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生海外遊學逐年紅火 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2021-01-09 浙江在線

  今年3月22日至5月1日,浙江萬裡學院設計藝術與建築學院選派13名學生和1名老師參加了為期40天的德國漢堡設計工作坊項目。圖為德國漢堡設計與傳播應用科學大學的Svan老師指導學生們通過不同的感官體驗去發現城市之美。(向嫻華文/攝)

  昨天,40多位大學生在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候機,他們來自省內包括寧波的各所高校,將前往紐西蘭進行各種進修、體驗。從上月15日起,參加2019年暑假海外體驗項目的大學生陸續出發,持續整個暑假的海外遊學活動內容豐富:或做義工,或進行短期學習,或從事一份帶薪的實習工作,或前往一地觀摩交流。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利用假期去海外為自己「賦能」。「Gap Year(間隔年)」在中國尤其是浙江等發達地區的年輕人中越來越流行,他們把海外體驗作為進入社會、職場以及研究生入學前的必備環節,在體驗中提高自己,開闊視野,為今後的人生做好準備。

  寧波大學生的海外遊學情況怎樣,越來越趨多樣化的海外遊學帶給孩子什麼?年年看漲的出遊量背後是什麼?怎樣理性對待大學生海外遊學?為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參加紐西蘭遊學項目的我市大學生和各國學生一起上課。(蔡彩供圖)

  遊學人數年年看漲

  「十幾年前,我們學校大學生赴海外遊學的寥寥無幾,近些年多了起來。2016年到2017年共計79人,2018年共計61人,而2003年至2015年這13年間總共才有500多人。出遊地原來多為澳大利亞、美國,到中期增加了日本和紐西蘭,現如今又增加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比如菲律賓、馬來西亞、捷克、克羅埃西亞等,今年還會有學生去印度遊學。」昨天,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對外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錢律偉接受採訪時表示,大學生海外遊學人數年年看漲,去的國家和地區也越來越多樣化。

  浙江萬裡學院自2013年啟動海外遊學體驗項目以來,每年參與人數隨著該校教育國際化水平的提高而飛速增長:2013年17人,2015年54人,2018年155人,遊學的目的地有捷克、英國、美國和德國。

  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寧波諾丁漢大學,已和全球130多所一流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並和其中的28所院校有夏校合作。參與人數從一開始的每年10餘人到現在的每年200多人。

  從採訪情況來看,寧波大學生海外遊學的形式更多樣,包括假期遊學、假期夏令營、假期帶薪實習和三個月以上的交換生等。不少大學生參與夏令營的目的在於進入知名院校參加短期課程培訓,以尋求更多的國際短期研究項目,提升自身的專業水準,豐富社會經歷。

  寧波大學生海外遊學時長為2周、4周和3個月、6個月不等,費用少則1萬多元,多則近8萬元。「根據目前市場來看,費用在1萬元左右的東南亞和日本遊學項目較受歡迎,今年我們學校去菲律賓的大學生就有20來位;而美國、紐西蘭等發達國家需要三四萬元。」一位在甬高校負責對外交流的老師告訴記者,寧波地區經濟較發達,社會開放度也較高,所以家長們普遍支持孩子們出去看看世界,增長見識。

  這一觀點也在後續調查中得到印證。寧波諾丁漢大學推出的部分夏校項目免除學費,學生只需承擔生活費,每年報名者眾多,需要通過選拔才能參加。

  從寧波遊學市場來看,最受學生歡迎的仍屬名校項目,時長在2周至2個月不等,費用為2萬元至8萬元。一位中介機構負責人坦言,許多家長對一趟七八萬元的遊學項目會有經濟上的顧慮,但普遍支持兩三萬元的遊學項目。

  甬城大學生參與海外遊學的渠道有三:或通過遊學中介機構,或由學校自行組團,或由個人自行申請,以前兩者居多。自去年浙江萬裡學院在德國漢堡開出我省首個高校海外校區,已派遣物流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外語學院的多名學生去那裡開展為期6周的遊學,接下來還有3個學院的學生赴漢堡進修。

  多樣化遊學帶來什麼

  餘心怡是浙江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貿易1723班學生。今年初,她獨自一人從上海啟程,到香港轉機飛赴布魯塞爾,在當地一所大學的商學院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交流生學習。

  14個小時的行程後,她開啟了全新的學習、生活模式。「最大的感受就是國際化,一個班10來位學生來自不同的國家,就像一個小小的聯合國一樣。授課方式大不一樣,以團隊合作為主。」同伴的上進、勤奮讓她印象深刻——一位來自波蘭的同學不僅課堂筆記做得好,專業知識葉門兒清,還深入銀行、諮詢公司等實地做市場調查,非常拼。「真是天外有天,差距太大!」餘心怡告訴記者,就在那裡,她萌生了專升本的念頭,並且立下誓言,開始認真規劃自己未來的學業。她發現,國外更注重實踐,常有在職公司高管來校開講座,學生也有不少到企業實習、調查的團隊作業,更鍛鍊能力。

  她告訴記者,這段異國求學的經歷讓她收穫滿滿,更是找到了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

  參加英國暑假夏令營活動讓夏同學這個生活上的「小白」增長了不少才幹。

  這是夏同學第一次走出國門,遇到不少糗事:銀聯卡在自動取款機上取不了現,前幾天靠同學支援度日,後來幾經周折開通了境外支付,才到銀行取到現金。購物超過50英鎊可退稅,但需要在付款時保存小票;每張小票需要支付3英鎊左右的手續費,若多次在同一家店鋪購物,可一起列印退稅單,能省掉不少手續費。這些常識夏同學直到快回國了才掌握,很多小票早已被他隨手扔掉了……

  在一個月的交流學習中,夏同學覺得互動頻繁的課堂教學十分有趣,真正把英語這門語言帶入了生活中。從前只會「啞巴英語」的他,開始嘗試大聲說出來,點餐時、購物時、問路時,雖然並不算流暢,只要對方能夠聽懂,就有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他說,這一個月的時光將成為一生中難忘的經歷。

  採訪中,多位大學生表示,「視野開闊了、語言提升了」是他們海外遊學歸來最大的感受。

  去年,顧偉和同學一道去紐西蘭進行了為期14周的遊學。雖說是英語專業學生,但全英文授課還是讓他有點懵,上午專業課,下午選修課,晚上還要繼續查漏補缺,感覺很累;小班化教學裡常有的討論,總是插不上話。兩個月後,他基本適應了這種教學模式,也交上了新朋友,節假日大家一起租車出遊。這位有些靦腆的大男孩笑著說,閒暇時,他還到當地的學校、海灘做了兩次義工,領到了海外義工證書。

  與寄宿家庭相處、自己租房、買菜做飯、出行、找短期工作……在異國他鄉的這些經歷,無不在錘鍊著大學生們,促使他們更好地成長與獨立。

  當然,異國風光、不同的風土人情,也讓大學生們在不知不覺間完成了一次跨文化交流,體味到同一個地球上別樣的生活。

  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緣何大學生海外遊學越來越火?一家海外遊學中介的負責人坦言,這是就業、升學競爭壓力加大帶來的結果。不少優質高校在申請中需要有海外遊學甚至是做義工的經歷;一些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有海外遊學經歷也是一個加分項。同時,也有大學生提升自己的客觀需求。寧波是個經濟外向度很高的城市,又是「一帶一路」節點城市,有條件的家庭一般會鼓勵孩子去國外見世面、長見識。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我省對大學生海外遊學持鼓勵態度。各所高校對大學生海外遊學有程度不一的費用補貼,還有換取一定學分的規定。以在甬的一所高職院校為例,該校對每位海外遊學的學生提供6000元補貼,再加上本學期學費退回,若是赴東南亞遊學,基本夠開銷了。另一方面,在海外大學遊學的經歷可折算成本校的學分。以浙江萬裡學院為例,在漢堡校區為期6周的遊學可換12個學分,免修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其餘的也能免0.5個至2個學分。

  大學生遊學市場的火爆也吸引了機構的深度參與,近些年,留學中介機構紛紛轉行做起海外遊學項目。浙江新途研學總經理蔡明東坦言,大學生對遊學項目辨識度高,自願參加選擇度大,只要遊學項目優,可以持續多年做下去。以該公司為例,在兩年內已與省內10餘所高校合作推出紐西蘭方向的各類遊學項目,預計今年進入周邊地區的30所高校。

  其實,開放的中國每年有成千上萬名公民到海外旅遊和購物,海外市場也需要前來遊學的大學生充當短工。以紐西蘭為例,當地旅遊行業高峰低谷十分明顯,短期用工緊缺,需要大批會中文、能接待的短期打工人員。國內一些遊學公司抓住商機,與紐西蘭各大景點合作,為中國年輕人提供暑假赴紐西蘭旅遊行業的短期實習、工作機會。「有數位大四學生通過這一遊學項目,在短期實習中得到僱主認可,實習結束後,直接給予了工作籤證的擔保,這些同學實現了畢業即就業。」一名中介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

  針對大學生海外遊學市場的多樣化需求,不少公司推出「訂製版」。比如設計到菲律賓做義工、到非洲參加非政府組織的調研活動等等。以往參加此類活動的多為歐美年輕人,現在中國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環保、社會服務理念深入中國新生代是原因之一,這類活動也促進了世界各國青年間的交流與理解。

  海外遊學是大學生的「剛需」嗎?

  採訪中,專家們覺得這並不是標配,需要量力而行。在作出決定之前,應該對以下三個方面作出考量:家庭經濟條件、個人需求、自身素質。適合獨立生活,有較強適應能力,有明確的海外學習生活需求,在家庭能承受的範圍之內,海外遊學不失為一條成長的好途徑,但切忌盲目跟風。(記者蔣煒寧)

  新聞1+1

  有備無患才能不虛此行

  國外遊學有哪些注意事項?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虛此行?

  選擇一個正規機構是國外遊學注意事項裡最為關鍵的。專業遊學機構有充裕的經驗和良好的口碑,遊學課程全面、遊學服務周到。在選擇時,應考察這家機構是否有帶團遊學資質和豐富的帶團經驗,是否能頒發相關的遊學證書等等。

  孩子從一種文化環境轉變到另一種文化環境會出現很多不適應,需提前做好準備,學好預備課程。預備課程會教到國外可能用到的常用語,還有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差異,還會告訴孩子當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特色,各國興趣營地和特色活動,讓孩子對遊學國家有充分的了解。

  確定適合自己的遊學線路。專業的遊學分為多種項目,每種項目又細分為多條路線。每條線路適合的人群、行程天數、申請要求都各不相同。

  如優質語言學校項目,它專為有留學打算的孩子定製,精選優質學校,提供ESL浸泡式教育,還可收穫官方結業證書、預演真實留學生活,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再比如興趣主題營地項目,它是根據孩子各類興趣制定的,利用原汁原味的戶外體驗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蔣煒寧整理)

  評說

  海外遊學,為人生「賦能」

  早在2013年,湖北省教育廳就啟動實施了「優秀大學生海外遊學計劃」,每年選派一批品學兼優的大學生、研究生,赴世界一流高校、研究機構接受國際性跨文化體驗式教育。遊學內容包括課程學習、科研訓練、文化體驗、能力鍛鍊等。時間一般為4周,其中課程學習、科研訓練時間不少於3周。入選該項計劃的大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學科基礎知識和專業發展潛力,外語能力應達到「國家留學基金資助出國留學外語合格條件」。一旦入選,湖北省教育廳即按照每人2萬元的標準給予資助,其所在高校和學院也會提供相應資助。

  我省的教育主管部門對大學生參與海外遊學項目同樣持鼓勵態度,各所高校對大學生海外遊學也有程度不一的費用補貼以及換取一定學分的規定。這些政策舉措的施行,其目的在於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快培育國際化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針對大學生開發的海外遊學體驗項目,一般會安排與其專業相關的研修活動,學生們通過參加學術講座、修讀專業課程,了解學科前沿和專業動態,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同時,項目方也會安排大學生參觀考察當地的著名學府、跨國企業和國際組織,體驗異國文化和風土人情,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多元化的文化觀念和思維習慣,鍛鍊獨立自主和團結合作的精神,提高語言運用和交往溝通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鼓勵、學校和家庭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把海外遊學體驗作為進入社會、職場以及研究生入學前的必備環節,在體驗中提高自己,開闊視野,為今後的人生做好準備。(王芳)

  圖示

  製圖 韓立萍

相關焦點

  • 海外遊學火暴升溫 遊而不學亟待規範
    專家指出,透過熱鬧和喧囂,如何體現海外遊學的教育價值和人文氣息,引人思考。  1  海外遊學備受追捧最開始,主要面向高中生、大學生做出國留學前的準備工作。項目以院校考察類為主,其中包括插班海外名校、參加留學微體驗項目、參與學校開放日活動等,其目的是了解海外學校、體驗當地風土人情、文化氛圍,為日後的留學生活做初步了解,是很高效的準備環節,也對學生日後擇校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但在近兩三年以來,隨著國內經濟環境總體上升、教育理念的改變,海外遊學呈現低齡化趨勢。
  • 老田煮酒(研究一下):「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這幾天,羅永浩(老羅)開始直播賣貨了,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也為火爆的直播帶貨又添了一把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羅永浩這兩場直播的關鍵數據。羅永浩的直播首秀,可以說非常火爆,耗時3小時17分鐘,單場音浪達到3632.73萬,累計觀看人數高達4892.17萬,在線人數的峰值也高達290多萬,而單場商品銷售總額更是達到1.1億的。再看老羅的第2場直播,成績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 75%的受訪者認為海外遊學對孩子的成長有意義
    ­  暑期,海外遊學市場火爆。以前,初三、高中學生是遊學的主力軍,但近年來,遊學低齡化趨勢明顯,很多小學生加入了假期海外遊學的大軍。有些家長認為此舉可以從小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開闊視野,但也有家長感覺小小年紀就出國遊學容易「遊而不學」,沒什麼意義。
  • 海外遊學逛名校學英語,境內遊學練毅力培養獨立能力
    從各大在線旅遊平臺的預訂數據來看,7月底、8月初將迎來兩波遊學高峰。人均花費境內2300元海外15000元遊學的孩子年齡最小才5歲這個暑假,杭州的劉女士給兒子報名了學校組織的英國遊學,兩周左右的時間,費用超過三萬元。上周,兒子結束遊學回到家中,「每天都要和我說在當地學校的見聞,怎麼和英國小朋友學英語,怎麼教他們寫毛筆字,很開心很興奮。」
  • 海外遊學「名校熱」:三刷雅思難入牛津,豪擲8萬「不眨眼」
    擁有世界名校夢的中國大學生比比皆是,由此形成了對頂尖名校名額的激烈爭奪。-IC photo陳浩(化名)是廣東一所大學高級翻譯學院的英語「大神」,他今年的海外遊學「牛津夢」,折戟於雅思考試的不如意。「其實已經很努力了。」陳浩談起這件事仍然黯然神傷,「我考了三次,其他三項都達到了雅思考試7分的要求,但就是寫作差了0.5分。」
  • 記者調查:是遊還是學——英國遊學火爆現象調查
    新華社倫敦8月15日電  記者調查:是遊還是學——英國遊學火爆現象調查  新華社記者張代蕾  暑期海外遊學正熱,但怎麼遊,學什麼,可能是多數中國家長和學生正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為期兩周的遊學項目費用4000多英鎊(1英鎊約合8.77元人民幣)。  劉令雲說,上課時間大約佔整個遊學活動的一半,課餘活動包括參加辯論、演出、看歌劇等,自由活動時間可去周邊遊覽。  王峻介紹說,英國遊學夏令營主要分三類。一是針對7歲以下兒童的白日夏令營,內容以戶外活動、興趣開發為主。
  • 海外遊學產品避雷指南
    一個海外遊學項目值不值得,不應該單從價格上來判斷,而應該從價值上進行考量。在選擇海外遊學項目時,需要理性判斷,到底有哪些「雷」是可以避開的呢?01、海外遊學品牌國際知名度選擇海外遊學產品時,第一個標準是品牌。重信譽的資訊時代,品牌就是保證。這和買化妝品是一樣道理,不管什麼檔次,我們都會選擇品牌產品,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會選擇品牌悠久的產品。
  • 海外遊學,遊而不學?
    海外遊學,遊而不學?這句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讓為數眾多的中國父母們心甘情願一擲千金,送孩子們去海外遊學,增長見聞,開闊視野。即使費用動輒數萬、乃至數十萬,家長們依舊趨之若鶩。然而,方興未艾的海外遊學,近年來卻屢受「走馬觀花、遊而不學」「上車睡覺、下車撒尿」的質疑。圖解教育工作室(ID:tujiejiaoyu)聯合遊學醬,解讀海外遊學繁榮之下隱藏的亂象,教你如何甄選優質海外遊學產品。
  • 到矽谷參訪、去奔馳參觀 寧波企業家遊學是旅遊還是噱頭
    去華為考察,去豐田參觀、去德國奔馳學習,去矽谷找谷歌,去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  微信朋友圈裡如今越來越多這樣的遊學活動,近的去杭州參訪阿里巴巴,國內的去華為,海外有趣日本考察豐田的,有去德國考察奔馳大眾的還有漢諾瓦工博會的,還有去美國矽谷遊學考察,甚至還有去以色列、英國等等。  每次境外參觀考察的費用都是萬元起檔,甚至高達10多萬元。
  • 海外學子原創歌曲講述自己遊學成長故事
    海外遊學成為K12中小學生熱衷的國際教育主流方式 隨著國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人們教育意識的提高,國內遊學人群越發龐大。據資料顯示,2018年中國海外留學生60.84萬人,但2018年僅海外遊學人數就超過了100萬,較2017年增長了20%以上,並且預計未來5-10年間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 遊學教會孩子與世界相處!2019暑假英國遊學全面升級,火熱招募!
    行程覆蓋英格蘭及蘇格蘭,與目前同類產品相比,愛思·英國遊學行程所安排的景點更全面、更具多樣性。因為我們深知,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這可能是其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去英國,我們想儘可能讓孩子多見識、多感受、多思考。從南到北,從人文到自然,我們想讓孩子感受到一個全面的、多樣的、包容的英國,而不是簡單地安排倫敦及周邊的遊覽。
  • 海外遊學和名校夏校,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環球時報》記者最近針對海外遊學項目展開了調查。 這些新聞報導難免讓許多國內申請者的家長灰心:難道海外遊學和夏校真的對申請毫無幫助,只是一道無色無味的安慰劑嗎?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這些海外短期項目呢?
  • 莫忘海外遊學的「初心與遠方」
    透過喧囂和熱鬧,如何充分體現遊學價值,在追尋遠方的同時找回教育的初心,帶給孩子真正的成長,值得深思。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一些項目遊而不學,只在普通旅遊產品上打上「遊學」標籤,價格立即水漲船高;一些項目走「奢華路線」,吃大餐,住豪華酒店,甚至安排奢侈購物,完全複製成人遊「套路」;一些項目以體驗名校、提高語言為幌子,實際上就是帶孩子轉轉校園、跟外國人聊聊天;一些組織機構資質堪憂,項目設計粗糙,隱含安全風險……各種項目良莠不齊,遊學亂象令人擔憂。而家長即便感覺「被坑」,也很難維權。
  • 英孚海外遊學留學尋星記|綜藝旅行Vlog?喊話周杰倫出新專輯!
    ————英孚海外遊學留學巴黎校友YingEF布裡斯班,從校區出發,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市中心商業區 ,盡享多樣的咖啡館、餐廳、酒吧、俱樂部等。「布裡斯班的空氣澄淨而透明,不用帶任何濾鏡就能拍出令人心醉的藍天白雲。在這裡的每一天,我都是發自內心的喜悅,走在街道上會笑,坐在路邊看到樹葉落下會笑,看到美麗的花會笑,活得像個孩子一樣。」
  • 英孚海外遊學留學尋星記|綜藝旅行Vlog?喊話周杰倫出新專輯
    ————英孚海外遊學留學巴黎校友YingEF——英孚海外遊學留學新加坡校友Sunny除了這些,還有《以父之名》的羅馬,《夜的第七章》的倫敦......校友君發現了很多和杰倫的緣分哦~關於周杰倫,你的青春是否與他有關?疫情結束後,一起去偶遇吧!
  • 軍營版《成都》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軍營版《成都》的火爆及流行,折射著無數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的渴望 軍營版《成都》的火爆及流行,折射著無數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的渴望。這種渴望,某種程度上映照著軍旅歌曲由盛轉衰的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甚至95後進入軍營。
  • 「遊」大於「學」 扒一扒海外遊學夏令營的那些坑
    而且,因為有了「遊學夏令營」這個概念的包裝,前者價格通常是後者跟團遊的2倍以上。這樣虛高的價格,更助長了海外遊學這個市場的野蠻生長。  所以,在報名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每個項目的具體內容,才能甄別出,究竟是走馬觀花看景點,還是獨一無二的深度浸入和體驗。
  • 這個暑假,1513陽明遊學火爆
    陳溪鄉是心學大師王陽明先祖居住地,也是陽明遊學理念的踐行地。8月的陳溪,一派水鄉田園的絕佳風光,其中1513陽明遊學線路吸引著中小學生前來研學旅遊,「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樣板鎮創建工作為陳溪增光添色。「自從我們發出『1513山水遊邀請函』以來,陳溪旅遊風生水起,尤其暑期這段時間,研學遊異軍突起,火爆全場。」陳溪鄉相關負責人笑著說,暑期已接待區內外中小學、高校等遊學、研學團隊60餘批,形成「新四軍浙東縱隊後勤基地紀念館——鯉魚壩——石筍山——竹編體驗——王陽明先祖居住地陳列館」山水文化研學遊線路。
  • 港媒:疫情將使46億美元海外遊學市場中斷
    香港《南華早報》3月22日文章,原題:新冠病毒造成中國價值46億美元的海外遊學市場中斷通常在每年這個時候,上海的凱莉·程(音)都在為10歲女兒的海外遊學之旅做最後的準備。近年來,國際遊學已經成為了中國富裕家庭的「必備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教育旅遊市場價值330億元人民幣(約46億美元),約130萬青少年利用暑假的一部分時間到海外遊學。但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地區都面臨疫情暴發,而且今年,中國的家長們甚至不確定什麼時候開始放暑假。全國各地學校因為控制疫情的需要遲遲沒有開學。
  • 為什麼選擇讓孩子寒假參加新東方海外遊學?
    海外遊學對孩子來說便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讓孩子切身實地的在另一種教育環境裡,學習別人的優點,總結自己的缺點,更好地進步。從思維、習慣、情感等方面觸動孩子固有的觀念, 用親身經歷去改變孩子自己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國際教育的環境裡迅速成長, 為未來增加更多的發展空間。一次精英中學的最真實插班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