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窮有錯嗎?其實精緻沒錯,真正精緻的人也不窮

2020-10-20 雲晨說

最新一期的《奇葩說》圍繞「精緻窮是否有錯」這個話題展開了神仙級別的辯論,不管是大家熟悉的傅首爾、黃執中,還是新面孔學霸許吉如、詹青雲都給出了非常不錯的觀點和論證,並且金句頻出,有些還直戳人心,比如傅首爾講述自己的:

那幾年,白天上班,晚上把孩子哄睡以後,我就到寫字檯邊看書、寫作。如果今天的我,讓觀眾覺得有些許光芒,是因為我把女人最美的那幾年,花在了那張冷板凳上。沒有當初那個粗糙的我,就沒有今天這個閃光的我。如果這個世界對我們不夠好,量力而行,小心翼翼也不失為一種抗爭方式。因為有些人的生活就是奧運會,我們生下來就長在跑道上,一生都要全力奔跑。

看節目的時候,有多少人被這段直白擊中淚點,因為說出了無數正在積極努力想要改變現狀的人的心聲和想法。可能現在的我不夠精緻,但是我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加體面、從容的生活。

在我看來,追求精緻其實並不是錯,特別是女生,哪一個不想讓自己更加美,讓生活更加舒適。只是不同的人對「精緻」一詞的理解不一樣。

首先,我認為的「精緻」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體面、自在、從容的氣質和態度。與「邋遢」形成鮮明的對比,「精緻」是對個人形象的一種要求:你可以不需要全身名牌,也無需時刻保持完美的妝容,生活也無需處處「小資」。但是你會要求自己的妝容、服飾得體、適宜;你的生活環境也是舒適、整潔;你的精神生活也同樣豐富而不低俗。這種「精緻」絕非停留在外表的漂亮,而是深入人心得一種態度和高度自律的體現。

其次,真正「精緻」的人,也不容許自己的生活、工作一團糟。Ta會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制定詳細的執行計劃。憑藉超強的自律和執行力,不斷將目標實現。因此,追求真正「精緻」的人,也不會窮。因為隨著對自己的要求不斷提高,能力的不斷提升,Ta的收入也會相應增加。這個其實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我身邊的一個朋友剛好是一個完美的例子:85後的她是我最初來深圳時就認識的前輩,彼時她還只是一個外貿公司的助力,但是現在的她,短短8年過後已是一家中型手機ODM公司總經理。記得最初認識的時候拜訪她的家,雖然處在城中村,但是進門後就給人非常舒適的感覺。沒有特意的裝修,但是窗明几淨,屋內物品陳設整齊有序,有一些小裝飾點綴又不突兀,盡顯主人的生活態度與品位。給人的印象就是舒適又不造作。

此外,任何時候看到她都是體面的,什麼事情都感覺掌握於心。比如,最初時不懂如何吃西餐,為了請客戶在西餐廳吃飯,她會自己先做功課,刀叉的使用方法,點菜的注意事項,用餐的禮儀等等。除了理論知識,她還會提前查好攻略,選擇好環境、菜品都不錯的餐廳,並且提前踩點試菜。這樣,就不會在客戶面前顯得慌亂,可以從容的邊吃飯、邊和客戶談論相關感興趣的話題,直接一頓飯拉近和客戶的距離。

對生活和工作都能如此高要求的人,又怎麼能窮呢?可能最初的時候會因為對自身投入造成短期的拮据,但是,當自身能力越來越高,收入也會越來越高。

因此,追求真正「精緻」的人不會浮於表面的光鮮靚麗,而會追求更高層次的自律和自我價值的實現。人生只會像開了外掛似的蹭蹭蹭往上發展。因此「精緻」其實沒有錯,「窮」也沒有錯,給「精緻」重新定義,讓「窮」遠離,和「精緻窮」說「Goodbye」!

相關焦點

  • 《奇葩說》辯論精緻窮:我們精緻的生活,不必窮
    《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在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即將來臨之際,討論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有意義了。對於一個正在學習理財知識的我來說,早已按耐不住這顆躁動的心,特別想站出來問一問:追求精緻為什麼會讓自己變窮?精緻只能通過付費的代價來實現嗎?
  • 《奇葩說》:「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最近《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過分追求名牌,來展現自己很「精英」、生活有質量、追求有品位。但因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心願,被稱為「精緻窮」一族。反方辯手許吉如認為「精緻窮」沒有錯。
  • 《三十而已》王漫妮選擇升艙,有人說是窮講究,她的精緻窮有錯嗎
    現實中有的人覺得這是窮講究、窮虛榮、窮精緻,既然都超出自己的支出成本,還去死撐面子拜金,何必呢?還是多大能力承受多大消費的好。甚至有一小部分人覺得這是在引導年輕人不合理的消費觀。但是也有很多人認為在能力墊腳範圍內的精緻,偶爾一次是沒問題的。
  • 《三十而已》:精緻窮其實也是一種生活
    年輕人中「精緻窮」比比皆是明明存款很少,或是還欠著信用卡或是花唄,卻執意要過上精緻的生活,仔細想想,這種虛榮並且給自己不斷「挖坑」的行為,值得嗎?可能所有人都覺得,她應該和精緻窮搭不上邊。不,中產階級的顧佳同樣過著「精緻窮」的生活,只不過,她和王漫妮所追求的不同。
  • 王漫妮的「精緻窮」,有多少人躺槍了
    在這過程中有歡笑、有滿足當然也有淚水和傷痛。以她的能力,離開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一個人可能會有另一種可能性。「精緻窮」三個字,概況了王漫妮的一種生活態度。她喜歡金錢,追求好的物質生活,但誰又能說自己不喜歡這些呢?所以王漫妮其實更能代表當下許多在大城市打拼的人們的一種生活狀態。「精緻窮」是許多人的生活縮寫。
  • 《奇葩說》:年紀輕輕「精緻窮」的我錯了嗎?
    江疏影飾演的王瑪妮,是一位有感動,有靈感的女性,但也有三個被觀眾忽視的痛點,值得我們現代女性ponde。 第一,很多人把「精緻貧窮」視為「勵志」心靈雞湯。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找藉口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這種人生觀和價值觀應佔年輕一代的相當大比例。 但對於那些收入不多的人來說,他們最終會成為「窮人」。在《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的我錯了嗎?「精緻窮」 ,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在使壞,楊超越說在她工資800的時候,花了700去買了一條裙子,剩下的日子就是度日如年了。
  • 拒絕成為精緻窮
    王漫妮單身,來上海打拼8年,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在苦苦掙扎,花一大半工資租房住、信用卡分期付款遊輪升艙等,都透著精緻窮的味道。這種精緻窮,是不是跟很多年輕人很像?雖然賺的不多,但並沒有因此而放棄追求精緻,為了自己所嚮往的生活和喜歡的東西變窮,窮的明明白白,也活得開心閃亮。想過的精緻這本身是一種比較積極的生活方式,但很多人往往會為了所謂的精緻,透支自己的信用導致債臺高築,這就變成了一個問題。
  • 《三十而已》女主透支信用卡,在魔都「精緻窮」有錯嗎?
    到底精緻還是窮?很多網友表示,劇中王漫妮一角不就是多數人的寫照嗎,我們何嘗不是一個個「王漫妮」呢。光鮮亮麗不留餘地展示在人前,苦楚心酸一絲不漏隱藏在身後。>真的相悖嗎?全君覺得,如果現狀既成定局,就把有限的資源利用到最好,憑藉已有的能力規劃如何在可承受範圍內過得更加舒適,更加精緻。不要盲目追求或批判精緻窮,只是要做到了解自己的收入水平和能力範圍,心中有一桿稱。
  • 《三十而已》江疏影透支1.8萬升艙過上精緻窮?想要精緻千萬別窮
    精緻窮有必要嗎? 這就像曾經風靡一時的窮遊,有些人是真窮、也是真想去旅遊,結果發生了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故。也有些人是真窮,他們也確實去旅遊了,大不了是騎著自行車上路,吃著餅乾、合夥住著民宿。 對於有些人來說,窮遊也能行萬裡路,精緻窮也能過好生活。
  • 《二十不惑》別把自己當梁爽,她的精緻窮不適合你
    於是你就發現精緻窮好像沒什麼問題,既能享受生活又不妨礙未來。你開始以此為藉口,以此為生活方式,因為那樣確實能讓你感到舒適的生活甚至是別人羨慕的目光。你不會懷疑這種方式是不是有問題,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做的包括成功了的梁爽。可是精緻窮的確沒有問題,問題就在於你不是梁爽。
  • 《三十而已》爭論的「精緻窮」,年輕人怎麼看?
    劇中王漫妮這個角色,表面看起來是光鮮亮麗的奢侈品櫃姐,背地裡卻要刷信用卡分期來升艙;穿著幾千塊錢的高跟鞋,鞋底卻要貼膠;喝水只用簡易的飲水泵……王漫妮的這種「精緻窮」,其實跟現實中的很多「社畜」一樣,錢賺的不多,卻願意花不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即使窮得明明白白
  • 《熬鷹巴士》「精緻窮」毀了多少年輕人?
    指有些人看起來每天有吃有喝有玩,但實際上非常窮。與此同時,「精緻窮」的核心問題也暴露了出來:人人都可以很精緻,為啥只有你因為精緻變窮了?蘋果公司有錯嗎?遊戲廠家有錯嗎?並沒有,他們只是銷售產品而已。有錯的是Venny、賣腎小夥、周諾。
  • 王漫妮精緻窮什麼意思 王漫妮精緻窮出自哪部電視劇
    王漫妮精緻窮什麼意思 王漫妮精緻窮出自哪部電視劇  《三十而已》這部劇非常現實,王漫妮雖然只是一個銷售員,但是她的生活還是很精緻的。尤其是乘坐遊輪的時候,自己出錢升艙,就是為了圓夢。  所謂的「精緻窮」,其實就是透支消費,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雖然買不起車房,租著小房子,但是會買個幾千小一萬的包。他們在家裡可以生活的很隨意,但是要享受那種精緻的感覺。
  •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有錯嗎?網友: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近日網絡上對於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評論再度席捲而來,事實上,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也具有精緻的利己主義傾向,其實在我們很多時候都會產生自私的行為,再擴大的說,其實每個人都可以算作是利己主義者。古人云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都是表達了人類本身就具有自私的基因,所以說,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本身並沒有錯,因為每個人為了生存都不得不先為自己考慮。古人又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說的同樣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連自己都養不活,你還讓他不去當利己主義者去無私奉獻,恐怕這個人沒過幾天就會露宿街頭,最後餓死了。
  • 下半年「精緻窮」青年的裝高級手冊
    靈魂拷問:你是「精緻窮」女孩嗎?細看這些電視劇中都有一類人,她們是新時代大城市中「月光族」的代表,前有梁爽,後有王漫妮,現在又來了個顧曉菱。可她們的想法與做法錯了嗎,仿佛並沒有一桿合理的秤讓我們來衡量。
  • 「假精緻」媽媽盛行,沒錢還要精緻窮,這樣的日子過得不累嗎?
    玲玲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有了寶寶之後才稍微收斂一些,但是每個月仍然入不敷出。因為這件事玲玲和丈夫發生了很多矛盾,其實寶媽花錢多可以理解,畢竟寶媽給全家人都買東西了。但是玲玲卻不像其他寶媽一樣把支出放在提升生活品質上,而是把大部分錢都花在了給自己和女兒買衣服上。
  • 《奇葩說》要不要精緻窮?小孩才選邊站,成年人回答要精緻不要窮
    而雙十一,什麼也不是,就這樣憑空生造出來,而且越來越深入人心,不覺得神奇嗎?昨天《奇葩說》的辯題是「精緻窮,我錯了嗎?」這一題打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還真是挺應景的。不過馬東,你打這道題,事先通知過京東爸爸了嗎?京東天貓手拉手,誰沒為了雙十一忙活大半年?
  • 三十而已:王漫妮的精緻窮,其實你也有
    事實上,王漫妮的精緻窮並非個例,在微博話題中,甚至有不少網友說,在王漫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為此,我們來聊聊關於「精緻窮」的話題:王漫妮的精緻窮,為什麼會看哭多數年輕人?試想一下,如果每天如此,156萬最多夠揮霍一個月,真的是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蘇格拉底說,不自我檢討的生活,不值得一提。這世界上並不是每件事都能有時間了再說,並不是所有的光鮮都能永不褪去,也並不是有錢了就能忘乎所以。
  • 《三十而已》:王漫妮花1萬8升艙,「精緻窮」的女人思想有問題?
    窮通俗點說叫裝1 3。」「偶爾的瘋狂一把,用餘生埋單。」「精緻窮也太累了吧,我只能粗糙窮」但讓人意外的是,這種似乎不那麼必要的消費方式,這種「窮而精緻」的生活態度,卻贏得了很多女生的認同。為什麼「偽精緻」的人,會讓人覺得不適,而「精緻窮」王漫妮卻受到一片好評呢?
  • 《二十不惑》裡關曉彤的"精緻窮",沒有錢哪來的精緻?
    其中梁爽這一角色也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關於梁爽&34;的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所以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有網友表示:照目前劇情來說,梁爽真的算精緻窮嗎?後來有一次打車,還是在車上和奶奶視頻,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打的車,但是她應該有想不讓家人擔心自己的經濟狀況。第八集演到她微博試口紅也是用的店裡的試用裝。別的大額消費是我粗心沒看到還是真的沒有呢,定婚紗那屬於分手之前的消費。顯示她信用卡要還兩萬多,所以她接了廣告,結果因為不爽廣告方說石頭壞話還不拍了也因此違約要賠廣告方一萬,不得已去做了促銷員。不過還是說回主題,怎麼看待精緻窮。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