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雲爸爸提出雙十一的概念,今年已經是第十一年了。
此生有幸,活著見證了一個節日的誕生。這是非常非常了不得的事,我們看看別的節日是怎麼來的就會知道一個節日能成為一個節日是多不容易。
比如端午節,是因為一個偉大的人死掉了。比如聖誕節,是因為一個偉大的人出生了。比如清明節,是為了要紀念死掉的人。比如國慶節,是因為咱們國家誕生了。
所以你們看,要弄一個節日出來,不是因為生就是因為死,再不然也得為了紀念點什麼。
而雙十一,什麼也不是,就這樣憑空生造出來,而且越來越深入人心,不覺得神奇嗎?
昨天《奇葩說》的辯題是「精緻窮,我錯了嗎?」
這一題打在雙十一即將到來之際,還真是挺應景的。不過馬東,你打這道題,事先通知過京東爸爸了嗎?京東天貓手拉手,誰沒為了雙十一忙活大半年?
結果昨天這道題反方還輸了,嚴重懷疑京東會請馬東喝茶。
先亂評一下昨天的《奇葩說》個人的表現。昨天這一場是隊長賽,基本上是貨真價實的神仙打架。觀眾現場評分基本上還是挺客觀的。黃執中老妖怪不說了,不過今年他跟羅振宇綁在了一起,不是很看好他!希望如晶寶貝不要繼續和歐巴捆在一起了。三年了!不要真的變成三年之後又三年,顏如晶再不上岸,我都不忍心看了!
詹青雲真是開口跪,學霸就是學霸,她從來不玩段子,不賣慘,就這樣將道理娓娓道來,就能打動人。然而許吉如的表現也很讓人驚喜。這個妹子充分證明了自己除了有臉,還有腦。
兩個人的論點都邏輯滿分,立意很高。本來應該都是能起到狙擊手的作用,從高處放冷槍,把對手一擊斃命,結果因為定位太雷同,搞得像西門吹雪和葉孤城決戰紫禁之巔一樣,堪堪打成平手。
我倒回去把兩個人的發言看了好幾遍,結論是詹青雲從辯論經驗和臨場表現上還是略壓許吉如一籌。許吉如的問題,在於太想贏,太犀利了,跟她的外表稍有違和。
女性辯手如果能在場上更柔和地表達犀利的觀點,那就真的天下無敵了。而一旦露出了爪牙,就已經落了下乘。
肖驍和傅首爾,都屬於老奇葩包袱太重的典型。肖驍翻車翻得跟上一期黃執中一樣,太想找一個刁鑽奇怪的點了,反而不接地氣,不能讓人產生共鳴。
傅首爾沒有放開,雖然拿自己買了個慘,但是火力還是不夠猛。感覺是我們明明知道她是坦克的咖位,結果她只拿出了一挺重機槍,讓人感到未盡全力。
倒是打醬油的雷哥和嘉賓楊超越讓人有點預期之外的驚喜。雷哥作為一個新奇葩,表現得還行,頂住了傅首爾的壓力,很不容易。
楊超越之前對她全部的了解都來自於朋友圈轉發的錦鯉。結果昨天發現這小姑娘挺敢說的。連自己照鏡子覺得自己不好看都往外說,也大大方方承認自己贊同精緻窮。不管咋說,這丫頭還蠻直爽的,不裝。
點評完了之後,我們回到論題:精緻窮,有錯嗎?
消費主義為什麼能夠盛行據說昨天從詹青雲發言開始,就有觀眾把購物車裡的東西反反覆覆刪了加,加了刪,折騰老半天。
To buy or not to buy,It's a problem.(買還是不是,這確實是個問題。)
其實雙十一能夠走到第十一年,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了。蒼蠅不叮無縫的雞蛋,如果真的人人心滿意足,自得其樂,商家再在你耳邊鼓吹:買買買,你也不會動心。
可能你會否認,說現在的商家,都是沒有需求製造需求,也要讓你買。然而這是不是真的。
楊超越有句話說得挺真實,她說:因為內心不夠強大,所以我要通過外在來讓自己精緻一點。
什麼意思?意思是商家能夠打動你,說明你心裡一定有一個靶子。
舉個例子,有個妹子逛街進了一家精品店。試穿了一條裙子,樣子蠻好看,但是有點貴。
她說:這個裙子不是很適合我,我不喜歡這個領口的樣子。
導購人員說:這條裙子真的很好看,領子顯得你脖子長,顏色顯得你皮膚白。穿出去無論是約會還是逛街,都顯得你很有品味。如果你不喜歡這個領子,我們也有同款的另外一個樣子的。
妹子說:算了,還是有點貴。
導購人員又說:貴一點,但是別人一看就知道是上檔次的。女人要對自己好一點,你穿得高檔一點,追你的男生才會更看重你,送你高級的禮物。只有你先看重自己,別人才會更看重你。
這個時候,假如妹子是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就會覺得自己的價值和品位,跟一條裙子有什麼關係?
但是如果是內心本來就有點自卑的人,就很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希望別人認為自己也是上檔次的女人,那說不定就會咬咬牙,像楊超越一樣以800元月薪買下700元的裙子。
「用了這個牌子的口紅,就是女人中的女人」,「喝了手磨的咖啡就是有品位的小資。」
我們都知道因為身外之物給自己貼標籤是商家的促銷手段。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願意讓商家貼標籤,是因為我們需要這樣的標籤來讓自己感到愉悅。
生活壓力很大,需要通過消費來釋放一點壓力雙十一盛行了十一年,這十一年是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十一年。在生存壓力比較小的年代,消費主義是盛行不起來的。曾經養孩子不過多雙筷子,畢業了包分配,上班後準點下班,很少加班,廠裡的鐵飯碗可以一直吃到退休。
那種年代大家很少一天到晚想買東西,沒有電視,下下棋都好的。國家說,東西不能隨便買,要用票,老百姓也沒啥怨言,有就多買一點,沒有就少買一點嘛。
生活不焦慮,心裡踏實,不需要靠花錢來填補內心的空洞。
現在不一樣了。當996成了福報,生出來的孩子不叫孩子叫吞金獸,一個大學畢業生畢業十年都不能靠自己買得起房子,生活成了「坨坨」味,你必須時不時地加點糖,讓它更好咽一點。不然你撐不下去。
就拿我來說吧,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算是物質欲望非常低的人了。但是每當我遇到壓力,熬夜寫東西的時候,總是想吃點啥,買點啥。輔導小孩寫作業上火的時候,也想買點一學就能拿滿分的教輔和書籍,下單以後就覺得「我可真是個好媽媽,對孩子真上心」。
所以那些成天加班加到天昏地暗的年輕人,想買個包包,買支口紅,買個手機對自己好一點,有錯嗎?當然沒有!
消費主義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
最後,對於要不要站隊精緻窮,我的看法是:
小孩才選邊站,成年人要精緻不要窮!我是支持適度消費滿足自己的。畢竟人生如「坨坨」,內心的空洞也不是一天兩天能修補好的。如果能讓自己覺得好過點總是好的。但是為了滿足欲望搞到自己變窮,甚至借了網貸、花唄、借唄去消費,那就太過了。
消費是為了讓自己快樂,窮是不會讓人快樂的!
假如因為996導致的壓力,讓你忍不住買買買,建議你暫時放慢一點節奏,想一想自己工作的意義。給自己放個假,可能比買東西更有效一點。
假如是內心匱乏,需要買買買,才會好過一點,建議去看一下心理醫生。買無止境,內心的創傷和空洞不會因為買東西被填滿。
順便我分享一下我控制自己消費的一個小方法。很多東西我想買的時候,我就加進購物,跟自己說雙十一打折的時候再買。其實雙十一到底能便宜多少,打幾折,數學不好的我心裡根本沒點B數。至於雙十一會不會真的都買呢?
會買一部分,收快遞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滿足了。沒買的也不會覺得特別遺憾。
總之一句話:
精緻沒有罪,想買沒有錯,因買返貧就是你的不對。
雙十一剁手就可以了,不要剁頭。
昨天有人說我這裡是寶藏公號,我很開心~感到認同你們關注一下唄~
南京媽媽已瘋,上海媽瑟瑟發抖,減負,這次真的從根子上減啦!
你們知道為什麼有些家長非常支持減負嗎?動輒舉報的家長在想啥?
《少年的你》:他們還年輕,請不要多給他們一次機會!
一個輟學打工妹的人生逆襲:易烊千璽的媽媽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那些用零分來反抗高考制度的孩子,最後都怎麼樣了?
都說中國學生負擔重,去看看隔壁韓國就不會這麼想了!
「長得好看有什麼用?」「長得好看太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