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精緻」媽媽盛行,沒錢還要精緻窮,這樣的日子過得不累嗎?

2020-12-22 蕾媽育兒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一定要適合自己。

成為媽媽之後大部分女性都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上,但是也有一些寶媽,即使成為媽媽之後,也依然想要自己過得精緻一些。

做一個精緻的女性絕對是正確的,但是寶媽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個人情況做出選擇,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玲玲是小區一位90後媽媽,從寶寶出生之後,玲玲就沒有再去上班而是聽從家人的安排,在家裡做全職媽媽。

玲玲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習慣了,有了寶寶之後才稍微收斂一些,但是每個月仍然入不敷出。

因為這件事玲玲和丈夫發生了很多矛盾,其實寶媽花錢多可以理解,畢竟寶媽給全家人都買東西了。

但是玲玲卻不像其他寶媽一樣把支出放在提升生活品質上,而是把大部分錢都花在了給自己和女兒買衣服上。

而且母女兩個人的衣服大多都只是穿個一兩次,拍個照發朋友圈之後就不穿了,這樣也導致一個家裡到處都是玲玲和自己女兒的衣服。

碰上一些節日,玲玲還會透支消費,買一堆看似精緻但是根本就用不上的東西,在玲玲的眼中,即使窮也要窮得精緻,但是在小區其它寶媽眼中,玲玲就是個購物狂。

隨著90後寶媽的增多,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假精緻寶媽。

這些假精緻寶媽,大多家境一般,但是寶媽不甘心自己過得這麼平凡,因此經常會買一些超出自己經濟承受能力的東西。

有不少女性甚至還因為假精緻,導致家裡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孩子也跟著一起受委屈。不知道這些寶媽過著這樣的日子累不累?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假精緻寶媽?

寶媽的虛榮心在作怪

之所以出現了這麼多的假精緻寶媽,是因為現在有一些寶媽平時就比較虛榮,這類寶媽十分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十分注重外表。

寶媽希望別人的目光永遠在自己身上,還有一些寶媽是忍不住與別人攀比,尤其是做了全職媽媽之後。

不少女性做了全職媽媽之後,都會覺得迷茫,很多寶媽都覺得自己與同齡人的差距越來越遠,為了彌補這種差距,也為了給自己一些安全感。

一些寶媽可能會營造出自己物質上很充裕的假象,來秀恩愛,秀幸福。

寶媽為了融入她人

如果寶媽做全職媽媽之前身份比較尊貴,社會地位比較高的話,寶媽接觸的人也會大多都是精英。

寶媽的人脈圈自然也有很多的達官顯貴,為了保持自己在上流社會的地位,一些女性會給自己營造出精緻的人設,並且不斷保持活躍度。

寶媽這麼做完全是因為自己的虛榮心在作怪,畢竟都是成年人了,真的沒有這麼多人去關注他人的生活。

大家都忙著經營自己的婚姻,自己的事業,照顧自己的家庭。有的時候找好自己的圈子比嫁對人還要重要。

寶媽的三觀不正確

此外如果寶媽的三觀不正確的話,也很容易做出這種假精緻的行為,現在有個別女性會比較看重物質。

這類看重物質的女性即使結婚生子之後,也很難改變自己對物質的追求,所以一旦家人滿足不了寶媽的物質需求的話,很容易會產生家庭矛盾。

如何避免這種精緻窮現象?

寶媽要看清自己的價值

如何避免成為精緻窮寶媽?最關鍵的就是寶媽要認清自己的實際情況,要了解自己的家境,要根據自己的消費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有很多時候,做真實的自己比總是戴著面具生活要舒服的多,之所以一些人總是願意戴著面具生活,是因為一些人已經忘記自己本來的樣子了。

寶媽要深刻認識到自己的個人價值,要知道自己的消費能力。

不強行融入他人

別人有別人的難處,所以不要總是看一個人表面風光,其實每個人背後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心酸。

做好自己才是對自己負責任,不要強行融入一些不適合自己的圈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確幸,要知道攀比只能帶來不幸。

現在有不少寶媽太過於焦慮,寶媽沒有安全感,自然就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所以寶媽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身邊有這樣的精緻窮寶媽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取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也可以點讚和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假精緻」正在到處蔓延,無數寶媽沉浸其中難自拔,網友:不累嗎
    連網友們都看不下去了,紛紛質疑:戴著「假精緻」的面具,難道過得不嫌累嗎?令人深思的「假精緻」生活小玲:歪媽的大學同學,畢業後在企業從事會計工作,老公也是企業的一名工作人員。這個事例就是典型的假精緻生活,明明經濟條件達不到,還要過自己認為理想,實際是虛榮的生活。前段時間,一部電視劇引起了大家的反思。《三十而已》中的女主角顧佳,為了給自己孩子上周圍有錢人才送孩子上的幼兒園,貸款買了高房價的房子。
  • 《三十而已》江疏影透支1.8萬升艙過上精緻窮?想要精緻千萬別窮
    微博上一個熱門話題火了:生活中你會選擇精緻窮嗎? 這個話題來自最新熱劇《三十而已》:由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為了參加郵輪旅遊,不惜大肆購買名牌鞋、甚至透支信用卡花了1.8萬選擇了升艙服務。 部分網友認為,這樣的行為實在沒必要。畢竟,為了享受而背上負債實在不划算,自己的花銷應該在自己可接受的能力範圍之內。
  • 「假精緻」媽媽正在興起,為了面子豪擲千金,網友:這麼活不累嗎
    夫妻倆生活雖然過得並不算富裕,但從不缺吃少穿,可沒想到有了孩子之後,一切發生了改變。也許是因為年紀差不多的關係,小劉大學時候的同學和好朋友都紛紛有了孩子,平時大家也會在自己的朋友圈曬娃。看到其他寶寶穿著名牌,過著奢侈的生活,小劉也心動了。
  • 「假精緻」媽媽越來越多,為了面子不顧一切,網友:難道不累嗎?
    在大城市學習的小微,看見自己的同學,每一個都穿著名牌,生活得十分的精緻,而自己從農村出來,不僅瘦小還不好看,這樣的心理落差讓小微很難受。同時,小微表示自己一定要留在大城市生活,後來,小微嫁給城裡的老公,在城市裡生活下來。不過,兩個人即使生活在城市裡,依然不算有錢,兩人的工資加在一起也就一萬多。
  • 《奇葩說》辯論精緻窮:我們精緻的生活,不必窮
    《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在雙十一購物狂歡節即將來臨之際,討論這個話題實在是太有意義了。對於一個正在學習理財知識的我來說,早已按耐不住這顆躁動的心,特別想站出來問一問:追求精緻為什麼會讓自己變窮?精緻只能通過付費的代價來實現嗎?
  • 很多寶媽追求「假精緻」沉迷其中不肯自拔,網友:你是真不累嗎?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上海名媛拼單事件,大家還記得嗎?這些名媛用小範圍眾籌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其實本來應該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種行為,但是一旦這種事情發展到網上的時候,這種生活方式就變成了「假精緻」。
  • 《奇葩說》要不要精緻窮?小孩才選邊站,成年人回答要精緻不要窮
    所以你們看,要弄一個節日出來,不是因為生就是因為死,再不然也得為了紀念點什麼。而雙十一,什麼也不是,就這樣憑空生造出來,而且越來越深入人心,不覺得神奇嗎?昨天《奇葩說》的辯題是「精緻窮,我錯了嗎?」這一題打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還真是挺應景的。
  • 《二十不惑》梁爽:年紀輕輕,沒錢卻過著精緻的生活,這有錯嗎?
    她的境遇和夢想要求她必須活得光彩照人,但是她的經濟基礎卻支撐不了那種生活。「精緻」和「窮」註定來回撕扯,梁爽則註定要在兩難中努力尋找平衡。 像梁爽這樣二十多歲剛畢業的女孩,擁有最好的資本卻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對資本運用的能力。把資源交到不太會用的人的身上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稍有不慎便會誤入歧途。特別是,現實中很多像梁爽那樣過著「精緻窮」生活的女孩。
  • 精緻窮有錯嗎?其實精緻沒錯,真正精緻的人也不窮
    可能現在的我不夠精緻,但是我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過上更加體面、從容的生活。只是不同的人對「精緻」一詞的理解不一樣。首先,我認為的「精緻」是一種由內而外的體面、自在、從容的氣質和態度。與「邋遢」形成鮮明的對比,「精緻」是對個人形象的一種要求:你可以不需要全身名牌,也無需時刻保持完美的妝容,生活也無需處處「小資」。但是你會要求自己的妝容、服飾得體、適宜;你的生活環境也是舒適、整潔;你的精神生活也同樣豐富而不低俗。
  • 《奇葩說》:「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
    最近《奇葩說》有一期辯題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因為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過分追求名牌,來展現自己很「精英」、生活有質量、追求有品位。但因能力有限不能完全滿足心願,被稱為「精緻窮」一族。反方辯手許吉如認為「精緻窮」沒有錯。
  • 你窮並不是過得差的理由,窮講究的日子總會變好的
    你窮並不是過的差的理由,窮講究的日子總會變好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那種感覺,如果去別人家做客,發現對方家裡很髒,心裡就先帶了三分隨意。之前有個同學,她媽媽有很嚴重的潔癖,每次去她家我們都很小心,進門之前要互相檢查好幾遍鞋底,不知道到底有沒有髒泥,這要是踩上去了,渾身都會一抖,後來就很少去那個同學家,儘管她的媽媽解釋了很多次,但是還是不怎麼敢去,他們家後來房子越買越大,我們越發不敢去了。但是話說她們家確實收拾得特別乾淨,且精緻,每一個角落都會放著小擺件,看上去女主人就是一個特別會過日子的人。
  • 《三十而已》王漫妮選擇升艙,有人說是窮講究,她的精緻窮有錯嗎
    一、窮精緻不等於精緻窮。窮精緻,窮放在前面的時候,這個第一感覺還是比較貶義的一個詞。讓我們聯想到虛榮攀比、窮講究和拜金。嚴重的甚至讓生活變得消費無度,讓人生變得無望痛苦甚至到付出生命為代價。為了讓大家更好理解,舉兩個例子。
  • 假精緻的背後,透露著無數孩子媽媽的心酸
    如今的時代,生活節奏不斷地加快,育兒成本也在逐漸不斷地攀升,可以說,為了將孩子教育成才,無數的父母和家長,都是想盡了各種方法,從剛開始時的早教班到之後的興趣班,還有培訓班,家長累,孩子有時候也是不堪其負。為了孩子假精緻,究竟害苦了多少家庭?
  • 「假精緻」媽媽和「真粗糙」媽媽,帶娃的兩種極端,誰更勝一籌?
    A媽媽:"帶娃出去吃飯,一定要去高級餐廳,讓孩子多見見世面。"B媽媽:"要這麼奢侈幹嘛?吃路邊攤也不一樣可以吃得飽嗎?"這一段對話反映兩種不同的帶娃理念,第一種理念是被"富養育兒觀"裹挾的"假精緻",而第二種則是實實在在的"真粗糙"。
  • 《奇葩說》:年紀輕輕「精緻窮」的我錯了嗎?
    而為了享受更加精緻的生活,王曼妮用一半的收入支付昂貴的租金,一個季節買一雙打折產品的名牌鞋,因為「二十歲要講究款式,三十歲要講究質量」。但對於那些收入不多的人來說,他們最終會成為「窮人」。在《奇葩說》第六季第三期,討論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年紀輕輕「精緻窮」的我錯了嗎?「精緻窮」 ,其實都是自己的內心在使壞,楊超越說在她工資800的時候,花了700去買了一條裙子,剩下的日子就是度日如年了。 這是一種削減你的食物,把你的錢花在袋子和衣服上的方式來切斷你自己,這應該是你這麼窮的原因。
  • 拒絕成為精緻窮
    王漫妮單身,來上海打拼8年,看著光鮮亮麗其實在苦苦掙扎,花一大半工資租房住、信用卡分期付款遊輪升艙等,都透著精緻窮的味道。這種精緻窮,是不是跟很多年輕人很像?精緻窮是形容一種普遍發生在年輕人群體中的生活方式。
  • 三十而已:王漫妮的精緻窮,其實你也有
    事實上,王漫妮的精緻窮並非個例,在微博話題中,甚至有不少網友說,在王漫妮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為此,我們來聊聊關於「精緻窮」的話題:王漫妮的精緻窮,為什麼會看哭多數年輕人?試想一下,如果每天如此,156萬最多夠揮霍一個月,真的是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一世窮。蘇格拉底說,不自我檢討的生活,不值得一提。這世界上並不是每件事都能有時間了再說,並不是所有的光鮮都能永不褪去,也並不是有錢了就能忘乎所以。
  • 對於年輕人「精緻窮」你怎麼看?
    所謂「精緻窮」,意思就是賺的不多,但要追求精緻的生活。哪怕所謂精緻已經超出你的負荷。前幾天聽朋友說他公司有一對00後小情侶,兩人最近特地去外地旅遊,用信用卡刷了2雙一萬多的耐克限量版鞋子。我朋友說:」2萬多頓頓吃豬肉,它不香嗎?
  • 《三十而已》王漫妮透支消費行為引熱議,生活中你會「精緻窮」嗎
    其實不單單是王漫妮,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都加入到「精緻窮」的隊伍裡,一提起「精緻窮」人們就會關聯到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滿地雞毛。大多數人並不贊同這種生活方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0消費」、「無體驗」的生活真的快樂嗎?人活在世上,短短幾十年的時間,不正是應該抓緊你時間去看看世界,感受世界享受生活嗎?
  • 下半年「精緻窮」青年的裝高級手冊
    靈魂拷問:你是「精緻窮」女孩嗎?就以顧曉菱來說,她喜愛並享受著充滿物質的生活,一心只想嫁個有錢人過上好日子。當看到顧曉菱將所有工資都貢獻給專櫃,而攢了一柜子名牌包的時候,她的「精緻窮」又戳中了多少屏幕前女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