昭上臺呢?哎,真是遺憾。
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透過表象尋找歷史真相,以史為論,訴說個人見解,謝絕脫離人文環境的過度解讀和陰謀論。有喜歡遼夏金元以及宗廟遷祧、後宮八卦的朋友可以關注猴格。
作者有話說:休哥篇寫了好幾天,期間丟下幾次,最初想重點寫戰績,又覺得他每場戰事都可以開單篇,寫了二千來字又刪了重來,正是因為斷斷續續,思路才更不連貫,最終還是沒寫好,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