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氣候特徵:以溫帶氣候類型為主,是海洋性氣候最顯著的大洲

2020-12-23 地理沙龍號

氣候是一個區域內大氣物理特徵的長期多年平均狀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的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氣溫、熱量、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組成。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徵來劃分出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等。

歐洲地區的氣候特徵

具體到世界上某一區域氣候的形成和分布狀況來看,通常是受到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而形成,氣候的影響因素包括大氣環流(氣壓帶和風帶、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狀況、洋流等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最終反映到我們看到的區域氣候分布情況。今天,我們就來探究一下歐洲的氣候特徵。

歐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歐洲和亞洲同屬亞歐大陸,歐洲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面積約為1016萬平方千米,僅僅比我國的面積大一些,在世界七大洲中歐洲的面積僅比大洋洲大一些。亞歐大陸的總面積約為5475萬平方千米,歐洲的面積僅約佔亞歐大陸的五分之一,所以從大陸的東中西三部分來看,歐洲整個大洲都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幾乎不涉及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這對於歐洲氣候的形成有重要影響。這個影響可以體現在兩方面,首先歐洲幾乎不存在深居內陸,氣候乾旱的區域;其次歐洲地區幾乎不受季風環流的影響(季風環流多出現在大陸東部)。

歐洲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從緯度位置來看,歐洲的緯度範圍介於北緯36°左右至北緯71°,北極圈在歐洲的北部地區穿過,歐洲的絕大多數區域都從熱量帶來看位於「北溫帶」,歐洲是世界各大洲中幾乎都位於溫帶的大洲,所以歐洲的氣候類型主要以溫帶氣候類型為主。從氣壓帶和風帶角度來看,歐洲地區主要涉及的氣壓帶和風帶分別是副熱帶高氣壓帶和盛行西風帶,其中盛行西風帶對於歐洲氣候的形成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由於歐洲的位於亞歐大陸的西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與非洲隔海相望。

五帶的劃分

由於歐洲西臨大西洋,而北半球盛行西風帶的風向主要為西南風,由西往東把大西洋的溼潤空氣往歐洲輸送,帶來持續穩定的降水。在北緯40°至60°之間的地區,常年受到盛行西風帶的控制,所以形成了終年溫和溼潤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是世界上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最為典型的地區,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溫增溼,地形南北高中部低對西風帶的阻擋較弱,海岸線曲折海灣深入內陸等因素也是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範圍廣的原因。

歐洲地形圖

不過,盛行西風帶往內陸方向前進,降水就會相對減少,氣溫的年較差也會增大,到了德國及波蘭以東地區,特別是俄羅斯所在的歐洲東部地區,氣候類型就轉化為冬冷夏熱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歐洲地區緯度範圍在北緯40°至60°之間的地區,氣候的東西差異十分明顯。此外,歐洲地處北緯40°以南的地區,主要就是地中海沿岸地區,通常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候炎熱乾燥,冬季受來自海洋的西風帶控制,氣候溫和溼潤,形成了「地中海氣候」

歐洲氣候的東西差異

歐洲地區位於北緯66.5°以北的地區,由於地處北極圈以北,屬於寒帶地區,形成了終年低溫的「極地氣候」。此外,地形因素也對歐洲氣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首先歐洲的南部地區由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隆起了總體呈東西走向的阿爾卑斯山系,阿爾卑斯山系的主體部分阿爾卑斯山脈海拔很高,在一些區域形成了「高山氣候」。其次,在歐洲北部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上分布著和半島走向一致的斯堪地那維亞山脈,山脈西側處盛行西風帶的迎風坡降水較多,氣候相對溫暖,而山脈東側處盛行西風帶的背風坡,氣候相對寒冷。

阿爾卑斯山脈

相關焦點

  • 除了「溫帶海洋性氣候」,世界上居然還有「熱帶海洋性氣候」
    全球各地由於不同的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大氣環流、下墊面等因素影響,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常見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11種氣候類型。
  • 亞洲和南美洲兩大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
    就全球而言,常見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11中類型。就大洲而言,不同的大洲氣候分布也具有各自的特徵,那麼亞洲和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呢?
  •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是同一種氣候嗎?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有氣溫、降水、光照等要素來組成。世界不同地區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下墊面狀況等因素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其中緯度位置,決定了當地的熱量狀況,也就是不同的溫度帶,形成了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不同熱量帶的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是一種位於「亞熱帶」地區的氣候類型,從緯度位置來看主要位於南北緯25°至35°之間,同時亞熱帶季風氣候最顯著的氣候特徵是「季風」現象顯著。
  • 高中地理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
    1.為什麼亞洲季風氣候最顯著?  原因:主要受海陸分布的影響。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特別顯著所致。  僅亞洲有溫帶季風氣候的原因:亞洲處於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夏季風影響的範圍能延伸到較高緯度,而其它大洲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較小,夏季風影響的範圍較小。故只有亞洲有溫帶季風氣候。  3.世界各地的季風氣候風向如何變化?
  • 【高中地理】關於氣候特點及成因的87個問答題,這裡全部都有!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 僅亞洲有溫帶季風氣候的原因:亞洲處於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之間,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明顯,夏季風影響的範圍能延伸到較高緯度,而其它大洲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較小,夏季風影響的範圍較小。故只有亞洲有溫帶季風氣候。 3.世界各地的季風氣候風向如何變化?
  • 七大洲中面積第二大的非洲,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卻僅比南極洲多
    世界上總共有七大洲,非洲是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大洲,總面積約為3020萬平方千米,面積僅次於亞洲。不過,非洲雖然陸地面積巨大,但是氣候類型的數量卻不多,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的氣候類型數量比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氣候類型數量都要少,和歐洲的氣候類型數量一樣多,氣候類型數量僅比只有一種氣候類型的南極洲(只有極地氣候)來的多。為什麼陸地面積這麼大的非洲,氣候類型數量卻那麼少呢?
  • 氣候專家解析我國入汛以來天氣氣候特點
    今年汛期,我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華南地區4月20日入汛,較常年偏晚。入汛以來,我國降水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夏季風爆發與往年相比有何不同,其背後有哪些原因?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專家: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陳麗娟記者:中國氣象報記者劉佳 新華網記者郝多記者:今年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呈現怎樣的特點?
  • 南水北調、北美洲的氣候、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③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④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嚴寒,全年少雨,氣溫年較差與日較差較大;⑤高原山地氣候:氣候乾燥寒冷,氣溫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迎風坡的降水較多。>氣候,分別為:①三種熱帶: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②兩種亞熱帶:地中海氣候、亞熱帶溼潤氣候;③兩種溫帶: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 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
    圖片來自Estormiz / Wikimedia Commons斑姬鶲在非洲西部越冬,在歐洲繁殖;雄鳥通常在雌鳥之前到達,雌鳥根據雄鳥棲息地的質量來選擇配偶。長期以來,斑姬鶲一直保持著這一生活軌跡不曾改變,可是過去20年間溫帶地區春季溫度升高,歐洲提早進入春天,這讓它們難以適應。對許多動物而言, 冬季意味著飢餓和死亡,春天才代表著新的生機。那麼,春天提前到來,斑姬鶲為何會不適應?
  • 俄羅斯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為什麼氣候會降水豐富冬季溫和?
    俄羅斯勘察加半島的氣候 俄羅斯的第二大半島也位於西伯利亞東部地區,不過位置位於楚科奇半島以南,半島形態十分明顯,那就是「勘察加半島」,勘察加半島從西伯利亞遠東地區的科利亞克山脈往南延伸
  • 巴哈馬,是熱帶海洋性氣候,也是加勒比海地區富裕的國家之一
    全境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年平均氣溫23.5C。1492年哥倫布到達巴哈馬群島中部的聖薩爾瓦多島(華特林島)。1717年英國宣布巴哈馬群島為其殖民地。1783年正式確定其為英屬地。1964年1 月實行內部自治。1973年7月10日獨立,為大英國協成員國。巴哈馬是加勒比海地區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旅遊業和金融服務業是國民經濟最重要的部門。
  • 「地形因素」對於氣候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個地區氣候的形成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眾多因素的因素,其中緯度是基礎性的因素,通過熱量帶來決定氣候類型是屬於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還是寒帶氣候。大氣環流包括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是形成氣候的最主要因素,而地形因素是一種加劇因素,使得全球氣候類型的分布表現得更為複雜,具體來說,地形的影響有以下幾方面。
  • 如果塔克拉瑪幹沙漠變成草原的話,對中國的氣候有什麼影響?
    中國的氣候類型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中國的氣候類型到底是怎麼樣的。 我國是一個深受季風氣候影響的國家,將近有一半的國土面積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比較不同的是我國的西北地區和西南地區,我國的西南地區屬於高原山地氣候。
  • 高考地理小專題——氣候對人文景觀的影響
    (1)與漢堡比較,描述瓦倫西亞的氣候特點,並說出主要的影響因素。(2)說明圖示洋流對海洋航行的影響。(3)下圖為北歐傳統民居。說出該民居的主要特點,簡述其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參考答案:(1)特點:氣候的海洋性較強;氣溫年較差較小;年降水量較多。影響因素:海陸位置、洋流。
  • 好奇 | 歐洲男人很多禿頂是地中海氣候造就的地中海頭嗎?
    如果誰能發明一款好用的生髮水,應該能在歐洲發財吧!哈哈哈哈!地中海說:「你們脫髮的事情!這黑鍋我不背!」先說下地中海氣候Mediterranean climate。又稱作副熱帶夏幹氣候,由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亞熱帶、溫帶的一種氣候類型...(Basta!)簡單點說就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 歐洲最大的島嶼「大不列顛島」,面積大約是我國臺灣島的六倍
    根據陸地面積的大小,可以分為大陸和島嶼兩種類型,我們把面積較小的陸地稱為「島嶼」,位於北美洲東北部的格陵蘭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總面積約為216萬平方千米。島嶼通常位於各大陸的周圍,從大洲來看,不同的大洲擁有的島嶼數量差異較大,比如非洲海岸線較為平直,島嶼數量較少。
  • 氣候變化帶來哪些影響?
    近幾年關於氣候這個話題最熱的就是氣候變化很多小夥伴覺得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和改變離自己很遠殊不知,影響和改變就在身邊下面跟著小據一起看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離我們有多遠?影響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對全球糧食產量以不利影響為主。氣候變化導致小麥和玉米平均每10年分別減產1.9%和1.2%。氣候變化對我國糧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種植結構和耕種制度改變、糧食產量波動,以及農業災害加重等諸多方面。近30年,因熱量資源增加,我國南方雙季稻可種植北界北推近300千米,冬小麥種植北界北移西擴20~200千米,促進了作物的穩產高產。
  • 氣候難民_氣候難民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候百科
    人人有責 氣候變暖是個集體性的問題,如何防止成為「氣候難民」,不只是一個國家的責任,而是全人類的責任。 從國際的角度給「氣候難民」定義,就如何處理他們形成公約,使聯合國難民機構得到必要的資金和人員配置,以用來處理「氣候難民」,這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要防止像《後天》裡那樣的慘況發生,最根本的是要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 氣候變暖後,糖楓樹並沒有向北遷移
    眾所周知,氣候是決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有研究人員認為,到下個世紀,氣候變化將導致部分植物的分布向北擴散數十公裡。這種變化可能會對陸基生態系統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但最近發表在《生態學雜誌》上的論文提出了異議:糖楓樹並沒有向北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