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馬王堆帛書所記蚩尤之死,為何仁德黃帝會如此殘忍血腥?

2021-02-07 野史之趣談

關於蚩尤之死很多人都討論過,但是來自馬王堆帛書中的內容,卻不禁令人毛骨悚然。由此我們知道,所謂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禮制起源,其真相不過如此。人們往往不能容忍遠古聖賢會有暴力血腥的記載,所以這段文字在漢代以後便流失散佚。那麼我們再回首,從字裡行間又能從中看到什麼?



關於蚩尤的記載,在《山海經》中一共有四處,第一處記載的正是大家比較熟知的「黃帝戰蚩尤」的經典橋段,另外有二條是關於「蚩尤之死」的記載,即我們前文提到過的事件:應龍殺蚩尤與夸父。最後一條則是「蚩尤之死」的延伸,即蚩尤所棄桎梏化為楓林,陽Sir之前也已經解析過。



蚩尤是不是感覺怎麼《山海經》中記錄蚩尤的相關事跡會這麼少?陽Sir越發覺得在解析上古神話的時候,一般來說文字記載越少,也越接近於古老,其記錄的信息也更加原始。所以判斷神話故事的遠近,可能存在這樣一個標準:細節越多越近代,細節越少,越古老。為什麼,因為在遠古時代,識字這種本領是被巫師和統治階段壟斷的,在那個生產力的發展階段下,誰還不是吃了上頓愁下頓,再加上記錄工具的局限性,所以誰有空有精力把所有細節都記錄下來呢!所以,在陽Sir這裡,如果探討《山海經》相關問題,一定會先從《山海經》記載本身入手,然後去看後世文獻增添了什麼,修改了什麼,如此以來你才能明白神話最初的真相為何。




山海經這次我們先不談蚩尤形象、族屬等問題,就只看看關於「蚩尤之死」的事。在《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覽》說,黃帝殺蚩尤,「身首異處,故別葬之」,為什麼要把蚩尤的屍體,分開埋葬呢?這就涉及到一個古代流行的葬儀——「割體習俗」。說到底,這是一種模擬性的巫術,將敵人的屍體分割埋葬,自然是為了不讓敵體復活,繼續為害作亂!




刑天而馬王堆帛書中的《黃帝四經》記載,可以算是這種「割體」葬儀最為生動且詳細的記載了,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黃帝遇蚩尤簡單翻過來就是這樣,其中有很多重要信息值得注意:黃帝和蚩尤在戰場上交鋒,黃帝把蚩尤抓住了。黃帝叫人剝下蚩尤的皮做成一個靶子,叫大家射,射中多的人有獎賞;黃帝剪下蚩尤的頭髮掛在天上,把它叫做「蚩尤旗」;黃帝又把蚩尤的胃填滿乾草做成一個球讓大家踢,能用腳顛球最久的人得獎賞。(按:這說的就是所謂「蹴〈cù〉鞠」。往最通俗裡解釋,就是古代的「足球賽」。)黃帝還把蚩尤的骨肉製成肉醬,混合到苦菜醬裡,命令所有的人都來分吃。黃帝在天下頒布禁令,黃帝說:禁止觸犯我的律令,禁止不吃我分給你們的人肉苦菜醬,禁止擾亂我的民心,禁止不按我的路子去辦。如果觸犯禁令,如果偷偷倒掉人肉苦菜醬,如果擾亂民心,如果不聽我的話,如果不守規矩時限,如果知道錯還犯,如果越過界限,如果私自改動制度圖自己快活,如果你想怎樣就怎樣,如果我還沒頒布命令而你們擅自用兵,你們且看蚩尤的下場:他俯首做奴隸,他得吃自己的糞,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地底下給我做墊腳石!黃帝說:你們都要謹慎遵從我,不許觸犯我定的刑律,以示後人!




黃帝蚩尤大戰首先,將「蚩尤之皮」做成靶子讓人射,這與射那種寫著生辰八字的草人性質是一樣的,其實是將敵人身體的部分做成模型,以箭射之,則是為了讓其「永遠處於創傷狀態」,這樣就不容易復活。而將「蚩尤之胃」做成足球讓人踢,顯然和上面做成靶子目的是一樣的,只不過是將平面物換成了球狀物而已,本質也屬於「模擬巫術」。其次,將其頭髮做成「蚩尤之旗」,或許不僅僅是頭髮,被掛在旗杆上的可能正是蚩尤之首級!正如前文所提的另一處記載:黃帝殺蚩尤「身首異處,故別葬也」,所以這裡的蚩尤被砍頭,極有可能指的正是上古的「獵頭習俗」,因為獵來的頭顱,不僅能夠壓勝和震懾敵族,為本族帶來幸運和豐饒,而且可以作為新的「神之祭品」。而蚩尤之頭顱,所謂兇猛英勇的「敵梟」也引申出諸多意味,比如《史記》正義引《龍魚河圖》中雲,也就是說蚩尤之首明顯帶著一種震懾眾人的威力,可使諸侯賓服。除此之外,青銅鼎上的饕餮紋,這種獰厲之美的獸面紋飾也與蚩尤之首聯繫了起來,在《路史·後記·蚩尤傳》中有記載,其目的還是為了威懾與恫嚇:




饕餮紋最後,將「蚩尤骨肉」做成肉醬則是一種典型的「厭勝巫術」,實際上歷史中最為出名的例子就是,殷紂王將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剁成肉醬之後,強迫周文王吃下去,目的就是讓死者的靈魂無法再復活,而且令敵對者因吃了同胞之骨肉而厄運纏身。壓勝正是割體葬儀中最為重要的目的所在,所以黃帝會命令所有人都必須吃蚩尤肉醬,還對敢偷偷倒掉肉醬而不吃的人嚴加懲罰,原因就在於此。




醢刑如果大家對原始巫術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弗雷澤的《金枝》,裡面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理論。好了,今天關於「蚩尤之死」就解析到這裡,大家如果有所補充,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魔神蚩尤為何要與黃帝大戰?蚩尤為何會戰敗?
    這裡是說,當年黃帝在泰山西部接受萬千鬼神朝拜,當時由六條蛟龍與大象給他駕車。上古神禽畢方也是黃帝下屬。在整個儀仗隊中,蚩尤位於最前方,風伯、雨師負責灑掃、清理沿途道路。  既然,蚩尤本是黃帝的臣子,並且參與黃帝在泰山封禪,親眼見證到了黃帝的強大,為何蚩尤還會起兵反對黃帝,與黃帝爭霸天下呢?  2、出身。  蚩尤並非無名之輩。
  • 《山海經》中實力非凡的七大異獸,第一位助黃帝殺死蚩尤和夸父
    《山海經》中記載了許多已經消失的生物,這裡說七種超強的生物,可以稱它們為妖獸,也可以說是神獸!其中一個曾為軒轅黃帝座下的大將,幫助黃帝打敗了蚩尤,殺死了夸父。第七位:朱厭《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了一種可怕的兇獸,名叫朱厭。這名字聽起來就讓人厭惡。
  • 蚩尤八手八腳、銅頭鐵額?那麼黃帝是什麼模樣?
    要說長相最奇異的,那就得非蚩尤莫屬了。像女媧、伏羲等等,好歹還有個人形,蚩尤長什麼樣?蚩尤那是連人形都沒有了,據《歸藏》記載,蚩尤八肱八趾疏首,什麼意思呢?說蚩尤有八條腿,八支胳膊。而據《太平御覽》記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又有《述異記》記載,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上有角,食鐵石。等等記載無比說明一個問題,蚩尤他不是人啊!
  • 黃帝與炎帝、蚩尤大戰,為什麼動物及神仙鬼怪要參與進來
    (蚩尤大戰)《山海經》記載黃帝與蚩尤的「涿鹿大戰」,先是蚩尤張開大嘴,噴出滾滾濃霧,讓黃帝的部隊迷失了方向。黃帝因此利用指南車走出迷霧。接著,蚩尤又向風伯雨師求援。風伯雨師利用狂風暴雨,把黃帝的部隊衝得七零八落。
  • 山海經中偶然發現蚩尤戰袍的秘密,據說這是他戰無不勝的根源所在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他驍勇善戰,相傳蚩尤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統領著東夷地區,在當時是一個很強大的部落。也有人說蚩尤和炎帝同屬一個部落,《路史·蚩尤傳》中記載:"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 羊皮卷為證:夸父逐日蚩尤值夜,是兩個被黃帝戰敗的部族向美洲大遷徙?
    這些與天鬥與地鬥的傳說,都可以找到史料和文物依據,比如《山海經》、《淮南子》,甚至《尚書》《史記》和美洲發現羊皮卷都可以為證:夸父逐日蚩尤值夜,其實就是戰敗部族大遷徙,被軒轅黃帝擊敗的兩個部族,一個去了阿拉斯加,一個到了密西西比河。
  • 殭屍文化與山海經解密
    說到不死,就不得不提及到長生不老藥啊。長生不老是多麼令人嚮往的事情啊,關於這些事情野史也記載不少,耳熟能詳的就是耳熟能詳嫦娥奔月的故事,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山海經·大荒西經》記「生月十有二」之常羲。古音讀羲為娥,逐漸演變為奔月之常娥。《文選》注兩引《歸藏》,均謂常娥服不死藥奔月。西遊記中,唐僧的肉也能長生不老,這才引發諸多妖魔鬼怪的覬覦啊。
  • 「蚩尤」到底為何物?為何黃帝要趕盡殺絕?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成王敗寇無可厚非,蚩尤因戰敗被釘在「恥辱柱」上也在意料之中,只是我們卻不可人云亦云,輕信一些不實的史料,今天我們就本著理性、客觀的精神,探究一下真正的蚩尤!在這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清楚,蚩尤為何物!蚩尤本就與炎帝有間隙,所以九黎部落與炎帝的部落多有摩擦,後來蚩尤一舉擊敗炎帝,將其驅逐,炎帝率部轉投黃帝麾下,二人組成聯軍,共同徵討蚩尤,雙方戰於涿鹿,這便是大名鼎鼎的「涿鹿之戰」!「涿鹿之戰」的結果大家都知道,蚩尤戰敗身亡,炎黃二帝取得最終勝利,成為中華文明的始祖,開啟了中華文明的輝煌歷史!
  • 夸父到底為何要逐日?學者:《山海經》裡有答案,他追的不是太陽
    當年蚩尤被黃帝打敗,便派人向夸父族求援,夸父一族二話不說,便出兵加入戰爭,在夸父族的幫助下,蚩尤瞬間扭轉頹勢,再次和黃帝打了起來,在這種情況下,黃帝也立馬向神仙們求援,並獲得幫助,在涿鹿之戰中,擊潰聯軍,殺死蚩尤,倖存的夸父族人們便逃回了山裡。本想著此後繼續過與世無爭的生活,結果災難突然降臨。
  • 《山海經》是古人臆想還是真實存在?逐鹿之戰揭露可能是史前文明
    大文學家魯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古人臆想出的書籍,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司馬遷也曾在《史記》中坦言道:「餘不敢多言也」,連博學強記的太史公都不敢對其做出評價,這無疑也為《山海經》蒙上了一層更為神秘的面紗。
  •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
    《山海經》中六大狂霸無比的異獸,最後一個連魔神蚩尤都給殺了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但出現過很多的奇人異士,更留下了瀚如煙海的書籍,而在這些數也數不清的書籍當中,有一本書被後世人譽為「千古第一奇書」,這本書的名叫做《山海經》。
  • 《山海經》中的「逐鹿之戰」,會不會是一場高科技大戰
    「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在古代的《山海經》中,曾生動而詳細地描寫了逐鹿之戰。這是一張距今大約4600年的戰爭,蚩尤戰神極度強悍,戰力無雙。黃帝與炎帝的盟軍九戰九敗幾乎難以力敵,最後更是得到九天玄女的幫助才艱難獲勝。
  • 軒轅黃帝大戰蚩尤,所乘的「龍」到底是什麼動物,難道真有龍存在
    在《山海經》中,有很多有關火神祝融、春神句芒、秋神蓐收等古帝或高手「乘兩龍」的神話故事,《大戴禮》更有人文始祖軒轅黃帝「乘龍戾雲,順乾坤之德」的記載。因此,真龍天子、乘龍配鳳、九州同賀,好像就變成了古帝巡狩天地的標準配置。可是,軒轅黃帝是人,並不是神。
  • 殭屍之王《山海經·海外西經·嬴勾傳》
    上古時期,黃帝與蚩尤大戰逐鹿之原,黃帝使大將嬴勾統兵十萬擊之,迎天神相助。蚩尤邀彌天五鬼布陣,裂地千丈,引黃泉之霧設為路障,天神命嬴勾以士卒前驅填充溝壑,嬴勾強拒,蚩尤兵圍,人主之兵大敗。黃帝以嬴勾不尊王令刑之,下人主令永駐冥域,冥海不盡,黃泉不枯,身不得出。《山海經·海外西經·嬴勾傳》上古,逐鹿山前。
  • 山海經中的燭陰國,隱藏著一個人殺神明的故事,幕後主使出人意料
    為何巫醫團,會神秘地失蹤?我們從另一個角度,進行尋找資料。山海經中,有關於巫醫和不死的記載,從而發現,這些巫醫來歷非常的不簡單。在一些史書中,對其也有記載。比如,六大巫醫的巫彭,是中醫的鼻祖,還是皇帝醫官。並且在皇帝的命令下,進行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試驗。而山海經中,還記載了一個非常可怕的試驗結果。巫醫團曾經創造了一個不死之民。
  • 上古神話中應龍斬蚩尤、逐旱魃,打敗四大魔神,為何去不了天庭?
    上古神話中,龍的種類有很多,比如虯龍、白龍、黑龍、青龍、蟠龍等等,可站在龍族之巔的應龍,只出現過一條。根據《山海經》等神話古籍,這條應龍共有三大功績,他斬蚩尤、逐旱魃、幫助大禹治水,在這個過程中他還打敗了四大魔神,為何最後卻無法飛升天庭?
  • C位瑞獸:助黃帝滅蚩尤,山海鏡花的Boss還在三生三世電視劇出現
    根據《山海經·西次三經》的描述,畢方鳥身體為藍色,綴有紅色的斑點,喙為白色,只有一條腿,外形神似丹頂鶴。它鳴叫的聲音就是「畢方、畢方」,所到之處會出現怪火。它是火神,是大火之兆,象徵祥瑞。它也是修為最高的上古神獸,還是一位上神,戰鬥力不容小覷。
  • 這四位大神你肯定都認識,但未必知道他們擊敗過蚩尤
    應龍應龍本來是黃帝麾下的神龍,在黃帝降服蚩尤的故事中,應龍擔任與旱魃克制風伯雨師的角色,並非擊殺蚩尤之人。但是在《山海經》中,卻有應龍殺蚩尤的記錄: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兇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大荒東經》旱魃在黃帝戰勝蚩尤後因法力耗盡不得升天,所在之處皆大旱;而應龍的命運也與之類似——法力耗盡不得升天,而他所在的地方多雨。於是為旱魃荼毒的地方,人們往往會讓眾人扮作應龍的模樣來求雨。當然,應龍殺蚩尤與夸父的記載,與同為《山海經》記載的夸父逐日而死是矛盾的。
  • 蚩尤到底是什麼人,為何會被黃帝追殺?看看民間傳說是怎麼說的
    當然,時至今日,也有一些新觀點開始出現,那就是認為當年被黃帝打敗的蚩尤也應當是我華夏子孫的開創者。只是炎黃時期的事跡太過久遠,基本沒有文字記載,全靠口口相傳,即使是記載,也不過是一些神話故事。因此,對於那個洪荒年代發生的事,我們也只能通過相關記載進行合理推斷。
  • 智奕:《山海經之赤影傳說》中美膩的玄女是不是真的存在?
    《山海經之赤影傳說》播出近半,劇情可謂是玄幻非常,妙趣橫生。我們來看一下書中對這個女神是如何解讀的?婦人曰:「吾玄女也,子欲何問?」黃帝曰:「小子欲萬戰萬勝,萬隱萬匿,首當從何起?」遂得戰法焉。意思是:黃帝和蚩尤連戰九場,每場皆輸。黃帝節節敗退,一直退到泰山,他日日冥思苦想戰勝之法,並祈求於上天,天帝見黃帝一籌莫展,便派了一位人首鳥身的「玄女」下凡來為黃帝指點迷津,並傳授黃帝兵法,黃帝才得以戰勝蚩尤。漢代緯書《龍魚河圖》也明確玄女參與了黃帝與蚩尤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