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稱惟他與耶律休哥齊名,令大宋聞風震服,去世後女真才敢發展

2020-12-23 小朵朵看歷史

史書稱惟他與耶律休哥齊名,令大宋聞風震服,去世後女真才敢發展

在《燕雲臺》裡,阮聖文飾演的耶律休哥給人印象深刻,英武帥氣的外表,臨危不亂的沉著,指揮作戰的鎮定,迷倒了不少人。耶律休哥與韓德讓、耶律斜軫等人都是蕭太后倚重的心腹,為大遼抵禦侵略、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被後人譽為「戰神」。因為勞苦功高,耶律休哥被封為大于越,享受至高無上的尊榮。

後來也有一些人被稱作與耶律休哥齊名,可真正在史書中記載的、能與耶律休哥齊名的,也就只有耶律仁先一人而已。根據《遼史》記載:

議者以為自于越休哥之後,惟仁先一人而已。

耶律仁先是皇室家族,母親出身於名望厚重的後族蕭氏家族。耶律家做皇帝,蕭氏家族出皇后,這一點在《燕雲臺》中已經介紹得很詳細了,耶律仁先也不例外。

耶律仁先一家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父親給耶律仁先幾個兄弟起名字也是用了仁義禮智信五個字。受環境的薰陶,耶律仁先從小就文武雙全,長大後更是精通兵法謀略。

少年時,耶律仁先與太子耶律宗關係親密,耶律宗登上皇位成為遼興宗後,重用提拔耶律仁先。耶律仁先和遼興宗的關係,其實更像韓德讓與耶律賢的關係,有著共同的理想,相互尊重,只不過耶律賢與韓德讓的兄弟之稱並非親的,而遼興宗與耶律仁先則是親兄弟。

可惜遼興宗英年早逝,四十歲便生病去世,不過遼興宗駕崩後,耶律仁先又深得遼道宗的信任。耶律仁先一生做過南院大王、北院大王、樞密使、南京兵馬副元帥、西北路招討使等重要官職,可見朝廷對他的信任。

大遼如此重用耶律仁先不是沒有道理的,耶律仁為大遼立下過許多功勞,最主要的成就是與大宋籤約罷兵、平定女真部落、平定捺缽叛亂等。因為這些功績,耶律仁先也曾被封為于越,即大遼對功臣的最高獎勵稱號,整個遼史上也就三四個人得到過這個稱號。

先來說說與大宋籤約罷兵一事。澶淵之盟後,遼、宋交好百餘年,不過遼、宋之間始終存在矛盾,焦點便是瀛州和英州兩州十縣的歸屬問題,《燕雲臺》中蕭太后最後一次南徵,目的也是想收回這兩地,後無果而終。

這瀛州和英州兩地十縣,原本是石敬瑭割讓給遼太宗的,又被後周奪取。宋太祖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後周之後,大遼多次索要,大宋自然不給,結果因為這兩州十縣,遼、宋兩國紛爭不斷。

遼興宗時期,遼軍再次向大宋索要兩州,並厲兵秣馬,準備南下攻宋。在大戰一觸即發的危急時刻,耶律仁先受遼興宗所託出使大宋,經過一番斡旋,耶律仁先成功完成大遼君主的使命,遼、宋達成和解,由宋每年向遼多進貢銀十萬兩、絹十萬兩。

這次和解的意義並不亞於澶淵之盟,遼、宋在焦點問題上達成了最終的和解協議,此後遼和宋每年都會互相派遣使臣,再無大規模的矛盾和衝突。

再來看耶律仁先如何平定女真部落。大遼的滅亡,與女真的崛起有直接聯繫,遼末期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部落,迅速崛起,並佔領了原屬大遼的地盤。可是在耶律仁先時期,女真根本發展不起來。

大遼時期的女真,主要活躍在遼東部邊疆鴨綠江一帶,原先向大宋朝貢,後納入遼的統治範圍。遼在此區域設置州城要塞,駐紮士兵,控制女真,不過還是有相當部分女真並不服從遼的統治。

遼興宗時期,女真起兵侵犯,皇帝派遣耶律仁先為統帥,平定女真部落。「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上策」,耶律仁先並沒有把軍事打擊作為主要手段,而是開通山路,加強對女真活動地區的控制,並且加強邊境地區的軍事設施建設,完成對女真的包圍,同時屯田練兵。

通過這些措施,遼大大加強了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女真部落再也不敢叛亂了,直到耶律仁先去世,遼內部統治腐化,女真才敢發展。

耶律仁先還有護駕之功。《燕雲臺》中專門介紹了契丹的捺缽,即皇親貴族打獵和議事的傳統,一年要進行四次,目的是為了延續契丹騎馬作戰的傳統。1063年,遼道宗在太子山一帶秋獵捺缽,卻被耶律宗元包圍了行宮。

耶律宗元是遼道宗的皇叔,也是兵馬大元帥,起兵叛亂想要取代遼道宗。危急時刻,耶律仁先一馬當先,把戰車圍在行宮外圍,帶領手下與叛賊奮勇作戰,並派人快馬加鞭搬去援軍。

經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激戰,耶律仁先平定了叛亂,賊首耶律宗元自縊身亡。事後,遼道宗激動地握著耶律仁先的手,連連誇獎他是大功臣,事後還加號尚父,進封宋王,後來加封于越稱號。朝中大臣時景行稱讚耶律仁先是「疾風知勁草,時亂見忠臣」。

當然,耶律仁先的功勞不止這些,他還平定過西北塔裡幹叛亂,也曾震懾大宋。在任南京留守時,他「恤孤煢,禁奸慝,宋聞風震服」。

縱觀耶律仁先的一生,少年得志,追隨明主,中年大展宏圖,平定叛亂,壓制女真,制服大宋,一生對大遼忠心耿耿,大遼國君也封他于越這樣的至高獎勵。人活一世,如果想做出點事情,還是得不斷磨礪,提高自己的能力,方能幹出點事,收穫自己應得的榮耀。

參考資料:《契丹國志》《遼史》《宋史》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耶律仁先:與「戰神」耶律休哥齊名,令大宋震服,讓女真不敢發展
    後來也有一些人被稱作與耶律休哥齊名,可真正在史書中記載的、能與耶律休哥齊名的,也就只有耶律仁先一人而已。根據《遼史》記載:"議者以為自于越休哥之後,惟仁先一人而已。"耶律仁先是皇室家族,母親出身於名望厚重的後族蕭氏家族。耶律家做皇帝,蕭氏家族出皇后,這一點在《燕雲臺》中已經介紹得很詳細了,耶律仁先也不例外。
  • 歷史上的耶律休哥:有「遼國戰神」之稱的非等閒之輩
    如果說《燕雲臺》裡韓德讓是耶律賢和蕭燕燕的心腹忠臣,那麼隨著劇情的發展,在罨撒葛圖謀皇位叛亂的千鈞一髮之際,大明正義的耶律休哥及時打援,挫敗了罨撒葛一夥而大獲全勝,取得了崇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口碑。而歷史上的耶律休哥,也是有「遼國戰神」之稱的非等閒之輩。
  • 遼國宗室兵戎相見內鬥不斷,為什麼蕭燕燕仍敢重用耶律休哥
    因為宗室成員中,能文能武的不多,而耶律休哥就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 耶律休哥在高粱河之戰、瓦橋關之戰、岐溝關之戰打敗宋軍,取得大捷,並多次立下戰功,使得宋軍不敢再向遼國挑戰了。因此澶淵之盟的籤訂,也有耶律休哥的功勞。 耶律休哥不僅能領兵打仗,而且治國也很有功績,他在擔任南京留守時,鼓勵發展農業,積極製造武器裝備,讓遼國邊境大治。
  • 耶律休哥:契丹一代戰神,讓宋軍吃盡苦頭,其威名可「小兒止啼」
    此次南侵,遼國大獲全勝,耶律休哥班師回朝後被授於「于越」(遼代官名,位於百官之上,是統治者對功勞最大臣子的最高獎勵)。982年,年僅12歲的耶律隆緒(即遼聖宗)即位後,朝政大權落在了蕭太后手裡。蕭太后也很器重耶律休哥的才能,命令他任燕京留守,總督南方事務。耶律休哥布置各地兵力,在邊境發展農業,獎勵生產,很快就讓邊境呈現出一派繁榮的景象。
  • 《燕雲臺》最大boss耶律休哥,80後演員,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一、《燕雲臺》裡的戰神耶律休哥,耶律賢最信任的人他是《燕雲臺》裡大遼第一猛將,戰功赫赫的耶律休哥,他對於大宋軍隊就是一個魔咒,是大宋軍隊最忌憚的猛將,就連英勇的楊家軍都不是他對手。他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在眾多戰役裡都有他的身影,在戰爭裡作戰指揮,臨危不懼,深得耶律賢的信任。耶律休哥從剔隱一路做到大于越,這是要有才能的人才能做到。
  • 《燕雲臺》最大boss耶律休哥,80後演員,他到底有什麼魅力
    ,耶律賢最信任的人他是《燕雲臺》裡大遼第一猛將,戰功赫赫的耶律休哥,他對於大宋軍隊就是一個魔咒,是大宋軍隊最忌憚的猛將,就連英勇的楊家軍都不是他對手。他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在眾多戰役裡都有他的身影,在戰爭裡作戰指揮,臨危不懼,深得耶律賢的信任。
  • 遼國戰神耶律休哥的剋星,打的遼軍十年沒敢再次大舉進攻宋朝
    瓦橋關之戰隨從遼景宗攻宋,率前鋒軍圍瓦橋關(今雄縣),殺宋守將張師,之後又大敗南宋援兵於南易水南,班師回朝後授于越。公元983年(統和元年),耶律休哥任南京留守,總管南面軍務。李繼隆何許人也?說起來也是個傳奇。北宋時期蜀地在經歷全師雄之亂後,仍然「寇盜猶梗」,年已弱冠的李繼隆被任命為果州、閬州監軍兼巡檢。
  • 宋史90:耶律休哥犯下低級錯誤,差點命喪黑面大王尹繼倫之手
    耶律休哥見宋朝不發兵,於989年整頓軍馬再次發兵,將宋將李繼隆押運的糧草截在半途。宋將北面都巡檢使尹繼倫領兵巡路,正遇見耶律休哥大軍經過,他就避入林間。遼兵見他人少,不值一打,理也不理,逕自向南進兵去了。尹繼倫對士兵說:「遼兵明明是看不起我們。那我們就偷偷跟在他後面,等待時機,殺他個出其不意。
  • 耶律休哥:獨立自強的愛國者,臨危時力挽狂瀾護軍愛民的契丹戰神
    此戰,宋朝皇帝趙光義,一不顧宋軍攻滅北漢希求封賞的追名逐利之需,二不顧宋軍攻滅一國後疲憊不堪的休養生息之求,三不講究戰術謀略只令將士們死拼爭勝,四不懂得在突遇變故時隨機應變及時授權,五不敢在主帥對決時身先士卒決戰爭勝,六不敢在危機來臨時坐鎮指揮竟臨陣脫逃,可以說,宋軍以優勢兵力仍初嘗敗績,趙光義可謂罪魁禍首;而遼國惕隱耶律休哥,一不顧重臣諫阻力排眾議果斷南下救援
  • 燕雲臺:一戰封王、數戰封神的帝國之盾——耶律休哥
    電視劇《燕雲臺》中,皇室人才輩出,為什麼耶律休哥當上了大惕隱(職掌皇族政教的官,即漢帝國的宗正)?歷史上的休哥是什麼樣的呢?景宗臨陣換將,派遣耶律休哥率五院軍替代奚底,總攬前線戰事。在高粱河附近,遼宋兩軍對壘,休哥與耶律斜軫率軍從左右攻打宋軍,大破宋軍,追殺宋軍三十餘裡,斬首萬人。(如果不是休哥被箭射中不能騎馬,宋太宗或許逃不走,歷史將會改寫)。
  • 正說耶律休哥:帝國雙璧之一,大遼唯一享受再生禮榮耀的臣子
    因為玄祖長子麻魯早亡無後,排行老二的釋魯就成了世裡(耶律)家族的長支,在出任夷離堇後,大肆發展自己家族的勢力,建立「撻馬」侍衛親軍,任命侄子阿保機四處徵伐,阿保機能徵善戰的聲望就是跟著二伯混的時候掙來的。
  • 王育濟,陳曉瑩:宋太祖與他的家人
    史書中對他仕宦生涯的記載極為簡略,只有「歷藩鎮從事兼御史中丞」一句。不少學者曾據此推斷趙珽是「朝廷高級監察官員」,趙氏家族此時的發展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不過,唐末五代官制混亂,藩鎮的一般幕僚,甚至於軍隊中的小頭目,都可以兼領御史中丞、御史大夫之虛名,稱之為「憲銜」,趙珽的「歷藩鎮從事兼御史中丞」,也很可能是屬於後一種情況。
  • 努爾哈赤以金朝後裔自居,為何不使用女真文字,卻自創滿文?
    顯然,努爾哈赤這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這個政權和歷史上曾經平遼滅宋的赫赫大金國是一脈相承的。  在記述滿族歷史的權威史料《滿文老檔》裡,收錄有努爾哈赤寫給朝鮮國王的一封信,信中也說:「我大定汗曰:『我金國徵趙徽宗、趙欽宗帝時,朝鮮王不助宋亦不助金,乃是公正大國也。』」  毫無疑問,努爾哈赤是在以史上金朝直系後裔自居。
  • 建州女真與朝鮮半島之一:女真自遠古而來,中國歷史從來不曾缺席
    曾聞肅慎稱遙貢,可惜周人未解施。」《淮南子》稱:「東方多君子之國,信哉,莫古於肅慎。」宋《冊府元龜》稱肅慎「負山襟海,物產閎博,風氣純古,歷虞夏商周,迄魏晉南北朝,傳世二千餘年不絕」。挹婁用作族稱,即「穴居人」的意思,是他稱,久之成為族稱。北齊天保五年(554年),挹婁向中原王朝納貢時自稱肅慎,說明其源於肅慎。在挹婁居住地,距今1700年左右的寧安縣東康遺址中,發現有仿金屬工具製造的圓鋌雙翼石簇和三稜形骨簇等。
  • 滅掉遼與宋的強大女真為何會迅速亡國?
    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遼、宋軍隊的女真精銳騎兵正是來自猛安謀克戶。事實上,金朝直屬中央和鎮戍地方的正規軍都會從屯田各地的猛安謀克戶抽調選拔。海陵王上位後,毅然遷都燕京。遷都遭到了部分女真貴族的抵制,海陵王採取了非常決絕的措施——拆毀夷平會寧府的舊宮殿與貴族大家的第宅,改為耕田!海陵王還計劃在滅掉南宋後,定都開封,雖然他表面上不承認,但從宋朝方面的文獻來看,當時南宋朝野輿論普遍認為金朝將遷都開封。
  • 遼朝的一代猛將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作為遼朝歷史上一位著名的猛將,他的一生都是在為遼朝的軍事發展做出著貢獻。遼朝的政治統治能夠開始逐漸的穩固起來,契丹族能夠也隨之發展壯大起來,很大的程度上都是離不開耶律休哥所進行的一系列的政治軍事活動的促進的。臨危受命主動承擔重任。耶律休哥一共歷經過三個朝代,而他的主要軍事活動是遼景宗、遼聖宗這兩個朝代。
  • 歷史上的遼宋幽州之戰是什麼樣的?與蕭燕燕沒半毛錢關係
    今天夜讀史書就借這個話題與大家聊聊歷史上真實的遼宋幽州之戰是什麼樣的。遼宋幽州之戰的正式名稱叫「高梁河之戰」,它發生在公元979年。當時宋太宗趙光義率30萬精銳宋軍在攻克北漢(今山西中部和北部)後揮師東進,打算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
  • 53歲方季惟自曝不敢戀愛!相親產生心理陰影,稱不願再奉獻犧牲
    5月22號,有媒體報導稱,53歲的臺灣著名玉女歌手方季惟,她在上節目《新聞挖挖哇》時坦然聊起至今不結婚的理由,也聊了許多曾經的心酸往事,交談中能感受到,家人對她的影響似乎是最大的。據悉,方季惟畢業後到唱片公司當文案人員,結果因為外形條件太好被挖掘,試音後立刻發唱片走紅,陽光清新的形象深入人心。
  • 死因非常尷尬,史書不敢記載
    與此同時,千裡之外的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縣),有一個男嬰呱呱墜地,其父母給他起名努爾哈赤。男嬰一天天長大成人,沒有人能夠想到(包括他自己),幾十年後,他將統一女真族,並成為明朝的掘墓人,不過這是後話了。努爾哈赤出身並不貧寒,比普通人好不少,先祖猛哥帖木兒在元朝官居要職,永樂初年歸順明朝,明成祖很高興,不僅賞賜財物,還封他為建州衛指揮使。
  • 竟然在百年之後,敵人在史書裡誇讚他
    年紀輕輕,但是天賦異稟,阿骨打曾經面對一群鳥兒射出了三支箭,沒想到箭無虛發,這讓當時圍觀的使者們都紛紛讚嘆,連連稱好,果然有著他父親的影子在,又在一次宴會上,眾人提議像遠處的一個山丘上放箭,因為距離太遠所以大部分人多的箭都是到一半就會墜落,但是只有阿骨打的能夠一箭射中,當時還有人測量過射程,竟然有三百多步那麼遠,宗室之內射箭最厲害的射程也就才一百多步,這下讓阿骨打可是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