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版《成都》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2021-01-07 人民網

《成都》走紅,幾乎在一夜之間。在軍營,從來沒有一首流行歌有如此紛繁的改編版本

今年2月,歌手趙雷在一檔當紅綜藝節目的舞臺上,抱著吉他,用溫柔、沙啞的嗓音深情吟唱「成都往事」。

寒冬裡,這首直擊聽眾心靈的民謠,像一股噴薄的暖流,很快湧入全國各地的大街小巷。不到一周,暖流匯入軍營,《成都》這首歌開始與軍人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搜尋引擎中鍵入「軍營版《成都》」,各種視頻和文字連結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僅有代表海陸空軍等各大軍種的改編版本,也有專門唱給國防生、維和部隊和復員軍人的,甚至還有警校女生唱給軍校男生的。改編後的歌詞中,有的是「獻給曾經一起並肩奮鬥過的兄弟」,有的是「分享那年當兵離開媽媽的情景」,還有的則是「默默忍受在部隊想念妻兒的苦澀」……

一時間,軍營版《成都》紛至沓來。「小酒館」「玉林路」和「帶不走的只有你」……被戍守在大江南北的軍人賦予了聲色各異的詮釋。時至今日,網絡上的改編版本仍層出不窮。晚飯後、熄燈前,軍營版《成都》溫柔、感性的旋律飄蕩在一些營區的角角落落。

軍營版《成都》的火爆及流行,折射著無數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的渴望

軍營版《成都》的火爆及流行,折射著無數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的渴望。這種渴望,某種程度上映照著軍旅歌曲由盛轉衰的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90後甚至95後進入軍營。讓人意外的是,這些吃著薯片、摸著鍵盤長大的年輕人對軍旅歌曲的喜愛卻帶著一種「復古」和「回歸」的味道。

一份來自基層部隊的調查顯示,在7組共70首按照創作年代列舉的著名軍歌中,62.6%的官兵選擇了更喜歡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軍歌,如《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保衛黃河》《南泥灣》等。

隨著時間軸不斷向今天推移,你還會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創作於90年代到21世紀初的歌單中,《當你的秀髮拂過我的鋼槍》《軍中綠花》《我的老班長》等原創軍營民謠受到了33.3%的官兵青睞。

時光流轉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官兵開始喜歡聽軍營版《成都》《南山南》《小蘋果》等由流行樂或民謠改編而來的歌曲。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下滑趨勢線,軍旅歌曲在官兵們心中的熱度正在持續衰減。以近期軍旅歌曲《點火》《有我在》等為例,表示喜歡的官兵不足10%。

分析這個饒有意味的現象,45.9%的官兵認為,這個時代的軍旅歌曲與軍營生活貼得不夠近,缺少一線戰壕裡的「兵味」。這,或許也是軍旅歌曲由盛轉衰的深層次原因。在調查中,不止一個老兵告訴筆者,最近這些年,到連隊採風的專業創作者越來越少了。一些專業創作者熱衷於為一些影視劇寫歌,但這些歌曲已經離基層官兵越來越遠。

老兵的憂慮,也正是許多基層官兵的盼望:希望專業創作者能多到他們身邊,寫真正屬於戰士自己的原創歌曲。儘管一些部隊的業餘演出隊中有不少來自基層的文藝骨幹,但他們畢竟不是專業選手,寫出的歌曲大多是模仿之作。

如果有條件讓基層官兵寫一首軍旅歌曲,他們會把什麼寫進歌裡?調查顯示,70.1%的官兵把票投給了「軍營生活的點點滴滴」,67.8%和51.1%的官兵選擇了「並肩戰鬥的戰友情誼」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

這一表現在《軍中綠花》等歌曲作者小曾的創作經歷中也能得到佐證。這個曾在基層連隊扎紮實實當過3年戰士的創作人,把身邊遇到的紅軍老戰士「老吳」、帶新兵時看到的想家到流淚的新兵、退伍後被人思念和牽掛的老班長都寫進歌裡,成就了《老吳》《新兵想家》《我的老班長》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貼近官兵生活的軍旅歌曲,一下子成為軍營乃至流行音樂界的寵兒。

除了歌曲本身,基層的主觀能動性也沒有得到調動。許多官兵反映:「聽歌、唱歌有固定時間,想聽的時候聽不到。」除了「飯前一支歌」「集會時拉歌」「隊列中唱歌」等例行時間,超過40%的官兵覺得,在遇到坎坷或者訓練最艱難的時候,特別想聽一聽、唱一唱軍歌。

當軍營版《成都》從寒冬火到盛夏,一位上校卻在這個夏天感受到軍旅歌曲別樣的冷與熱

相比於流行歌曲《成都》在軍營的火爆,在上校田建忠眼中,這個夏天,「軍旅歌曲有點冷」。

田建忠隨便舉了個例子:「我們那會兒拉歌,誰先拉誰先唱,曲庫裡有唱不完的歌;現在官兵好不容易唱出來了,軟綿綿的沒法聽。」

過去的17年,田建忠對軍旅歌曲的熱情從未衰減。甚至,他一直在努力把身邊的軍營歌曲文化維持在「他那個時代」的水平。

2000年7月,西安陸軍學院二大隊學員八隊簡陋的俱樂部裡,30多名掛著「紅牌」肩章的年輕人圍在電視機前,激動地盯著畫面中《軍人道德組歌》的宣傳視頻。

個頭最小的田建忠彎著腰被擠在最前面,視頻開始後,聲勢浩蕩的場面一下子把他拽到了宏偉的舞臺前——白手套和三色軍裝在整齊劃一的動作中排山倒海般撲面而來,歌聲、器樂聲、呼喊聲從四面八方匯聚在他頭頂,不停地刺激著他的大腦神經。

他心跳加速,肌肉顫抖,整個人興奮不已。幾天後,在鋪天蓋地學唱軍歌的浪潮中,田建忠和他的同學們順利畢業,裹挾著青春和夢想奔赴邊疆。

田建忠有一個掉了漆的軍綠色老式內務櫃。柜子裡,一邊是定格20年軍旅生涯重要時刻的照片和證書,另一邊與音樂有關——一部卡帶隨身聽,一臺破舊MP3,幾本軍歌教唱和樂器入門教材,幾張泛黃的宣傳海報,一盒光碟,一捆磁帶和幾張簡譜。

從2002年開始到現在,涵蓋不同年代、不同種類的600多首軍旅歌曲被他以CD、磁帶和書籍的形式收集在鐵皮櫃中。

田建忠沒想到,這些「老掉牙」的物件,在他開展政治工作時,「返老還童」有了用武之地。

2010年,田建忠從教導員升任團政治處主任。同年,部隊野外駐訓時,他蹲在某榴彈炮連開展幫建。一次連隊組織夜間實射前挖掩體,見官兵士氣低落,他讓指導員指揮大家唱支戰鬥歌曲提振士氣。指導員帶著官兵呼喊了幾遍連魂和呼號,最後指派了一名班長指揮,用一首《團結就是力量》草草收場。

事後,田建忠發現了更為普遍的現象:許多官兵列隊行進只喊呼號,很少唱軍歌;連隊教歌員教唱歌曲吞吞吐吐,組織拉歌扭扭捏捏,官兵集會來來回回只唱固定的那幾首……

最讓他不忿的是一些基層幹部不能正視唱軍歌的意義,有時僅僅是把它當成一項例行任務來完成。

2014年,部隊組織主題歌詠比賽,某營教導員一心想得名次,經常佔用午休、周末和晚上熄燈後的時間,避開「對手」的視線,把官兵帶到營院圍牆邊,偷偷練習合唱和集體動作,搞得官兵怨聲載道。

「本末倒置,唱軍歌變成了偷雞摸狗的事,官兵怎麼可能真心喜歡?」除此之外,田建忠明顯感到基層幹部教唱軍歌的素養不高,甚至連打拍子都不會。

於是,每年的幹部培訓、新畢業排長集訓,培塑軍歌文化成了必修課。授課中,田建忠把鐵皮櫃裡的老物件擺在課桌上,給他們放「從網際網路上都要費『老鼻子』勁才能找全的軍歌合集」,給年輕幹部講他和軍歌的故事,還手把手教他們打拍子、踩節奏。

好聽、好唱的軍歌並不少,只是傳播的途徑比較單一

2014年,上任某特戰旅政治部主任的田建忠到某連蹲點時發現,這支連隊竟然沒有連歌。要知道,這個連不僅是一支標兵連隊,還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等功連。

那一刻,田建忠想:招牌連隊尚且如此,如果把視線放大,「沒有連歌」會不會有一個龐大的基數?

他聯繫到分散在15支不同基層部隊的老同學,讓他們每個人抽取各自單位的3支連隊做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沒有連歌的連隊多達11支。

即便有連歌,在一些連隊也只是裝點門面,成為連史室的一道擺設。調查結果顯示,經常唱連歌的僅佔3.3%,近三成官兵不熟悉自己的連歌歌詞……

今年初,田建忠又換了新單位。為了讓軍營歌曲唱響起來,除了「鐵皮櫃」,田建忠把希望寄托在了逐漸放寬使用權限的智慧型手機上。

田建忠經常用手機在網上搜索最新發布的軍歌,事實證明,好聽、好唱的軍歌並不少,真正缺乏的是傳播的途徑和氛圍。

調查顯示,80.5%的官兵主要通過營區廣播這個最原始的渠道收聽和了解新近創作的軍歌;51.1%的官兵選擇了通過連隊統一教唱。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利用移動網際網路下載軍旅歌曲的寥寥無幾,僅有11.5%,更別提少得可憐的文工團慰問演出等渠道了。

「當年,許多軍旅歌唱家上高原、走邊關、登戰艦,把歌聲送到官兵眼前,如今越來越少了。」在田建忠看來,軍營版《成都》的火爆是一件好事——「至少,從官兵改編的熱情看,軍旅歌曲的群眾基礎仍很雄厚。」(湯文元)

(責編:韓笑(實習生)、黃子娟)

相關焦點

  • 軍營版《成都》火爆:折射官兵對原創軍旅歌曲渴望
    軍營版《成都》火爆背後的冷思考■湯文元《成都》走紅,幾乎在一夜之間。在軍營,從來沒有一首流行歌有如此紛繁的改編版本不到一周,暖流匯入軍營,《成都》這首歌開始與軍人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搜尋引擎中鍵入「軍營版《成都》」,各種視頻和文字連結讓人目不暇接,其中不僅有代表海陸空軍等各大軍種的改編版本,也有專門唱給國防生、維和部隊和復員軍人的,甚至還有警校女生唱給軍校男生的。
  • 軍營版《成都》大集錦,哪一首最讓你心醉?
    2月初,趙雷在《我是歌手》上演唱自己的原創歌曲《成都》,一夜爆紅,圈粉無數。微信朋友圈也被這首極具地域特色和鄉愁味道的歌曲刷屏。
  • 軍營N個版本《成都》,熱傳播背後的冷思考
    這首誕生於1980年的軍營歌曲,不但打破了革命歌曲硬邦邦的表現形式,還站在了那個時代時尚潮流的最前沿——歌曲出版後,磁帶銷量達到了800萬盤,原唱蘇小明成為內陸第一個磁帶銷售過百萬的歌手。「你下你的海,我趟我的河;你坐你的車,我爬我的坡……」1995年,歌曲《什麼也不說》在央視春晚播出後,歌手鬱鈞劍一下子收到了兩大箱書信。
  • 老田煮酒(研究一下):「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羅永浩們直播火爆背後的冷思考》。這幾天,羅永浩(老羅)開始直播賣貨了,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也為火爆的直播帶貨又添了一把火。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羅永浩這兩場直播的關鍵數據。羅永浩的直播首秀,可以說非常火爆,耗時3小時17分鐘,單場音浪達到3632.73萬,累計觀看人數高達4892.17萬,在線人數的峰值也高達290多萬,而單場商品銷售總額更是達到1.1億的。再看老羅的第2場直播,成績就有些差強人意了。
  • 特戰女兵退伍記錄:和我在成都的軍營走一走
    來源中國軍網和我在成都的軍營走一走「讓我依依不捨的,不止是戰友身後的友誼……軍營帶不走的只有你……」這群來自祖國天南地北的姑娘們,在軍營2年的時間裡一起摸爬滾打,一起嬉笑打鬧,在歡送老兵晚會上,她們相擁大哭著唱完了這首軍營版《成都》。
  • 寧波大學生海外遊學逐年紅火 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參加紐西蘭遊學項目的我市大學生和各國學生一起上課。  火爆背後的冷思考  緣何大學生海外遊學越來越火?一家海外遊學中介的負責人坦言,這是就業、升學競爭壓力加大帶來的結果。不少優質高校在申請中需要有海外遊學甚至是做義工的經歷;一些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有海外遊學經歷也是一個加分項。同時,也有大學生提升自己的客觀需求。
  • 《我是歌手》升溫 林志炫版《煙花易冷》火爆
    《我是歌手》升溫 林志炫版《煙花易冷》火爆 林志炫版《煙花易冷》火爆《我是歌手》第六期雖已在22日落幕,但這首周杰倫作曲、方文山作詞的林志炫版《煙花易冷》依舊在網絡上火爆,且網上對歌手悽美曲風的評論熱度持續升溫。營銷專家指出,社會化媒體時代的「P-O-E整合營銷模式」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激發了網友參與互動的熱情。
  • 諸葛亮在成都屯兵的軍營,現在是繁忙的「營門口立交橋」
    在天府之國的成都,有一個「營門口街道辦事處」, 它東鄰九裡堤和撫琴街道、南靠茶店子街道、西接金泉街道、連沙河源街道、它是成都市西大門、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面積約3.49平方公裡。因為我在退休前經常在成都出差,退休後在成都生活,自然對成都的有關地名的歷史有所關注。「營門口」這個地方,我也經常坐車經過,有時還專門遊覽。
  • 兩會版《成都》好感人,背後的故事原來是這樣的
    3月5日,人民日報推出兩會版《成都》MV,這一次的翻唱者是趙雷自己。當天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開幕。因為正值兩會期間,加上趙雷本人翻唱和人民日報出品,兩會版《成都》再次刷爆中國人的朋友圈,引發包括代表、委員在內的網友強烈關注和熱烈討論。
  • 長時間淪為軍營,民國成都武侯祠的艱難歲月
    民國時期,社會動蕩不止,軍閥混戰不斷,成都武侯祠長時間淪為軍營,住祠道士們既不能正常接待遊人,也不能及時維護祠內文物古蹟、園林建築等,開始了一段艱難歲月。1921年, 川軍司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劉成勳在成都耆老勸說下,籌款修繕祠廟,對劉備殿、諸葛亮殿、文武兩廊建築均進行了大規模修整。1922年夏,成都「五老七賢」之一、著名慈善家尹昌齡撰寫《重修諸葛忠武侯祠記》記述此次修繕緣由,後刻碑立於今武侯祠諸葛亮殿西側水榭。工程於1921年8月動工,歷時十七個月。
  • 河南市場醬香酒為何這麼吃香 火爆背後要冷靜思考
    【現象二】河南大商爭相賣醬香酒今年受疫情影響,不少行業都倍感蕭條,而醬香酒市場卻呈現火爆態勢,相關活動更是接二連三。熊玉亮深有感觸地說,不可否認,醬香酒已經成了酒類消費的新風口。今年以來,他本人出席醬香酒的活動和喝醬香酒的次數加起來得有100多次。「我原來是不喝醬香酒的,但是現在出席許多活動遇到的都是醬香酒,也不得不喝了起來。
  • 四川國防詩書畫院「書畫進軍營」慰問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
    今年的「八一」,在成都,軍旗獵獵,翰墨飄香。2020年7月23日,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3周年四川國防詩書畫院「書畫進軍營」慰問活動啟動儀式在成都軍區善後辦機關多功能大廳隆重舉行。藝術家們以現場創作、贈送書畫作品的形式,慰問一線官兵,為人民子弟兵在建軍93周年之際獻上一份特殊的禮物。
  • 《大冰小將》,火爆綜藝背後的冷思考
    但,繁榮背後,勢必也有問題。易烊千璽鐵桿粉絲「yuuya」表示,這次易烊千璽擔任「金牌經理人」的綜藝節目她一集都沒看。「我不太喜歡和小孩有關的節目,也不是體育硬核人群,所以棄了。」她說。在被問及如果是《快樂大本營》之類的綜藝節目是否會關注,她肯定地給出了「是」。
  • 「三伏貼熱」的冷思考
    作者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冷靜地思考「三伏貼」的許多問題,為其長遠的發展考慮。這不禁讓小編想到《戰國策》的名篇《觸龍說趙太后》中「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道理。「三伏貼熱」的冷思考近些年來,「三伏貼」越來越受到百姓的認可,每伏的第一天,全國很多中醫院的門口就排起長隊,人們不為別的,只為接受「三伏貼」。
  • 軍營版「非誠勿擾」,我的CP你在哪裡?
    由於部隊工作特殊性決定了營區與社區的真空地帶一些大齡青年官兵的婚戀問題一直是縈繞部隊的一個難題近日重慶市南川區人民武裝部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軍地之間架起一座「鵲橋」充當紅娘上演了一場軍營版的人武部做媒,上演軍營版「非誠勿擾」
  • 從軍營到警營 成都這位「片兒警」的責任與擔當
    從軍營到警營,退伍不褪色,熊宣華把忠誠、敬業、擔當、奉獻的軍人本色帶到崗位,下活了站北社區治安防範和管理服務的「兩盤棋」。3年實現轄區警情3連降從單純的部隊到複雜的站北社區,一切從零開始。面對困難,熊宣華以「新兵」心態向身邊民警、輔警請教,利用一切時間勤學業務和法律知識,短短一年時間,熊宣華在治安管理、糾紛調解方面成了行家裡手,完成了軍營到警營的華麗轉身。
  • 影評 | 湘版影片《天下無毒》的「冷」思考
    按理來說,能在2019年第三十六屆美國邁阿密國際電影節,獲得過最佳編劇獎的這部影片,不會出現如此「冷」場的現象,確實讓人有些深感詫異,國內的電影市場,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呀?筆者冷靜思考,認真剖析,覺得其原因,大概有這麼幾條:從年初開始,2020年是世界人民除了戰爭之外災難最為深重的一年,新冠肺炎病毒的大爆發,奪走了許多人的生命,而它的傳染性幾乎避無可避,人們每天在惶恐中度日。
  • 兩會版《成都》詞作者諶強:我恨不得常回成都看看
    趙雷翻唱兩會版《成都》又火了  兩天網絡點擊量近2000萬 兩會版《成都》詞作者諶強:我恨不得常回成都看看 (資料圖片)   和我在春天的街頭走一走春花溫暖了神州陪伴在我們左右你說你也捨不得走我也很想將你挽留每一朵花都在回首看今天已春滿神州——兩會版《成都》歌詞節選  3月5日晚上11時7分,人民日報官方微信推出「兩會版」《成都》MV,這一次的翻唱者是趙雷自己。
  • 來玩 | 成都這幾個地方火爆了!
    經過前段時間的寒冷侵襲自昨兒個起成都有慢慢進入初夏的氛圍之中了晴日、微風、冷飲、暢遊……初夏總是帶著無數浪漫的小確幸!今兒文旅君就為大家推薦幾處成都近來火爆網絡的漫遊地兒,去對了時間,個個都是人少景美,拍照張張都是大片!乍聽「五岔子大橋」名字頗接地氣,但人長相走的可謂是科幻酷潮風,被網友稱為「5D魔幻」大橋。
  • 思考《乘風破浪的姐姐》火爆原因:直擊本質,你也可以乘風破浪
    、問題、現象等的本質,看了這個節目會去思考為什麼這個節目會如此火爆? 簡單來說,事物的根本屬性是指一個事物之所以成為它的根本原因;問題的根源指導致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現象背後的底層邏輯指隱藏在各種現象背後不變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