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500家房企宣告破產 房地產「大洗牌」時代真的來了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全景網絡

原標題:超500家房企宣告破產!房地產「大洗牌」時代,真的來了

中國房地產行業,剛剛經歷了史上最複雜的一年!

剛剛過去的2019年,對於房地產行業而言,或許是過去十年最難的一年,也或許是未來十年最好的一年。

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2019年全年,全國合計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次數多達620次,刷新歷史記錄,在2018年的基礎上增加了38%。

7月30日,對房地產的定調上升至最嚴時刻,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風來了,豬也能飛上天,風停了,摔得最慘的也是豬」。2019年,中小房企也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危險的一年。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公告顯示,2019年宣告破產的房地產相關企業數量多達525家,且進入2019年下半年之後,破產房企數量正在增加,12月份創下全年最高點。

可見,2019年的中國房地產行業,比以往任何一年的情況都更複雜。

2019年,誰賣房最猛?

滄海洪流,方知誰在逆流而上。2019年,在最嚴調控政策之下,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競爭更趨激烈,「大魚吃小魚」的趨勢正在加快。

據中指研究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榜前三名分別為碧桂園、萬科、中國恆大,全口徑銷售金額分別高達7715億元、6312億元、6262億元,行業TOP3合計賣房金額超2萬億元。

而,2019年銷售前20的房企合計賣房金額高達64698億元,其中,多達19家房企於2019年實現正增長。

其中,世茂房地產由2018年的第11位,首次殺入TOP10的陣營,龍湖則被擠出TOP10,其他龍頭房企的排名相對穩定。

而TOP20的洗牌則更為激烈,2018年排名第20位的泰禾集團(000732),於2019年的寒冬中遭遇滑鐵盧,全口徑銷售金額僅808.7億元,較2018年大幅下滑38%,排名更是大幅掉至第42位。

另外,2018年排名17位的綠城中國,於2019年的銷售排名也大幅掉隊,排在第24位。金科集團、中國金茂、中梁控股則在2019年逆勢闖入TOP20。

行業競爭愈演愈烈,2019年,房企TOP3的門檻突破6000億元,TOP10的門檻為2425億元,較2018年提升21%。

圖片來源:中指研究院

2019年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的同時,房地產的「千億軍團」繼續擴容。34家房企的銷售金額突破1000億元,較2018年增加4家。

而在行業寒冬之下,2019年中國百強房企的銷售增長也在大幅「失速」。

據克而瑞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TOP100房企的累計權益銷售金額同比增長6.5%,較2018年增速大幅放緩,更是連續四年下滑。

分季度來看,2019年第四季度,所有房企的權益銷售金額增速最高,達到11.7%。而當時,以恆大、碧桂園為首的頭部房企,加大推盤力度、且推出了一定程度的降價促銷方案。

可見,百強房企的2019年的6.5%增速,完成的並不容易。

2019年,誰拿地最猛?

賣房回籠資金,是房地產行業的防守之舉,而拿地,則消耗資金,是進攻之舉。

2019年,土地成交規模回到近十年低位,房企繼續謹慎拿地,全年百強房企拿地銷售比降至0.34,較2018年繼續下滑,與2017年高峰也相距甚遠,2019年第四季度,近30%的房企拿地數據為0。

但,42%的土地貨值,被TOP10的頭部房企收入囊中,強者恆強的格局,未來將更為明顯。

那麼,2019年,誰在兇猛進攻呢?

部分頭部房企、國企拿地積極性最高,中海、綠地、世茂等拿地金額同比不降反升,且年末大舉併購。

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9年1-12月新增土地貨值最高的3家房企分別為碧桂園、融創中國、萬科,對應金額分別高達7398.7億元、7349.7億元、5572.6億元,但較2018年同比分別下降25.9%、16.3%、16.9%。

可見,面對2019年極為複雜的行業格局,頭部房企們的拿地也非常謹慎,TOP15房企中多達10家房企的新增土地貨值同比下滑。其中,中國恆大的新增土地貨值僅2383.1億元,較2018年下降幅度超69%。

TOP15房企中,亦有部分房企在2019年拿地兇猛。其中,綠城中國、世茂、金科集團的新增土地貨值同比增長分別高達80.3%、49.6%、43.7%。

而,TOP50以下的房企,受限於資金和自身規模不足,2019年拿地更加謹慎。

同時,2019年土地拍賣市場亦頻頻遇冷。而更多的頭部房企正加大併購力度,有效降低拿地成本。其中,融創中國先後以67億元收購新湖中寶項目、以152.69億元收購雲南城投51%股份,一度震驚房地產市場。

另一個房企拿地謹慎的表徵:百億企業轉向聚焦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佔比減少。

2019年以來,多家房企明確提出重新聚焦一二線的策略。同時,數據顯示,2019年,50家百億代表企業在二線城市拿地面積佔比超50%,三四線城市的拿地面積佔比則下降至46.8%。

大洗牌時代來了,525家房企破產

由於銷售艱難、融資緊張等多方面因素,2019年房企的拿地態度更為審慎,工作重心集中在降負債、降槓桿、促銷售……

越來越多的房企意識到,保證現金流的穩定才是房企「生存」的。一位TOP10的房企老總更是感慨,「保持現有規模重要?還是活下去重要?當然是活下去!」。

眾所周知,房地產是典型的資金密集型行業,高周轉、高負債、高槓桿的「三高」是最鮮明的特點。

一旦融資渠道被切斷,高負債率的中小房企們,大概率將會遭遇生存困境。

2019年以來,房地產融資政策持續收緊,銀保監會等機構密集發聲強調防範房地產金融風險。信託、銀行貸款、公司債、海外債等融資渠道,受到的限制越來越多,部分中小房企的資金鍊一度瀕臨斷裂。

全國已經出現多起房地產相關企業破產的案例。通過人民法院公告網查詢,2019年全年已宣告破產的房地產相關企業數量超過525家。

而破產名單中,基本都是不知名的中小房企。大多數只是曾經有過涉房地產業務,這樣的企業破產倒閉,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相對有限。

2019年,房地產行業經歷了史上最為複雜的一年,這也將成為未來行業的轉折點。

有分析人士指出,穩字當頭的2020年,將繼續嚴控金融風險,房地產行業大概率不會有系統性機會,行業內部的「廝殺」將更加激烈,房地產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未來房地產市場顯然只屬於前30強。」2019年的一次業內聚會上,某知名房地產行業大佬如此感慨。

同策諮詢顧問總監張宏偉預測,未來,中小房企被淘汰是必然趨勢,以傳統住宅開發為主要經營領域的中小型房企中,80%-90%都將被淘汰,大型房企將會佔領房地產市場的天下。

對所有房企而言,如何在奔跑中保持穩健與安全,在行業增速下滑中尋求更多的市場份額,或許關係到未來的生死的問題。

相關焦點

  • 2019年超377家房企宣告破產!廣東數量居首位
    而這句話,也被用於近年的房企狀態中,形容房地產市場效益不佳、前路難料。近月來,「房企破產」事件,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被稱為房地產界的「凜冬將至」。 據樂居在人民法院公告網,以「房地產」為關鍵詞檢索統計,並剔除了重複分發企業、及非房地產企業的名單後,統計出,全國共有計有超377家企業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
  • 208家房企宣告破產,地產越來越不好混了
    其中,就市場最為關注的房地產方面,全島進行全域限購也是風險防控的一個過程,從2015年開始暫停批地、有地的房地產商暫停批建,現在只有工作一年以上的人才能在海南買房。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南昌金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成交價3.71億元競得青山湖區商住地,折合樓面價5220元/平方米,溢價率41%;華潤置地(南昌)開發有限公司以成交價21.74億競得紅谷灘新區宅地,折合樓面價9205元/平方米,溢價率84.17%;南昌衡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世茂)以成交價7.3億競得新建區商住地,折合樓面價6581元/平方米,溢價率19.39%。
  • 2020年超400家房企破產!廣東數量居首位
    不過,倒下的房企也不在少數。 通過人民法院公告網,以「房地產」為關鍵詞檢索,並剔除了重複分發企業、及非房地產企業的名單後統計出,2020年全國共計有408家房企發布了相關破產文書。
  • 2020年全國超200家房企破產,買房人怎麼選?
    合肥又一家房企破產清算,佔地5萬㎡聖大國際燈飾城閉店!根據人民法院公告網公布信息顯示,截止到7月,2020年全國已有近230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其中,7月20至24日,短短4天時間內安徽5家房企宣布破產,2020年買房究竟該怎麼選?
  • 2020年地產目睹之怪現狀:破產房企超270家,違約債務暴漲533%
    「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的房地產行業中,規模不一的房企在歷史進程中面臨著截然不同的命運。2020年,新冠疫情之後樓市快速復甦,規模房企繼續增長。中指院數據顯示,去年共計166家房企躋身百億軍團,平均增速為14.4%,權益銷售額共計10.7萬億元,市場份額約61.8%。
  • 2020年,200多家房企宣告破產!透露出樓市什麼信號?
    多家房企破產據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截至2020年6月初,今年房地產企業破產數量已經達208家,超過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破產數量,與2019年同期相對持平。從目前來看,宣布破產的房企主要以三四線的中小型房企為主,這些房企實力較低,抵禦風險能力較弱。
  • 上半年228家房企破產,這意味著什麼?
    228家房企的破產倒閉,引發了人們對於房地產的擔心,房地產市場究竟行不行,2020要不要買房等等。其實市場的擔憂是多餘的,面對這個數字不需要有太多的憂慮。一.228家數字意味著什麼?通過梳理近兩年的數字發現,從2018年到20019年上半年,一共有幾百家房企破產。截至到6月30號,今年房企破產的數量已達228家,在討論這個數字的的時候,一定要放在整個市場大背景之下去進行分析和看待。實際上,目前國內房地產企業數量在10萬家的級別以上。
  • 2020年前兩個月,全國90多家房企相繼破產!
    2020年1、2月 全國93家房企相繼破產 據統計, 2019年 全國528家房企破產 大洗牌來了! 下一個又會是誰呢? 1 2020年1、2月份 全國90多家房企相繼破產!
  • 百家中小開發商宣告破產,多家上市房企發債「避寒」
    新冠疫情發生後,大量售樓部關閉、房地產項目停工,多家房企或選擇開啟線上購房平臺蓄客,或實施通過定金抵房款、推薦購房、特價房等形式提供變相降價和折扣的促銷策略,更有房企多舉並行,改變運營策略的同時通過發債補充流動性。疫情之下,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兩極分化。久久未能回歸正常營業的企業裡,有的堅持了下來,有的則宣告停擺。
  • 380家房企破產!這對樓市意味著什麼?我們應該怎樣「避坑」?
    眾所周知,近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如日中天,但就在這大好春天的行業裡,仍然有不少房地產開發商避免不了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據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14日,全國已經有380家房企發布破產公告,平均每天約2家房企被清算。
  • 「甩賣潮」來了!49家房企掛牌轉讓,新規出現,開發商不好過了?
    李思廉對這77家酒店給他帶來的利潤也是有著美好的憧憬,於是他懷揣美夢以19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這這77家酒店業務。而這77家酒店幾乎是以不到3億元的價格賣給富力,可以說李思廉賺大了,萬達是打了相當大的折扣,這77家酒店簡直是撿來的。
  • 駐馬店一房地產公司宣告破產!
    日前,駐馬店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駐馬店市潤升置業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法院查明:該公司資產總額為189749333.57元,負債總額為410591216.66元,資產評估總額為335584200元。法院認為該公司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符合法定破產條件,於2020年9月8日裁定宣告駐馬店市潤升置業有限公司破產。同時,駐馬店市德潤鑄造有限公司隨後也宣告破產。
  • 全聯房地產商會:46家中小房企受疫情影響貨值超4千億
    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期,房地產及上下遊企業率先反應,發揮自身優勢,全力配合政府做好防疫抗疫工作,不僅捐款捐物,為租戶減免租金,在社區防疫關鍵環節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7日,110家房地產企業捐款總金額超16億元。
  • 持續收緊,房地產高槓桿時代已結束!未來三年,房價穩了?
    近期多家撞線房企均在極盡全力降負債,房企們祭出的各種手段,不難看出其內心的急切。02穩定壓倒一切融資新規的出臺是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實際上,在經歷了上半年的疫情黑天鵝和長達數年的」房住不炒「的管控之後,房企大概迎來了2008年後,最艱難的一年。據司法系統的披露統計,截至2020年上半年,破產房企數量已達208家,超過2018年上半年的177家。
  • 2020年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最近一則「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登頂熱搜,賣豬比賣房掙錢? 收益如此可觀,也是吸引了大批房地產企業跨界入圈。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 劉永好: 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我們簡單地算了一下,全國超過1000家。
  • 養豬比房地產還賺?新希望劉永好:超1000家房企轉行養豬
    對於相繼進入該行業的房企而言,養豬是陷阱還是餡餅? 近日,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的發言登上熱搜,他表示:「今天房地產轉行做養豬的,全國超過1000家。」 但據媒體報導,身兼「房地產」和「養豬」雙重角色的企業雖然超過千家,但真正以「養豬為主業」的並不多,整體尚未形成大趨勢。
  • 房企以價換量促銷搶收?3家房企拿地額超去年!
    9月8日訊,「8·20」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上形成了房企融資監管新規,傳聞監管部門設定了「三條紅線」並將根據「踩線」情況不同進行「四檔」管理,來控制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長速度,從供給端對房企高負債擴張進行限制。
  • 2020樓市關鍵詞|房企赴港IPO:破產危機下 流血上市成自救出路?
    中小房企瀕臨絕境上市成「救命渠道」數據顯示:2020年前10月全國已有453家破產的房企,平均每天1.5家。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使得大多數房企斷檔了兩個多月的銷售回款,融資節奏也被徹底打亂。導致他們的資金鍊緊張,到期的巨額債務又臨近。一些中小企業在高負債的壓力下,形成大規模的破產流。
  • 房企被上緊「金箍」,想買房就讓子彈飛一飛,房價或有新變數
    近年來,國內房地產企業並不好過,有的轉行賣豬,有的甚至宣告破產。相比以前房企大刀闊斧的擴張,現在房企每走一步顯得更加謹慎。房價漲了20多年,近年來開始出現分化,一頭是上漲過,一頭是賣出白菜價,明顯感覺樓市正在發生著變化。
  • 信義集團破產!進軍房地產,為何會帶來如此嚴重的損失
    金屋房產隨著國家加強對樓市的調控,房企的生存環境極為惡劣,融資渠道的緊縮,對美元匯率的降低,以及背負累累債務。層層重壓之下,截止到七月二十四日,逾兩百家房企徹底宣告破產。而曾經放話永遠不會倒閉的信義集團也迎來了終末的黃昏,倒在了房地產行業的巨坑當中。作為專業製造剎車片、制動器的實體公司,信義集團自1987年成立以來一直蓬勃發展。早在十年前,集團的產值就達到了二十五億,曾經佔據中國大半市場。可以說,不管是品牌影響力,還是綜合技術都在同行業首屈一指。