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社會第一生產力!用最小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收益,這是科技的作用。
話說時間來到了21世紀,網際網路這個行業在全球風行,美國出現了Facebook、亞馬遜以及谷歌等這一類知名公司,而中國也誕生了阿里巴巴、騰訊等這樣網際網路巨頭。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年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都在幹些什麼東西?為什麼大部分網友都認為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含量很低呢?
網際網路的本質是什麼?
從使用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本質就是一門工具,通俗點說,就是幫助你做生意的工具,但這些年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卻美名網際網路是新技術,對創新有很大的提升,但我看未必吧,總不能說網際網路金融是對中國金融的創新吧?如果這也說得通的話,那P2P為什麼消亡,主打網際網路金融的螞蟻為何被暫停上市?
站在網際網路公司的角度來看,網際網路本質上是一門流量生意,誰要掌握了流量,就等於掌握了競爭的主動權,這一點,在騰訊這家公司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
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幹啥?
在電商、社交與遊戲這座金礦被佔據之後,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利用行業的優勢,開始對其他行業進行改造。
從最早的網約車說起,滴滴出行的出現,讓傳統的計程車日子難過,滴滴所主打的「共享經濟」是否是正面強於負面,這個到現在都沒扯得清楚。
網約車才消停沒幾年,主打網際網路加的P2P開始在蔓延,從結果來看,這是一場徹底失敗的創新!
接下來是ofo和摩拜主打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可不得了,當年燒了多少億?現在呢?摩拜單車變身美團單車,ofo則成為了一家老賴公司,共享單車的負面遠超正面,這是公認的。
現在網際網路公司又要來改造社區買菜這個行業了,用網友們的話來說,這些巨頭來搶夫妻店的飯碗了!
當然了,網際網路行業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比如現在的行動支付,電商購物等。
誰是中國科技擔當?
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所說,自己當年要是選擇房地產行業多好,既賺錢又輕鬆,但是自己依然在科技行業裡深耕了30年,這是因為什麼?這就是擔當啊。
這些年,華為在5G、物聯網以及晶片等領域都做出了不小的成績,雖然是苦逼活,但華為是30年如一日的在堅持,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華為就是鮮活的例子!
之前一華為員工在網絡上爆料,你們不支持華為,該支持誰?看看現在這些網際網路公司,不是在送外賣、就是在搞網約車和網際網路小貸,這些能有多少技術含量?
其實想想也是,如果不是說華為被針對的話,很多網友壓根不清楚華為這家公司的真正實力!
用金一南教授的話來說,華為正在建立自己的底層技術,這一點讓美國感到害怕,因為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行業再怎麼強,說白了,底層上的技術還是美國的。
而華為就不一樣了,華為現在是直接要挑戰美國的科技霸權,所以美國才慌了!
寫在最後:華為可以說是通信產業、半導體產業、晶片設計領域上,國內做得最好的了
有人說,我們沒必要把華為捧得太高,但我想說的是,華為是中國高科技的代表性公司,我們一定要把華為做成一家讓全球都震撼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